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壽花玉米油到底怎麼樣
長壽花玉米油是有山東三星玉米油產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食用油,是我國玉米油的行業的代表品牌之一。玉米油又叫玉米胚芽油、粟米油,是從玉米胚芽中提煉的油,其中營養豐富、種類繁多,其特色是健康、安全、綠色、口味清香。質量好的玉米油,質地透明澄清,色澤淡黃,質地透明澄清,反之,質地則差。
⑵ 什麼油最好
中國消費者報6月21日報道:食用油市場競爭一直非常激烈,超市貨架上數十種的產品、品牌著實給消費者出了一道選購難題。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許多廠家打出了保健牌,尤其像葵花油、粟米油、山茶油、橄欖油等面孔較新的品種,紛紛宣揚其保健功能,在食用油市場掀起了一股保健潮。食用油保健粗春功能真的那麼突出嗎?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消費者被商家的保健牌打暈了
據記者在北京幾家超市的調查了解,市場上宣傳保健的食用油主要品類有玉米油、核桃油、山茶油、紅花油、橄欖油、葵花油等。打起保健牌的食用油企業不僅有中小企業,大企業也不在少數。多力品牌芥花油宣稱「0膽固醇、更健康」;多力葵花子油則稱「三重護心、好理油」。古船粟米油包裝上標示「健康新生活,關愛心血管」,其好幾款產品均標示「健康油、健康心」。長壽花純玉米油在其標簽上稱,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血液循環有益。綠島葵花油在標簽上明確標示,可調解血脂、軟化血管。金寶牌葵花色拉油更是稱長期食用能促進細胞再生,有「健康保健油」的美稱,等等。有的品牌雖然沒有以上說到的有明顯的健康宣傳,但或多或少都與健康掛鉤。
廠家關於食用油保健功能的宣傳,對消費者的選購有很大的影響。在北京豐台區歐尚超市食用油專櫃前,記者見到一位50多歲的婦女,她在油櫃前已經徘徊很長時間了。一會兒拿起這個產品,一會兒看看那個產品。正當她猶豫不決時,一位促銷小姐走了過來和她聊了起來,不一會兒,她就選擇了促銷小姐建議的產品。記者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某品牌的葵花油。這位婦女告訴記者,家裡一直都吃花生油,這一次想換換口味,岩亂耐不知道選什麼好,聽那位售貨員說葵花油能夠調節血脂、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應該是個好產品。「我們一家都比較胖,我和老伴都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病,買葵花油不是一舉兩得嗎?既能當油用,又能保健,所以就買了。」
●企業對食用油的保健宣傳各有說法
對於這一現象,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國內三大食用油巨頭魯花、福臨門和金龍魚佔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三家基本都是主流油品,其他企業要想在成熟的市場分一杯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競爭使利潤攤薄,保健概念使見不到利潤「油水」的中小企業看到希望。但這些新油品必須在市場推廣中尋找到新的賣點,才能被消費者所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業界關注的中心點自然而然地投向保健油,況且,大品牌也在打「保健」牌,且不說有多少作用,至少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對於保健油是否真的具備保健功能,中糧集團有關人士則認為,食用油本身就具有營養保健的作用,過分強調「保健」並不能讓市場真正的認可,相反會給人一種過度營銷的感覺。記者調查發現,食用油一戴上「保健」的帽子,身價立刻提高,目前一桶5升裝的玉米胚芽油市場售價高達60元,而相同規格普通的食用油售價才30多元。
●專家認為:食用油不是保健食品
中國保健科技學會秘書長陸美芳女士指出,任何一種保健食品,都必須經過許多種功能實驗,並接受專家的評估,得到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後才能確定其科學的功能。那種擅自宣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消費者不要輕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營養專家霍軍生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食用油是食品,不是保健食品。他認為,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食用油只能說其營養成分有所不同,消費者可以根陪大據自己的營養狀況挑選適合自己的品種。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病專家霍勇教授指出,如果食用油宣揚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降低血壓和減少心腦血管病發生等功能,肯定會降低患有該類慢性病的消費者的警惕性,這樣極易造成忽視治療疾病的隱患。
專家提醒消費者,對此宣傳,消費者切不可輕信,在購買食用油時,應先看看其是否有保健食品批號。不要盲目輕信商家、廠家宣稱的保健功能,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購買營養成分和含量適當的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