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吉林省老年大學在什麼地方啊
長春市普陽街2480號
② 平度老年大學畫展作文
美麗的老年大學美麗的老年大學---寫於2009年12月12日我的家鄉臨海,有一條古色古香的紫陽街,白塔僑飯店的正對面,就是我們台州市的「老年大學」。那裡雖然小,可風景可美啦!校園里有兩棵引人注目的桂花樹。這兩棵桂花樹有兩層樓那麼高。數不勝數的枝條向四面八方展開,小巧玲瓏的綠葉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彷彿有許多的小精靈在上面舞蹈。初秋到來時,一串串桂花開放了,在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美麗!桂花樹下有兩張石桌,旁邊有一些石凳,中秋夜時,老人們在這賞月,時不時會有桂花香飄進鼻孔,別提多舒適了!校園里有一個精緻的小水池,池水碧綠碧綠的,清澈見底,像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魚兒在池水中自在地游過來,游過去,有紅白相間的,大紅的,銀白的,它們有的在說中嬉戲,有的在吐泡泡,還有的用好奇的眼光盯著我們。水池中央有一塊大石頭,一隻可愛的小烏龜劃過來,伏在那一塊光滑的石頭上。伸出三角形的腦袋,東張西望,綠豆似的小眼睛好奇地望著我們,可愛極了!校園四周栽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有寶劍形的劍蘭,有含苞欲放的月季,還有亭亭玉立的梔子花……現在正是菊花開放之際,菊花的形狀千奇百怪,有的一枝獨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彬彬有禮,有的羞羞答答,還有的高貴典雅……真是五彩斑斕呀!爺爺奶奶們每天在這里學習二胡,學保健,學跳舞,學炒菜,快樂極了!叫我怎能不喜歡這美麗的老年大學呢?
③ 謎語大全及答案:老年大學的任務
老年大學出人才(打一計劃生育詞語)
猜謎方法的具體玩法.謎語的猜法多種多樣,比較常見的有二十多種。屬於會意體的有會意法、反射法、借扣法、側扣法、分扣發、溯源法;屬於增損體的有加法、減法、加減法;屬於離合體的有離底法、離面法;屬於象形體的有象形法、象畫法;屬於諧音體的有直諧法、間諧法;屬於綜合體的有比較法、擬人法、擬物法、問答法、運典法。
【問答法】此種謎通常是用提問式的謎面,回答式的謎底。例如:八十萬禁軍誰掌管?(打一成語)首當其沖)
④ 農民文聯會員的老年補貼政策
1 60歲以上老人享有政策性的優惠,如乘車免費、掛號費免費、參觀等免費、部分社區活動免費,如注射流感疫苗等。 2 月補助金是百歲以上老人才享有的。60歲以上老人不享有此政策。 (我國60歲以上老人在全國佔有很大的人口比例,如果每月發放補助金,將倒導國家財政支出緊張,並使用下一代的養老金,從而引發下一代人交了社保而退休後則無錢發放的窘境。此數據統計要依照國家各部委每年的核算統計得出的結論,並對何種年齡段給予救濟做出批示。) 3 補助金額不同是依照各地生產、消費水平制定的,如農村100元可能生活得很好、可在北京100元要本過活不了一個月。所以各地依消費水平自製補助規定。 河南省出台意見 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 發布時間: 2008-02-16 新華網河南頻道2月16日訊 大河網-河南商報報道:(記者 陳永君 通訊員 竹懷農)以後,鄭州郊區60歲以上的農民,也可以和市內老人一樣,享受免費乘坐公交車的優惠。 近日,省委、省政府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河南省老年人養老、醫療保健、生活服務、文體休閑等各個方面的優待政策進行了完善。 《意見》要求,今後,河南省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不分城鄉,只要憑老齡部門頒發的《老年人優待證》,在全省范圍內就能享受同等優待。 出行:70歲以上免費乘坐公交 截至2006年底,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共1165萬,佔全省總人數的11.96%,其中,80歲以上老人已超過100萬,百歲以上的壽星已達2300餘人。 為讓老人出行更便利,《意見》要求,建設主管部門和城市公共交通企業,應為老年人聯署辦理城市公交乘車優待證件。其中,60至69周歲的老人乘坐市內公交車實行半價優惠,7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則免費乘坐。 對此,參與《意見》起草、省民政廳老齡處副處長張紅兵說,這是此次《意見》與以往老人優待政策相比,最大的變化之處。 以前,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僅限城市老人,《意見》取消了城鄉差別,將農村老人,也納入乘坐公交受優待的行列。 同時,老人憑《老年人優待證》優先辦理登機手續和登機,省內機場應設立老年人候機專座。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憑《老年人優待證》,可免費使用收費公廁。 養老:入住私人養老院,政府掏補貼 剛剛出台的《意見》,將進一步加大城鄉貧困老年人救助工作力度,將城鄉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家庭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其中,對城市「三無」老人,在其申請後,可入住社會福利院享受集中供養。對實行居家養老的困難老人,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供養老保障。對入住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的貧困老人,要根據不同情況給予適當補貼。 對百歲老年人實行每人每月發放100元敬老補貼的政策。貧困老人去世後,經縣(市、區)民政部門核准,免收火化費。 對此,張紅兵介紹,目前,有些地方在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方面,已經摸索出經驗,比如鄭州市金水區,採用政府掏錢培養鍾點工,為轄區60歲以上的老人,分年齡段提供長短不同的免費服務時間,此舉反響很好。今年,該經驗有望在鄭州市全市推廣。 醫療: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 《意見》規定,我省將進一步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全額或部分資助農村「五保」老人和低保老人參加新農合。在新農合報銷中,對70周歲及以上老人患特殊病種的大額門診醫療費,將納入大病統籌基金補償范圍,給予適當補貼。 城市各醫療機構對持有《老年人優待證》的老年人,免收普通門診掛號費,並減免貧困老年人家庭病床出診費。 鼓勵基層醫療機構建立百歲老年人健康檔案,定期組織醫護人員為本地百歲及以上老年人開展巡診、送醫、送葯上門服務,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免費體檢。 休閑:70歲以上景點門票全免 《意見》要求,60歲以上的老人,除可免費參觀各類科技館、博物館(院)及展覽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外,憑《老年人優待證》,還可免費參觀各類烈士紀念建築設施。 省內各旅遊區(點)要對60至69周歲的老年人,實行門票減半;對7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實行門票全免。 對貧困老年人進入老年大學(學校)學習,免收學雜費。對老年人訂閱省內黨刊、黨報等實行優惠。 公共體育場館、設施等,在淡季應為老年文藝團體優惠提供場地。 維權:城市「三無」老人減免訴訟費 對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及其他城鄉困難老人參加訴訟,交納訴訟費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依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提供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的司法救助。 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其他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對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法律咨詢。 同時,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老人,在辦理贍養老人的協議公證時,公證機構免收公證費用。 政策保障:幹部任用要看是否敬老 為保障老人真正享受到優待政策,《意見》規定,今後,我省要將黨政幹部的敬老、愛老、助老表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考核內容。 對拒不承擔贍養義務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公務員,要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相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 本《意見》的出台,涉及民政、衛生、建設、民航等10多家職能部門,在去年《意見》制定時,已徵求各部門意見和建議,目前,相關部門正結合部門職能和行業特點,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 今後,還將設立優待服務監督熱線,及時受理老年優待方面的訴求,依法解決老年人舉報和投訴的問題。
⑤ 福州老年大學的培訓班
4月17日,福州市老年大學舉辦創建精品課程培訓班。創建精品課程的相關人員共42人參版加培訓。權
劉丹峰專職副校長要求,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把創建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抓緊抓實抓好;要積極創建、確保達標,做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查找不足、認真整改,做好服務、落實保障;要抓住機遇、推動發展,把創建工作貫穿於學校建設的全過程,以創建為動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建設,進一步發揮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提升學校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周文琪專職副校長就精品課程的含義及特徵、創建精品課程的意義、學校開展創建精品課程的思路等《創建精品課程的若干問題》進行了闡述。
培訓班聘請福建省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級重點校評估專家張小靜老師圍繞精品課程的內涵、精品課程與評價體系的關系、創建精品課程實施過程應注意的事項等三個方面進行輔導培訓。
通過培訓,大家對精品課程創建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普遍增強了創建精品課程的信心和決心,紛紛表示,下一階段要更加努力工作、積極作為,為促進全市老年教育工作科學發展,創建海峽老年教育名校做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⑥ 一直在農村工作,教齡滿三十年的教師有什麼優惠政策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三尺講台,這種奉獻精神是師德的佳境。很多教師由於職業緣故患上了久治不愈的慢性咽炎,在近幾年單位體檢顯示中已被查出患其它病情的教師明顯呈上升趨勢,身體處於亞健康的居多。
針對現實情況,國家將會出台相應的政策給予教師人文性的關懷,教齡滿三十年的教師可自動申請離職退養,好好享受晚年生活,讓他們樂在其中,感受生命的價值,並讓那些激情四射,有朝氣、才情橫溢的大學生步入學校大門。退休後的他們將步入了老年大學,學書法、繪畫,豐富自己的人生。這種做法對教育事業來說將是功德無量
⑦ 最新糖尿病治療方法,我老伴最近和我上老年大學呢,身體都好,就是覺得糖尿病有點調理不好了,咋辦
1、消瘦:這是常見的1型糖尿病的症狀表現,體內葡萄糖利用減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質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狀,體內水分的丟失更會加重消瘦症狀。同樣,病程時間越長,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顯。
2、多食:由於血糖不能進入細胞,不能為細胞利用,刺激大腦的飢餓中樞興奮而多食,且進食後無飽腹感,造成進食次數和進食量都明顯增多。應當注意的是在2型糖尿病早期,由於高胰島素血症的關系,使血糖利用加快,而出現餐前的明顯飢餓感,甚至出現低血糖,這往往是1型糖尿病的首發症狀。
3、多尿:排尿次數和尿量都增加,24小時內可有20多次,尿量達2—3升甚至10升之多。尿液泡沫多,尿漬發白、發粘。多尿是由於血糖升高,超過腎糖閾、排入尿中的糖增加,於是尿次數與尿量增多,這也是1型糖尿病的症狀表現之一。
4、多飲:尿多之後使體內的水分減少,引起大腦口渴中樞的興奮而思飲。但是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第一是有些患者在出現多尿現象之前就被診斷為糖尿病,第二是老年人腎血管硬化,而使腎糖閾升高,所以血糖很高,而尿中無糖,也不會出現多尿。
5、乏力:血糖不能進入細胞,細胞缺乏能量所致。據報告2/3糖尿病患者有無力的症狀,甚至超過消瘦的人數。
6、視力障礙: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個部位的合並症,以至出現視力減退、黑蒙、失明等1型糖尿病的症狀表現。
7、yuantang-福邁康茶不是葯,但長期飲用可以促進新陳代謝,調整人體內的代謝平衡,也可起到很好地降糖和預防作用,因為你有這個病史,不敢保證可以預防不發病,但絕對可以推遲發病時間和起到良好的控制,也建議您定期的去醫院檢查身體,一旦檢測到血糖過高,如果病情不重,完全可以利用長期飲用yuantang-福邁康茶和運動來有效地控制血糖,不用注射胰島素,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控制的很好!
⑧ 職業院校如何利用自身資源為老年教育服務
一、「校中辦校」是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與產物
1、高校發展老年教育前提是我國已進入「雙老期」。1999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到總人口的10%,按照國際標准已成為老年型國家。此後,我國老齡化趨勢較為嚴峻,201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突破2億大關。預計未來我國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屬於老年人。上海更是在全國始終保持「三早」記錄:最早進入老齡化(1979年);老齡化程度最高;預期壽命最高(2013年平均壽命為82.47歲)。 如何從容應對人口老齡化,為人口老齡化贏得先機和更多的主動權,這是我國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老年教育是這項戰略任務的組成部分。
2、高校發展老年教育是為老年人擁有受教育權利創造條件。2013年7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中,特別添加了「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條文,並明確規定:「國家發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和社區教育體系,鼓勵社會辦好各類老年學校。」尤為振奮的是此條文放在《權益保障法》第七章「參與社會發展」中,並在總則部分添加了把「參與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老年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或者獎勵。」國家用法律形式保障老年人享有老年教育的權利,並且積極鼓勵、獎勵為社會發展繼續作出貢獻的老年人,這為辦好老年教育尤其是高校中辦好老年大學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
3、高校發展老年教育是適應「資源節約型」的客觀要求。國家提倡要建設節約型社會,實現資源共享。當前,在高校、大中專院校、中高職學校中,有很大部分資源存在著閑置現象。如何在這些院校中辦好老年教育,使學校資源充分利用,讓老年人享受到夢寐以求的象牙塔資源,從而形成一個老少和諧共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共同進步的美好局面,是很多老年人的夢想。
4、高校發展老年教育是體現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的生動寫照。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在不斷的增長。按照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65歲以前是中年人,66歲至75歲為青年老年人,76歲以後才算正式老年人,人的壽命最短也應該是100歲。這個年齡段的劃分,把人的衰老期推遲了10年,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將產生積極影響。如果一個人60歲退休,算他活到90歲,還有三分之一的人生道路將如何度過?特別是具有15年健康路程的年輕老年人,又如何發揮他們的積極性?繼續為社會做貢獻?應運而生的老年教育則為這批年輕老年人、或者年齡更大一些但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創造了「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條件。
5、上海大學老年大學十四年的發展歷程,有力證明了「校中辦校」模式的可行性。上海大學老年大學創辦14年來深受老年人的歡迎,有的甚至改變了他們後半輩子的人生道路。目前,在退休老年人群中,知識層次在提高,不少人過去都具有比較高的,職務、職稱。同時,年齡結構在下降。這一群體,不愁吃、住、穿,需要精神食糧、精神養老和人文關懷,而高校發展老年教育則正是滿足了他們的現實需求。
二、「校中辦校」對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從辦學角度而言,有利於專心致志辦教學、謀特色。高校老年大學是「校中之校」的辦學模式,不但具有學習環境優雅、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資源豐富等優勢,而且又可擺脫安全保衛、後勤保障、設備維修等瑣事,節省了辦學成本和精力,專心致志謀教學和尋求特色發展。這是高校老年大學得天獨厚的優勢。除此之外,還能摸清自己適合干什麼,不適合干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可以「人雲亦雲不雲,老生常談不談」。上海大學老年大學把近五年的發展目標定位在「以老年教育理論研究為引領,以『校中辦校』優勢為依託,以『傳統體育養生』學科建設為特色,以『隨堂聽課』教學空間為創新點,以擴大教學規模和穩定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基礎,以搭建展示教學成果平台為助力點,不斷發揮引領、示範、輻射功能的上海市示範性老年大學。」校中辦校的優勢如何發揮?領導體制如何保障?師資隊伍如何穩定?學科建設如何發展等等都有待進一步研究與完善。近期,作為「校中辦校」模式拓展內容之一的「隨堂聽課」方式也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這些開拓性的舉措,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高校中辦校模式帶來的精力上的有力保障。
2、從老年學員角度而言,是美化人生的體驗和重返社會的保障。老年人參加老年大學學習,圓了年輕時未實現的夢想,提高了自身的素養,結交了新的朋友,充實了晚年的生活,也改善了精神面貌,起到了很好的家庭示範效應和社會帶動效應,為在家庭和社區樹立長者風范奠定了基礎,而且通過學習挖掘、發展了也許連他們自己原本也沒意想到的潛質和特質。就像高校培養目標是創新性人才那樣,高校老年大學辦學目標是「創新自我」。在上海大學老年學員中,出現了電子信息學教授成為攝影師;也出現了機械學教授成為「快樂百歲」講師團成員等等,不乏大器晚成的老人。老年學員通過受教育可以更新知識,增長了老年人重返社會的適應能力,從而有利於這一群體重返社會,承擔力所能及的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老年教育給老年人搭建了施展新的才能的廣闊舞台與空間,也開辟了發揮作用的新領域與新天地。
3、從高校角度而言,有利於校園文化、學科建設、學校美譽等方面的發展。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土耳其、巴西等國都沒有入學年齡限制,一些退休人員盡管年過花甲仍可以和青年人一起上同一所大學,在同一個教室聽課。一些老年教育家便把這類老少同堂的大學稱為「忘年大學」。忘年大學形式為老年人提供與青年人相互交流和優勢互補的場所。「忘年大學」中的「忘年交」,使老年人能與青年人經常溝通,交流感情,形成了一種互相關心的仁愛氛圍,同時,也改善了學風建設。上海大學老年大學嘗試探索的教學新模式暨「隨堂聽課」方式充分證明了這種方式帶來的實效,學風大大改善,校園優秀文化通過這種方式在年輕人中得以傳承,這是促進高校發展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高校中辦老年大學,高校哺育了老年大學,但隨著老年大學的發展與壯大,它也在不斷發揮自身作用,反哺高校自身建設,高校中辦老年大學的優勢就體現在可以藉助於大學中的優勢學科、優質師資引過來為我所用。在上海大學老年大學的師資中,聘請了相當部分的校內教師,有的還是年輕的碩士、博士畢業生,通過在老年大學的教學,既滿足了他們的教學需要,又歷練了他們的教學技能。因而,其哺育與反哺是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最後,高校中辦老年大學有利於高校發揮服務社會和參與社會文化建設的功能,為樹立良好聲譽創造了有利條件。
4、從構建和諧社會角度而言,是和諧社會建設不可或缺的因素。老年群體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群體,其穩定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和諧社會的構建。而老年教育作為社會教育、素質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補充和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實現積極健康老齡化和終身教育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高校中辦老年大學,有利於整合校內外師資力量、優美場所、良好氛圍等優質資源,對於提高老年群體的素質、挖掘老年群體的潛力、發揮老年群體的作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至關重要。同時,也為實現全民終身教育工程尋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口,並獲得老年人的青睞。上海大學老年大學的有些熱門課程,藉助於高校口碑較好的課程如傳統體育養生、音樂欣賞等,出現了一座難求的現象,充分證明了高校辦老年大學的優勢和強勁吸引力。
三、「校中辦校」的理念提升:堅持以人為本,在彰顯老年教育特色中創新自我
現代社會,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以人為本,舉辦老年大學也不例外,但是對於高校中辦校的上海大學老年大學,在這方面有著獨特的做法。老年教育姓「教」,上海大學老年大學更姓「上大」。從她組建第一天開始,就秉承錢偉長校長提出的堅持「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辦學理念,堅持拆掉「教與學;教學與科研;學科與學科;校內與校外」四堵圍牆等。這些都滲透到老年教育中,成為辦學的理念、宗旨和方法。老年大學把老年人高興作為最大的欣慰,把老年人需求作為最大的追求,把為老年人服務作為最大的願望。也竭力把老年大學打造成為一個「朋友相處、和諧團結、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把舉辦老年大學的一個主要目的放在讓老年人不斷「創新自我」上,幫助老年人通過相應的學習,不斷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全新自我,從而能美化生活,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質量,進而能在家庭和社會中樹立長者應有的風范。
1、辦學的目的:從最初的為滿足本校部分離退休人員的精神需求,不斷發展到高校應發揮服務社會的責任。上海大學老年大學創辦初期,就是為了滿足上海大學部分離退休人員晚年的精神生活。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憑借高校創辦老年大學的獨特優勢,學員擴展到非上海大學的老同志,更不斷吸引了來自上海各區的老年人前來參加老年教育。目前,上海大學老年大學的學員中,一半以上為非上海大學的老同志。通過創辦老年大學這種典型的公益性事業,從另一個途徑,彰顯和發揮上海大學作為地方性大學而服務於社會發展的功能,也是上海大學為應對上海老齡化而採取的積極舉措。
2、辦學的便利性:除了上述提及的一些便利硬體條件外,其便利的軟體主要體現在其雄厚的研究力量上。如上海大學社會學(屬國家重點學科),有著名的社會學專家鄧偉志、李友梅、張鍾汝等教授,有較強的學術梯隊和研究能力,也有較多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積累。該學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建立老年社會學研究所,長期關注人口老齡化問題,每年都開展老齡問題課題研究,著有老年社會學、老年社會心理學、老年社會工作等著作,並開設老年社會學、老年社會工作等課程,培養老年學方向的研究生。另外,張鍾汝教授最近被聘為中國老年大學協會老年教育學術委員會委員,將進一步提供最新信息並作研究指導。再加上綜合性大學的研究人員來自法學、心理學、教育學、體育學等學科的中青年教師,他們中不僅有本土培養的研究人員,還有從美國、日本、德國學成歸來的洋博士。除此之外,我們老年大學本身也有一支穩定的研究團隊。這些難得的資源,為深入開展老年教育理論研究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3、辦學的特色:上海大學老年大學經過十幾年的實踐與摸索,目前已形成四大基本特色:1.充分利用「校中辦校」的優勢,讓老年人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權力;2.發展特色項目與學科建設相結合,建設好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基地;3.整合學校理論研究資源,組建並不斷完善理論研究隊伍;4.融入學校主流文化,為學校文化建設出力。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深受廣大老年學員鍾愛的,就是近年來開辦的《傳統體育養生》課程。上海大學老年大學把該課程與老年人較為關注的養生保健問題有機結合起來,開辦了傳統體育養生班,很受老年人喜愛。自引進傳統體育養生學科之後,已開設七門課程,加之體育舞蹈、老年瑜伽、廣場舞等,共計開設十餘門體育課程。
4、辦學後的反哺:在高校中辦校,應需主動融入到高校的主流文化中去,為校園文化建設做貢獻,從中體現老年大學自身的價值。2012年下半年,上海大學舉辦了「菊文化」活動,老年大學也隨之舉辦「老年大學傳統文化周」活動,藉助於大學的菊花展這一平台,向當代大學生和廣大教師宣傳並讓其參與中國的書法、繪畫等傳統文化活動之中,讓他們尤其是國外的留學生們真切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從而真正做到校園主流文化和老年教育文化的有機融合,同時,也有利於營造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氛圍。
四、「校中辦校」的辦學機制是老年教育發展的保障
1、初期,高校中辦老年大學在組織上缺乏保障,力量也很薄弱,參與學校的力度也很有限,因而,學校有關部門對老年大學的支持力度也很小。但是,這種情況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老年人的強烈需求。隨著高校老年大學規模的擴大和老年人反哺高校和社會功能的不斷增強,一個涉及到方方面面部門的組織機構應運而生了——校務委員會。
2、上海大學老年大學「校務委員會」的成立,有力保障了老年大學的發展。一個機構或組織的成立與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為了充分利用學校條件,有效整合校內資源,經過多方的努力,上海大學老年大學校務委員會於2012年正式成立。它由上海大學分管校領導直接負責,並由與老年大學運行較為緊密的部門如組織部、人事處、教務處、財務處、宣傳部、後勤等部門領導參加的、主要負責老年大學重大事務決策的一個組織。該組織的成立是老年大學良好、持續、強勁發展的保障。如果老年大學在辦學過程中需要教學場地,可以與上海大學的教務處溝通;如果需要師資及其培訓,可以與人事處溝通;如果需要舉辦大型活動,可以與後勤、財務、宣傳等部門溝通等。實際上,校務委員會的成立也是把老年大學納入上海大學的整個教育系統、行政管理系統、財務系統之中,有利於老年大學的長遠發展;老年大學辦好了,也有利於上海大學的影響力和軟實力的提升,二者優勢互補、相互影響、共同發展。
五、結論與建議
上海大學老年大學歷經十四年「校中辦校」的老年教育的實踐探索認為:高校辦老年教育是可行的,可以充分的利用高校的教學設施和教師資源,為老年教育服務,提高老年教育的辦學水平。
1、「校中辦校」面臨的發展瓶頸問題:①目前高校辦老年大學,學員受教面還不夠大,尤其是高校老年群體所佔比例還不夠高;②其課程設置還有待於豐富,更能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需求;③其師資隊伍流動性較大,加上待遇不高,這支隊伍還不夠穩定。 ④高校中創辦老年大學,由於各種原因,其資金始終是個未解決了的問題等。
2、面對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我們的思考是:
(1)努力做到「破牆開放辦學」,真正體現校中辦校的實質。具體而言,就是要充分利用上海大學的資源,發揮年輕人激情有活力、老年人從容有定力的優勢,在本科生教室、甚至根據實際情況在研究生教室上課,利用其活動場所實行「隨堂聽課」的方式,讓老年人與年輕大學生共處一室,共同學習,相互影響,共同進步,逐步形成「夕陽」與「朝陽」樂學和樂處的良好氛圍。目前,這一模式經過近2年的摸索與運行,已在校內拆除了老年教育的圍牆,把教學點延伸到大學生課堂,與本科生同堂聽課。不但滿足了老年人求知的慾望,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嚴肅教學秩序,活躍課堂氣氛,起到促進作用。今後,上海大學老年大學將不斷總結經驗,繼續探索,力爭開拓老年學員與研究生「共處一堂課、共處一教室」的喜人局面。
(2)逐步把辦學標桿放在社會坐標體系之中,發揮高校老年大學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的功能。在特色項目做大、做強、做響之後,就有了服務社會的實力。2012年,上海大學老年大學與山東省南山老年大學簽訂了《共建協議》,前者是高校中辦學,後者是企業中辦學,通過建立友好學校,做到教育信息互通,教學資源共享,促進共同發展。2013年,根據老年教育發展的大形勢和自身的優勢,又成立「快樂百歲」講師團進社區,為社區老年人服務。除此之外,與奉賢老年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書實行共建,及在濰坊街道開設辦學點等舉措,都是藉助於高校特有的教學、師資、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來積極融入到整個社會老年教育坐標體系之中。這方面的工作仍需要細化並不斷的實踐、摸索、總結。
(3)理論來源於實踐並高於實踐才有指導價值。實行「校中辦校」模式的老年大學應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優勢和隊伍優勢,多出一些具有前沿性和指導性的理論成果,為實行這一模式的其他老年大學辦學者們提供參考。上海大學老年大學藉助於學校社會學院「老年社會學研究所」等資源開展老年教育研究,利用上海大學學科和科研力量的優勢,把老年教學與學科建設、理論研究結合起來,力爭在老年教育研究領域有所建樹,在先進的、超前的理念方面佔領一塊理論研究「高地」,從而能為上海市制定老年政策、為上海大學發展本校的老年大學,提供製定決策方面的依據。
(4)走國際化辦學道路。當今的世界是老齡化社會,老齡化是個世界性的話題,國外的老齡事業尤其是老年教育發展得較早較快。因而,對於「未富先老」的中國而言,老齡產業尤其是老齡教育剛起步,客觀上需要藉助於國外的經驗。上海大學老年大學將與上海大學一道,積極參與國際化戰略,廣泛開展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2012年上半年,泰國教育團到上海訪問時,特意來到了校中辦校的上海大學老年大學,對方對高校中辦老年大學甚感興趣,通過交流,彼此收獲頗多。今後,老年大學仍將繼續努力與其他國家開展老年教育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不斷為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開創有利的外部空間。
(5)加大宣傳與溝通,並建議建立相應的考核體系:高校辦老年大學,除了辦出自己的特色外,也要有適當的規模,因而要加大宣傳,逐步提高本校退休老同志的比例,由此可以更有理由向高校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此外,作為高校辦老年大學的創始者之一,我們也建議政府在對高校領導層考核指標中,把支持創辦老年大學納入考評指標。
⑨ 如何發揮市老年大學示範引領作用
建立「堅持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發現問題重要,解決問版題更重要;網格劃分重要權,盡職盡責在網格內解決問題更重要;力量下沉重要,發揮下沉力量的職責作用、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更重要。希望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真正建立「網格覆蓋、條塊融合、職責明確、聯動負責、逐級問責」的基層工作推進機制,形成市、縣、鄉、村(社區)、村組五級融合的「三級輻射、五級聯動」的工作格局,不斷強化基層基礎,推動市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為加快推進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⑩ 如何贊美老年大學
最美不過夕陽紅,最樂惟有"老大"為。(老大是老年大學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