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央視有一個回家的廣告特別感人 父親在飯桌上給兒子打電話 父親得了老年痴呆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個。
我印象比較深的,一個是那個把餃子放進口袋裡,准備帶回家給兒子吃的父親。
另一個是在電話里一直說自己很好,很忙很充實的父親,實際上卻是經常要麼一整天孤獨地坐在路邊椅子上,要麼看著家裡的照片發呆,要麼去醫院看生病的老伴。
每當看到這樣的廣告,就有想流淚的感覺,為老父親流淚,也為自己。
有時候我們過得並不快樂,但是總要向家人和朋友說過得很好,很充實很忙。
『貳』 印象中,哪個公益廣告讓你特別難忘
支持母親水窖活動那個廣告,「平平的家在大西部沒水喝, 我想把魚的家給平平」當時看了很感動。
『叄』 《打包篇》公益廣告
劇情:廣告一開始,一位老人表情木訥地望向家門,等待著兒子的回家。「爸,爸,給我開門!」可是等到兒子回來敲門,老人卻慌了起來,一句「我不認識你」讓兒子倍感震驚。原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爸爸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記憶越來越差。害怕不能繼續照顧兒子,這位老爸開始在清醒的時候,用寫紙條的方式繼續揮灑著父愛,「記得多穿衣服」「帶鑰匙」等。漸漸地,老爸病症加重,冰箱在哪,洗衣機在哪,這位爸爸連自己剛做過的事情,有沒有吃過飯都記不得了。有一天中午,兒子帶著父親去外面吃飯,盤子中剩下了兩個餃子,當著一桌子親朋好友的面,爸爸居然直接用手抓起餃子放進口袋。兒子看到,立刻抓住了爸爸的手,又羞又急地問:「爸,你幹嘛?」這時,已經說不清楚話的父親卻吃力地說:「這是留給我兒子的,他最愛吃餃子。」爸爸的回答讓兒子愣住了,原本以為爸爸已經忘記了一切,可是卻從未忘記對兒子的愛。
『肆』 公益廣告 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爺爺帶著她去尋找回憶,爺爺奶奶是大學同學
愛是我們一生的課程!望採納!
『伍』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親愛的老小孩,我要給你穩穩的幸福
01
大家還記得央視公益廣告《打包篇》嗎?
兒子帶老年痴呆的父親去吃飯。老父親看到盤中還剩兩個餃子,伸手抓起餃子直接塞進口袋。
兒子急得大叫:「爸,你干嗎呀?」
老父親顫巍巍地說:「這是留給我兒子的……我兒子最愛吃這個……」
痴呆老父親的話瞬間令人淚崩!
還有,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老夏,啥事眨眼就忘,唯一沒有忘掉老伴脆鵝。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她嫁我,我討她,很幸福了。」有一次脆鵝出去買蛋糕,老夏在家緊張地抹眼淚:「她可是要去過兩三個紅綠燈,那麼遠的地方買啊!」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卻愛。心中依然有愛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值得我們傾注關愛。
今天,9月21日,是第26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它也稱為「世界老年痴呆日」。
網路里,網友紛紛留言——
「依然記得,奶奶患阿爾茲海默症時,去我的小學接我放學。那時我已經上初中,我的小學老師發現了奶奶,把她交給了警察。不然我們就找不到她了……如今奶奶已經去世九年了……我不會忘記她對我的愛!」
「爺爺已經不認識我了,面對喜怒無常的他,我常常不知所措。」
「保姆護工換了一個又一個,都忍受不了爸爸突然的大哭和咒罵。」
「我每天都在擔心,什麼時候媽媽一出門就再也找不回家了。」
……
阿爾茨海默症,也叫做「最漫長的告別」。醫學界至今沒有新突破。
一旦進入阿爾茨海默症的世界,老人彷彿走進了人生的一座空盪盪的大迷宮,再也走不出來,迷失了方向,甚至丟失了生命。
02
阿爾茨海默病是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發布的《2018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稱,2018年,全球共有5000萬人患上痴呆症,預計2030年將達到8200萬人,2050年將達到1.52億人。
每過3秒鍾,全世界就會有一個人,走入阿爾茨海默病世界。
目前,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到2050年,將突破4000萬人,超過加拿大的總人口。
而對於個人來說,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概率,活到80歲是15%,活到85歲是30%,活到95歲是50%。
據估算,我國每年大約有超過20萬阿爾茨海默老人走失。
阿爾茨海默病,彷彿一塊橡皮擦。老人大腦中的記憶被一點一點擦乾凈,前塵往事幾乎清零。
阿爾茨海默病人真可謂「返老還童」了,成了啥都記不起甚至不能自理的「老小孩」。
而且,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的情緒會變得越來越不受控,家人居家照顧會陷入極大的困境。
現在,有些城市已出現養老社區,開始接納阿爾茨海默症老人。安全的「住行」,專業的「康復」,健康的「吃喝」,舒心的「玩樂」,讓老小孩過有尊嚴、有品質的快樂生活。
不管送社區專業照顧,還是家人居家照顧,守護他們的醫生和親人,都要付出更多的愛心和耐心。
醫護人員和家人,要像「哄」孩子一樣,每天「哄」著老小孩開心,「哄」著老小孩吃葯、運動、與人交往。
面對「老小孩」,醫護人員和家人每天重復最多的話大概有這些——
「寶貝,你真乖!」
「來,來,來,咱們活動一下吧!」
「寶貝,你要好好睡覺!」
而且,一句話起碼要說一二十次,必須不厭其煩。
03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原本,人們總是無限憧憬晚年的好風光,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抵達人生的終點站。
可阿爾茨海默症,偏偏打破了家中的安寧,讓小確喪接踵而至。
沒了幾十年的溫暖記憶,老小孩「孤零零」地走向人生的終點。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親人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他是誰。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看著最親密的人在眼前一點點「消失」。
最難過的是被忘記的人,但是遺忘的那個「老小孩」卻又是無辜的,因為他們也不曾想忘記。
甚至,「老小孩」遺忘了世界,卻不曾遺忘愛!正如央視公益廣告《打包篇》末尾那一行字,戳中了大家的淚點:「他忘記了很多事情,但他從未忘記愛你!」
因此,我們應該相互守候這份愛——它平凡卑微卻也能感天動地。
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讓我們大聲說出愛——
親愛的「老小孩」,你用心陪我長大,我細心護你老去,我要給你穩穩的幸福…… 不管何種境地,我們永遠不離不棄!
最後, 讓我們祝福天下所有記憶正在被擦拭和可能被擦拭的人,愛,永不退卻!
『陸』 求一篇公益相關的文章作為演講稿!! 主題是愛與感動! 向公益靠近! 高分懸賞!!!!
最炫民族風
「什麼樣的節奏是最呀最搖擺,什麼樣的歌聲才是最開懷?」
公益的節奏最給人力量,愛的歌聲最動人心弦。當今社會,公益和愛心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最炫民族風,給無數人以力量,撥動無數人的心弦,並將帶動更多的人共同鼓動最炫民族風。
林秀貞,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王常鄉南臣贊村農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種困難,想女兒一樣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這位朴實的農村人,始終記得她母親的樸素教誨:人人管閑事,世上沒難事;人人都幫人,世上沒窮人;千千治家,用一千份的力量來治理自己的家;萬萬治邦,用一萬份的力量來治理鄰里關系。200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中她的頒獎詞是:用30載愛心讓一村之中老有所依,幼有所養,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做這等事是聖賢,官員做這等事是本分,農民做這等事是偉人。這位農婦讓九洲動容。這就是最炫民族風。
張麗莉,是黑龍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學沒有編制的女教師。2012年5月8日20點38分,在失控的汽車即將撞向學生的危機關火,她挺身而出,奮力推開兩名學生,自己卻被汽車碾壓,造成雙腿截肢。出於愛與責任的驚天一推,張麗莉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們心中。「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當之無愧,我們難以忘記,201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獎台上她那純潔燦爛的笑容。29歲啊!正是年輕人享受花樣年華,實現人生理想的大好時光,張麗莉卻毅然拿這換取了人間大愛。誰能說這不是最炫民族風。
社會生活中還有無數這樣的公益善舉。八十多歲的甘肅老人陳尚義靠撿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養了45個棄嬰;天津老漢白若禮幾十年蹬三輪車掙錢助學,惠及三百多人;新疆維吾爾大叔阿里木靠燒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資助貧困學生上白名;在湖北鍾祥,「小紅帽義工」集合起一群個體勞動者,他們堅持走街串巷做好事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在江西豐城,活躍著一群「螢火蟲」志願者,他們以「螢火蟲雖小,也要為社會送去微弱的光亮」的執著,將愛心傳遞;還有希望工程,1%工廠……這些又何嘗不是最炫民族風?
公益愛心沒有大小之分,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即使你沒有億萬身價,沒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也不妨礙你從事公益事業。捐獻一本書,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轉發一條微博,愛心就在你我之間傳遞,最炫民族風就在你我之間穿行。
『柒』 央視一公益廣告,父親得了老年痴呆,誰都不記得了,兒子回家帶父親出去吃飯吃的餃子,誰知那老頭手顫顫悠
父親緩緩地抬起他黝黑的手,在他布滿了皺紋的臉上,他的一雙小眼睛內一直盯著餃子,容他靜靜地用他的手顫抖著包住一整個餃子,輕輕地把安放入口袋。我迅速並且敏捷地抓住他的手,急得大聲叫:"爸!你幹啥!"父親見這情景,他竟有些害怕,他驚慌失措地要掙脫我的手,但是他那布滿皺紋的手卻緊緊的抓住這小小的餃子,我一直忘不掉他這顫巍巍的聲音:"我兒子…兒子他愛吃這個……"
『捌』 有哪些看了一眼就忘不掉的公益廣告
現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每天都會看到不同的廣告,但是有的廣告看到以後能夠做到不忘,而有些廣告,看了以後很快就忘掉。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我們對廣告的關心程度不同,像公益廣告的話就很讓人難以忘記。小編接下來就帶領大家討論一下,有一些看了以後很難忘記的的公益廣告。
還有許多的公益廣告是小編覺得很讓人醒目的難以忘記,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
『玖』 保護老年痴呆公益廣告標語
遺忘愛不等於遺失愛...下半句先採納了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