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冬季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識

冬季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識

發布時間:2021-01-14 18:05:14

㈠ 老年健康教育的名詞解釋

老年人健康教育是指與健康促進是一種運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相關理論,根據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為特點,對老年人群進行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健康教育。

㈡ 如何提高農村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肌梗塞)及腦血管疾病(腦溢血、吸煙。從機構建設方面:強調從小孩抓起。我國部分醫學院校已設置了健康教育專業,可見於種種老年報刊及專著,心肌梗塞的死亡率下降了38‰,它需要全社會,因此要求施教者必須有極強的責任感和不衰的毅力。據美國統計,頒發健康立法,凡與人體健康有關的事物均屬健康教育的范圍,城市與農村的老年人有別,都在積極尋找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增進兒少,詳盡地羅列了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種種疾病、傷殘率和死亡率、不合理飲食習慣及缺少體育鍛煉等:也就是傳統的衛生宣傳模式,結合本社區老年人的常見病制定健康教育計劃、有組織,對實施健康教育的醫師來說決不能照本宣科、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重點在老年病學專著中,醫學界在與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的斗爭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降低死亡率的。它的宗旨在於讓群眾樹立起身心健康的價值觀,應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之發生。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內容既如此廣泛。他的理論是基於一些衛生統計資料、 健康教育的興起是歷史的必然趨勢根據醫學保健事業的發展、幻燈片。繼美國之後。這在短期內是難以實現的,它無異於「守株待兔」,其他發達國家也陸續實施了健康教育。⒋行政干預;10萬,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識和技能,仍包括傳播作用。為降低這兩類疾病的患病率,這就要求施教者用釜底抽薪的辦法消除這些因素。社區服務的內容很多、食品衛生等的改善、健康教育及計劃生育等,使美國的死亡率急速下降、腦血管疾病等就成了主要的死 亡原因。為了減少因這些因素而造成的死亡,通過廣播、青年的自我保健意識,僅理解為「配合某些疾病的防治和一般衛生知識的宣傳」而已。在「世界衛生組織」號召的開展初級衛生保健中即強調了實施健康教育。這就要求實施健康教育者、防疫,對它的實施就必須有人力物力的保障。(二)教育——參與——行為改變模式、各團體領導層的參與和支持。 而消除高脂血症、市相繼成立健康教育所,使全國各單位貫徹執行,若僅採用宣傳——傳播模式是達不到目的的;10萬降到30/。我國響應「世界衛生組織」號召, 僅僅由衛生部門進行宣傳。他們認為健康教育是由醫務工作者提供的。因為老年人這個人群正處於生理功能的衰退時期:⒈傳播與教育並重,達到人人健康,就開始發展社區服務。 而這些疾病的發生與死亡原因。⒊行為改變,一些慢性病如冠心病,使人們樹立新的健康意識,所以老年人健康教育理應歸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五,死亡率基本維持在9,在中、心理活動、腦血管的患病率自然也就降低了,並給家庭帶來種種困難。⒉「人人參與」創造健康世界。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其疾病的特徵不同於其他年齡組的人群,衛生宣傳不等於健康教育、小學中都設置了健康教育課程、肥胖,注重培養良好的健康行為與糾正不良衛生習慣相結合、保健、癌症,這兩種疾病的死亡率發生了驚人的變化:由國家成立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健康長壽」是老年人的共同心願: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50年代初,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也會留下後遺症,1960—1973年間、吸煙,以提高整個人類健康素質的目的,必須採用教育——參與——行為改變模式才能奏效,而且死亡率也較多、有系統的教育活動,於20世紀70年代即興起了健康教育,在55~64歲年齡中,甚至有的高校已將健康教育課列為必修課、公共衛生立法、嗜酒等的手段、 健康教育的意義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有計劃,才能老有所樂,醫療技術的進步,改變不良行為,首先應該了解「長壽」的老年人必須擁有「健康」,降低發病率。對此當今學者們推薦的方法確實不少,而必須有所取捨.9‰,促使人們自願地採用有利於健康的行為,抗生素及其它特效葯的問世,而不是個人為自己爭取的?這是因為當傳染病及營養不良不再是主要死亡原因時.3~9,那就沒有收到健康教育的效果,其職能之一就是實施健康教育,現已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本科和大專學歷的健康教育專業人才,嚴格地說.7‰(見圖表)以上統計說明、 忽視反饋。抱有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四、生活行為、吸煙,其中包括社區衛生服務。而筆者以為獲取健康長壽之道應首選接受「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單純是衛生部門的事、黑板報等方式普及衛生知識。從體格檢查的統計資料中。三,在大學中也多已開設健康教育選修課。實施健康教育的對象要針對不同的人群,要根據不同層次的老年人群,如天花之絕跡。這種模式有明顯的缺陷,若想讓心願變為現實,並改變他們的行為,因此這些年來我國也在不遺餘力的開展健康教育,主要是生活方式不良造成的,城市中知識分子老年人與非知識分子老年人有別,提高生活質量。鑒於心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的病因皆來自動脈粥樣硬化,也獲得同樣效果,尚有環境衛生。然而現在多數人對健康教育的概念,如人體生理機能,發現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總的說來有兩種公認的模式。這種模式的核心有四點,實施健康教育者應將其列入健康教育之首。二,要讓患者參與進來、嗜酒等、肥胖,只是把傳播要求提高到健康教育的層次,是由美國首先提出的、健康教育的范疇及實施健康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以改變不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必須結合健康監督: 高脂血症。長壽的老年人只有保持身體健康、冠心病。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醫療技術高度發展。單就老年人群而論也有不同的層次,在省,因此對老年人健康教育之目標,因此到70年代美國就興起了健康教育。六:它是宣傳——傳播模式的發展。例如美國從1963年到1980年,才能在遠期效果中看到患病率逐年降低,如酗酒、預防疾病。但是為什麼到50代後死亡率不能繼續下降呢,才能提高生活質量,才能制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大力推廣免疫接種外、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歸屬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歸屬應該在社區。然而到50年代中期即停止繼續下降。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有、老有所為、康復:單項傳播,主要的缺點是、市所屬各級單位及鄉鎮皆設初級衛生保健機構,從而大大地降低了心肌梗塞和腦梗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對他們的健康教育也應該有別於其他人群。一,全國各省、報刊。老年人為了享有「健康長壽」,腦梗塞的死亡率下降了52,它是以宣傳為手段,隨之心。為了促使人們改變不良行為,忽視了有關部門的協作和配合,是能夠延長人的壽命,以前沒有條件接受過健康教育課。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除歸功於醫葯的進步。社區衛生服務負責社區的醫療。作為我國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群:如果只宣傳不改變人的行為:(一)宣傳——傳播模式,消除或降低危險因素、 如何實施健康教育對健康教育的實施,現在必須補上這一課、以及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等、腦梗塞)患病率較多。患者即便急性發作後僥倖存活,1900—1977年死於急性傳染病的人數由580/

㈢ 聽力下降的老年人健康教育重點

1.有一個比較安靜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減少噪音
2.平時不要隨便用不潔的毛線針、發夾、木棒來挖耳止癢
3.避免耳周高氣壓的影響,如遇到燃放鞭炮時,應該距現場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掌擊人耳部;在游泳、跳水時,不讓耳朵先接觸水面
4.要少吃或戒除煙酒
5.遇事忌急躁和大發脾氣
6.飲食方面要注意少吃含有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盡量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和血管壁的粥樣硬化變化
7.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傷風、感冒),要及時、積極治療
8.對於少數有過敏體質的人或出現過葯物過敏反應的人來說,在使用一些能使內耳耳蝸中毒的葯物時應特別謹慎,這些葯物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新黴素、奎寧等,以免發生葯物中毒性耳聾,千萬不要亂用這些葯物
9.平時可以經常用手按摩耳廓(即"耳殼"、"耳朵皮");也可以用手掌心在耳道口輕輕做擠壓和放鬆動作,或用手指不時地擠壓耳屏(俗稱"小耳朵")。這些耳保健動作對鼓膜能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
10.生活要勞逸結合,保證有充足的睡眠休息時間,適當地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
11.得了化膿性中耳炎(俗稱"爛耳朵"),要及時醫治,堅持滴用一些有效的消炎抗菌葯液在耳內,控制病情的發展,使聽力下降減退到最低水平。必要時,可做鼓膜修補手術

㈣ 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指導有哪些技巧

社區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1)社會角色的轉變:離退休使老年人的社會角色和生活規律都發生了變化,對老年人的心理也產生了影響。

據調查,不同職業群體的人對離退休的心理感受也大不相同,工人退休前後心理感受變化不大,他們退休後擺脫了沉重的體力勞動,有更充足的時間料理家務、消遣娛樂和結交朋友,並且有退休後的社保和醫保,所以心理比較滿足,情緒比較穩定,社會適應良好。

離退休幹部的心理狀況就不同了,他們退休之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社會聯系,其生活重心是機關和事業,退休後的生活重心變成了家庭瑣事,廣泛的社會聯系驟然減少,特別是一些領導崗位的老幹部更是感到很不習慣、很不適應,產生悲觀心理,情緒低落、不願見人、急躁易怒、坐卧不安、失眠多夢、產生抑鬱,有的甚至影響了正常生活,引起其他疾病。

(2)經濟狀況:經濟是保證老年人正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礎,老年人經濟收入一般都低於在職人員,加上醫療費用的逐年上升,使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的保障,特別是那些收入少或無收入的老年人,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怕自己一旦生病,無錢負擔醫葯費,拖累家人,怕家人不管,怕醫治不好等,從而影響了其身心健康。

(3)家庭環境:老年人退休後,從社會轉向家庭,家庭便成為重要的精神物質生活的依託。因此家庭對老年人具有特殊的意義,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的影響。

然而,有許多老年人由於喪偶獨居、夫妻爭吵、親友亡故、婆媳不和、突發重病等意外刺激,生活在極不愉快的環境之中,從而產生許多心理問題,情緒低落、孤獨寂寞、沉默寡言、對生活失去信心。

(4)身心衰老: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老化,生理功能逐漸減退,這是自然規律。但是,對具有價值觀念、思想追求和樂觀的老年人,他們退而不休,老有所為,渴望在有生之年發揮余熱,為社會多做一些工作,並且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腦力、體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在心理和生理上延緩衰老。

然而有許多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卻不理想,他們機體衰老或身患多種疾病,有的在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能力方面的衰退也非常明顯,使一些老年人陷入深深的苦惱和焦慮之中。

社區老年人的健康指導
我們與居委會聯合定期開展老年人健康指導工作,讓他們充分認識衰老是一個自然發展過程,從心理上正視這一生命現象,通過學習調整心態,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通過自我調節延緩心理衰老。

鼓勵老年人參加社會活動:盡其所能發揮余熱,並且增加與人交往的機會,從社會生活中尋找生活動力,減少孤獨,消除失落感,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得到滿足。

指導老年人有規律地生活:早睡早起、飲食定量、禁煙少酒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適度運動:鼓勵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可延緩衰老。如太極拳、健美操、扭秧歌、散步等運動,每次運動時間在30~40分鍾。

培養良好的興趣和愛好:有了良好的興趣和愛好,使老年人有精神寄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每天過得充實,並增加與人交往的機會,減少孤獨感。如:書法、繪畫、下棋等。

培養良好的心態:良好的心態能使人心平氣和,遇事不慌,老年人受到外界刺激易過喜或過悲,所以應盡量減少各種不良刺激,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

注意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當老年人身體不適時,家人要主動關心問候,積極尋求治療方法,做好老年人的安撫工作,必要時提供經濟援助。

總之,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增加,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也有待提高。因此,社區護士在老年人的心理護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區護士必須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幫助老年人改變不良的心理行為和生活方式,指導他們自我調節和心理適應,幫助他們保持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質量,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安度晚年。

㈤ 社區中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有哪些注意事項

你可以看一些防火 , 防電 , 和一些危險事件發生的視頻,,可以得出結論。。

㈥ 對老年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有什麼意義

對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十分關鍵和必要!因為現在我國的老齡化日趨嚴峻,全民健康素養不足6%。我國每年用於疾病上的花費數目驚人,有很多慢性病可以通過改善飲食習慣,增加健康意識和正確的保健手段,能夠避免和預防。在這方面,國外很多國家已經走在了前面。如果推廣的好,可以極大減少因病致窮,因病致殘,因病返窮的窘困。為國家節約大量的醫療資源和人力物力資源。

㈦ 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2.保持穩定情緒是身心健康的精神支柱:抑鬱、低沉、憂患、憤怒的心理狀態導致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會引起疾病。有研究資料表明。老年病的發生率70%-80%是與心理因素社會因素有關。如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主要原因是心裡失調81.2%的癌症病人在患病前都經歷過惡性事件。所以講究心理衛生調試,培養從容豁達的樂觀情緒。擺脫失落感孤獨感。自卑感、偏激感、憂慮感等、凈化心境。也可採取排泄法、人為疏導法、語言暗示法、自我激勵法、幽默風趣法等自我調整。同時以五樂的境界(即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排憂取樂與眾同樂伴隨生活歷程。.kz,
百拇醫葯

㈧ 老年護理學中老年健康教育的原則及其含義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廣大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群體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尤其是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體壽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體的心理保健水平,使億萬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狀況下安度晚年,已成為我們老年學研究領域研討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試圖從四個方面探討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問題。一是關於老年心理保健的意義,二是關於老年心理健康標準的基本界定,三是如何認識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因素,四是關於做好當代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幾點建議。

㈨ 老年人飲食營養健康教育方案

一方面,老人年的生理處於負氮平衡,也是身體合成蛋白質大於身體消耗的蛋白質,所以要注重蛋白質的攝入,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而且他們對於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需求量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老年人由於基礎代謝減慢,熱量消耗變少,所以熱量攝入要比年輕時低20%左右。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的高營養素密度、控制能量的飲食方案,並且應該盡量原理那些高能量低營養素密度的食物,例如各種深加工零食、點心之類。
老年人膳食要點:
1、適當減少主食、粗細結合。節儉的老年人習慣於多吃飯少吃菜的生活方式,可是對於控制體重而言,應適當減少主食,多增加蔬菜豆和製品,適當增加動物瘦肉和魚,會讓營養更加均衡。主食的選擇也別以為吃白米飯和白饅頭,和雜糧薯類換著吃。
2、適當增加優質蛋白、彌補老年人的「負氮平衡」損失的蛋白質。優質蛋白的來源有奶類、豆製品、動物瘦肉、蛋類等,這些食物都有經常吃,喝牛奶肚子難受可以改喝酸奶,不僅有益腸道健康,還能補充豐富的鈣質。

閱讀全文

與冬季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院護士退休工資有多少 瀏覽:941
88歲老人吃什麼養生 瀏覽:938
孝敬父母的作文600字記敘文 瀏覽:740
老年大學慶元旦文藝演出主持詞 瀏覽:726
沈陽個人養老保險怎麼交費 瀏覽:275
殘疾人九九重陽節活動報道 瀏覽:36
農村養老金可以在外地領取嗎 瀏覽:438
日照智慧醫保如何給父母交 瀏覽:979
補充養老金上海 瀏覽:162
50歲眼臉下垂怎麼辦 瀏覽:619
甘肅省城鄉養老保險今年交多少 瀏覽:620
老年人開機時間不對什麼原因 瀏覽:615
重陽節發展的信息運用 瀏覽:667
孝敬父母的政治中考題 瀏覽:269
西寧退休養老金 瀏覽:491
磁懸浮老人家可以坐嗎 瀏覽:754
哪裡孩子多老人少 瀏覽:493
50歲古文稱 瀏覽:181
兩處交社保退休有啥影響 瀏覽:932
養老金交得越多拿得越多嗎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