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人家有拔毛症

老人家有拔毛症

發布時間:2023-05-20 16:28:55

① 拔毛症是啥意思

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這種,我只找到了拔毛癖,但願能幫助你。

拔毛癖是一種沖動控制疾患或自殘行為,亮鉛灶患者會有反復拔除頭發、睫毛、胡須、鼻毛、陰毛、眉毛或其他體毛的沖動,有時會造成明顯的光禿區塊。拔毛癖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中分類為沖動控制疾患,但仍然有人對本疾病的分類存疑。拔毛癖有時看起來像是一種習慣、癮、抽動症或強迫症。拔毛癖通常激早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的。沮喪或壓力都有可能引發拔毛癖。受到社會大眾的觀念影響,患者往往會隱匿自己的病情,因而很難確切估計拔毛癖的盛行率;美國有250萬人可能患有拔毛癖,盛行率約1%。

拔毛癖患者的生活相當正常;然而,他們頭上的睫毛、頭發或眉毛等區域可能會有光禿的區塊。在心理上,拔毛癖也有可能造成低自尊, 通常是因為患者的外貌和旁人負面的關注,造成同儕的躲避和患者本身對社交的恐懼。有的患者會戴帽子、戴假發、畫眉毛或者為頭發做造型,以避免負面的關注。壓力似乎是拔毛癖的一項重要成因。有些患者在壓力低的環境里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也就是拔毛行為)。離開壓力低的環境之後,症狀又會復發。
很多精神科醫師將拔毛癖歸類為習慣行為,與咬甲癖(onychophagia)或強迫性皮膚搔抓症(dermatillomania)同類。這些疾病兼具精神疾病與和身體疾病的特徵:精神疾病方面,它們像是強迫症,因為看見或感覺到某個身體部位會引起焦慮;身體疾病方面,則像制式行為疾患(stereotypic movement disorder),因為患者會不停做出重復的動作,而不會感到困擾,或者他們對這些動作並不完全自覺。有人懷疑目前將拔毛癖與縱火狂、問題賭博、竊盜癖同樣歸類於沖動控制疾患的分類方式並不恰當,需要修訂。[3]有一項研究顯示拔毛癖患者的小腦體積較小。拔毛癖患者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有焦慮、沮喪、強迫症的問題。拔毛癖患者可能會咀嚼或吃掉自己拔下來的頭發,稱為食毛癖(trichophagia)。在極端情況下,這種行為會導致毛石腸梗阻癥候群(Rapunzel syndrome,名稱取自格林童話中的長發姑娘,因停滯在消化道中的毛球會從胃部延伸至小腸甚至大腸而得敬扮名),甚而致死。因為表明病情的患者比例很低,有些患者會覺得自己是唯一有這種問題的人。

② 拔毛症的臨床表現

通常在晌橡就診時,父母與小孩多半會否認這種掉發現象,是因為人為的因素;所有的患者,都會承認這種疾病,會讓他的創造力與人際關系受影響。他們常以帽子、假發、假睫毛或化妝旅友,來掩飾沒有毛的部位,而患部也常會有長短毛夾雜的現象。切片可以用來區分,是否是自然禿發或是皮膚疾病造成。
如拆謹槐果這種情形持續發生,需要轉介精神科,做更仔細的治療評估。這些小孩,常會有儀式化的行為,將毛發咬碎或食入。他們並不會因為拔下頭發而感到疼痛,多是因為強烈的渴望而拔下頭發,拔下時會感到放鬆,但之後又會感到失望與罪惡感。

③ 武漢孤寡老人撿垃圾上癮,垃圾塞滿2層樓,其實這是一種病

為什麼發生強迫性囤積?

對於這種疾病的發生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不過,具有強迫性囤積者,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節儉」是一種病,他們堅信他們所囤積的每一樣物品都是有用的,或者會滿足將來的「不時之需」;即便某樣東西沒有實用價值,他們也認為具有對某人或事的紀念或感懷價值。在囤積者自己看來,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其獨特的和不可替代的價值。

總之,他們的思想認知被這些強迫性觀念所綁架,並控制了他們的行為,雖然經常跟自己的情緒發生沖突。

可見,這個囤積症很大程度上是符合一般性強迫症的特徵,這也是為什麼將之歸於強迫症及相關疾病的原因。

並且,強迫性囤積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與其他精神障礙性疾病合並存在,比如強迫症、強迫性人格障礙、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抑鬱症和痴呆症等。

最典型的,通常,約四分之一的強迫症患者合並存在囤積症。

哪些人容易患囤積症

囤積症患者常在50歲左右發病,但是多數常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表現為收集收藏一些諸如破碎的玩具、鉛筆頭、橡皮塊等物品。

個性上講,囤積症患者常表現為處事優柔寡斷和容易焦慮緊張。

遺傳學上,雖然囤積症並不是一種遺傳疾病,卻常有遺傳易感性。

社會處境上,囤積症者往往隔離於社會群體之外,使得他們從囤積行為和囤積的物品中尋求安慰和快樂,哪怕是一些沒有生命的物品也足以寄託自己的感情。

創傷,研究發現,許多囤積症患者曾經經歷過嚴重創傷事件,比如中年喪偶、老年喪子等,而囤積則是對於這些創傷的應急對策。

武漢撿拾垃圾老人是典型的強迫性囤積

武漢晚報報道的該新聞中,這位孤寡老人不斷撿拾垃圾,所囤積的東西包括石塊、碎磚、樹枝、塑料袋等在常人看來完全無用的垃圾。老人經年不斷囤積,以至於嚴嚴實實地堆滿整個一棟二層樓民房,不僅占據自己的生活空間,還向周圍環境散發惡臭,同時造成消防隱患。

當民警准備清理這些垃圾時,卻被這位老人阻止。為了阻止清理行動,73歲的孤寡老人甚至不惜與工作人員發生沖突。

據報道中老人自己的介紹,「他以前有撿垃圾賣錢的習慣,但也明白他撿的這些東西賣不了錢,現在他有退休收入,也不缺錢,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從去年開始,他長期在外面撿垃圾,不管看到什麼垃圾都往家裡撿,讓這些垃圾陪伴他」。

孤寡老人,明知賣不了錢,自己也不缺錢,不管什麼垃圾都往家裡撿,撿回來是為了「陪伴」自己,塞滿整個兩層民房最終拉了28車。

結合上文所述強迫性囤積的特徵與老人的行為表現,可以非常明確的得出結論:老人是一位典型的囤積症患者。

背景新聞:

老人撿垃圾上癮,垃圾塞滿2層樓 民警清出28車垃圾

http://whcb.cjn.cn/html/2017-03/20/content_5599993.htm

④ 拔毛症的介紹

拔渣殲毛症(trichotillomania,又稱拔毛癖),沖衡患者習慣性地動手拔下自己的頭發,導致禿頭。心理醫師指出,拔毛症常出現在幼年時期,通常肇如判沖因是焦慮或無聊。

⑤ 拔毛症的病例

美國依阿華州一名男童馬克斯·薛伍德(MaxSherwood),由於患有名叫拔毛症的精神疾病,讓他習慣性地動手拔下自己的頭發,導致禿頭。 男童母親肯迪斯(CandaceSherwood)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時說,馬克斯在小學2年級的時候,開始出現拔昌遲眉毛的習慣,這個毛病停止之後,4年級開始變成拔頭發。頂著禿頭出現在學校,使得馬克斯成為同學嘲笑的對象。
2009年10月,患拔毛症的馬克斯在公益團體「兒童頭發俱樂部」(HairClubforKid)協助下,免費接受以人造纖維編織加入真發的半永久式假發。使用這種假發才幾個月,他拔頭發的習慣就消失了。
肯迪斯表示,因為假發以黏膠固定,馬克空旁斯無法將頭發拔下,「斗迅橡所以他重新訓練他的頭腦,讓注意力不再集中於拔頭發這件事上頭,而是轉移到其它的事情上。」馬克斯說,現在他如果想拔頭發,就改成拉橡皮筋來降低不安的情緒。

閱讀全文

與老人家有拔毛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 瀏覽:656
江西女退休年齡 瀏覽:294
年輕父母應該怎麼選擇嬰兒床 瀏覽:799
退休金2018月人均 瀏覽:238
基督教十誡講章孝敬父母 瀏覽:278
多久體檢一次比較好有副作用嗎 瀏覽:902
唯一的長壽市 瀏覽:722
2020年許昌養老金什麼時候補發 瀏覽:707
九九重陽節開展旱教活動 瀏覽:1000
2019豐台老年大學招生簡章 瀏覽:295
不在戶口地交社保退休 瀏覽:5
河北省石家莊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872
廣陵區體檢中心怎麼走 瀏覽:485
父母戶口遷入昆明有什麼好處 瀏覽:964
比爾蓋茨孝順父母不能等 瀏覽:456
父母挑錯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瀏覽:416
給80歲老爸的禮物好 瀏覽:273
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 瀏覽:777
青島市四方區老年大學招生 瀏覽:795
西安市養老保險金能補交嗎 瀏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