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一名中醫養生培訓師
要成為一名中醫養生培訓師,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建議:
掌握扎實的中醫基礎知識:
積累實踐經驗:
提升教學能力:
持續學習與更新知識:
考取相關資格證書:
建設個人品牌:
參加培訓與交流活動:
通過以上幾點的努力,可以逐步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養生培訓師。
『貳』 養生專業知識 什麼是養生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養生yǎngshēng,意為保養身體。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
(2)怎麼理解記住養生專業知識擴展閱讀: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四季養生:
1、春季: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養生的最佳時機。醫學上認為,春養於肝,夏養於心,秋養於肺,冬養於腎,所以春天進補,重在養肝。
2、夏季:酷熱天氣使人體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這是一種耗氣傷陰的表現,通常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慾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會感到,箋虛或氣陰兩虛。
夏天進補,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另外,如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綠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佳品。
3、秋季:初秋之時,食物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古代醫學家認為,秋季,草木零落,氣清風寒,人體容易受疾病的侵擾,所以此時宜進食滋補的食物。
4、冬季:進入冬天,又到了進補的最佳時節。現代醫學認為,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萬物處於封藏狀態,是一年中最適合飲食調理與進補的時期。
冬季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養生竅門:
1、睡覺前口含桔皮一塊,含十五分鍾後吐出,3-5次可根治打呼咬牙。
2、如果嗓子、牙齦發炎了,在晚上把西瓜切成小塊,沾著鹽吃,記得一定要是晚上,當時症狀就會減輕,第二天就好了。
3、除面部皺紋:鮮黃瓜汁半兩,加入等量雞蛋(約一隻蛋)攪勻,每晚睡前先洗臉,再塗抹面部皺紋處,次日晨用溫水洗凈,連用半至一月,以使皮膚逐漸收縮,消除皺紋有特效。
4、牙出血(經常出血或刷牙引起)花椒10粒,醋三兩,浸2天後口含,一次3分鍾,一日2次,連用5天有特效。
5、洗頭時,在水中放少許鹽,也可預防脫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