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大暑節氣大暑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大暑節氣大暑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2025-06-19 00:15:46

1. 大暑多「火」,養生抗癌就有多重要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俗語說「小暑連大暑,熱得無處躲」,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往往會引起苦夏,所以,大暑養生,宜用寧靜之方。中醫認為,大暑暑毒外蒸,飲食宜增咸減甘,民間也有飲伏茶、曬薑茶、燒伏香等習俗。我們在做菜時,可以放些姜、蔥、蒜、醋,盡量食用溫、軟的食物,避免過度食用生冷、甜膩食物。大暑節氣,對於癌症患者而言,更應該注意養生,避免暑毒耗傷正氣,加重病情。

清熱解暑,補虛抗癌

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更是達到一年中最「火」的時候,人體因「火」而失去平衡,內外之火都可以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暑熱之火可使皮膚鬆弛、多汗,引起日光性皮炎,亦可導致體溫中樞的散熱障礙,使溫熱蓄積而發生中暑。當氣溫達30-34度以上時,胃酸分泌會減少,胃腸蠕動會減慢,人的食慾就會下降。高溫,人就容易情緒煩躁,坐立不安,影響心情,睡眠質量也有所下降,影響心功能。「外火」引動「內火」,出現機體內陰陽平衡失調,導致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腎火等系列內火之證。

夏天暑熱,最易腎水不足,心火過亢,水火失濟,而出現心悸、心煩、失眠、頭痛、腰酸軟、大便秘結,舌尖痛,口腔炎等症。由於天熱出汗多,容易造成脫水,使血液濃度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從而加重心臟的負擔,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天氣炎熱,對於癌症病人也是一種嚴峻的考驗。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

癌症患者由於體質虛弱,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此時需要益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以改善症狀。明代醫家李時珍提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意思是說喝粥能健脾益氣,養胃生津以補虛損。針對癌症患者而言,大暑之時可選擇綠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這些食材都具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功效,對於癌症患者,熬粥時還可以放些淮山葯、茯苓等,健脾扶正抗癌的效果會更好。

夏季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可適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但冷飲要適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陽而損身。如果人體內有暑熱,還可以服用一些清熱祛暑的葯物,如桑菊飲、玄麥甘桔顆粒等中成葯。

大暑抗癌第一粥---度暑抗癌粥

組成:綠豆150克,大米100克,百合15克,山葯30克,陳皮1片。

製法:將綠豆提前浸泡2-3個小時,干百合、山葯浸泡30分鍾,陳皮浸泡10分鍾,洗凈。大米淘洗干凈。鍋內加適量的水,把大米、綠豆放進去。再放入百合及陳皮。蓋上鍋蓋,開大火燒開。燒開後用湯勺攪拌一下,轉小火慢煮30分鍾至綠豆開花。加鹽或是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抗癌。

適應症:癌症患者及康復期患者。

清心降火,抗癌有法

按照中醫理論,季節和五行五臟是對應的,夏季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所以「養心」是夏季養生關鍵點。中醫所謂「清心、養心」,並非完全與現代醫學「心臟」概念相同,而是包括心臟在內「主神」的整個神經系統。「清心、養心」除了能順應中醫理論夏季養生理念以外,也有非常明顯的實際意義。因為在暑天,氣溫過高本來就容易使人精神緊張,心理、情緒波動起伏,加上高溫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很可能出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所以清心、養心是防止情緒起伏,預防疾病發生的好辦法。

大暑時節,天氣酷熱,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火氣」。焦躁的情緒往往會「火上澆油」,導致人們出現心煩意亂,急躁焦慮,無精打采,精神不集中等情形,有人稱之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調養,謹守「靜心養生」的原則,保持心境清靜,避免不良刺激,凡事以平常心對待,切莫大喜大怒。要預防「精神中暑」還可以進行適當的自我心理暗示,想像自己處於大自然之中,綠樹搖曳,高山流水,使你心曠神怡,心平氣和。

中醫言:「心靜自然涼」,這一點對於癌症患者而言非常重要。由於天氣炎熱,加之疾病因素,癌症患者這個階段往往情緒低落、焦躁,導致免疫功能的下降,體質越來越虛弱,不利於病情的控制。所以,大暑時節,精神上要清靜下來,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和,切忌火暴脾氣,避免因燥生熱,要防止心火內生,心靜自然涼。這樣才能有效抗癌,大暑不上「火」。

大暑清心,還必須要有充足的睡眠,「熱天睡好覺,勝吃西洋參」。睡眠好,心情好,有利於心神的寧靜。所以應該在作息上符合當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而相對不足的睡眠則可以用午休做適當補償。

面對大暑時節高溫潮濕的天氣,人們很容易中暑的,出現頭暈、乏力、胸悶、食慾不佳的狀況,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養生,多吃苦、忌貪涼、睡好子午覺、注意養心養脾和祛濕,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解暑抗癌仙草—仙人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葯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燒仙草本身也可入葯。民諺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之說。燒仙草是台灣著名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現代研究顯示:在仙人草所含成分中,黃酮類物質具有抑制癌症細胞生長、降低血壓的作用;多糖具有增強和提高機體免疫機能作用;香精素有鎮靜、清涼解毒利水的功效;微量元素具有抑制自由基形成、抗衰老、抗癌的作用;維生素能調節和增強生理機能。

2. 大暑節氣 大暑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大暑養生應該注意化氣生津、化濕除煩。

1、化氣生津

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之時。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

此時十分需要適時地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以改善症狀。明代醫家李時珍提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意思是說喝粥能健脾益氣、生發胃津以補虛損。大暑適宜喝荷葉綠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不僅益氣生津還可清熱消暑。

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的人,熬粥時還可以放些淮山葯、茯苓等,健脾胃的效果會更好。日常飲食應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陰的食物,如蓮藕、蜂蜜、大棗、雞蛋、木耳、豆漿等。

2、化濕除煩

大暑時節氣溫高、濕氣大,多出現悶熱桑拿天。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阻遏氣機。胸中氣機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煩滿,此時可以用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艾葉等微微水煎,並用它來泡澡。這些都是氣味芳香的植物,不僅可以醒神除煩,還可祛濕解表(過敏體質的人慎用)。

同時,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不僅可以開胃,還可醒腦,使人產生輕松的感覺,從而起到祛濕除煩的作用。

大暑要做好「三防」

1、防中暑。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外出避開高溫時段,並做好防曬措施,常備十滴水、藿香正氣制劑等解暑葯。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拖地既可保持空氣濕度,又可使室內降溫。

2、防傷陽。喝冷飲或吃涼拌菜解暑未嘗不可,但過量攝入會導致體內寒氣增加,誘發疾病。此外,出汗後吹空調,會使人體衛氣不固,損傷陽氣。因此,不要整日呆在空調間,老人、體虛者最好將溫度設定在27℃-28℃。

3、防傷胃。涼茶類飲料不少都含有菊花、金銀花、荷葉等有祛火成分的中葯,對於脾胃本就虛寒的人來說,喝太多會「雪上加霜」。此時,更宜用赤小豆、扁豆、薏米、芡實、茯苓等製作解暑飲品。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大暑來了,養生牢記兩個重點

閱讀全文

與大暑節氣大暑養生應該注意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終老人眼裡有淚怎麼回事 瀏覽:454
特殊工種比正常退休工資少嗎 瀏覽:725
老年人的膳食營養板報 瀏覽:743
企業病退未到退休年齡 瀏覽:696
老年人累一點喘不上氣 瀏覽:448
50歲三點 瀏覽:605
如何讓孩子記住父母的好 瀏覽:195
2016年退休金何時到位 瀏覽:872
神愛我老人家舞蹈 瀏覽:887
社保退休工齡怎麼計算 瀏覽:84
長壽牌盒子 瀏覽:310
個人所得稅父母平攤是多少 瀏覽:86
留守兒童如何彌補父母 瀏覽:932
將老年大學納入事業單位的意見 瀏覽:267
2021年父母房產如何贈與獨子 瀏覽:896
昆明敬老院圖片 瀏覽:15
期滿換證沈陽沈北哪個醫院能體檢 瀏覽:858
哈爾濱老年大學有古琴班嗎 瀏覽:325
三界養老院 瀏覽:834
上饒養老保險到什麼時候停止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