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形容「老年人」的詩詞有哪些
老年人釋義:指上了年紀或較老的人。
讀音: [lǎo nián rén]
關於老年人的詩詞版:
1-《書懷寄王秘書》 (唐權)張籍
白發如今欲滿頭,從來百事盡應休。
只於觸目須防病,不擬將心更養愁。
下葯遠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樓。
賴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獨游。
2《酬樂天詠老見示》(唐)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3《詠老贈夢得》 (唐)白居易
與君均老矣,自問老何如?
眼澀夜先卧,頭慵朝未梳。
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
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
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
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餘。
㈡ 贊美老人的詩歌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
撫摸您的雙手,我摸到了艱辛。
不知不覺您鬢角露了白發,
不聲不響您眼角上添了皺紋。
人間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嘗了三分。
聽聽您的叮矚,我接過了自信;
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愛心,
有老有小您手裡捧著笑聲;
再苦再累您臉上掛著溫馨。
生活的苦澀有三分,您卻持了十分。
牽起手,我們同一片藍天下走,
抬頭仰望星空,有你們留下的汗水和淚水.
俯首看著地,那金黃的麥子是你們寶貝,
就象我們, 捨不得放下,捨不得捧起.
看看身邊的爺爺奶奶,
微笑之下藏著的皺紋什麼時候又深了又多了.
想想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讓一個位,撐一把傘,換一個燦爛的微笑,
天空會多一顆閃亮的星星!
《相逢夕陽下》
相逢在夕陽中
夕陽中相逢
雖然夕陽去匆匆
留下相思濃
我對你情意濃
你是否也和我相同
希望你 希望你
能跟我同聲歌頌夕陽紅
但願明天再相逢
夕陽下 情意濃
《不與老為期》 白居易
不與老為期,因何兩鬢絲?
才應免夭促,便已及衰羸。
昨夜夢何在,明朝身不知。
百憂非我所,三樂是吾師。
閉目常閑坐,低頭每靜思。
存神機慮息,養氣語言遲。
行亦攜詩篋,眠多枕酒卮。
自慚無一事,少有不安時。
《夕陽紅》
最美不過夕陽紅
溫馨又從容
夕陽是晚開的花
夕陽是陳年的酒
夕陽是遲到的愛
夕陽是未了的情
有多少情愛化作一片夕陽紅
㈢ 贊老年人夕陽紅詩歌
以下兩首都抄是贊老年人夕襲陽紅詩歌(作者不祥)
《相逢夕陽下》
相逢在夕陽中
夕陽中相逢
雖然夕陽去匆匆
留下相思濃
我對你情意濃
你是否也和我相同
希望你 希望你
能跟我同聲歌頌夕陽紅
但願明天再相逢
夕陽下 情意濃
《夕陽紅》
最美不過夕陽紅
溫馨又從容
夕陽是晚開的花
夕陽是陳年的酒
夕陽是遲到的愛
夕陽是未了的情
有多少情愛化作一片夕陽紅
供參考。
㈣ 贊美夕陽紅老年人的詩
寫作思路:真情實感的表達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
撫摸您的雙手,專我摸到了艱屬辛。
不知不覺您鬢角露了白發,
不聲不響您眼角上添了皺紋。
人間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嘗了三分。
聽聽您的叮矚,我接過了自信;
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愛心,
有老有小您手裡捧著笑聲;
再苦再累您臉上掛著溫馨。
生活的苦澀有三分,您卻持了十分。
牽起手,我們同一片藍天下走,
抬頭仰望星空,有你們留下的汗水和淚水.
俯首看著地,那金黃的麥子是你們寶貝,
就象我們, 捨不得放下,捨不得捧起.
看看身邊的爺爺奶奶,
微笑之下藏著的皺紋什麼時候又深了又多了.
想想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讓一個位,撐一把傘,換一個燦爛的微笑,
天空會多一顆閃亮的星星!
(4)老年人最喜歡的詩歌擴展閱讀:
現代詩特點: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採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
㈤ 老年人甜蜜愛情的詩歌
偶作寄朗之
白居抄易
歷想為官日,襲無如刺史時。歡娛接賓客,飽暖及妻兒。
自到東都後,安閑更得宜。分司勝刺史,致仕勝分司。
何況園林下,欣然得朗之。仰名同舊識,為樂即新知。
有雪先相訪,無花不作期。斗醲干釀酒,誇妙細吟詩。
里巷千來往,都門五別離。岐分兩回首,書到一開眉。
葉落槐亭院,冰生竹閣池。雀羅誰問訊,鶴氅罷追隨。
身與心俱病,容將力共衰。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㈥ 贊美老年人的詩歌,非常緊急
非常緊急為什麼不給分?這類詩歌其實有很多
另外提問題要提清楚啊,你是要贊美哪類老年人?親人?師長?朋友?前輩?
先不說詩,先說歌
beyond-真的愛你(母親)
崔京浩-父親(父親)
迪克牛仔-酒干趟賣無(父母都可)-原唱蘇芮
許巍-禮物(親人)(此首歌比較適合你)
禮物
讓我怎麼說我不知道
太多的語言消失在胸口
頭頂的藍天沉默高遠
有你在身邊讓我感到安祥
走不完的路望不盡的天涯
在燃燒的歲月曾漫長的等待
當心中的歡樂在一瞬間開啟
我想有你在身邊與你一起分享
讓我怎麼說我不知道
太多的語言消失在胸口
頭頂的藍天沉默高遠
有你在身邊讓我感到安祥
在寂靜的夜曾經為你祈禱
希望自己是你生命中的禮物
當心中的歡樂在一瞬間開啟
我想有你在身邊與你一起分享
走不完的路望不盡的天涯
在燃燒的歲月曾漫長的等待
當心中的歡樂在一瞬間開啟
我想有你在身邊與你一起分享
在寂靜的夜曾經為你祈禱
希望自己是你生命中的禮物
當心中的歡樂在一瞬間開啟
我想有你在身邊與你一起分享
讓我怎麼說我不知道
太多的語言消失在胸口
頭頂的藍天沉默高遠
有你在身邊讓我感到安祥
㈦ 描寫老年人的詩句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2、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瓮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
老人七十了還在賣酒,無數個酒壺和酒瓮擺放在在花門樓口。路旁的榆莢好似那成串的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戲題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裡桃花水卻流。
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譯文:
一位老人獨坐磯頭上垂釣,湖面的桃花隨著溪水緩緩流去。竹竿隨風輕輕擺動,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不知道哪一條魚會上鉤?
4、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5、清平樂·朱顏漸老
元代:白樸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雲。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么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閑雲。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㈧ 關於孝敬老人詩歌!!!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㈨ 形容老年人的詩句都有哪些
1、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唐代:王維《老將行》
譯文:賀蘭山下戰士們列陣如雲,告急的軍書日夜頻頻傳聞。持節使臣去三河招募兵丁,招書令大將軍分五路出兵。
2、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出自唐代杜甫的《九日藍田崔氏庄》
譯文:人老了,又面對著悲涼蕭瑟的秋色,只好勉強寬慰自己了。今日恰逢重陽佳節,我也來了興致,和大家在一起盡情歡樂。
3、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出自唐代岑參的《寄左省杜拾遺》
譯文:滿頭增白發悲嘆春花凋落,遙望青雲萬里羨慕鳥高飛。
4、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出自唐代杜甫的《石壕吏》
譯文:雖然老婦我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
5、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魂消腸斷。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風顫。燈暈冷,記初見。——宋代:劉過《賀新郎·老去相如倦》
譯文:我似相如,君似文君。相如如今老了,常感精力不濟,請問文君,我們現在如此窮困潦倒、疲憊不堪,今後的日子該如何打發呢?
回顧當年我們一起赴京居住過的地方,恐怕至今還留著我們依紅偎翠恩愛相處的痕跡吧。想想你我那時的情景,怎不讓人魂銷腸斷地悲傷呢?
那時,我們在充滿涼意的客舍中同眠共枕,一起聆聽秋天的綿綿細雨敲打窗外梧桐樹葉的響聲。眼前昏暗搖曳的燭火中,我們初見時的情景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㈩ 贊美生命和老年人的詩歌朗誦
1、《書憤五首·其二》宋代詩人陸游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翻譯:我的壯心並沒有在同一個年齡衰老和死亡,即使我死了,我也可以成為世界上的英雄!
2、《龜雖壽 》 魏晉曹操
原文: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譯文:
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
3、《酬樂天詠老見示》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顧慮要衰老,老了又有誰來對他表示愛憐?
身體漸瘦衣帶越來越要收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會自己偏斜到一邊。
書卷擱置起來不再看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接觸了解的人越多觀察起來更加一目瞭然。
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
不要說太陽到達桑榆之間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4、《終南別業》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盡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譯文: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5、《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
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