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處暑節氣的溫度是多少 處暑如何養生
處暑節氣的溫度是多少
處暑時的平均氣溫一般較立秋下降約1.5℃,部分地區8月下旬可能會出現連續3天以上低於23℃的低溫,影響雜交水稻開花。然而,由於此時仍受夏季風控制,華南地區依然可能出現高溫天氣,尤其是華南西部的最高氣溫可能仍高於30℃,華南東部甚至可能超過35℃。
處暑如何養生
1、多吃清熱安神的食物,少辛多鮮。處暑後早晚溫差加大,腸胃病易發,建議多吃銀耳、百合、蓮子、海帶、芹菜、菠菜等清熱安神的食物,以及梨、冰糖、鴨子等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辛辣煎炸食物。
2、早睡一小時,多伸懶腰解乏。隨著秋意漸濃,自然界陽氣逐漸收斂,人體會感到睏倦。保證充足睡眠,早睡早起,有助於緩解「秋乏」。平時多伸懶腰,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3、避免過早添加衣物。遵循「春捂秋凍」的原則,讓體溫在秋時保持適中,以利於收斂陽氣。晚上出門時要增加衣物,以保護陽氣。早晚氣溫較低,注意適時增減衣物。
4、適度運動。處暑後,正是戶外活動的好時節,可選擇快走、打球等溫和的有氧運動,增強體質。老年人運動要以「不累」為標准,避免劇烈運動。早晚是最佳運動時間,中午室外仍炎熱,應減少戶外活動。
5、調暢情致。秋季萬物凋零,容易引發悲秋情緒。因此,秋季養生需保持樂觀心態,神志安寧,以減少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