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素食不健康為什麼那麼多長壽的人

素食不健康為什麼那麼多長壽的人

發布時間:2025-09-28 18:57:20

Ⅰ 有的長期吃素的人壽命很長,這是否跟吃素有關系呢

關系不大。
而我們在網上或者傳聞聽到的素食可以長壽的說法,也不嚴謹,素食者大都沒有抽煙、喝酒的習慣,而且堅持鍛煉,保持充足睡眠;相比之下,擁有更好的心態和運動理念,而且人體基因本身也具有個體性。
素食者很容易遇到蛋白質不足問題,而蛋白質是所有動物都必需的營養物質,而人體自身缺乏9種合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必須通過食物攝取獲得,而植物大多蛋白質含量較低。而且也會遇到缺鐵等問題,一塊豬肝的比十幾斤菠菜都高,你說要滿足人體所缺鐵含量,得吃吃多少量,顯然不行。
根據《預防醫學》雜志上的說法,有專家做過實驗,篩選澳大利亞生活的24萬名居民(均齡62歲),跟蹤調查6年,得出結論素食者和雜食者的全因死亡率沒有差別。
所以,均衡飲食任然事比較健康的飲食方式和幫助活得更久的輔助手段。

Ⅱ 為什麼有些人吃豬肉壽命還長

1、吃出健康來。素食的飽和脂肪含量很低,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含量。德國做過一次研究,偶爾才吃肉的素食者,得心臟病的概率是一般人的三分之一,癌症的罹患率是一般人的一半。而且,素食還能起到食療的功效。
2、吃出美麗來。用素食方法來減肥相當有效,素食能使血液變為微鹼性,促進新陳代謝活動,從而把蓄積體內的脂肪及糖分燃燒掉,達到自然減肥的目的。經常素食者全身充滿生氣,臟腑器官功能活潑,皮膚顯得柔嫩、光滑、紅潤,吃素堪稱是種由內而外的美容法。
3、吃出聰明來。吃素者自我感覺往往很清爽,似乎人也變得更聰明了。事實,這並非只是心理暗示的結果,而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讓大腦細胞活躍起來的養
對於日常的飲食類型,有人主張吃葷,有人則主張吃素。吃葷的人認為,動物食品為機體提供優質蛋白質和脂肪,大大促進了人腦和身體的發育,因此,葷食可使人強壯,精力充沛。吃素的人則認為,素食營養容易吸收,素食令人血液清潔、心平氣和,並能減少對動物毒素的吸收及延緩衰老。
從營養學的角度看,葷食和素食各有利弊:在營養成分上,葷食中蛋白質、鈣、脂溶性維生素的含量多於素食;而素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纖維素和一些鹼性元素比葷食豐富。
不管素食還是葷食,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素食有素食的好處,葷食也有葷食的妙用。健康長壽的根本在於營養的合理搭配,而不在於吃葷還是吃素。重視營養的吸收與搭配是現代文明的標志,也是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沒有必要在飲食上苛待自己。正確的飲食並不在於揚素棄葷或揚葷棄素,而應是葷素兼顧、合理搭配的平衡飲食。
素食中含粗纖維較多,它雖不是營養物質,但也是人體健康所必需的。纖維素可以吸水膨脹,使人有飽脹感,不至於飲食過量;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和排泄功能,使代謝物很快排出體外,減少人體對有毒物質的吸收,減少便秘、大腸癌、直腸癌、痔瘺等胃腸道疾病的發病率。部分纖維素還能在腸道細菌的分解下合成 B族維生素,如肌醇、泛酸,而被人體吸收利用。食物纖維還能緩解糖類的吸收,對糖尿病有預防作用。
據營養學家說,素食還可以美容,多吃蔬菜能增加植物脂肪,可以保持皮膚光潤。這是因為蔬菜中的鹼性物質和維生素有調節血液和汗腺代謝的功能,可加強皮膚營養。植物脂肪中的亞油酸,是理想的肌膚美容劑,其中維生素E 能預防皮膚乾燥等;素食還能使人保持頭發烏亮柔潤。無論夏天或其他季節,多吃素食均有稗益。但肉類也是必需的,關鍵在於如何合理搭配。有人提出3:1,即三份蔬菜、一份肉類的比例,對保健和美容都是有益的。
素食常用材料,大致可分為黃豆、小麥之類的加工品和天然蔬果原料。其營養價值分別如下:
加工品:素食加工品基本上是用黃豆、小麥磨製成粉,加入香菇、海帶、魔芋等材料而成,並仿造各種肉類、海鮮等食物的口味製造出來的,具有植物性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豐富,而且比肉類便宜,減少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但豆類食品也不宜攝食過量,以免造成尿酸過高)。
天然蔬果:天然生長的蔬菜、水果本身不含脂肪,具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及水分,而且蔬果種類繁多,更可豐富素食菜餚的變化。例如在素菜中,常用來作搭配的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及鉀、鈣、磷等礦物質,加上食物纖維的作用,對於保持正常的血壓和膽固醇都有好的影響。
提倡素食是養生學家的一貫主張。多用清淡素食,不用肥膩厚味,對養生保健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

Ⅲ 請問一下吃肉和吃素怎樣調和呢為什麼吃肉的人很早死了吃素的人能夠長壽呢我要的是科學的解釋和數據哦

一、演化、分類決定人類不應肉食

作為靈長目動物的人類,可以進食少量的肉,但不應擅自提升自己的生態位,向肉食動物靠攏。人類在自然界的進化史已有數百萬年,其間的絕大部分時光,都是作為動物界的一員——靈長目中的無尾的、素食的類人猿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直至今天,一味強調社會屬性的我們,仍無法擺脫這種「裸猿」的自然屬性,無論你承認與否,我們都是一種偏於素食的雜食動物。

誠然,在全世界的猿猴中,肉食者不是沒有,但都是小型的、夜行的食蟲猴子,象倭嬰猴、鼠狐猴、倭狨猴等。大型類人猿中,除了人類,就有黑猩猩、黃猩猩、大猩猩,他們的食性或雜食、或完全素食,其食肉比例分別僅占其食量的4%、2%、0%。眾所周知,同為無尾靈長類的人類,在地球上,與黑猩猩是近親,但我們的食肉程度已遠遠超過了4%,這是否有悖自然?有悖本性?當然!可人類什麼「絕事兒」干不出來呢?如,前不久某動物園為降低飼養成本,竟然研究出「讓老虎食素」的科研成果。

從解剖結構看,不應過度食肉的本該是我們。食肉動物因進食的脂肪、蛋白、膽固醇含量高,為防止易腐之肉類在體內停留太久毒化血液,故演化出較短的消化道,約為體長的三倍;食草動物因食物中的纖維素含量高,養分須慢慢吸收,故腸子很長,其消化系統的長度約為體長的十二倍。人是雜食動物,消化道雖不及食草動物的長,但比食肉動物要長得多。

由於消化道長短的差異,肉類在食肉動物體內停留時間只需半天,在人類體內卻需經過幾天漫長的旅程,如有過量脂肪、膽固醇融於血液,就會導致諸如腦溢血、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肉類中的毒素還會加重肝臟的負擔,甚至導致肝癌。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的祖先不就是以狩獵為生嗎?對,但那隻是人類進化的一個短暫階段,祖先們更漫長的生存進化方式是對植物果實的採集。你也可能會問,愛斯基摩人不是以食肉為主嗎?對,但這是環境所迫,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平均壽命僅為27.5歲。

其實,人類的素食本能一驗便知:蒙住雙眼的貓,令其聞生肉如活雞後,食慾大增,聞水果則無動於衷;人卻相反,在自然狀態下,感受不到活體動物的香味,只有經過烹調才有反應,對水果的芬芳則十分敏銳,這便是人類素食天性的直覺反應。

將肉食的大量攝取看作經濟水平高的標志,實乃人類的誤解,過度食肉滿足的只是口腹之慾和對飢貧往事的補償欲,卻背離了人類的雜食本性和自然生態位。

最早將人類的地位確立為靈長目,而非食肉目動物的瑞典博物學家林耐曾經說過:「人類的結構,無論從內在或外表看,若與獸類比較,都顯示出,谷、菜、果乃是他的天然食物。」

二、貪食過猶不及,素食有利身體

經常有人問:你為什麼素食?我說:為了其他生命,更為自己健康。聽聽營養專家的告戒吧:脂肪的攝入量不應超過30%,略低於20%有利於健康,即每人每周的食肉量不宜超過500克,若超過1000克,就意味脂肪攝入量超出,而過度攝入動物蛋白和脂肪的結果,導致一系列的富貴病:心臟病、腦血栓、血管硬化、高膽固醇、肥胖症……

我們一貫認為,塊大膘肥就是健康,過去常說,看人家歐美人多壯呀,人家吃什麼長大的,牛肉哇!但是,現代健康標准不是肥胖,而是勻稱。相反,肥胖乃是一種病——肥胖症。WHO不久前公布的人類健康十大危機中,其中一條是:中、高收入國家的大量人群,因飲食過度而有身體過重、過肥(約300萬人)的症狀,在歐美,每年至少有50萬人,是因過度肥胖所引起的疾病而死亡。

素食之後,經常有人不無憂慮地問,營養不足怎麼辦?實踐證明,沒有身體上的任何不適。理論上講,食素,照樣能獲得充分的營養:

首先,素食品中的蛋白質相當豐富,各種堅果、種籽中的蛋白質達30%,穀物約含10%,豆類中的蛋白質含量更高,近40%,是肉類的兩倍,豆皮的蛋白質高達50%,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特別是山區,人們基本素食,卻健康清癯而活力四射,就是因為他們能從其日常進食的穀物、豆類中攝取適量的蛋白質,獲得適當的卡洛里。

人們常常用肉類進補,其實,肉類是各種食物中最缺乏礦物質的食品,豌豆、小麥、燕麥所含的鐵是牛肉的兩倍,幾乎每樣植物中的鐵質都比肉類高;再看鈣質,每百克食物中所含的鈣質(毫克),雞肉為5,牛肉為8,豬肉為12,魚為30,豌豆為71,香菇為125,木耳為207,紫菜為850,無疑,每種植物中所含的鈣質都比肉類高,中國人普遍需鈣,或因愛吃肉而致鈣磷比例失調。

脂肪提供熱量,我們總以為只有肥肉是脂肪,其實,有些植物中的脂肪含量也很豐富,如,核桃,達66.90%;花生達48.70%;芝麻達48.23%;黃豆達20.20%;脂肪酸共有13種,動物性油脂中含6種,植物性油脂中卻含全部,且動物性脂肪為飽和脂肪膽固醇含量高,易引發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臟病,並利於癌細胞繁殖;植物性脂肪為非飽和脂肪,能促進膽汁酸排泄,減低膽固醇,避免心臟病和各種心血管病。因此,食素不會營養缺乏且防病,單純攝取動物性食品,卻會營養不良且找病。

再看看世界上的各種食草動物,答案自然不言自明,它們沒吃肉,照樣地活蹦亂跳,特別是我們的麋鹿,以草充飢,櫛風沐雨,冬夏寒暑,無所畏懼。難怪《孟子》中有這樣一席話:孟子見梁惠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三、食素減少毒素,葷腥病從口入

中國古代的很多聖賢智者都提倡清心、恬淡,以粗茶淡飯和素食寡慾為君子的養生之道、處世之道,《呂氏春秋》中稱「肥肉厚酒,為爛腸之食」。現代的素食主義者則警告:「吃肉是個人的慢性自殺,是人類文明的慢性毀滅」。從各方面分析,過食肉類,無異於慢性服毒(農葯、獸葯、激素、色素等):

食肉者位於食物鏈的最高環節,現代農業廣施化肥和農葯,食草動物吃植物即家禽家畜吃飼料、人又以動物為食,人便成為有毒物質高度富集的最後攝入者。

毋庸諱言,植物上有農葯殘留,但美國愛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肉類中的DDT等殺蟲劑殘留物的含量是植物的13倍,即食肉者身上的農葯殘留量可能比食素者高出13倍。

商家為了獲取最大利潤,刺激畜禽生長,強迫餵食、注射荷爾蒙、在飼料中加開胃葯、抗生素、鎮靜劑、防腐劑(這類含硝酸鹽的肉,喂貓都很危險)等化學葯品,根本不顧這些化學物質的致癌作用,這樣的肉,您還願意吃嗎?

近年,一些國家開始嘗試農場化飼養動物,盡量福利地對待畜禽。事實上,絕大多數圈養動物還在擁擠、黑暗、骯臟環境中苟延殘喘,惡劣的養殖條件會導致動物憂郁成疾,動物身體的畸形和惡性腫瘤不乏其例;這樣的肉,您還願意吃嗎?

動物被虐殺時,因驚嚇刺激,體內生成大量毒素,隨著生命停止,身體的排泄功能、解毒功能都停止了。屍體中的蛋白質迅速凝結,產生一種能自我分解的變性物質——屍毒,屍毒完全殘留在血液和肌肉組織中,因屍毒存在,肉類容易腐敗,這樣的肉,您還願意吃嗎?

美國是世界上肉食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由於過度肉食,在每兩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死於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每六人中就有一人身上有絛蟲;每十名婦女就有一人得乳腺癌;每二十人中就有一人得糖尿病;

Ⅳ 素食者真的會比非素食者壽命更長嗎

美國1000多位營養學家研究顯示:素食適合人生所有階段。素食者的平均壽命比肉食者長回6到10年。他們罹患心答臟病和癌症的幾率減少了50%。
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ANIH),曾對美國的5萬個素食者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比肉食者活得長壽,且心臟病及癌症的發病率也明顯低於肉食者。據統計,美國的素食者較瘦、較健康。美國有50%的人超重,但素食者的體重平均比肉食輕20磅(約18斤)。
英國科學家在8170名參與試驗者身上發現:經常吃肉會導致智商下降,素食兒童一般較少病痛、智力較高,壽命較長,人際關系較佳,精神與耐力亦較佳。
德國的《觀察》雜志發表的調查結果是素食者比肉食者長壽,素食時間越長的人越長壽。

閱讀全文

與素食不健康為什麼那麼多長壽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離世前的狀況 瀏覽:326
養生堂老師原名叫什麼 瀏覽:456
養老金固定繳款計劃 瀏覽:437
大連老年公寓月租金 瀏覽:95
養老院公章有哪些字 瀏覽:811
父母炫耀孩子怎麼辦 瀏覽:771
如何算自已的退休金 瀏覽:135
糖尿病長壽人 瀏覽:540
養老院的醫生要多少錢 瀏覽:924
2022徵兵報名以後多久體檢 瀏覽:250
畫一畫中重陽節給家人一起兒童畫 瀏覽:452
上海交了十年社保可以上海退休嗎 瀏覽:781
老年痴呆從腳上如何診斷 瀏覽:39
內蒙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研究 瀏覽:838
拜讀我要去養老院一文 瀏覽:234
2017重陽節情況匯報 瀏覽:869
孝敬老人的體會300字 瀏覽:551
素食不健康為什麼那麼多長壽的人 瀏覽:231
外地人上海繳滿社保可以領退休金嗎 瀏覽:552
老年人乳房圖片大全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