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秉承「戲比天大」精神,為什麼老年人都這么喜歡聽戲曲
老年人之所以喜歡挺戲曲,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第一:我們這個時候的老年人大多是從建國之後出生,那個時候建國初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戲曲是當時唯一可以看的,漸漸的那個時候很多老年人已經養成了聽戲曲的習慣。終歸到底還是時代的變化太快。老年人更懷舊,加上新時代的變化適應不過來,所以很多老年人更喜歡挺戲曲。
第四:現在大多數電視劇和電影拍攝的劇情已經差不多跟之前老年人的生活脫節了,現在的劇情更多的是給年輕人看的,對於老年人來說還是戲曲才更加吸引人。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對於老年人為什麼這么喜歡聽戲曲的原因,一共有四種,總結起來分為2大塊,一塊是戲曲本身的原因,另一塊是老年人本身生活環境所造成的。不管怎麼說,我們都還是要發揚先輩留下來的戲曲精神,有空也可以陪著自家老人一起聽聽。
『貳』 年輕的時候不愛看戲但是老了之後反而迷上了戲曲,戲曲對於老年人有什麼獨特的魅力
說起戲曲相信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會搖搖頭,然後說一句,不感興趣。讓年輕人去看戲曲,百分之九十九都看不到一半就睡著了。所以戲曲這幾年的發展其實是在走下坡路的,看的人真的非常的少,雖然看戲曲的年輕人少,但有趣的是,很多人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看戲,但老了以後反而迷上了戲曲,那麼戲曲對於老人來說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嗎?
生活不是非得去什麼地方流浪,能這樣找個地方,找把椅子,磕著瓜子,聽著小曲,就非常的愜意和美好。
戲曲的故事有深意。其實一般來說戲曲所講述的故事都是流傳很久的民間故事,這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故事,年輕的時候覺得這樣的故事非常的老套,但老了以後卻可以漸漸的發現其實的美。
『叄』 微博等43款APP將適老化改造,這是不是老年人的福音
近日,工信部印發通知,自2021年1月起,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首批優先推動國家相關部委及省級人民政府、殘疾人組織、新聞媒體、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社交通訊、生活購物、搜索引擎等8大類、共115家網站進行改造;首批優先推動新聞資訊、社交通訊、生活購物、金融服務、旅遊出行、醫療健康等6大類、共43個APP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進行適老化改造等 多部門、企業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當前,中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然而,龐大的老齡人群在面對智能生活時,卻面臨著「掉隊」的尷尬。各部門、平台、企業也都推出多項措施,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民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54億。不過面對智能生活,不少老人表示:「智能手機APP太復雜,不會用、用不好」「子女不在身邊沒人教」「去醫院掛號都掛不了」。「掛號這一塊的麻煩我體會最深,到醫院不能現場掛號,必須網上預約。」一位老年人告訴記者。
工信部日前宣布,明年1月啟動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針對撥打運營商客服電話時需要根據語音提示按鍵反饋的復雜操作,中國電信進行改造提升,今後老年人撥打運營商客服電話要簡單很多。
「我們結合了實名制還有大數據,只要有用戶打進來,我們就會知道他是否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是65歲以上老人,就直接跳過機器人服務,一鍵接入人工服務。」中國電信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
在江蘇如皋的一家蘇寧易購零售雲門店,門店經營人孫雲告訴記者,周圍消費人群以老年人為主。在購買、安裝使用智能產品時存在不便。孫雲在主動推薦商品的同時,也會協調師傅上門指導,教老人如何操作。此外,門店還多次推出「老年人手機課堂」「線下同享百億補貼」的活動,通過「雲貨架」等新技術,幫助老年消費者了解新手機、新家電的功能和性價比。
在北京科學院社區,「我來教您用手機」公益課堂正式開講。學員大多是年齡在65歲-80歲的老年人,課堂內容涉及手機使用風險防控、清理手機垃圾文件、手機繳費、微信預約掛號、手機下載應用等實用功能。
老師則是80後的志願者,他們從老人需求出發進行調研,開發出相關基礎課程。「我來教您用手機」公益助老活動的組織方——貝殼找房副總裁、貝殼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賈生平告訴記者,「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將為30座城市的社區老年人送去關懷,目前服務人次已經超過11萬人次。「我們也是希望能夠帶動更多的志願者加入進來,無論是社區里的年輕人還是社會組織或者是企業,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然後大家一起去幫助老年人學會使用智能手機。」賈生平說。
『肆』 95歲老頭喜歡刷微博 抖音、微信 愛奇藝 最近最火 電視劇 電影 他竟然都喜歡看 ,他正常嗎
老人家年齡大了,身體素質跟不上從前,有點愛好也是正常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況且這么大年紀了,讓老人家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95歲了,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