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和尚是怎麼治病養生的

和尚是怎麼治病養生的

發布時間:2025-06-16 18:46:26

⑴ 和尚為什麼還要梳子梳頭

用梳子能養生保健

用梳頭有助於驅散頭部的風濕病邪,促進頭部氣血循環、營養毛發,減少白發、防脫發,緩解頭痛、減輕疲勞。特別是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來說,通過梳頭經常刺激百會穴、太陽穴和風池穴有降血壓的作用,對血壓不穩引起的眩暈症有特殊功效。

用梳子從前額正中開始,以均勻力量,向頭部、枕部、頸部梳劃,然後再梳兩側,動作不要太慢或太快。一般每次梳100下左右。

⑵ 為什麼和尚不吃肉不攝入優質蛋白質,身體還很健壯

我們都知道,和尚是不吃肉的,但是他們不肉身體還那麼健壯,要知道,並不是只有肉類才可以補充人類身體蛋白質,豆類食品等也富含維生素,蛋白質,這都可以及時補充身體缺失元素,最重要的是僧人還每天鍛煉,飲食作息,能使身體健壯。

健壯是相,相由心轉,應用佛法改變心裡就可以改變相,世俗說就是心情好吃什麼都健康,素食本來是最健康、衛生的食物,是故近來歐美醫學提倡的健康食物,大多以植物性食品為主,或稱為天然食物。素食人士患上心臟病、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的機會相對非素食者為少。

⑶ 高僧大德的養生之道

這里,我只談身體的基本調和之道,並且,是總結三位高僧與三位大德的經驗作出的。

福建省有位妙智長老,專修消災延壽葯師佛法門,2003年去世,世壽106歲,數年後開缸,成就肉身舍利。本人有幸為之安座。他105歲時,還赴六省朝聖。他倡導:

1、三勤:腦勤、手勤、腳勤。

2、三靜:靜心、靜氣、靜行。

3、三淡:看淡權力、看淡金錢、淡忘年齡。

4、三樂:樂於助人、知足常樂、自得其樂。

虛雲大師是近現代最傳奇的僧人,他自撰聯曰:

坐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

受盡九磨十難,了知世事無常。

虛雲大師承襲禪門五宗法脈,為中國佛教協會發起人之一,榮任名譽會長,1959年去世,世壽120歲。他倡導:三不足!

其完整的開示如下:

古人曰:修行有三不足。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睡。不足食,食取止飢,不宜過飽,更不能求美味。不足衣,衣取禦寒,宜服糞掃衣,更不能貪求美備。不足睡,睡取調倦,不宜久睡。蓋久睡長愚痴,多衣增掛慮,過飽不便用功!

本煥長老,2012年去世,世壽106歲!生前任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長老強調:「要想身體好,頓頓八分飽」,「粗茶淡飯有益健康,大葷大肉有損壽命」。別有特色的是長老的規律生活作息。他說:「我早晨4點18分起床,中午12點休息,午後1點48分起床,晚上9點睡覺,這就是一天的生活,堅持幾十年了。」

趙朴初,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佛學家。2000年離世,享年93歲。92歲時,趙朴初寫了篇《寬心謠》,曰: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領取養老錢,多也喜歡,少也喜歡;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禦寒,賴也禦寒;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內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心歡,女也心歡;全家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勞勤鍛煉,忙也樂觀,閑也樂觀;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趙朴初還信奉一條:身體不求無病,無病則驕奢婬逸;做事不求無難,無難則以為世事易成。這是蕅益禪師《靈峰宗論》上的觀點。所以,他曾詩曰:十年同渡風波惡,夢里尋甘病得閑。以此描述那十年的困難時期。前人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就與此意暗合。

南懷瑾,2012年去世,享年95歲,中國傳統文化巨匠,禪學大師。他的養生之道,以他的話說:

1、微薄清淡,少吃多餐。

2、白天正午時要睡,夜晚正子時要睡。

3、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血暢則病消。

4、所謂吃素、吃齋,就是齋心、素心。

5、忘掉身體,忘掉自己,忘掉壽命,忘記時空,越刻意求壽,越把身體搞糟。

梁漱溟,1988年去世,享年95歲,為佛學大師。自言前生是和尚。他的延生秘訣則是:

1、少吃多動。

2、無我為大,有本不窮。

3、情貴淡,氣貴和。

為此,有位何止米撰文,解析僧人高壽十秘,謂之:

1、慈悲為懷——以善立世的人生理念。

2、素食文化——低熱量的清淡飲食。

3、禪茶一味——清火降脂的益壽飲品。

4、農禪並舉——一張一弛的禪院生活。

5、晨鍾暮鼓——有規律的作息制度。

6、六和共住——和諧的生活圈子。

7、深山古寺——優良的居住環境。

8、人天師表——受人尊重的高尚職業。

9、心無罣礙——與世無爭的空靈心性。

10、習書作畫——養神靜氣的業余愛好。

我想,何文所析,不無道理。

佛教的養生之道,就如佛教的法門,八萬四千也,豈此短文可以敘完。在此,我要寫的最末一句,便是:我們應記住——諸佛之中,有尊消災延壽葯師佛。健康欠佳時,念念吧!健康時,不妨也念念吧。

⑷ 和尚 尼姑吃水果嗎 他(她)們養生嗎

吃水果,也吃飯.因為不養好自己的身體怎麼去修行,怎麼去弘法利生呢?
僧人梵語比丘,譯作,乞士 破惡 怖魔
乞士的意思就含有,內乞法,外乞食,外乞食就是為了安養色身.生病當然要去看醫生,如果確實需要吃葯,而拒絕吃葯者的不允許的,至於吃什麼葯,那就看醫生叫吃什麼了.

⑸ 但凡是和尚和道士很少有生病的嗎

佛經上說,生、老、病、死,是眾生不可避免的。唯有通過修行成功才能解脫生老病死。和尚道士大多還是凡夫,當然也會生病。但出家的修行人心清凈,因此會健康少病。

閱讀全文

與和尚是怎麼治病養生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的膳食營養板報 瀏覽:743
企業病退未到退休年齡 瀏覽:696
老年人累一點喘不上氣 瀏覽:448
50歲三點 瀏覽:605
如何讓孩子記住父母的好 瀏覽:195
2016年退休金何時到位 瀏覽:872
神愛我老人家舞蹈 瀏覽:887
社保退休工齡怎麼計算 瀏覽:84
長壽牌盒子 瀏覽:310
個人所得稅父母平攤是多少 瀏覽:86
留守兒童如何彌補父母 瀏覽:932
將老年大學納入事業單位的意見 瀏覽:267
2021年父母房產如何贈與獨子 瀏覽:896
昆明敬老院圖片 瀏覽:15
期滿換證沈陽沈北哪個醫院能體檢 瀏覽:858
哈爾濱老年大學有古琴班嗎 瀏覽:325
三界養老院 瀏覽:834
上饒養老保險到什麼時候停止 瀏覽:792
退休人員申領社保卡需要掏錢 瀏覽:753
重慶市社保退休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