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為什麼說要長壽要先補腎

為什麼說要長壽要先補腎

發布時間:2025-10-02 02:34:30

長壽之根在五臟,五臟強壯才健康

人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通過五臟來完成的,所以說長壽之根在五臟,五臟強壯必然長壽。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些中醫日常強壯五臟的方法,堅持日久,必有可喜的效果。

一、養好心,別讓心神耗敞

中醫認為,心乃「君主之官」,在五臟中的地位猶如君王,總領全局,主管人的精神意識活動,並「主血脈」,推動血液運行。

心不藏神,會失眠多夢、神志不安、健忘;心不主血,會面色灰暗、心前區憋悶、心悸、心絞痛。

1、過喜會傷心

中醫認為,「過喜會傷心」,在正常情況下,喜樂能夠緩和精神緊張,但暴喜過度則會使人心氣渙散、神不守舍,甚至出現失神昏亂的症狀。

2、養心的特效穴位

勞宮穴:在掌心處。按揉勞宮穴,可以鎮靜安神,改善心臟供血,緩解心臟疲勞。

內關穴:從腕橫紋向上量3橫指,兩筋之間即是。按揉內關穴,可以緩解心神緊張、舒緩血管,改善冠狀動脈供血。覺得胸悶不適的時候,可以按揉內關穴3分鍾。

3、紅色食物最養心

中醫認為,心與紅色相應,紅色食物具有補血養心、消除血管淤血的作用,多吃紅色食物可以安補心神,通暢血液循環。如:西紅柿、枸杞子、紅豆、山楂、蘋果、豬瘦肉、羊肉等都是很好的養心食物。

4、苦昧食物清心火

五味之中,心與苦味相對應。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熱、消炎、瀉火的功能,適合精神緊張、心火上炎、經常上火的人,比如苦瓜、蓮子心、蓋菜、苦杏仁等。

二、養好肝,全身氣血通暢

《黃帝內經》把肝比喻成「將軍之官」,具有「主氣機疏泄」的重要功能。氣機升降出入自如,氣血才能運行順暢,臟腑器官的功能才能協調。中醫還認為「肝藏血」,是指當人活動時,肝臟所貯藏的血液向外周輸布;當休息或睡眠時,部分血液便歸藏於肝。

肝血不足會引起頭暈耳鳴,眼睛干澀,視物不清,手足麻木震顫,筋脈痙攣等,還會引發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1、大怒會傷肝

中醫認為「肝在志為怒」「大怒傷肝」。人大怒的時候,會導致血隨肝氣一同上逆沖頭,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不妨在發火前,做個深呼吸,以平靜的心來面對一切吧。

2、養肝的特效穴位

肝俞穴: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橫指處。按壓肝俞穴,能激活肝主疏泄的功能,調理全身氣血,調整內分泌。

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按摩三陰交穴5 10分鍾,可補益肝腎精血。

3、綠色食物最養肝

肝與綠色相應,綠色食物具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如菠菜、空心菜、芥藍、苘蒿、青椒、韭菜、青豆、豌豆等,都是很好的養肝食物。

肝對應五味為酸,酸性食物有助於養肝健脾。養肝可以吃些酸味食物,如酸棗、葡萄、橘子等。

三、養好脾,強壯後天之本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中醫有「脾為後天之本」的說法。脾胃強盛是人體 健康 長壽的基礎,是 養生 長壽之本。

中醫認為,脾主人體清氣的上升,維持內臟位置而不下垂。若脾氣不升,可出現頭目眩暈、神疲乏力、腹脹、泄瀉等,嚴重者還可致內臟下垂。另外,脾還主持水分氣化轉輸,如果脾運化水液功能減弱,就會導致口中黏膩,甚至形成痰飲、水腫。脾還有「統血」的作用,即維持血液運行於血管內。若脾氣虛不能攝血,則出現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

1、思傷脾

《黃帝內經》中有「思傷脾」的記載。思慮過度,容易使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慾缺乏、形容憔悴、氣短、神疲力乏、郁悶不舒等。

2、養脾的特效穴位

胃俞穴:背部中央脊柱第12胸椎棘突下的兩側,左右各旁開1.5寸處。雙手拇指揉壓左右兩側胃俞穴5 10分鍾,可以調理脾胃。

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按摩此穴4—6分鍾,具有補益後天元氣的作用。

3、黃色食物養脾

中醫認為,黃色對應脾臟,所以吃黃色食物能夠養脾,如小米粥、胡蘿卜、土豆、南瓜等。

脾與甜味食物相應,甜味食物有補益強壯作用,能消除疲勞、解毒生津。但是甜食不能吃得過多,否則容易誘發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甜味食物有桂圓、荔枝、百合、山葯、紅棗、桃子、甘蔗等。

四、養好肺,呼吸通暢氣魄壯

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肺氣充足則人體氣壯。肺還主輸布水津,可將體內的水液不斷向下輸送,經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

1、悲憂易傷肺

中醫認為「肺在志為憂」「憂思傷肺」,憂愁可以抑制肺部功能,引發肺部疾病。人應以樂觀的精神面對生活,放寬心態,不要讓肺功能受到抑制。

2、養肺的特效穴位

肺俞穴: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二橫指處。點壓肺俞穴10—15分鍾,可宣肺理氣、止咳平喘、清退虛熱。

太淵穴:掌後腕橫紋大拇指一側,動脈的橈側(靠拇指的一側)凹陷處就是太淵穴。掐按太淵穴1—3分鍾,有強壯肺臟、止咳養肺作用。

3、白色食物養肺

肺與白色相應,白色食物可補肺益氣。大多數白色食物如牛奶、大米等都富含蛋白質,經常食用能消除疲勞。其他白色食物如白蘿卜、冬瓜、茭白、菜花、土豆、山葯、銀耳、豆腐、糯米、蓮子、梨、雞肉、魚肉等,都有益肺作用。

肺在五味對應辛味,辛味食物可以促進肺臟氣機發散,促進血液循環,有消除體內氣血淤滯的作用。但如果吃太多就會傷肝損目。辛味食物主要有韭菜、佛手、蔥、大蒜、生薑、辣椒、胡椒等。

五、養腎就是養命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中所藏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始動力。如果腎中精氣不足,人必然不得長壽。中醫還認為,腎主納氣,主管接納和利用肺吸進的氧氣,具有防止呼吸淺表的作用。

1、驚恐易傷腎

中醫認為,恐與腎的關系很密切,太恐懼了就會損傷腎臟。所以,人要注意鍛煉和增強勇氣,學會以智勇應對危難。

2、養腎的特效穴位

腎俞穴:腎俞穴位於人的腰背部,在與肚臍同一水平線的脊椎左右兩側兩指寬處。按揉腎俞穴8-10分鍾,直至腰部發熱,能補腎益精,延緩衰老,對於腰痛、腎臟疾病、精力減退等,都有保健治療作用。

腰眼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按揉腰眼穴早晚各1次,每次200下,有很好的補益腎臟、強壯骨骼、益壽抗衰老作用,使人精力旺盛、行走有力。

3、黑色食物養腎

中醫認為,腎對應黑色,多吃黑色食物有養腎作用。黑色食物主要指黑色、紫色或深褐色的谷類、菌藻類等,如黑木耳、海帶、牛蒡、紫菜、黑米、黑芝麻、黑豆等。

腎對應鹹味,鹹味食物有補腎強身、軟堅化結的功效,但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不能多吃咸。成味食物有海產品、動物腎臟等。

Ⅱ 為什麼要補腎

中醫認為:人體衰老與壽命的長和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腎氣的強弱。《黃帝內經》指出:「精者,生之本也」,《壽世保元》雲:「精乃腎之主,冬季養生,應適當節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慾,傷其腎精。」以上養生家提示我們,精氣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精的充堅與否,亦是決定人們延年益壽的關鍵。精氣流失過多,會有礙「天命」。冬屬水,其氣寒,主藏。故冬天宜養精氣為先,對性生活有節制,以益長壽。

Ⅲ 如何補腎壯陽 分年齡階段補腎延年益壽

腎與身體各部分相連,腎虛則多病,易衰老,而腎的功能會隨著人的年齡增長會有所改變,因此必須分年齡階段有重點來補腎。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腎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功能特點,以及各階段該如來補腎的策略,一起來看看吧。 年過四十補腎養陰 衰老是陰氣減退的結果。陰氣多指肝腎的精血,精血不足,則易引起老年陰虛之證,故益壽之法亦應重視補腎養陰。 如何補:臨床常選用熟地黃、枸杞子、何首烏、桑椹、墨旱蓮、女貞子、玉竹、黑芝麻等,以及中成葯補腎益壽丸、二至丸等。對兼有消瘦、五心煩熱、溲黃便干、眩暈耳鳴、失眠多夢等陰虛體質者,可使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則更經濟實惠。 年過半百滋水涵木 人體隨年齡增長,腎氣始衰,隨之肝臟等臟器的功能也逐漸衰退。中醫認為「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互生。肝屬木,腎屬水,水能生木,若腎水枯竭,則不能生肝木,故肝腎同衰,益壽當補腎養肝並用。慣用葯物有女貞子、山茱萸、五味子、墨旱蓮、何首烏、桑椹、懷牛膝、杜仲、覆盆子、狗脊、菟絲子等。 如何補:古人所用的首烏丸、枸杞煎、二黃丸、桑椹膏等均為補肝腎、養血生精、聰耳明目、延年益壽之名方,對耳聾眼花、筋脈不榮之人尤宜選用。同時中醫強調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亦有益身體健康和延年益壽。 花甲之年水火互濟 心本於腎,腎衰則血枯而心脈敗。心屬火,主血脈,腎屬水,主藏精。正常情況下,精血互生,水火互濟。腎水上濟於心,心火下降於腎,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則安康,否則病易生、體易老,故益壽宜用補腎養心法,如用龍眼肉、柏子仁等。《神農本草經》認為前者「久服強魄聰明,輕身不老」,後者「安五臟益氣——耳目聰明,不飢不老,輕身延年」。 如何補:柏子仁丸可平補心腎,延年駐顏。孔聖枕中丹可治老人心血虛弱、精神恍惚、心神不安之失眠症。在服葯的同時,要清心寡慾、安心養神,注重自我修養,對延緩心脈的衰老亦有裨益。 人生七十補腎培土 脾為後天之本,腎屬水,為先天之本。兩者在生理上互相滋生,病理上互相影響。人體之衰老過程中,脾亦起到重要作用。脾胃虛弱,後天不能滋養先天,則引起腎元虛弱,加速衰老的發生。 如何補:可用紅參、珍珠、靈芝、制首烏、枸杞子、淫羊藿、黃精、丹參、甘草等,補腎益氣,能調節老年人免疫功能趨於正常,延緩衰老。 八十之人滋腎潤肺 老年人動則氣喘,病則咳嗽,多與肺腎兩臟功能失調和衰退有關。肺屬金,腎屬水,金能生水。肺陰充足,輸精氣於腎,乃補充腎陰,保證腎功能旺盛。八十歲,肺氣衰,人老體衰,亦伴肺功能嚴重衰退,可通過滋腎潤肺之法,亦可延緩衰老。 如何補:如枸杞滋腎潤肺,山葯補肺固腎,五味子補腎益氣、生津斂肺止咳,薏苡仁健脾補肺等;或用黃芪膏、參蓮飲等,均具補肺益腎之效。 年過九十調腎氣年過九旬,腎氣即將枯竭而經脈空虛,人體就會出現腰膝酸軟、怕冷多病之腎元不足的症狀。 如何補:補益腎氣可用壯陽之品,如鹿茸、巴戟天、淫羊藿、肉蓯蓉、蛤蚧、紫河車等補陽抗衰老。也可用熟地黃、山茱萸、肉蓯蓉、懷牛膝各15克,水煎取汁,燉排骨,加入蔥姜和各種調料,吃肉喝湯,經常食用。總之,由於腎與人的壽夭存亡密切相關,在衰老過程中,隨著機體陰陽、氣血、精、津液的盛衰虛實變化,腎及脾、心、肺、肝四臟亦發生相應改變。故補腎益壽,理應在標本兼顧、綜合調理的基礎上,施以調補之法。如此,方能達到健康長壽,「度百歲乃去」。 尋求良好的延年益壽之法,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無疾而終的目的,是歷來人們的美好願望。人們逐漸發現,腎與人的壽夭存亡有著密切的關系。腎強是生命旺盛之體現,腎虛是疾病多發之主因,腎衰是機體老化之根蒂,只有通過補腎才可達到延年益壽之目的。人體的生長與衰老,與腎氣旺盛虛衰密切相關古人指出,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跑。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快步走。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故好慢步。四十歲,五臟六腑皆大盛已平定,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善憂悲,血氣懈惰,故好卧。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故言善誤。九十歲,臟腑經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由此可見,人體的生長與衰老,與腎氣旺盛虛衰密切相關,而補腎之法正是延年益壽之關鍵。所以說「腎氣盛則壽延,腎氣衰則壽夭」。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說要長壽要先補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60歲的人旅遊穿什麼鞋 瀏覽:921
長壽區到璧山區騎行多少公里 瀏覽:895
上大學之前父母對我有哪些叮囑 瀏覽:237
北京職工社保25年退休工資多少 瀏覽:702
寶寶入檔案需要做什麼體檢 瀏覽:213
與敬老院結對 瀏覽:861
沈陽鐵西入職體檢去哪裡 瀏覽:930
日本養老院幼兒園 瀏覽:227
上海民營養老院政策 瀏覽:986
華夏養老保險F款 瀏覽:808
長壽花下面發軟怎麼辦 瀏覽:17
就業養老保險交多少錢 瀏覽:998
附近醫院體檢哪個便宜 瀏覽:158
山西17年退休金 瀏覽:113
重陽節經典誦讀計劃 瀏覽:196
男人養生去哪裡 瀏覽:154
2015長壽衛生公示 瀏覽:976
為什麼說要長壽要先補腎 瀏覽:699
老年人旅遊怎麼收拾行李 瀏覽:123
50歲配角 瀏覽: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