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腿休息痛

老年人腿休息痛

發布時間:2021-01-14 06:57:40

『壹』 老人家老腳腕疼是怎麼回事

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跟痛症。跟痛症也稱足跟痛,中醫學稱之為「氣落底」。疼痛輕者尚可行走,重者步履艱難,甚至難以入眠。該病誘因多為長途跋涉、長久站立、肥胖、受傷、冷水浸泡、遭受濕冷等因素。發病機理歸因於骨內靜脈淤滯、血循不暢、跟骨骨內壓增高。
跟痛症可分為輕、中、重三種類型。輕、中型病人行走、站立時疼痛,足跟不著地不疼,不走路休息時不疼,夜間睡覺時不疼,亦稱之為跟骨內高壓症前期。重型病人疼痛嚴重,晨起或久坐後站起時,足跟疼痛難忍,堅持行走數步或忍疼踩足跟幾下可使疼痛減輕,繼續走一段路後則疼痛又重,被迫坐下休息;疼痛不能立即消失,至少持續疼痛數分鍾才能慢慢消失,或可持續半個小時以上,甚者足跟不著地也疼,坐下、躺下也疼,日夜疼痛,此為休息痛,亦稱之為跟骨內高壓症。
治療此病應針對其病因病理,方法:(1)非手術療法:①醋熱水泡足:1/3盆熱水加入1/3碗食醋,將患足先熏後泡,其後水溫變低即加入熱水,持續泡足30分鍾以上,每晚睡覺前一次;②用一熱水袋,裹幾層干布或毛巾,貼敷於痛處(足跟底或足跟後部),次日起床時去除;③休息時抬高患肢;④葯物:復方丹參片,1次3片,1日3次,口服。也可應用促進靜脈迴流的葯物:威利坦或邁之靈,1次1片,1日2次,口服。疼痛重者可以服用止痛葯3—5天;⑥自我按摩:將足跟疼處在硬物上摩壓;⑦注意休息,勿久走久站;勿受冷濕;肥胖者減肥。以上治療14天為1個療程,一般需用2—3個療程。⑧疼痛重者可試行局部封閉治療,注意不要從足跟底部進針,應從足的側旁進針。(2)手術療法:病程長久時多成為頑固性跟痛症,痛苦難忍,跟骨內壓居高不下,常需手術治療,可行跟骨鑽孔減壓術,療效良好。

『貳』 大腿根部疼的厲害,影響到走路也疼,是不是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的主要症狀表現在以下五點:

①疼痛。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行走活動後加重,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鈍痛或酸痛不適等,常向腹股溝區,大腿內側,臀後側和膝內側放射,並有該區麻木感。

②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患髖關節屈伸不利、下蹲困難、不能久站、行走鴨子步。早期症狀為外展、外旋活動受限明顯。

③跛行。為進行性短縮性跛行,由於髖痛及股骨頭塌陷,或晚期出現髖關節半脫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現間歇性跛行,兒童患者則更為明顯。
④體征。局部深壓痛,內收肌止點壓痛,4字試驗陽性,伽咖s征陽性,A11is征陽性試驗陽性。外展、外旋或內旋活動受限,患肢可縮短,肌肉萎縮,甚至有半脫位體征。有時軸沖痛陽性。
⑤X線表現。骨紋理細小或中斷,股骨頭囊腫、硬化、扁平或塌陷。

平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檢查,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股骨頭壞死。
(1) 寒濕:天氣寒冷時,髖關節酸困、疼痛加重,功能受限。
(2)炎症:感冒發燒時,血沉加快,白血球升高,患側髖關節則疼痛加重。
(3)跛行:即走起路來患肢不敢用力負重,象踮腳樣走路。
(4)骨折、脫位或髖關節扭傷癒合後,又逐漸或突然出現髖部間歇性或持續性疼痛。行走活動後加重,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或酸痛,並出現上述反應。
(5)長期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或經常酗酒者出現髖關節疼痛,多為隱痛、鈍痛,常位於腹股溝,活動時明顯,休息後減輕。
(6)髖關節疼痛向腹股溝區或臀後側、外側或膝內側放射。
(7) 髖關節僵硬、無力、活動受限,抬腿不靈活,早期出現的症狀是盤腿或向外撇腿以及下蹲困難。
如果發自己有以上所述的情況,應立即到專業的醫院去做一個詳細的檢查,得到醫院的確診。因為此病不耽擱,越早的發現此病,治療的效果就越理想。骨股E康運用中葯萃取技術,通經透骨、平酸降壓、洗骨消栓、生髓活骨,四步療法先控制再治療後鞏固,激活股骨頭內運血循環,使股骨頭重新煥發活力,解決患者病痛。

『叄』 65歲老年人膝關節老損,腿部很多細小的血管凸起。

膝關節炎早期現象是上下痛,以後會發展到走路痛、休息痛。
自然療法 按摩 適度運動。保暖 避免過於勞累。

『肆』 大腿根處疼痛查不出原因是什麼

上醫院外科來檢查,建議,活血化瘀自通絡止痛。 大腿根和膝蓋疼痛是什麼原因回答者:韓濟生股骨頭壞死的主要症狀表現在以下五點: ①疼痛。疼痛可為間歇性或持續性,行走活動後加重,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鈍痛或酸痛不適等,常向腹股溝區,大腿內側,臀後側和膝內側放射,並有該區麻木感。 ②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患髖關節屈伸不利、下蹲困難、不能久站、行走鴨子步。早期症狀為外展、外旋活動受限明顯。 ③跛行。為進行性短縮性跛行,由於髖痛及股骨頭塌陷,或晚期出現髖關節半脫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現間歇性跛行,兒童患者則更為明顯。 ④體征。局部深壓痛,內收肌止點壓痛,4字試驗陽性,伽咖s征陽性,A11is征陽性。外展、外旋或內旋活動受限,患肢可縮短,肌肉萎縮,甚至有半脫位體征。有時軸沖痛陽性。 ⑤X線表現。骨紋理細小或中斷,股骨頭囊腫、硬化、扁平或塌陷。建議去醫院詳細檢查。 大腿根處疼痛回答者:黃紅遠你好,這種情況可能與勞損等因素有關的,要注意休息,必要時可以作一些理療處理。

『伍』 糖尿病患者的腳後跟發涼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

這肯定是糖尿病的並發症——糖尿病足,不過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一定要及時治療。
糖尿病是內分泌、代謝失調的綜合病症,長期高血糖和並發症是影響人體健康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最大的威脅是並發症的產生和發展,如半身不遂、糖尿病腎病、足壞疽、血管病變、視力下降、眼底出血、心肌梗塞、神經病變、四肢麻木、瘙癢等病變。由於糖尿病並發症錯綜復雜,是致病致殘的元兇,所以並發症得到控制和有效治療才能保持健康。單純控制血糖、尿糖是達不到治療效果的。
糖尿病足又稱糖尿病性肢端壞疽,是神經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時嚴重並發症之一,多發於下肢足趾,足底部故名。典型臨床表現是肢體末端疼痛、感染、潰瘍、壞疽。以往致殘截肢率較高,近年來由於中西醫結合治療,外科動物重建術等方法的使用,療效明顯提高。
由於長期糖尿病得不到較好的治療,血糖過高,出現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病理改變,造成肢端缺血、缺氧,組織失去活力,伴發周圍植物神經的感覺、運動神經障礙,肌肉萎縮,骨骼變形,痛溫覺減弱或消失,外傷或自傷導致組織破壞感染,組織缺氧、缺血,壞死形成。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又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加緊重了局部組織的壞疽感染。
早期限表現為間歇性跛行,行走稍多即感下肢乏力、麻木、有時伴小腿腓腸肌疼痛,休息後症狀緩解。繼之有休息痛(靜息通),不行走也發生疼痛,夜間痛甚,尤以足趾或趾端。加重則發生潰瘍、壞疽,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溫下降而發涼,若皮膚發紅壓之褪色,表明有嚴重缺血或蜂窩織炎。足部皮膚變薄,趾甲變厚或變形,壞死而變黑。更嚴重時有敗血症。

診斷:

1、有明確的糖尿病病史;

2、足部有缺血表現疼痛,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膚蒼白或紫紺。

3、足部的觸覺、痛覺、溫覺減退或消失。

4、有潰瘍、壞疽及感染等表現。

治療:

1、合理使用降糖葯物,必要時用胰島素;

2、降低高血凝;

3、改善微循環:可用高壓氧;

4、抗感染:根據創口膿液細菌培養或葯敏試驗,選用合適的抗生素;

5、加強足部護理:控制好飲食,及時糾正低蛋白血症和水電解質平衡的失調;

6、創面切開引流、清創;

7、中葯,辯證施治;

8、嚴禁吸煙,以免加重小血管痙攣而加重肢端缺血。

在所有住院的糖尿病人中,有20%的病人是因為足感染及其並發症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因足感染而截肢者,占所有非外傷性截肢的25-50%。
以下因素使糖尿病人容易發生感染:血糖高,有利於細菌繁殖;中性白細胞存在質量缺陷,對細菌的吞噬功能異常,不利於其殺死和清除致病菌;多存在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經病變,造成局部知覺障礙,血液循環障礙和營養障礙。
足部血液迴流差,局部抵抗力低,每天要走路,易因跌撞而受傷;足癬十分普遍,容易繼發細菌感染;老年人手腳不靈活,剪趾甲時,常弄破皮膚等也是糖尿病人足感染的原因。
感染初起時只有輕微傷口,卻可以變成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甚至發生難以控制的嚴重感染或壞疽,則需要截肢。因足感染引起敗血症而致命的也屢見不鮮。
做好預防糖尿病患者足感染,有以下一些措施:適度體育鍛煉,堅持每天按摩足底心,對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改善足部營養狀況,增強足部抗病能力大有裨益;經常保持雙足清潔、乾燥,每天用溫水洗足,並小心擦乾;勤剪趾甲,勤換襪子;認真防範足外傷,穿較軟合腳的鞋子;小心走路,慎防跌撞;不擅自用刀削角化的腳皮,不用手指撕腳皮;積極防治足癬,癢時不得用手指擦挖腳趾止癢。也可用山西廣濟中醫糖尿病防治研究所的洗必舒外洗浸泡防治。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腿休息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棲霞松山敬老院老總 瀏覽:48
恆大養生谷南寧開盤均價是多少 瀏覽:508
重慶江北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267
養老院特殊庭審意味著什麼 瀏覽:495
天山有多少老人 瀏覽:418
社區養老助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129
長壽花葉子長出小白蟲怎麼辦 瀏覽:191
父母怎麼使用 瀏覽:425
怎麼辦農庄與養老 瀏覽:50
養老保險30年繳了35萬每月 瀏覽:340
立冬養生喝什麼養生好 瀏覽:148
孝順鎮低田工業園去平整土地 瀏覽:54
醫院護士退休工資有多少 瀏覽:941
88歲老人吃什麼養生 瀏覽:938
孝敬父母的作文600字記敘文 瀏覽:740
老年大學慶元旦文藝演出主持詞 瀏覽:726
沈陽個人養老保險怎麼交費 瀏覽:275
殘疾人九九重陽節活動報道 瀏覽:36
農村養老金可以在外地領取嗎 瀏覽:438
日照智慧醫保如何給父母交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