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科技日益發展,該如何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我覺得我們在製造智能設備的時候需要盡可能考慮老年人的使用情況,同時也應該鼓勵老年人多去使用這些電子設備。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們會發現現在的電子設備已經逐漸不適合老年人使用了。對於老年人來說,老年人使用這些電子設備的學習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多數老年人也沒有足夠強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老年人已經逐漸被現代科技所拋棄,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一、我們應該盡可能考慮老年人的使用情況。
從電子設備的製造端說起,在我們製造這些電子設備的同時,我們就應當適當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對老年人來說,老年人雖然沒有年輕人那麼多的使用需求,但老年人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如果我們不去關注老年人的使用情況,老年人可能會被整個時代所拋棄。
『貳』 科技日新月異,但是不應該忘記老人,如何幫助老人掌握進步的科技
科技究竟何時才能造福於老年人?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的身邊出現了很多全新的產品,而這些產品都依靠於網路的進步,如今科技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先進和進步。在我們享受科技給我們帶來優先的同時,我們的生活也出現了很多負面的影響,這些影響是要我們去認真考慮的。
『叄』 如何讓老年人享受「互聯網+」的便利
網上購物、網上繳費、網上預約掛號……互聯網時代,生活愈發便利,動動手指就可享受服務。然而,在我們感受互聯網科技帶來的便利時,老年人群體卻逐漸與時代「脫節」。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原本便利的技術反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在漸漸步入老齡社會的中國,全社會都在體驗著互聯網便利之際,互聯網如何「+」上年邁的老人,值得思考。
E時代,互聯網便利如何惠及老人?
智能養老的時代即將到來,這種將互聯網、物聯網與養老服務結合的形式,可以讓養老生活更加個性化、人性化。調查發現,老年人的智能養老,最大的阻礙問題就是自己的思想觀念轉變問題,老年人思想觀念的阻礙問題有很多,而且多樣化。
比如,有的老人覺得,「互聯網+」離自己很遠,思想觀念還是停留在一二十年前。除了「觸網」難,如今智能手機里花樣繁多的功能使用也令老年人感到難以掌握,智能手機對他們來說並不「智能」。有的老人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懂電腦,不懂智能手機,不懂互聯網,不懂智能設備,所以不願意主動、積極地面對「互聯網+」的時代浪潮。有的老人覺得,兒女們整天低著個頭看手機,玩電腦,進入互聯網世界,好像兒女們和自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變得越來越難以和兒女們溝通,自己也越來越感覺孤獨,寂寞。
「互聯網+養老」作為新興業態,由於仍然處於「互聯網+」的初級階段,大部分僅僅停留在「互聯網+傳統養老」的層面,還沒有真正地到達「互聯網+現代養老」的層面,以及因為老年人群體的特殊性,使得這種新興業態的發展,仍然面臨著思想觀念、知識普及、盈利模式、群體培育、路徑保障等挑戰。而最大挑戰來自於思想觀念和知識普及的問題。
互聯網社會如何與老人「互聯」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表示,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對包括中老年人在內的所有公民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但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是客觀現實,所以,技術的發展需要兼顧到這部分人群的需求。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技術來適應人,而不是讓人去適應技術。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只顧『瘋跑』,應該對技術發展提出『適應性』要求。」夏學鑾認為,目前網路科技產品都將目光集中在年輕人群體上,而忽視了老人的使用需求。「現代科技應當增加便利性,讓產品更『傻瓜』,服務中老年群體,而不是讓這一群體逐漸被『邊緣化』。」
根據民政部2013年公布的數據,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將突破2.43億,2025年將達到3億。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如何融入互聯網時代,值得人們思考。
老年人「互聯網+」,在路上
據了解,近年有一些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推出了專為老年人設計的互聯網產品和硬體產品。
智能安防是家庭生活中最有必要建立的,很多時候老人獨自在家,家人並不能時刻關注其狀態,很容易被壞人趁虛而入,這就意味著必須有個代替家人關注老年人生活狀態的東西,不僅僅是要防止來自外界的傷害,當老年人自己發生危險狀況時,可以及時聯系家人,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安防系統。
社區醫療是智慧社區其中一環,用戶通過智慧社區系統終端工具之家庭數字室內機,可將日常醫療保健測出(如血壓、提重、身高、體溫等)上傳至智慧社區雲伺服器,系統將進行智能分析並通過數學室內對講平台反饋給用戶,以及時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加強保養,從而提高身體健康水平。
智慧社區購物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現代社會對老人來說變化的太快了,家中兒女不常在的時候只能自己去購買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上樓下樓也極為不便。有了智慧社區,藉助於客廳中的生活電視機或平板,就可以邊看電視看購物。電視上的商家都是社區周圍的商家,買東西下單後就可以直接送上門。
智慧家政按一個鍵就能直接連通到客服熱線,客服人員會提供代撥電話、代發簡訊、呼叫家庭保姆、找維修工等服務。
調查發現,中老年人在接觸互聯網和科技產品時,遇到的最大的障礙就是操作流程過於繁瑣。因此老年人的「互聯網+」還在路上,也希望商家在研發老年產品時一定要在解決老年人需求的同時讓老年人感覺舒心、方便,更要有尊嚴的體驗智能科技產品。畢竟能夠安全、舒適、開心地在自己家中養老,和兒女們的關系還能保持很好,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晚年幸福,對家庭和社會也是一件幸事。
『肆』 在科技的發展路途上,我們忽略了老年人,你覺得老年人該怎麼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我們出門的時候我們根本離不開手機。因為,不管是坐車還是買東西,我們幾乎都用手機進行支付。對我們年輕人來說,這確實是方便了不少。但是,我們似乎忘記了老年人。科技發展是很迅速的,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以至於老年人們的生活似乎受到了影響。那麼有人問,在科技的發展路途上,我們忽略了老年人,你覺得老年人該怎麼辦?首先,老年人們可以讓子女們教自己使用一些科技產品。其次,老年人們可以自學使用電子產品。最後,老年人們可以回鄉下生活。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如果實在不行,那麼最後的出路就是回到鄉下生活。在鄉下,出門是不必帶手機的,處處可以使用現金解決問題。同時,鄉下的空氣質量更好,也不那麼喧鬧,更適合養老。
以上這些就是老年人們可以採取的方法,大家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嗎?歡迎討論一下。
『伍』 老年人社區活動有哪些 社區老年人活動方案範文(2篇)
老年人社區活動有哪些 社區老年人活動方案範文(2篇)
一、活動主題
活躍老齡,樂在創新
二、活動背景、目的和意義
活動背景
「活躍老齡,樂在創新」社區老年人系列公益活動源自北京郵電大學「關愛老年人智慧設計國際交流項目」。本項目為期兩年,目的是探索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和適合老年人的服務和產品。老年人有著豐富的工作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也是最了解老年人需求的群體,故項目組發起一系列在社區的老年人公益活動,邀請老年人同科研人員、設計師一起,探討科技能為老年人做些什麼。
活動目的
通過科研人員、設計師、老年人以及服務老年人的社區工作者一起討論,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發現老年人的創造力,輸出新的產品設計、服務設計以及對現有產品/服務的改造意見,探索四位一體的.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活動意義
老年人作為志願者參與到活動中來,共同探討老年人的需求和解決方法,是一種老有所為;活動的形式輕松愉快,有設計師、大學生共同參與,實現不同群體之間和代際之間交流,是一種老有所樂。
三、活動時間和地點
活動時間 2011年9月—2012年10月
活動地點 社區
四、活動基本考慮
每次活動以社區提前通知、自願參加為主。分戶外和戶內兩種場合。
戶內活動,以茶話會、互動活動為主要形式。活動的持續時間在1~1.5個小時為佳,不宜超過2個小時。
戶外活動,以隨機的談話為主,同每個人的交流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需備有小禮品。活動要主題明確,材料齊備,活動介紹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給參與活動的老年人頒發「活躍老齡·樂在創新:老有所為志願者」證書。
活動目的: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學生青年志願者應繼承並發揚這一優良傳統。據了解該社區有很多空巢老人,我們將組織志願者們進入社區,對這些老人們提供服務。給老人們帶去大學生青年志願者的問候,並通過志願者們的努力及熱情增加老人們晚年生活的樂趣。
參加人員:負責人2人,領隊7人、志願者50人,共計57人。(附件1)
活動內容:
1、向全院學生征調志願者;
2、志願者選拔;
3、志願者培訓;
4、根據需服務老人的要求分配志願者;
5、志願者與老人們進行交流,了解老人的需求;
6、志願者進入老人家進行服務;
7、召開志願者會議,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
活動時間:
未來時間策劃:每周星期六、星期天下午約4個小時。(具體和社區工作人員聯系,同時考慮志願者的時間)
活動地點:安寧建寧路社區
活動注意:
1、與社區取得聯系,並由社區工作人員提供需要服務對象;
2、志願者擇優錄取,以保證服務質量;
3、志願者服務時間至少一個服務周期,即八次服務(兩個月);
4、確定志願者人數及名單;
5、志願者服務時需帶學生證、志願者協會會徽;
6、活動過程中老人需填寫"義務家教服務記錄表",個服務周期結束後由老人對志願服務提出綜合意見及建議;
7、活動每周期結束後根據老人們的意見開會總結,並不斷改進;
8、整個活動結束後由社區負責人對活動提出意見、建議及評價;
9、最後活動結束後,我們根據各方意見評出優秀志願者兩名,並給以一定的獎勵;
10、在活動過程中志願者們若發現有困難、或需要幫助的老人,需及時我們反映,我們會將次反映給社區,並配合社區及時的幫助解決老人的問題。
『陸』 南京開設500個培訓點教老人用手機,這些培訓點有什麼意義
最近,南京在全市500個社區設置了培訓點,專門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除了教授一些智能手機的基礎使用方法,還有教他們如何申請蘇康碼與網上預約掛號等實用功能,網友們紛紛在新聞下點贊留言:“這一行動好暖”“還需要志願者嗎,我也要去”“這個做法不錯,應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等。那麼,設置這些培訓點有什麼意義呢?
『柒』 為了讓老年群體融入智能時代,都有哪些部門專門針對老年人出台了相關政策
相關策略最近出現了幾個事例,都是關於老年人與智能化的碰撞,屢次登上了熱搜以及引發眾人的爭議。或許對於這個趨勢線問題,不能再忽視了,人們真正審視關心這個問題。
福建縣級以上起碼建立老年大學一所,為達到在2022年鄉鎮街道建立有老年大學;而海南建立為全省老年群體購買意外險,以及發展醫療護理、敬老與養老照護服務。
每個地區均逐漸出台針對老年群體融入智能時代一問題,在近日出現的拒收現金事件,與後續不得拒收現金一項。可知國家一直在關注老年群體,時間段的快速可知許多人都在為此而努力著。時代發展迅速,使得某部分人無法跟上,但國與其他群眾未曾遺忘過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