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媽腦出血後老年痴呆,走路易摔倒,夜裡上廁所從不叫人,已摔倒過多次了,誰有辦法介紹下
這種情況屬於基本上不能自理,有很大的危險,需要有人護理。注意安全,減少並發症,如果摔傷,會增加病人的痛苦,護理是必須的,陪伴是必須的,減少病人的痛苦也減少了個人的負擔啊。
❷ 老公的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有7年了,才67歲,現在大小便拉在地板上,吃飯吃一口要叫一遍,這樣的情況她
病情分析:
老年女性患者,患有老年痴呆症
指導意見:
目前患者的老年痴呆症處專於中晚期階段,平屬時有沒有吃葯進行控制,建議家屬說明一下,另外,這個情況是不好評估生存年限的,具體生存年限是因人而異的,要看家屬平時的護理工作做得如何
❸ 早期的老年痴呆症有什麼症狀
老年痴呆早期的具體表現為:
一是近記憶減退,如有的患者會忘記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如上街買菜忘了帶回來等;
二是計算力減退,稍復雜的賬目不會算或算得很慢;
三是視空間技能損害,在離家稍遠的地方容易迷路走失,把東西放錯地方;
四是思維貧乏,言語單調,有時自言自語,反復訴說某件事情;
五是性格和情感改變,如變得過分膽小或脾氣暴躁、固執、多疑等。還有的患者早期會出現精神症狀,如總懷疑別人說自己的壞話;有的繪聲繪色地描述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有的在夜間反復下地走動。
最好帶老人去醫院神經內科檢查。
❹ 老年痴呆一定會發展到大小便失禁嗎
老年痴呆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代表衰老的疾病,而且老年痴呆後期大小便失禁很正常,前期老年痴呆的症狀還算是比較輕微的,以下稍微講解下有關老年痴呆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症狀。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重度老年痴呆的症狀是相當可怕的,通常來說,那麼重度老年痴呆患者一般僅存在一些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可能已經完全不能自理,像大小便失禁也恐怕已經成了常事。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❺ 老太太每天無數次上廁所是老年痴呆的表現嗎
這位知友,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與老人每天無數次上廁所無關。
❻ 我爸得了老年痴呆,.誰能幫忙介紹下這個病該怎麼治。
老年痴呆症是由於神經退行性病變、腦血管病變、感染、外傷、腫瘤、營養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癥候群,是病人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出現持久的全面的智能減退,表現為記憶力、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抽象思維能力、語言功能減退、情感和行為障礙、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喪失。
老年痴呆症狀及表現
早期:1輕度語言功能受損;2日常生活中出現明顯的一級減退,特別是對近期事件記憶的喪失;3事件觀念產生混淆;4在熟悉的地方迷失方向;5做事缺乏主動性及失去冬季;4出現憂郁或攻擊行為;5對日常活動及生活中的愛好喪失興趣
中期:1變得更加健忘,特別常常忘記最近發生的事及熟悉的人名;2不能繼續獨立生活;3不能獨自從事煮飯、打掃衛生或購物等活動;4開始變得非常依賴;5個人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的協助,如上廁所、洗衣服及穿衣等;6說話越來越困難;7出現無目的的游盪和其他異常行為;8在居所及駐地這樣熟悉的地方也會走失,出現幻覺
晚期:晚期痴呆患者完全依賴家屬並喪失生活能力,記憶力嚴重衰退,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可能出現1不能獨立進食;2不能辨認家人、朋友及熟悉的物品;3明顯地語言理解和表達困難;4在居所內找不到路,行走困難;5大小便失禁;6在公共場合出現不適當的行為;7行動開始需要輪椅或卧床不起
老年痴呆危害
1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2沉重的經濟負擔;3照料者的缺乏及情緒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得了老年痴呆症,最痛苦的不適患者本身,因為隨著疾病的進展,他們的思維世界的就會變得「返老還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們都沒什麼感覺,最苦的其實是照料他們的家屬。在種繁多照料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屬中,八成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緒障礙,關鍵是那種無法溝通和看不到希望的感覺,讓很多家屬深感絕望。
想知道老年痴呆更多相關信息,可以到由中國老年痴呆協會主辦的 「治痴呆網」查詢或是咨詢他們的醫生!
❼ 老年痴呆,大小便不能自理,有什麼好辦法處理大小便嗎
我在伺候著兩個80-90歲自己的老人。分能動和不能動。能動用「吸收寶」就是紙褲衩、分尺寸的、和褲衩一樣用,大小便不會漏出來。(現在小孩都使用的、就是尺碼小)床上用「多功能護理墊」就是紙尿墊,防止漏大小便在床上。墊也有尺碼不同。平時注意不要讓老人脫掉褲衩。觀察他:不舒服了,就是拉尿了,及時更換。褲衩可以剪開提出,注意熱水擦洗下部、干布再擦乾凈。要用濕巾、否則擦不幹凈有異味。
不能動的老人紙褲衩改「安而康」成人紙尿褲,是平板式、三點膠粘,方便卧床不起的更換。其它尿墊、換洗同上。注意兩個小時翻身一次,防止褥瘡。還有約束手、銬在床框、防止抓屎的手臂銬子。我沒用過,我就24小時盯著。
引號里的紙尿褲、紙尿墊、濕巾,網上有,注意尺寸、網評質量、價格。
做好護理,主要是觀察:異常時、及時更換!沒有褥瘡、沒有異味,老人平和舒適、不痛苦,為合格。
照顧老人一定要培養老人養成習慣,早上6-7點強制讓他坐馬桶解大便,要在旁邊守著,剛開始可能做不到,但也要做,時間長了就習慣了,注意這對護理者非常好,照顧老人也是個技術活,如果護理者偷懶,那就干不完的事,最後讓你身心疲憊,做不下去,通過護理老人自己要學會護理自己,老了夫妻相互照顧,盡量不要麻煩孩子,照顧不了就不要心疼錢花錢請護工。
葯店有賣男女外用集尿器,小便就用這個很方便,每天早上用清洗一下,隨便也給老人洗洗,一天下來尿漬在身上也容易傷皮膚。大便前些天多觀察幾天,看看老人每進食量,幾次下來應該能找到好辦法。如果動手能力強的話,自己改造一個坐便,老人也不用拉在床上,搞的滿房味道,我每天早上先把老人放在改造的坐便上,天天如此,因為你不知道老人啥時有便意,長期下來老人身體排便也養成習慣。第二好處是在床上躺了一夜,在坐便上坐著也能使身上血液循環,身上也不會有褥瘡。希望能幫到你,
老年痴呆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和一般的癱瘓不一樣。首先尿失禁,目前只能帶拉拉褲,尿不濕,因為你不知道他何時拉,然後控制飲水量。第二就是給他穿隔尿裙,這個很頂用,基本可以讓被子和褥子保持一段時間干凈,比隔尿墊好用。當然隔尿墊也要放在褥子上,至於大便,只能觀察。清洗屁股最好網上買個5升左右的洗車器,用來沖洗屁股相當不錯,屁股下放床上便盆,比用毛巾擦乾凈省事.護理床和電動氣墊,洗頭盆,都備上,我照顧老年痴呆一年,覺得除了翻身,其它都不難
❽ 急求:老人今年72歲 患有嚴重的老年痴呆症, 吃飯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胳膊 腿 僵硬,嗜睡....請問該如何治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心理疾病。是指那種由於老年性腦萎縮所致的進行性腦器質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的發病原因
一般說60歲以上的人機體逐漸進入衰老,腦組織也開始萎縮,因此,生理功能也自然地減退。如果這中間還伴有其他引起腦組織衰老和萎縮的誘發因素,則更促使腦組織衰變的功能減退。腦組織的器質性病變,若在其他因素刺激下,就有可能出現精神障礙。由於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普遍延長,老年性痴呆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病率增高。
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根本原因,是機體的衰老。腦組織的衰老、萎縮、變性是老年性痴呆發生的基礎,這也許就是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的道理。另外,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感染、中毒、遺傳、精神刺激等引起機體代謝紊亂、功能減退導致老年性痴呆的發生發展也是不可忽視的,而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的進入老年不患老年性痴呆,而有的人卻患了老年性痴呆的原因。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大約有9100多萬,老年性痴呆大約有600萬,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老年性痴呆臨床表現
老年性痴呆發病於60歲以上,女多於男(1.5∶1),早期多表現為敏感多疑,狹隘自私,主觀固執,不顧他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草率馬虎,墨守成規,難於熟悉新的工作。有時性格暴躁,情緒不穩,也有的行為幼稚,好似頑童。漸漸生活懶散,不愛整潔,不修邊幅,食慾減退或飲食無度,白天睡眠,晚上失眠,呈睡眠倒錯。由於患者年邁,常不引人注意,以後逐步出現明顯的智能減退,記憶障礙,其中最明顯的為近事遺忘,後對遠事亦遺忘,嚴重時忘記了自己的姓名、住址,不認自己的子女,常有虛構。逐漸定向力、理解力、判斷力均發生障礙。情緒遲鈍或易激惹,缺乏羞恥感,或出現幼稚性欣快。少數患者出現興奮,或有片斷荒謬的妄想與幻覺。妄想多為被害、自責、疑病、被盜、貧窮或誇大妄想。痴呆進一步發展,幻覺妄想消失,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去控制,多死於繼發性感染(褥瘡、肺炎)和衰竭。
治療
老年痴呆症,病位在腦,病本在腎,常累及心、肝、脾多臟功能紊亂。臨床以本虛標實多見,無論臨床證情如何多變,腎虛髓少是其主要病機。補腎填髓是治療本病的基本大法。根據這一治法,筆者在臨床上治療該症常以:生地、熟地、山萸肉、枸杞子、菟絲子、茯苓、仙靈脾、女貞子、山葯等為基本方,隨證加減治療。兼脾虛濕濁不降者,加黃芪、石菖蒲、法半夏等,兼肝陽上亢者,加天麻、鉤藤、牛膝等;兼水火不交者,加川連、肉桂、夜交藤等;兼血瘀者,加桃紅、紅花、當歸、赤芍、川芎等。治療常能收到滿意效果。例治王某,男,66歲。1991年10月就診,述離休後幾年來,在家無所事事,情緒不暢,初起頭暈頭痛,不寐健忘。近年來出現性格改變,記憶力衰退,計算力下降及定向力模糊,經常出門不能識路返家。經行頭顱CT檢查,提示大腦萎縮,就診時患者由家屬陪同並代述病情。見患者消瘦,表情呆滯,行動遲緩,舌質偏紅邊有瘀點,脈沉細偏數。辨為腎虛精虧血瘀。治擬補腎生髓佐以活血。葯用生地15g、熟地15g、山萸肉10g、枸杞子10g、菟絲子10g、仙靈脾10g、女貞子10g、紫丹參10g、紅花10g、當歸15g、赤芍15g、澤瀉10g、茯神10g、川連5g,服葯20劑,症狀明顯改善,繼續加減服葯2月余,同時囑患者調節情志,參加一定社會活動和體育鍛煉。患者自覺症狀逐漸消退,記憶力和計算力增強,並逐漸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隨訪2年病情無反復。
老年痴呆症的預防
老年痴呆症逐年增多,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和生命,給家庭、社會、經濟帶來種種困難,而且老年性疾呆至今尚無確鑿可靠的治療方法恢復其認識功能,因此,積極預防本病的發生尤為重要。
雖然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但目前已知道一些危險因素對導致痴呆的形成和促進其惡化有重要影響。所以,積極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對預防痴呆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
1,控制血壓
高血壓病是腦卒中和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危險因素,對老年性痴呆也有影響。因此,有高血壓者,必須有效地控制血壓,應選擇長效降壓葯,使血壓在24小時內控制在有效水平且較少波動。
2,治療心臟疾病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可影響腦血液供應,誘發痴呆的形成和發展,所以,應積極治療心臟病,預防痴呆的發生。
3,控制血脂、血糖及血液粘滯度
高脂血症,糖尿病、高粘血症是動脈粥樣硬化,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影響腦灌流量及代謝,誘發痴呆的發生。因此,必須長期將血脂,血糖、血粘控制在正常水平。除用西葯外,還可以用丹參,山楂、首烏、葛根、草決明等中葯。
4,清除氧自由基
老年人由於衰老及動脈硬化等疾病,體內可產生多量氧自由基,對組織細胞起損傷作用,導致痴呆,因此,可服用維生素E和補腎活血中葯「醒呆飲」該葯補腎填精,益腦醒神,能清除自由基,是治療痴呆的良葯。
5,提高免疫功能
免疫調節紊亂或免疫功能低下對老年痴呆症的發生有一定影響,中葯精力沛,益爾血有較好的提高、調節免疫功能作用。如果能嚴格控制以上危險因素,就能預防老年痴呆的發生或阻滯痴呆的進展。
❾ 我外公老年痴呆這兩天大便乾燥一天下來就是上廁所拉一點點或者一點都沒然後回房一會在重復一天二三十次了
估計是便秘,可以大便之前往肛門裡面擠一點開塞露,平時多吃點青菜,香蕉,喝點蜂蜜水
❿ 老年痴呆出現攻擊,在家隨地大小便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臨床表現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檢查
1.神經心理學測驗
簡易精神量表(MMSE):內容簡練,測定時間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臨床上測查本病智能損害程度最常見的量表。該量表總分值數與文化教育程度有關,若文盲≤17分;小學程度≤20分;中學程度≤22分;大學程度≤23分,則說明存在認知功能損害。應進一步進行詳細神經心理學測驗包括記憶力、執行功能、語言、運用和視空間能力等各項認知功能的評估。如AD評定量表認知部分(ADAS-cog)是一個包含11個項目的認知能力成套測驗,專門用於檢測AD嚴重程度的變化,但主要用於臨床試驗。
日常生活能力評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量表可用於評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損害程度。該量表內容有兩部分:一是軀體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脫衣、梳頭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電話、乘公共汽車、自己做飯等)。後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認知功能下降的影響。
行為和精神症狀(BPSD)的評估: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行為病理評定量表(BEHAVE-AD)、神經精神症狀問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問卷(CMAI)等,常需要根據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線評測,不僅發現症狀的有無,還能夠評價症狀頻率、嚴重程度、對照料者造成的負擔,重復評估還能監測治療效果。Cornell痴呆抑鬱量表(CSDD)側重評價痴呆的激越和抑鬱表現,15項老年抑鬱量表可用於AD抑鬱症狀評價。而CSDD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但與痴呆的嚴重程度無關。
2.血液學檢查
主要用於發現存在的伴隨疾病或並發症、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痴呆。包括血常規、血糖、血電解質包括血鈣、腎功能和肝功能、維生素B12、葉酸水平、甲狀腺素等指標。對於高危人群或提示有臨床症狀的人群應進行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體血清學檢查。
3.神經影像學檢查
結構影像學:用於排除其他潛在疾病和發現AD的特異性影像學表現。
頭CT(薄層掃描)和MRI(冠狀位)檢查,可顯示腦皮質萎縮明顯,特別是海馬及內側顳葉,支持AD的臨床診斷。與CT相比,MRI對檢測皮質下血管改變(例如關鍵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統萎縮、皮質基底節變性、朊蛋白病、額顳葉痴獃等)的改變更敏感。
功能性神經影像:如正電子掃描(PET)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可提高痴呆診斷可信度。
18F-脫氧核糖葡萄糖正電子掃描(18FDG-PET)可顯示顳頂和上顳/後顳區、後扣帶回皮質和楔前葉葡萄糖代謝降低,揭示AD的特異性異常改變。AD晚期可見額葉代謝減低。18FDG-PET對AD病理學診斷的靈敏度為93%,特異性為63%,已成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尤其適用於AD與其他痴呆的鑒別診斷。
澱粉樣蛋白PET成像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規應用。
4.腦電圖(EEG)
AD的EEG表現為α波減少、θ波增高、平均頻率降低的特徵。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於AD的鑒別診斷,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證據,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謝異常、暫時性癲癇性失憶或其他癲癇疾病。
5.腦脊液檢測
腦脊液細胞計數、蛋白質、葡萄糖和蛋白電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脫髓鞘疾病疑似者應進行檢測。快速進展的痴呆患者應行14-3-3蛋白檢查,有助於朊蛋白病的診斷。
腦脊液β澱粉樣蛋白、Tau蛋白檢測:AD患者的腦脊液中β澱粉樣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於Aβ42在腦內沉積,使得腦脊液中Aβ42含量減少),總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研究顯示,Aβ42診斷的靈敏度86%,特異性90%;總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1%,特異性90%;磷酸化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0%和特異性92%;Aβ42和總Tau蛋白聯合診斷AD與對照比較的靈敏度可達85%~94%,特異性為83%~100%。這些標記物可用於支持AD診斷,但鑒別AD與其他痴呆診斷時特異性低(39%~90%)。目前尚缺乏統一的檢測和樣本處理方法。
6.基因檢測
可為診斷提供參考。澱粉樣蛋白前體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變在家族性早發型AD中佔50%。載脂蛋白APOE4基因檢測可作為散發性AD的參考依據。
診斷
美國國立神經病語言障礙卒中研究所AD及相關疾病協會(NINCDS-ADRDA)規定的診斷標准。可能為AD的診斷標准:A加上一個或多個支持性特徵B、C、D或E。
核心診斷標准:
A.出現早期和顯著的情景記憶障礙,包括以下特徵
1.患者或知情者訴有超過6個月的緩慢進行性記憶減退。
2.測試發現有嚴重的情景記憶損害的客觀證據:主要為回憶受損,通過暗示或再認測試不能顯著改善或恢復正常。
3.在AD發病或AD進展時,情景記憶損害可與其他認知功能改變獨立或相關。
支持性特徵:
B.顳中回萎縮
使用視覺評分進行定性評定(參照特定人群的年齡常模),或對感興趣區進行定量體積測定(參照特定人群的年齡常模),磁共振顯示海馬、內嗅皮質、杏仁核體積縮小。
C.異常的腦脊液生物標記
β澱粉樣蛋白1-42(Aβ1-42)濃度降低,總Tau蛋白濃度升高,或磷酸化Tau蛋白濃度升高,或此三者的組合。
將來發現並經驗證的生物標記。
D.PET功能神經影像的特異性成像
雙側顳、頂葉葡萄糖代謝率減低。
其他經驗證的配體,包括匹茲堡復合物B或1-{6-[(2-18F-氟乙基)-甲氨基]-2-萘基}-亞乙基丙二氰(18F-FDDNP)。
E.直系親屬中有明確的AD相關的常染色體顯性突變。
排除標准:
病史:突然發病;早期出現下列症狀:步態障礙,癲癇發作,行為改變。
臨床表現:局灶性神經表現,包括輕偏癱,感覺缺失,視野缺損;早期錐體外系症狀。
其他內科疾病,嚴重到足以引起記憶和相關症狀:非AD痴呆、嚴重抑鬱、腦血管病、中毒和代謝異常,這些還需要特殊檢查。與感染性或血管性損傷相一致的顳中回MRI的FLAIR或T2信號異常。
確診AD的標准:
如果有以下表現,即可確診AD:既有臨床又有組織病理(腦活檢或屍檢)的證據,與NIA-Reagan要求的AD屍檢確診標准一致。兩方面的標准必須同時滿足。
既有臨床又有遺傳學(1號、14號或21號染色體的突變)的AD診斷證據;兩方面的標准必須同時滿足。
治療
1.對症治療目的是控制伴發的精神病理症狀
(1)抗焦慮葯 如有焦慮、激越、失眠症狀,可考慮用短效苯二氮卓類葯,如阿普唑侖、奧沙西泮(去甲羥安定)、勞拉西泮(羅拉)和三唑侖(海樂神)。劑量應小且不宜長期應用。警惕過度鎮靜、嗜睡、言語不清、共濟失調和步態不穩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動有時比服安眠葯更有效。同時應及時處理其他可誘發或加劇病人焦慮和失眠的軀體病,如感染、外傷、尿瀦留、便秘等。
(2)抗抑鬱葯 AD病人中約20%~50%有抑鬱症狀。抑鬱症狀較輕且歷時短暫者,應先予勸導、心理治療、社會支持、環境改善即可緩解。必要時可加用抗抑鬱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較輕,也可選用多塞平(多慮平)和馬普替林。近年來我國引進了一些新型抗抑鬱葯,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帕羅西汀(賽樂特)、氟西汀(優克,百優解),口服;舍曲林(左洛復),口服。這類葯的抗膽鹼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環類輕。但氟西汀半衰期長,老年人宜慎用。
(3)抗精神病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為紊亂、激越、攻擊性和幻覺與妄想。但應使用小劑量,並及時停葯,以防發生毒副反應。可考慮小劑量奮乃靜口服。硫利達嗪的體位低血壓和錐體外系副作用較氯丙嗪輕,對老年病人常見的焦慮、激越有幫助,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葯之一,但易引起心電圖改變,宜監測ECG。氟哌啶醇對鎮靜和直立性低血壓作用較輕,缺點是容易引起錐體外系反應。
近年臨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葯如利培酮、奧氮平等,療效較好。心血管及錐體外系副作用較少,適合老年病人。
2.益智葯或改善認知功能的葯
目的在於改善認知功能,延緩疾病進展。這類葯物的研製和開發方興未艾,新葯層出不窮,對認知功能和行為都有一定改善,認知功能評分也有所提高。按益智葯的葯理作用可分為作用於神經遞質的葯物、腦血管擴張劑、促腦代謝葯等類,各類之間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1)作用於神經遞質的葯物 膽鹼能系統阻滯能引起記憶、學習的減退,與正常老年的健忘症相似。如果加強中樞膽鹼能活動,則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學習記憶能力。因此,膽鹼能系統改變與AD的認知功能損害程度密切相關,即所謂的膽鹼能假說。擬膽鹼治療目的是促進和維持殘存的膽鹼能神經元的功能。這類葯主要用於AD的治療。
(2)腦代謝賦活葯物 此類葯物的作用較多而復雜,主要是擴張腦血管,增加腦皮質細胞對氧、葡萄糖、氨基酸和磷脂的利用,促進腦細胞的恢復,改善功能腦細胞,從而達到提高記憶力目的。
預後
由於發病因素涉及很多方面,絕不能單純的葯物治療。臨床細致科學的護理對患者行為矯正、記憶恢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長期卧床者,要注意大小便,定時翻身擦背,防止壓瘡發生。對興奮不安患者,應有家屬陪護,以免發生意外。注意患者的飲食起居,不能進食或進食困難者給予協助或鼻飼。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記憶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