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整天照顧痴呆老人如何把自己的心態調理的更好
護理老年痴呆病人並非易事,體現在照顧的方方面面。且越是晚期病情嚴重的患者,護理越重要。首先要增強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為老人設置方便合理的生活環境;安排力所能及的活動,盡量維持患者的性。其次是延緩老人的病情惡化及功能衰退。關愛惟士在實踐中驗證了5種感官療法對於延緩痴呆症症患者認知下降的有效性,即通過人的五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增強患者對於外界的感知,提高注意力,維持現有的認知水平。除了科學細致的基本生活起居照護,還要應對患者異常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舉止。病情的發展會影響患者情緒,而患者的認知能力退化也與心理狀態有關。好的護理應該是盡量減少病人和外界的沖突,幫助患者減輕恐懼感、緩解焦慮、給老人安全感,樹立快樂自信的生活態度,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同時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給予其充分的尊重,保護患者的隱私,讓其感到活得有尊嚴。科學合理的護理工作會讓患者的晚年生活更有意義。推薦了解一下關愛惟士的服務,他們是英國采購的老人服務專業機構,所以服務和人員素質都很不錯,在也是獨一無二的居家服務外企。在老年痴呆症方面,關愛惟士提供非葯物認知干預,痴呆病人在使用葯物的同時也提倡加入非葯物的理療。
❷ 世界阿爾茲海默症日,對待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日常護理要注意哪些方面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1910年這種病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該病主要發生在老年期,臨床上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視空間能力受損以及抽象思維、人格和行為發生改變等。這種病目前來說是沒有治癒的方法,只能減緩病症。
平時外出的時候也要盡量防止患者單獨外出,出門時需帶上寫有名字、住址、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的卡片或手環。對待他們要充滿愛心,不要對他們發脾氣,因為他們就像小孩需要多哄哄。
❸ 怎樣陪伴老年痴呆老人才是正確的
把老人的一日三餐照顧好給他們換洗干凈的衣服,最溫暖的陪伴,最貼心,才會讓老人感受到你是他的家人。
❹ 家裡有一個老年痴呆的老人疑神疑鬼該怎麼應對
家裡有一個老年痴呆的老人本來已經很棘手了,再加上疑神疑鬼確實很難辦。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處處都是困難。面對困難,我們只能勇敢的面對。首先,我們應該照顧老人,陪老人說說話,回想一下以前的生活,盡可能的幫助老人並且應該積極地給老人治療,減緩發病的時間。
❺ 如何放平心態面對老年痴呆的老人
首先要了解老年痴呆的特徵,知曉了特徵才不會把老人當成具有正常智力的正常人,才不會用正常人標准去衡量老人的行為言語。嬰幼兒的哭鬧和無理取鬧,大人會主動哄哄孩子,最多是煩惱但不會反感和抵觸,因為知道這是孩子的正常行為。老年痴呆的老人說出的話,做的事往往和現實生活有關聯,家裡人分不清真假,信以為真就會覺得被冒犯和被傷害,從而反感、討厭老人。這就需要對老人有更多的包容和諒解。
她曾經給予你的好,像你對待你的孩子、愛人那樣滿眼都是喜歡,無論她怎麼樣,你持續喜歡她。然後去跟她說話,陪伴,照護,引導。拿出你最大的善意接受這一切,這是報恩的一次機會。
❻ 面對老年痴呆病人,怎樣排解心裡壓力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後天腦部功能衰退疾病,是因大腦神經病變引致,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等認知能力都會受影響,且會有情緒、行為及人格等方面的變化。隨著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老年痴呆作為老年人的常見病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絕大多數老年痴呆患者在家裡接受家庭照顧。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顧者主要包括配偶、子女,子女的配偶、孫子女和其他親屬等。相對其他疾病而言,老年痴呆照顧者壓力更大,心理消耗更為嚴重。這是由於疾病的特徵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表現出的狀況也不盡相同。早期患者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下降。中期患者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容易動怒,猜疑,日夜顛倒,四處遊走,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協助。晚期患者則會無法認出家人,大小便失禁,完全喪失自我照顧能力。
面對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親人,朝夕相處負責照看患者的家屬們,在多種壓力下,生活、情緒都會受到影響,並因此不得不面臨生理、心理及社會健康的問題。這些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生活狀況直接決定著痴呆患者的生活質量。家庭照顧者可說是一類隱形的病患,值得社會注意及關懷。
四大壓力累垮家庭照顧者
對照顧者們的壓力做了這樣的分析。
首先是來自生理上的壓力。照顧老年痴呆患者的工作繁重瑣碎, 常會影響照顧者的身體健康。國外研究發現,長期的照料工作將導致照顧者的健康退化。此外,老年痴呆症還不同於其他疾病,以最常見的阿爾茨海默症為例,其患者起居常日夜顛倒,行為異常,有時還會猜忌、攻擊家人。照顧者往往日復一日拖著疲累之軀,長期操勞。
第二是心理方面的負擔。許多研究顯示,長期照顧痴呆老人會對照顧者的心理方面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美國專家曾經對痴呆病人家庭照顧者的調查顯示,76%的照顧者出現焦慮,42%出現抑鬱症狀。
老年痴呆患者由於認知功能的異常,照顧者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變得十分困難,照顧者得不到患者的情感支持,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在相關的調查中,曾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屬這樣告訴醫生:「我覺得這和其他病不一樣,那些病人能夠理解你是為他好。這個是就跟你反著干,反而覺得你要害她。」「我丈夫不能說話,你說兩個人之間沒有交流是什麼感覺?我哭,我和他講話,什麼心裡話都和他講了,他也沒有反應。」
第三是人際關系與社交壓力。照顧者終因身心受到影響而社交生活縮小、交友機會減少、娛樂活動缺乏,此時更無法滿足個人或人際需求或培養興趣愛好。照顧痴呆症患者是一條漫長而坎坷的路,其社交圈的退縮幾乎是一種必然。照顧者因角色變換而致家庭生活改變,長期的家庭照顧壓力還可能影響到照顧者的家庭關系,造成緊張的家庭問題。研究還發現,長期的照顧還會使照顧者出現焦躁、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其與他人的和睦相處等。
第四則是經濟方面的壓力。長期照顧,對於經濟一般的家庭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尤其是病人在醫療和照顧費用方面的開支必不可少,如果沒有積蓄,對照顧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病患的住院醫療費用、保姆費,全家生活費用等都可能成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對於農村或者城市裡沒有醫療保障的家庭,更是苦不堪言。
專家建議
照顧者先要照顧好自己
面臨多方面的壓力,家有需要照顧的老年痴呆患者,家屬們該如何讓自己不成為疾病的隱形受害者?醫生提醒說,照顧者應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病患。比如照顧者必須要有心理准備及對本身健康准備,包括對痴呆症症狀的認識及護理技能的培養,懂得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處理痴呆症的行為異常問題,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尋找可運用的協助資源(如親戚,朋友,社區資源)等。
落到具體操作的層面則是,照顧者要仔細觀察自己,是否常容易感到疲累,頭痛或常感冒等免疫力降低症狀;是否缺乏生活動力,也失去興趣;是否本身常感無助、無力;是否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否對外界世界、親友越來越陌生;是否注意力無法集中;是否有生活無望,甚至輕生的念頭等等。盡可能多安排休息,多和他人接觸,多參加人際互動,多尋求資源的幫助,學習壓力管理和比較積極的生活態度。發現自身的問題,及時求助專業人士協助。
社會應提供資源和幫助
在工作中,醫生對這類人群做了大量調研,包括香港等比較發達的地區的情況。他指出,家庭照顧者提供的照護大多是免費服務,為政府節省了大量的開支。政府也有責任幫助他們,緩解照顧帶來的各種壓力、維護家庭照顧者的健康水平。如建立為家庭照顧者服務的機構和組織,提供咨詢、教育、協助等各方面的服務。政府應該在政策方面鼓勵發展社區服務,拓寬社區服務的需求,比如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提供暫緩照顧、日間護理服務等。此外,定期對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狀況、需求情況進行評估,針對其健康水平和護理需求為其提供相關服務也很重要。比如,使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模式,在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建立照顧者互助小組,緩解心理壓力,傳授照顧知識,互助互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別人也就是關愛我們的未來,誰也不能保證不得老年痴呆。」
❼ 關於輕度老年痴呆症的問題我父親患有老年痴呆 才五十多歲 不過是輕度的 去醫院做過鑒定 就是記憶力不
要注意尊重病人,對老年痴呆病人發生的一些精神症狀和性格變化,如猜疑、自私內、固執、妄容想,家人應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寬容,給予愛心。用誠懇的態度對待病人,耐心聽取病人的訴說,對於病人的嘮叨不要橫加阻擋或指責。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滿足應耐心解說,切忌使用傷害感情或損害病人自尊心的語言和行為,使之受到心理傷害,產生低落情緒,甚至發生攻擊性行為。更不能因為病人固執、摔打東西而對其進行人格侮辱,或採用關、鎖的方法來處理。
老年痴呆症不可逆,所以不能以正常人同樣的態度要求病人,只有上述精神、生活護理加上積極的治療才能夠有效延緩病情的發展,延長患者壽命,如果現在沒有葯物治療的話一定開始治療,早期的治療效果遠比中晚期要好,不要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期,早期的時候可以服用安理申、開可敏幫助改善症狀。
❽ 如何應對老年性痴呆患者
首先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變化,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什麼受教育程度的慢慢普及,人們對於自己的生命,健康以及各種各樣的預防知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還是會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會有削弱的時候,那麼我們就很有可能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老年人比較常見的疾病就叫做老年痴呆症,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老年痴呆患者呢?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結合多個方面進行綜合的一個分析,才能得出一個比較好的應對方式。
❾ 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看待「老年痴呆」!
正文:
每次我在選書來寫每周的讀書筆記的時候,都會很糾結(我懷疑我有選擇障礙)。當確定這本書的時候,心中還是很糾結,但是當我聽到一半的時候,我知道,我選對了!
這本書講述的是關於老人的一些事。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
我們都聽說過各種例子,也許是發生自己身邊的,也許是朋友家裡的。這種病人在中國並不少見。
而這本書正是講阿爾茨海默症,以及我們應該怎麼對待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
這本書的作者是阿爾諾·蓋格爾,他的父親就患有阿爾茨海默症。
他本身就是一名作家,在他的父親患上阿爾茨海默症後,與父親相處的過程中,認識到了一些新的感悟,這本書當中講述了大量他與父親的故事。在聽的過程中我也產生了很多的感悟。
我們需要這樣的書來豐富我們的認知。
我們的認知通常是有局限性的,當通過一些書籍,我們對某件事產生了新的認識,那麼它就能擴大你的認知圈子。
而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能擴大我們認知的書。
很多人覺得老人在慢慢變老的過程中就像是慢慢的變成一個小孩,我們經常講老小孩老小孩……
其實這是不對的。
小孩子是充滿活力的,他一天天的成長起來,每一天都會比前一天變得更好。
但是老人變老的過程,他是一個失去的過程,慢慢的失去精神,體力,開始遺忘,生活不能自理。
這兩種狀況體會起來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我們來講一講當一個老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時候,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當一個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的時候,首先表現得就是 丟三落四 ,很多東西放到哪裡都不記得,也許某個物件剛剛用過,轉眼就找不到了。
我從小跟著我姥爺長大,我姥爺身體一直不是很好,但是非常的聰明。他教會了我非常多的知識,我曾經一度認為我姥爺無所不知。
但是在兩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發現他總是會想不起某件事情來。每次你問他一件很早發生的事情,他都會不知所措,他甚至腦中沒有一絲絲的印象。剛開始我還會嘲笑他,說他真的老了。
慢慢的我發現這是一個經常發生的事情了,他總是忘記很多。
姥爺自己可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開始拿一個小本本來記錄自己做過的事,放過的東西在哪裡!
我突然意識到:我的姥爺可能是有一些阿爾茨海默症的早期症狀了。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還喜歡 重復性的講話 。
可能他會打電話告訴你一件事情,剛掛完電話沒多久就又會打過來,講的是同一件事。
一天可能反反復復講很多遍,哪怕你已經告訴他你已經講過了,他還是會打過來,因為他從來不記得,沒印象。
再有症狀就是會 遺忘 。
慢慢的他開始忘記的更多了,開始忘記自己的家人,忘記自己家的地址,甚至忘記自己生長的地方。
我記得很久之前看過一個記錄片,講的就是阿爾茨海默症。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阿爾茨海默症是最漫長的告別!
在這個過程中,最難受的就是家人。
很多老人會忘記自己的家在哪裡!不只是在外面會迷路,在家裡同樣會迷路。
他不記得自己在那裡,他也不知到自己的家在哪裡。
有一次作者陪伴著他的父親在村莊附近走動,那是他父親一輩子都生活的地方。突然父親開始感嘆,這個地方好美啊!
作者很好奇,就問他的爸爸,你還記得這里嗎?
他的爸爸說,我之前沒來過這。你呢?
作者回答他的爸爸說:我從小就生活在這里。
除了這些,有些患者還會變脾氣暴躁,然後在行為上產生一些奇怪的舉動。
這所有的原因是因為大腦在退化,大腦中的神經元在消失。
當我們身邊有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家人的時候,希望大家能 以一個接受的狀態去面對。
我們可以積極地去治療,但是在態度上一定要接受這個事實,不要在去要求他們像之前那樣能夠記得所有的事情。他們不是不想,而是他們也無能為力。
作者在書中寫到,我們接受這個事情的發生,然後去體會你們之間發生的種種不同以往的行為,這可能會給你帶來新的,不同的感悟。
就像作者的在書中所寫的,有時候他的父親會突然地用手背撫摸他的臉,這可能是他的父親突然想起來這是他的兒子。作者說:「沒有比這個時刻和父親再過親熱了」
再就是陪伴是非常的重要,經常的陪老人散散步,說說話,他們可能不會記得,但是他們會很開心。
照顧也非常的重要,在照顧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的時候,耐心是非常的重要的,不要催著他們去做事,而是慢慢來地,跟著他們的節奏。
對於飲食方面,更要細心地准備。可以讓他們吃一些脂肪和蛋白質。
合理攝入脂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我們的大腦由很多的脂肪構成,身體同樣需要一些脂肪。
在書中的結尾有句話非常的打動我。
就是說我們的父母在我們的一生當中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哪怕他們患有老年痴呆,他們也在用身體告訴我們什麼是老年?我們該怎麼去面對老年?
他們用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時間也在教我們東西,他們是如此的偉大。
❿ 如何對老年痴呆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致死性神經退行性疾病 。老年痴呆的患者 老年痴呆的護理: 首先,要注意尊重病人,對老年痴呆病人發生的一些精神症狀和性格變化,如猜疑、自私、幻覺、妄想,家人應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寬容,給予愛心。用誠懇的態度對待病人,耐心聽取病人的訴說,對於病人的嘮叨不要橫加阻擋或指責。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滿足應耐心解說,切忌使用傷害感情或損害病人自尊心的語言和行為,使之受到心理傷害,產生低落情緒,甚至發生攻擊性行為。更不能因為病人固執、摔打東西而對其進行人格侮辱,或採用關、鎖的方法來處理。 鼓勵病人,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有針對性地掌握病人的心理狀態,然後有計劃,有目的的與病人個別交談,解決其思想上的問題注意掌握一定的談話技巧,使其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以促進疾病的穩定與緩解。病情觀察與特別護理。 老年痴呆病人早期除了具有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行動緩慢等一般精神衰老的表現以外,個性改變是最常見和最引人注目的症狀,如病人變得孤僻、自私、冷淡、情緒不穩、活動、減少睡眠障礙等。通過發現這些早期精神異常現象,可以及時進行醫治,以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 單純的護理想治療老年痴呆還是不行的,還要進一步的治療。在此,北京部隊醫院腦病康復中心神經疾病治療專家向患者推薦微創神經因子誘導療法治療神經疾病,微創神經因子誘導療法是一種中樞神經再生療法,能夠提高患者神經元調節自律性,修復受損的神經元,恢復神經功能,重建神經環路,產生神經營養因子或神經保護因子,從而抑制神經變性或促進神經再生利用微創神經因子誘導療法將神經激活及修復達到康復的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