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上了年紀的人害怕摔倒
每個人都會有變老的時候,當上了年紀,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身體不如以前了,很多方面都需要別人的照顧,行走困難,體弱多病等等,一般在老人外出的時候,特別是身體比較虛弱的時候,都會考慮現在的身體還支撐的起一次外出嗎?
所以不要讓任何的一個老人因為摔倒而一直倒在那裡,如果一直倒在那裡,也就意味著這方面的道德底線一直倒下了,遇到一個老人倒下,應該勇敢的去扶,特別是周圍有人的情況,其他人都可以作證,自己的行為沒有錯。當然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老人昏迷,或者是摔骨折了要怎麼去扶,這方面不會可以通過尋求幫助的方法來給予摔倒的老人更多的幫助。
B. 怎樣預防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跌倒是人類正常衰老中不可避免的生理過程。隨著年齡增長和骨質流失,跌倒的次數及其帶來損傷程度會不斷增加。
跌倒往往是老年人喪失自理能力的首發事件,老年人發生跌倒後往往陷入惡性循環:害怕再次跌倒——拒絕任何體育鍛煉——身體機能進一步下降——再次跌倒。那麼最終的結局就是老年人受傷住院,活動能力和自理能力下降,最終不得不常年需要他人照料護理。
因此,如何避免老年人跌倒是每一位醫生、每一個子女都應掌握的常識,既可以減少老年人的痛苦,又極大降低社會、家庭和個人的負擔。
如何預防
一、了解健康狀況和用葯情況
1. 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眼科檢查和心血管檢查。
2. 飲食中保證足夠的鈣和維生素 D。
3. 戒煙。
4. 避免過量飲酒。
5. 總結和歸類自己日常服用的葯物,最好製成隨身攜帶的卡片,便於醫生和他人能夠及時明確服葯情況。
6. 注意查看葯物說明書,很多葯物會引起疲勞或改變精神狀態,從而大大增加跌倒的風險。
7. 確保所有葯物的標示完好,且取用時確保光線良好。
8. 定時飲水。
二、鍛煉
1. 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有效的鍛煉計劃。
2. 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參加一些能夠增加敏捷、力量、平衡、協調的鍛煉活動,如散步、跳舞及適當力量訓練,可幫助改善骨骼強度、減緩骨質疏鬆症進程。
3. 多與同齡人溝通交流,分享各自的鍛煉計劃,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三、選擇適合鞋子
1. 穿合腳的防滑鞋,避免穿著尖頭鞋、高跟鞋。
2. 盡量穿戴無需系鞋帶的鞋子。
3. 若腰部有不適,建議穿鞋時使用長柄鞋拔。
4. 及時更換已變形或過於寬松的鞋子。
四、改善家居環境
大量研究表明,家中即使是經過最簡易的改裝,也可以大幅降低跌倒發生幾率。
卧室
1. 床頭櫃上應配備台燈、電話和手電筒。
2. 床鋪高度適宜,便於上下床。
3. 更換過於光滑的床單或被套,改為糙面材質,如羊毛或棉花,避免老年人踩在床單或被套上不慎發生滑倒。
4. 衣櫃高度適宜,便於存放和取出衣物。
5. 卧室和衛生間沿途應安裝夜燈。
6. 保持地面干凈整潔。
客廳
1. 傢具布局合理,客廳和卧室之間的通道應寬敞易行。
2. 通道間不建議擺放茶桌、矮凳和收納箱等低矮物品。
3. 家中每間房間內外牆壁上均應安裝照明開關,進入時能保證每間房間明亮,無須摸黑找開關。
4. 在房間內行走時應保證光線充足。
5. 電路、網線應內埋置於牆壁內或地板下,以避免發生絆倒情況。
6. 地毯四周應使用雙面膠、釘子或其他措施固定,避免地毯周邊突出捲起。
7. 不要坐在過矮的椅子或沙發上,避免由於老年人下肢力量不足而造成起身困難狀況。
8. 一旦木地板發生凸起應及時修理或更換。
9. 家中不應設計任何台階或門檻。
廚房
1. 廚房內不建議使用地毯。
2. 一旦任何液體、油脂或食物灑落在地板上,必須立刻清理,建議叫年輕人清理。
3. 食物、餐具和廚具都應置於容易拿取的位置。
4. 拿取高處物品時,避免站在椅子或箱子等穩定性較差的支撐工具上。
5. 使用防滑地板蠟。
浴室
1. 浴室內使用防滑地毯。
2. 在淋浴牆上安裝上盛放沐浴液的固定容器,不建議使用肥皂或瓶裝沐浴液。
3. 浴室的牆壁上安裝扶手。
4. 浴室內安裝夜燈。
5. 浴室內不建議放置玻璃製品或易碎品。
五、發生跌倒後注意事項
1. 切勿驚慌,先趴在地板上求助他人。
2. 如獨自在家,身體緩慢活動以評估自己是否受傷。
3. 如能活動,緩慢爬到最近的牆壁、沙發或椅子邊,試圖攙扶並站起來。
4. 如不能活動或爬行,盡快想辦法聯系家人、鄰居或 120。
希望可以幫到你
C. 跌倒成為老年人傷害死亡首因,老年人如何預防跌倒
隨年齡的增加,老年人跌倒和跌倒死亡率急劇上升,成為常見的社會問題,也是公眾的健康問題。但是跌倒除了導致老年人死亡外,還會導致大量的殘疾,甚至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老年人的恐懼心理降低老年人活動能力,活動范圍受限,生活質量下降。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6年工行部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有30%的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跌倒,直接死跌倒的人數從2003年的13700人上升到2006年的15802人。此外,還報道一年中,180萬65歲以上老人因跌倒導致活動受限或醫院就診。2006年全國疾病監測系統死因監測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率男性為49.56/10萬,女性為52.80/10萬。
如今,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已達1.5億。按30%的發生率估算每年將有4000多萬老年人至少發生1次跌倒。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動及獨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地面防滑、配置安全防滑墊、安全型防滑拖鞋。
這些都可以有效的預防老年人跌倒,但是更多的是,在老年人家裡,更應該全面的進行無障礙改造,未來將會和大家分享更多老年人居家適老居住安全。
希望對每一個家庭和每一位老人都有所幫助。因為我們是樂齡家,讓老年人生活更幸福,更健康。
D. 老人最怕摔倒,老人摔倒往往會帶來哪些後果
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力量逐漸減弱。老年人會傾向於選擇較為放鬆的行走方式,如彎腰、屈腿。再加上家庭環境的障礙,老人很容易摔倒。老年人跌倒因素很多,可分為個人因素和環境危險因素。個人因素可分為自然衰老引起的生理因素和疾病引起的病理因素。
老年人骨折應觀察和檢測血壓、心率的變化,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更應引起重視,出現相關症狀時應立即治療。老年人要想保持健康,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正確的事情,並通過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來調節自己的身體。很多人不掌握維修技能。他們經常做不利於健康的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身體會受到損害,一些疾病會出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味覺神經會退化,味覺會變得更重、更咸。長期高鹽飲食會增加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風險,不利於健康。
E.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跌倒老人容易跌倒暗示了哪些健康隱患呢
對於老年人來說,跌倒一定是令他們很頭痛的問題,畢竟年齡大了之後身子骨大不如前,一旦摔傷,輕的可能是擦傷,重的可能會骨折甚至致命,而這又往往很難預防。事實上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有很多,這些老年人可能會因為自己本身視力的障礙,或者受到一些葯物的影響,或者本身居家環境就很不適合他們活動,或者自身肌肉無力,等因素,很容易造成他們摔倒。老年人跌倒暗示了他們可能存在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者視力上的疾病。
對於老年人來說,要想預防跌倒,就要定期參加體育鍛煉,也可以藉助一些工具維持平衡,比如拐杖。
F. 老年人從跌倒到去世並不遠,醫生總結了8個防跌倒的方法,快收藏
導語: 如果家有老人的話,一定要非常小心,老人家體質較為虛弱,不僅身上有心臟、腎等臟器的疾病,還有風濕、骨質疏鬆等關節方面的疾病。 老年人需要特別的關照和愛護 ,若是子女們無法給予充足的愛,那麼老人將會很失落。
同時老年人時間多, 他們渴望利用這些空閑時間去做一些事情,在活動中難免磕磕碰碰 , 這時候就可能會讓老人跌到,嚴重的甚至會死亡 。我們肯定不能讓自己的父母常常待在家中,這就要求我們告訴老年人預防跌到的方法是什麼,以免造成重大損傷。
跌到對人的傷害非常大,更不用說老年人了,本來老年人的身體就十分虛弱,再一摔,很可能會讓老年人陷入病危狀態,我們現在就來看看讓老年人跌到的因素都有什麼?
⑴活動因素 ,使用助行器、步態不穩和平衡障礙是老年人的跌倒的危險因素,但是如果多從事農田工作和持續性鍛煉的話,老年人的跌倒概率會下降很多。
⑵心理因素 ,害怕跌倒的心理因素使得老年人常常困於家中,這群老年沒有得到充分的活動,很容易抑鬱,所以他們這時候出門活動的慾望大大增加,這就越有可能跌倒。
⑶疾病因素 ,患有高血壓病、骨質疏鬆史、帕金森病史、關節炎史等疾病的老年人較為容易跌倒,往往老年人已經小心翼翼了,但還是因這些病發作讓他們跌倒。
⑷葯物因素 ,老年人會使用較多的葯物治療身上的疾病,如抗高血壓葯、抗心律失常葯等,這些葯雖然對某種疾病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用過之後可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導致老年人意識混亂、反應遲鈍從而跌到。
⑸機能因素 ,因老年人身體素質衰弱,肌肉萎縮,很多活動都沒有辦法支撐,所以老年人容易摔倒。
⑹危險因素 ,一些老年人不服老,總是會做一些較為危險的動作,在意外來臨的時候,老年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導致跌倒。
老年人跌倒的後果十分嚴重,可能會加重原本的病情,可能會損害稍顯 健康 的身體,可能會讓老年人增加皮外傷,或者是讓他們封閉了自己的內心,從此不願意再到外頭活動, 老年人的跌倒因素如此多,後果嚴重的甚至會死亡 。作為老年人的親朋好友和子女,我們應當盡自己的一份力,給這些老年人關懷,讓他們從心理上覺得我們是他們的依靠,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可以和我說,再者,我們可以陪同他們外出活動,一方面能夠關照老人,另一方面老人發生了意外之後,可以及時救護,不然跌倒可能會讓老人死亡。
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 全球4%~15%的老年人跌倒會造成重大傷害,從意外傷害死亡的數據來看,約有23%~40%的老年人是跌倒造成的。 老年人跌倒之後可能並不是忽然死亡,但是潛伏許久的關節病會突然爆發,比如說硬腦膜血腫、關節脫位、撕裂傷等等。
老人跌倒後的疾病負擔非常大,因為想要老年人恢復從前自如的活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好好調理,或者投機取巧性地做康復運動,對身體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好處。 而病人家屬則要承擔較大的康復治療費用,還要時刻陪伴在患病的家人身邊,致使自己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 。國家對這一方面支出也非常多,那上海市為例,他們在老年非致死跌倒這一塊平均給每位老人投入了2680元。而深圳市的衛生事業費則多一些。
每一個人都保證不了年老的時候不會跌倒,所以從年輕的時候就要注意防跌倒,或者是跌倒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跌倒後對人體造成的損傷。
Ⅰ鍛煉 ,我們可以採用活動多處關節的太極拳作為日常的運動項目,老人年可以依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決定要不要健身,不可否認,有些老年人的身體素質比年輕人還要好,健身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不過這樣的老人屈指可數,一般老年人可採用運動幅度低,運動難度小的運動方式去鍛煉自己的身體,可以運用公園的健身器材完成鍛煉或者是慢跑、散步、體操,這些都是相當不錯的方式。
Ⅱ心理 ,老年人想要出去無非就是在家裡太孤獨了,這時候需要出去交友,出去玩,子女不常在家,或者忙自己的工作,那麼時間上不協調的雙方難免會出現沒有時間溝通交流的情況,那麼這個時候則需要子女或者親朋好友抽出一定的時間輔導老年人的心理,或者讓他們找到友好的社群,在這個社群中可以互相了解溝通,從而降低心理的壓力。
Ⅲ環境或輔助技術 ,這時候可以採用一些有利於老年人活動的裝備,比如說改善老年人視力的穿戴設備,改善家庭環境,盡量創造老年人便於活動的場所等等,這些都能夠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風險。
Ⅳ教育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是注意傳授老年人如何預防跌到,以及跌倒後如何處理,只有這樣,我們不在老年人身邊,老年人依然可以依靠一些手段維護自己的安全。
Ⅴ流體或營養治療 ,老年人骨質疏鬆可以採用營養治療的方式去緩解當前身體的症狀,比如飲食要營養均衡,不喝酒不抽煙,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老年人跌倒。
Ⅵ葯物治療 ,老年人主要服用葯物為精神類葯物、血管活性葯物和維生素D葯物,這些葯物可以幫助老年人緩解精神緊張焦慮,還能夠讓血管活化,不至於讓血管堵塞血液流通不到身體各處,而維生素則可以提供相應的營養物質,這樣能夠讓老年人得到一定的緩解。
Ⅶ手術 ,主要採用的手術治療是給心臟不太好的老年人植入心臟起搏器,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跌倒概率。
Ⅷ成立調查干預小組 ,這樣可以在病患家屬不在的時候給他們一定的支持,而且小組內的成員比較專業,可以給老人更專業的救護,提升老年人跌倒後的生存率。
參考文獻:
[1]曹文竹,黃有義,席淑新.中國老年人跌倒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護理研究,2018,32(20):3222-3228.
[2]蔡倫,林岑,周鼒,方亞.老年人跌倒的公共衛生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09):2265-2268.
[3]袁泉,姚文兵.老年人跌倒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7):4373-4375.
[4]曹淑芬.老年人壓力大易跌倒[J].晚霞,2014(21):30.
[5].老年男性心理壓力大易跌倒[J].戀愛婚姻家庭( 養生 ),2013(11):4.
G. 如何預防老人跌倒老人跌倒都有什麼高危因素
一個人在家裡提到了長老,這個家庭的最大願望是,我希望老人可以健康的身體,享受你的晚年,所以當老人出去的時候,反復小心,我害怕打它。更害怕墮落,然後為什麼老人特別容易下降?老人跌倒後有多大?我怎麼能阻止它?
為什麼老人很容易摔倒?老年人的許多因素都可以分為個人因素和環境風險因素。個人因素可分為由疾病引起的物理自然老化和病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因素。其中,合理因素包括:步態和平衡功能,這是老年人墮落的主要原因。老人經常在自己的活動中衰落,更謹慎,慢慢地走慢慢走,這樣步驟很小,行走不連續,腳升,會增加風險下降。同時,靈敏度,平衡能力和協同運動也掉了下降。感官系統,視覺,聽覺,觸覺,平衡感受有一定程度的損失,也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家庭和社會:許多方法為老年人的生命提供充足的便利,如照明,地面防滑等。與老年人溝通更多,保持良好的心情。積極防止墮落的健康教育,加強非老年人的不矛盾。社會環境和其他硬體設施,抗墜落反思等。
H. 「民間有句諺語老人怕摔跤,請你從生理學的角度解釋一下原因.」
老人怕摔跤,老骨頭一摔,不僅是造成骨折,因骨折而無法下床活動,更可能導致骨質快速流失及其他並發症,所以老人骨折問題是高齡化社會重要的問題。
林口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陳永仁指出,老人因為骨質疏鬆、身體協調性和反應能力差,發生骨折的機率極高,且手術後的預後不佳,再度發生骨折的機率是一般老人的三倍,因此老人家除了補充鈣質及早固好老本外,更要有適度的運動,幫助鈣質吸收。
老人骨折的治療,一般需要將骨折部位復位,然後視情況給予鋼板或鋼釘固定。陳永仁表示,老人骨頭較松,但植入的鋼板又很硬,在做肌肉訓練時,如不小心,很容易再次骨折。此外,老人因吸收能力差,所以骨痂形成較慢,需要更積極的術後照顧,尤其要加強肌肉、關節的復健訓練,才能幫助骨頭恢復,並避免二次骨折。
陳永仁強調,老人骨折的術後照顧,除了幫助骨頭快速癒合外,預防骨折再發也很重要。根據統計,曾發生骨折的老人再次骨折的機率是一般老人三倍;尤其是骨折後的第二年,另側發生骨折的機率高達15-20%,是骨折危險群中的高危險群。
陳永仁表示,婦女停經後是第一次的骨質快速流失期,若一旦發生骨折,卧病期間則是第二次的骨質快速流失期。因此,要預防二次骨折,必須在卧病期間積極介入治療,除了加強肌肉、關節的訓練外,家屬也應配合鼓勵患者多活動,及注意營養補充,尤其是鈣質的補充。
陳永仁也指出,許多家屬以為,老人骨折開完刀就沒事了,而忽略後續追蹤及保養問題。其實,復元期間的照顧非常重要,而痊癒後也要預防骨折再度發生,尤其要補充鈣質,加強骨質才能使老人骨折機率降至最低。一般而言,每天應補充鈣質約500毫克,可藉補充鈣片,或熬大骨湯等食物來攝取。
此外,國泰醫院骨科醫師蔡凱宙也提醒,預防老人骨折,除了重視鈣質的補充外,更重要的是讓老人多活動,因為如果沒有適當的運動刺激,即使補充再多鈣質,也無法吸收。
生活須知
預防老人跌倒,應多注重環境安全及老人站立的穩定度。例如浴室、廚房、廁所及樓梯,是較容易跌倒的地方,應有充足的照明,樓梯不要堆放物品,保持凈空;浴室、廚房、廁所應保持地面乾燥,鋪設防滑墊、加裝扶手;傢具擺設的位置固定且要利於通行。
晚上睡覺時,卧室及走道要留一盞小燈;老人家走路要小心,不要太匆忙;視力有缺陷時要矯正;聽到電話鈴響,別太心急;長期服用降血壓葯者,勿突然站立,因可能導致姿態性低血壓而跌倒。此外,適當的運動可訓練老人的穩定度及平衡,也是預防跌倒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