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如何設計自己的養生體系

如何設計自己的養生體系

發布時間:2024-05-22 18:08:58

⑴ 作為大學生如何看待食療與養生,針對自己的體質,設計一套最適合自己的食療與

先說飲食的第一個問題———「飲」的問題。
提問當今大學生:什麼飲料最好?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可樂!」可樂,它只能解渴,沒有保健作用。
國際會議上提出了六種保健品:第一綠茶;第二紅葡萄酒;第三豆漿;第四酸奶———你注意啦:人家不提牛奶;第五骨頭湯;第六蘑菇湯。
為什麼提蘑菇湯?因為蘑菇能提高免疫功能。同一個辦公室里,有人老感冒,有人老不得病,什麼原因?就是免疫功能不一樣。蘑菇湯能幫助提高免疫力,所以是保健品。
為什麼提骨頭湯?骨頭湯里含一種延年益壽的膠質物質,所以世界各國都有骨頭湯街,而中國沒有。
為什麼提酸奶?因為酸奶是維持菌群平衡的。所謂維持菌群平衡,是指讓有益的細菌生長,而把有害的細菌消滅,所以吃酸奶可以少得病。在歐洲酸奶非常流行,我們許多女孩喜歡喝酸奶,但是她們不了解酸奶有什麼好處。我們很奇怪,中國酸奶銷量是很低的,而牛奶銷量很大。我們不否定牛奶本身的作用,但它跟酸奶比還不一樣。
還有豆漿,後面再說。
綠茶:在所有的飲料里,抗癌它是第一名。喝綠茶,能保護牙齒,還能使血管不容易破裂。
我下面講講為什麼要喝綠茶。現在很多人喝茶,但年輕人不喝。很多人喝紅茶,紅茶加麵包在歐洲流行過,但現在不怎麼流行了。大家知道,紅茶加麵包沒有保健作用。綠茶為什麼有保健作用呢?原來綠茶裡面含有茶多酚,而茶多酚是抗癌的。在所有的飲料里綠茶是第一的。
綠茶里含氟。這個氟有什麼作用呢?古代人很早就知道,曹雪芹寫紅樓夢時就寫賈府的人吃完飯拿茶漱口。蘇東坡也有記載,他每次吃完飯拿中下等茶漱口,目的是堅固牙齒,但他不知道是氟的作用。到了老年,你牙齒堅固,不得蟲牙。這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好處就太大了,值得堅持做。

⑵ 早養胃,午養心,晚通脈:特別適合老年人的順時養生法要怎麼做

順時 養生 是根據氣候時間變化防寒避暑,順從四季、時辰、氣候等特點調養身體,從而達到 養生 保健之目的。在古代,人們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這也是中醫說的五臟六腑以及經絡與十二時辰密切相關。

子時——睡覺保護陽氣

子時是23點到1點的時候,是膽經值班。此時為晝夜更替之時,陽氣虛弱,因此最好用睡覺來養護臟腑。

丑時——肝經造血時間

丑時是1點到3點的時候,是肝經值班。肝臟要解毒造血,就是在這個時候進行,所以不應熬夜。

寅時——號脈的最好時機

寅時是3點到5點的時候,是肺經值班。此時,天剛剛亮,這時候中醫號脈是最準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是肺病患者最愛咳嗽的時間。

卯時——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時是5到7點鍾的時候,是大腸經值班。卯時起床後要喝一杯水,以利排便。

辰時——早餐營養要均衡

辰時是7點到9點的時候,是胃值班了。這個時候吃早飯最宜接納食物。

巳時——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巳時是9到11點,是脾經值班。脾經是主消化的,要吸收營養。這個時候也大腦是最具活力的時候,是一天當中的第一黃金時間,是老人鍛煉身體的最好時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時候,也是學生效率最高的時候。

午時——睡好午覺養陽氣

午時是11點到13點的時候,是心經值班。心經值班的時候我們要吃午飯、睡午覺。體質陰虛的人午時只需休息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能起到養陽護心的作用。

未時——保護血管多喝水

未時是13點到15點的時候,是小腸經值班。小腸經吸收食物里的營養送到了血液,這個時候必須要喝一杯水,用來稀釋血液。

申時——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申時是15點到17點的時候,是膀胱經值班。膀胱經是一條通過腦部的經脈,在申時,氣血容易上輸於腦部,所以學習效率很高。

酉時——預防腎病的最佳時期

酉時是17點到19點,是腎經值班。此時再喝一杯水,可以清洗的腎和膀胱,以遠離腎結石、膀胱癌、腎炎等疾病。

戌時——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戌時是19點到21點,是心包經值班。是一天當中的第三個黃金段,可以學習、可以散步鍛煉身體。

亥時——准備休息

亥時是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值班。三焦指連輟五臟六腑的那個網膜狀的區域。一般來說,人體心肺屬上焦,中間脾胃屬中焦,肝腎屬下焦。這時候都應該休配敗慎息,所以23點前就一定要上床

順時 養生 是中醫 養生 中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人體只有適應四季變化的規律,才能與環境保持協調平衡,從而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那麼大家在平日里應該要如何順時 養生 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醫 養生 順時 養培敬生 應該遵循的四大原則吧!

一、要做枯滾到「天人相應、道法自然」。

《秦問·上古天真論》中有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為。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百年,度百歲乃去。」因此,首先要做到生活有規律,不吸煙、少喝酒,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是「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時間長了, 健康 肯定會受到影響。

二、「精神樂觀,積德行善」。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 健康 的一半是心理 健康 」的概念。因此,提倡民眾用樂觀的心態、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和解決問題。因為樂觀是一種開放的心態。孫樹椿說,人高興時身體會分泌內啡肽,它能使人心情愉快,性格變得樂觀、開朗,對身體 健康 非常有益。

三、生命在運動。

無論哪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應該增加散步的時間,若散步後身體能微微出汗,效果最好。正確的散步方式是,保持從容又清閑的心態,「左顧右盼,勝似閑庭散步」。另外,冬季氣候寒冷,應適當減少戶外運動的數量和時間。

四、「飲食有節、各取所需」。

《素問·六節臟象論》中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人的盲目主觀規定不符合客觀規律是不行的,當你想吃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是你的身體缺乏這種東西,就應該攝入這些食物。「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的 養生 觀點並不能適用於所有人,應該按照不同人群的生活習慣、工作情況而決定飲食的次數和數量。

「早胃午心,晚養百脈」由來已久,自然是有道理的。此理論最初源於針灸,以十二經中的五輸穴為基礎,以日、時的天干、地支變易為參照,配合經脈氣血盛衰開闔情況來進行 養生 。不過,若更具體的說, 養生 要因時而異,在落實到某個具體的時辰的時候,還是要因人而異。

1、早養胃

早上7點到9點,是胃經當令的時間。這個時間段,氣血流注胃經。

此時可以喝一些溫開水,能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濕潤口腔、食管、胃黏膜,沖刷附著於黏膜的黏液和膽汁,促進胃腸蠕動,為進餐做好准備。但不宜喝太多水,以免沖淡胃酸,影響消化。也不宜喝涼水,防止對胃造成刺激。

至於吃早餐的重要性,這里就不贅述了。需要注意的是,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狀態下損傷胃黏膜。

2、午養心

11點到13點這個時間段,也就是午時,是心經當令。

飯後半小時左右,可以適當按揉拍打心包經。適當地刺激心包經,可以增加心臟供血,有效地保護心臟。

其次是午睡,有利於補足睡眠,而且能夠改善冠脈血供,增強體力、消除疲勞,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發病幾率。要注意的是,午睡不宜過久。睡不著的話,閉目養神假寐,也是有益的。

3、晚養百脈

晚上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當令。

《靈樞.營衛生會篇》里說,「上焦如霧「,主要指心肺的輸布作用;「中焦如漚」,指脾胃的消化轉輸作用;「下焦如瀆」,指腎與膀胱的排尿作用,並包括腸道的排便作用。

這些功能實際就是體內臟腑氣化功能的綜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納水谷,消化飲食,化生氣血精微物質,輸送營養,排泄廢料。三焦的「焦」字,有「熱」的含義,這種熱來源於命門之火,是通周氣化的作用來體現的。

故而,晚養三焦,即相當於養全身百脈。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的作用,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亥時入睡,百脈可得到最好的休 養生 息,對身體十分有益。現代醫學也認為,晚上睡覺,最好不超過23點。

經過一個晚上的新陳代謝,早上起來身體是非常缺水的。早上飲一杯溫開水,可稀釋血液也可排毒。但是由於時間急促,水總沒喝夠就急著出門了。如果早上總是吃麵包配牛奶,對脾胃很不好,很容易生濕。早上7點 9點剛好是胃經,吃點補脾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既可養胃也可補充水份。如南瓜小米粥、糯米、粳米各半煮粥、紅薯粥等。

中午11點 13點剛好是心經,如果此時睡覺可以大補心血。哪怕打旽也好,閉著眼睛養神也好,對身體都是有益的。有些小孩中午就不喜歡睡覺,上課時心容易走神,成績總是理想。如果中午休息一下,學習成績會改善,注意力更集中。

晚上最好在21點 23點之間入睡,剛好是三焦經運行。人體三焦經是重要通道,起到承上啟下的運輸、吸收、排廢物作用,此時進入夢鄉,有安五臟、和氣血的作用。古人定義上焦屬心、肺;中焦屬脾、胃;下焦屬肝、腎也是有一定道理。

老人如果有時間順應子午流注 養生 也是不錯的。可預防慢性病的發生。或者逆轉慢性病的進展。很多人堅持不了,或者不相信認為是偽科學。你不信?試一下就知道真假。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大家好!

這里是四季 養生 密碼苑,很高興能夠參與回答這個問題。

「早養胃,午養心,晚通脈」,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我認為是很對的!那麼這個說法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黃帝內經•素問入微旨大論 》之中說道:「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人和萬物生長於天地之間,當天地各種靈氣發生交替變換之時,人和萬物只有順應天地之間的變化而變化,才能使身體 健康 永葆青春,如果逆之,或者反其道而行之,都是註定沒有好處的,所謂「胳膊擰不過大腿」,一個人在天地間來說,就好像一粒粉塵一樣的渺小,怎麼可以不順應天地之間的變化呢?

有關於「早養胃,午養心、晚通脈」這些 養生 知識,這都是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科學 養生 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財富。這個說法實際上是依照道家 養生 「 天人合一、天人相應 」的原則來推理以及實施的。

大家知道一般人用早餐的時間都在7點至9點之間,那麼7至9點這個時辰是辰時,是龍出沒的時間,五行上對應的是屬「土」,然而從中醫 養生 理論上來說和五行「土」相對應的內臟是脾臟,而戌巳胃脾通常都是合二為一。也就是說早上七至九點正好是胃經走向之時。

然而中午11點至13點是午時,在五行上是屬「火」的時辰,然而五行 養生 理論上來說屬「火」對應的臟腑正是心臟。所以中午11點至13點就是心經感應時間,利用好這個時間點調理心臟正當其時。

晚上21點至23點是亥時,五行上屬「水」,對應的人體臟器是腎臟,大家知道一個人的陽氣(命火)藏在腎臟之中。只要元陽之火旺盛就可以推動全身經脈循環,所以晚上時間養腎是關鍵。

那麼應該怎樣養胃呢?

1、首先早晨時間心情一定要保持淡定,所謂「哀思傷脾」,脾受傷,脾胃是連鎖的,自然也傷了胃。

2、其次才是飲食 養生 方面要注意,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溫開水,即可以滋潤腸胃,又可以通血管等,好處很多。

應該多吃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比如牛肉、豬肚、鯽魚、鱸魚、草魚、豆腐、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松子、栗子等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海帶、螃蟹等等。

午養心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首先心情一定要淡定,不能大笑,從中醫 養生 理論上來說「喜傷心」,大笑對心臟來說危害極大,特別是有冠心病前科的朋友更要注意。

2、一定要抽取時間在11點到13點內安排午睡。只有睡好午覺才能對心臟 健康 有幫助,有時間的朋友最好對自己的心胞經進行按摩,比如按摩內關穴、極泉穴等。不懂穴位和心經走向的朋友可以在胸部進行順時針揉搓,也有同樣的效果。

那麼晚上時間養全身經脈又該如何調理呢?

1、從精神感應上來說,晚上21點至23點是不能受驚嚇的,中醫 養生 理論上來說「恐傷腎」,驚恐萬狀對腎臟傷害極大,假如導致元陽受創,後果很嚴重的。

2、溫水泡腳可以舒筋活血,溫補腎陽,是一種非常好健身神操作。

3、晚上時間可以多吃一些黑色食品,因為黑色食品是有滋補腎臟作用的。

問題回答完畢!敬請賜評!謝謝!

「早養胃,午養心,晚通脈」的具體做法

說到 養生 就離不開中醫,中醫是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和智慧瑰寶,在古人們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一套中醫 養生 體系。養,即保養、補養;生,即生命、生長。 養生 ,就是基於生命發生發展的規律,通過飲食、運動等方法,達到顧護身心 健康 、延年益壽的目的。其中「順時 養生 」也是最常被我們說到的。

首先是我們常說的早養胃,早上七點到九點,就是養胃的黃金時刻,因為這個時間段,氣血流經胃部。而老年人常常會有消化不良、便秘等不適。所以早上七點起來的時候,需要喝一杯溫開水即可,促進腸胃蠕動。老話說:「胃病三分在治,七分靠養」,一份好的早餐也是必須的,早餐的好更加註重是營養平衡,奶製品、穀物類、豆製品以及少量的蔬菜和水果。切忌任何食物都不宜貪多。

說到午養心,通常指十一點鍾到十三點鍾這個時刻,由於此時心經當令,也就是最適合養心的時刻。中醫把心稱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是與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開的。所以飯後半小時的小睡片刻不但有利於補足睡眠,也有利於改善心臟冠脈血供。

最後要說的就是晚通脈,通常指晚上九點到晚上十一點鍾,由於此時是三焦經當令之時,也是增元氣、通脈的好時機。做好三個動作即可晚通脈,分別是手指梳頭、溫水泡腳、睡前捶背。需要注意是的是泡腳的水溫一定要適度,不宜過熱。

結語

養生 是需要長期堅持的生活習慣,順時 養生 ,就是使人體順應自然四季、晝夜的變化規律,保持機體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及其自身陰陽平衡的 養生 方法。而 養生 的三大黃金時刻就是我們的早上、中午和晚上,尤其是現在寒冷的冬天。

早養胃,午養心,晚通脈:特別適合老年人的順時 養生 法要怎麼做?

養生 是對人總體的負責,我是誰不重要,關健是認識和理解含義很重要,千萬別進入誤區。

早養胃?為什麼有這么一說,這裡面就有誤區,希望你認真看,《黃帝內經》講:早上吃好,這里講的吃好可不是指針對胃的 養生 ,它是整個身體完美計劃中要求做到的條件。《黃帝內經》提示人早上吃好不等於養胃,是對每個人一天所反射出的生機指明了方法,為什麼這么說,因為人的胃所吸收的各種物質營養是轉達全身生理器官起發重點,胃好的人所吸收的就更多,人的所謂體力能量主要就是靠胃吸收的量擬定的,同樣,一個人一天當中的精神狀態和氣色與《黃帝內經》所講的早上吃好有關,這里不仿告訴你,早上你如果多吃點綠色的食物,那麼你一天所反射出的光澤就有生機,如果你吃的都饅頭,那所反射出的就是乾枯燥,不信你可去一試便知。

現在許多人把早養胃當成 養生 重點看待是好的,但是有大部分人己進入了嚴重誤區,一、許多早上不吃東西,說什麼不吃東西少傷胃,二、專吃奶製品,說什麼營養豐富,不傷胃,說到這里我就會問了,豐富了什麼?不吃東西的能量抗體那裡來?這些 養生 食物和方法是導致偏食和缺泛,希望大家有所認識。

主題早養胃的理念希望大家不要誤會,自然適應較為恬當。時間關系,餘下午養心等話題有空再與大家分享。

以上只是個人方法經驗。不講大道理,求實。

劉醫師說得很對,遵循了人體十二時辰的子午流注規律:肺寅大卯胃辰功,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點明了 養生 要訣,尤其是老年同志,根據自身的 健康 狀況,從運動、飲食、作息上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堅持實施則延年益壽。

人年紀大要服老日常該干什麼不應干什麼心中要有數形成生活規律從衣食住行都要適合年齡和身體需求自已舒服全家和諧少給 社會 添亂。見組全屬象石。

早晨七點到九點。是脾經當令。所以此時要吃的營養豐富。重視早餐。

中午是一點到三點,是心經當令。所以此時要養心。

晚上通百脈。

時辰與經絡 養生 結合!這是順勢而為,順時而為!

佩服,人的 養生 之道讓你簡單而精闢的表達出來了,但做起來就不是簡單的事了,甚至麻煩,繁瑣,艱苦。

⑶ 如何科學合理的進行養生保健

運用傳統的體育運動方式進行鍛煉,以活動筋骨,調節氣息,靜心寧神來暢達經絡,疏通氣血, 摘要 和調臟腑,達到增強體質,益壽延年的目的,這種養生方法稱為運動養生,又稱為傳統健身術. "動則 不定"是我們中華民族養生,健身的傳統觀點.早在數千年以前,體育運動就已經被做為健身,防病的 重要手段之一而廣為運用. 本文主要從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 形式和流派以及具體的傳統運動項目 氣功保健,五禽戲,太極拳,和八段錦等幾個方面來闡述中國傳統養生保健中的運動養生的機理. 關鍵詞: 關鍵詞:運動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 氣功保健 五禽戲 太極拳 八段錦 易筋經 我們先來談一談運動養生 運動養生的 一,我們先來談一談運動養生的機理 中醫將精,氣,神稱為"三寶" ,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運動養生則緊緊抓住了這三個環節,調意 識以養神;以意領氣,調呼吸以練氣,以氣行推動血運,周流全身;以氣導形,通過形體,筋骨關節的 運動,使周身經脈暢通,營養整個機體.如是,則形神兼備,百脈流暢,內外相和,臟腑諧調,機體達 到"陰平陽秘"的狀態,從而增進機體健康,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經常而適度的 進行體育鍛煉,對機體有如下好處: 1 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大腦的營養狀況,促進腦細胞的代謝,使大腦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有益 於神經系統的健康,有助於保持旺盛的情力和穩定的情緒. 2 使心肌發達,收縮有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的活力及肺臟呼吸功能,改善末梢循環. 3 增加膈肌和腹肌的力量,促進胃腸蠕動,防止食物在消化道中滯留,有利於消化吸收. 4 可促進和改善體內臟器自身的血液循環,有利於臟器的生理功能. 5 可提高機體的免疫機能及內分泌功能,從而使人體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6 增強肌肉關節的活力,使人動作靈活輕巧,反應敏捷,迅速. 正因如此,勤運動,常鍛煉,已成為廣大人民健身防病的重要措施. 我們再來分析運動養生的特點 二,我們再來分析運動養生的特點 傳統運動養生的特點,歸納起來,大要有三: (一)以祖國醫學理論指導健身運動無論哪一種傳統 的身法,都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等理論為基礎,以養精,練氣,調神為運動的基本要點, 以動形為基本鍛煉形式,用陰陽理論指導運動的虛,實,動,靜;用開闔升降指導運動的屈伸,俯仰; 用整體觀念說明運動健身中形,神,氣,血,表,里的協調統一.所以,健身運動的每一招式,都是與 中醫理論密切相關. (二)注重意守,調息和動形的諧調統一強調意念,呼吸和軀體運動的配合,即所謂意守,調息,動形 的統一.意守指意念專注;調息指呼吸調節;動形指形體運動,統一是指三者之間的諧調配合,要達到 形,神一致,意,氣相隨,形,氣相感,使形體內外和諧,動,靜得宜,方能起到養生,健身的作用. (三)融導引,氣功,武術,醫理為一體傳統的運動養生法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千百年來,人 們在養生實踐中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使運動養生不斷地得到充實和發展,形成了融導引,氣功,武 術,醫理為一體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養生方法.源於導引氣功的功法加:五禽戲,八段錦等;源於武 術的功法如:太極拳,太極劍等.然而,無論哪種功法,運用到養生方面,則都講求調息,意守,動形, 都是以暢通氣血經絡,活動筋骨,和調臟腑為目的.融諸家之長為一體,則是運動養生的一大特點. 我們來討論運動養生的原則 三,我們來討論運動養生的原則 我國傳統的運動養生法之所以能健身,治病,益壽延年,是因為它有一套較為系統的理論,原則和 方法,注重和強調機體內外的協調統一,和諧適度.從其鍛煉角度來看,歸納起來,大要原則有三: (一)掌握運動養生的要領;傳統運動養生的練功要領就是意守,調息,動形的統一.這三方面中,最 關鍵的是意守,只有精神專注,方可寧神靜息,呼吸均勻,導氣血運行.三者的關系是:以意領氣,以 氣動形.這樣,在鍛煉過程中,內煉精神,臟腑,氣血;外煉經脈,筋骨,四肢,使內外和諧,氣血周 流,整個機體可得到全面鍛煉. (二)強調適度,不宜過量運動;養生是通過鍛煉以達到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注意掌握運動量的大小. 運動量太小則達不到鍛煉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太大則超過了機體耐受的限度,反而會使身體因過勞 而受損.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 "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西方一家 保險公司調查了五千名已故運動員的生前健康狀況後發現,其中有些人 40~50 歲左右就患了心臟病, 許多人的壽命竟比普通人短. 這是因為劇烈運動會破壞人體內外運動平衡, 加速某些器官的磨損和生理 功能的失調,結果縮短生命進程,出現早衰和早夭.所以,運動健身強調適量的鍛煉,要循序漸進,不 可急於求成.操之過急,往往欲速而不達. (三)提倡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鍛煉身體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經常而不間斷. "流水不腐,戶樞不 蠹" ,這句話一方面說明了"動則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強調了經常,不間斷的重要性,水常流 方能不腐,戶樞常轉才能不被蟲蠹.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收到健身效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是不會達到鍛煉目的.運動養生不僅是身體的鍛煉,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鍛煉. 我們再來探討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 四,我們再來探討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 傳統的運動養生法,形式一樣,種類甚繁,有一招一式的鍛煉方法,也有眾人組合的,帶有競技性 質的鍛煉方法;有形成民間民俗的健身方法;也有自成套路的健身方法.不論是哪一種運動形式,都具 有養生健身的作用.而為人們所喜愛,故能流傳至今,經久不衰.歸納起來,運動養生的形式大致有二: 一,形式多樣的民間健身法 這類健身法大多散見於民間,方法簡便,器械簡單,而活動饒有趣味性.如:運動量較小,輕松和 緩的散步,郊遊,盪鞦韆,放風箏,踢毽,保健球等;運動量適中的跳繩,登高,跑馬,射箭,舉石鎖 等等.這些方法,多於娛樂中而有運動養生的內容,亦無需人更多地指導,訓練,簡便易行,形式多樣, 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健身措施. 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傳統.其中以運動健身為目的的群眾性活動,則是 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方法.如拔河,龍舟競渡,摔跤,賽馬,蹺板,走高蹺,舞龍燈,跑旱船以及各種 各樣的舞蹈等,即屬此類.這種運動的特點,人數眾多,具有競技性質,由於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 各有特定的季節,時間來開展這種群眾性,普及性的活動. 二,自成套路的系統健身法 這類運動健身方法往往是建立在民間健身法基礎之上的,在一定理論指導之下,有目的,有具體要 求,需要經過學習和訓練才能掌握的健身法.因其有一系列的連續動作,故可以使人體各部分得到較為 全面,系統的鍛煉,是傳統運動養生法中較高層次的健身運動.運動養生的流派,主要指自成套路的健 身法而言. 這些健身功法,大多源於道家和佛家,由於世代相傳,又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因而形成了各種不 同流派.茲簡述其大要如下: (一) 道家健身術; 道家健身術其理論源於老, 庄, 主張以養氣為主, 以提高生命能力, 提出了 "導引" , "養形" ,強調了練氣以養生的觀點.具有代表性的道家健身功法,如華佗的"五禽戲" ,馬王堆出土的 "導引圖"胎息經,八段錦,太極拳等,均屬此類. (二)佛家健身術;佛家健身術源於禪定修心,為保證"坐禪"的順利進行,便需要採取一些手段,以 活動筋骨,疏通血脈.於是,逐漸形成了佛家的健身功法,其具有代表性有達摩易筋經,天竺國按摩法, 心意拳,羅漢十八手,少林拳,禪密功等. 中國武術的發源地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河南的中嶽嵩山,是佛教禪宗和少林派武術的發掘地;一個 是湖北的武當山,是道教和武當派武術的發源地.因此,以宗教言之,有道佛之分,以武術言之,有少 林,武當之別.武術雖然是技擊,防身之術,但其上乘功法則是以健身為宗旨.學習武術,首先是強身 增力,故無論何種功法,哪個流派,都著眼於健身.尤其是當代武術的發展,均以健身強身為目的,如 徒手的諸種拳,掌,腳,使用器械的劍,棍,刀,槍,鞭,鉤等等.各有特色,各有所專. 運動養生的不同流派,說明了我國傳統的健身術豐富多樣,但彼此間又有互相滲透,互相借鑒的. 因而,使得諸種功法不斷豐富和發展,成為傳統養生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學習,繼承,發掘這些 健身方法,對於保障人民健康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 我們就氣功保健,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和易筋經來具體分析他們的養生機理 和易筋經來具體分析他們的 五,我們就氣功保健,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和易筋經來具體分析他們的養生機理 首先,談氣功保健.運用傳統的氣功方法進行自身行氣的鍛煉,以達到增強體質,抗病防老的目 首先,談氣功保健 的,這種養生益壽的方法,稱之為氣功保健. 氣功保健是指通過調心(控制意識,鬆弛身心) ,調息(均勻和緩,深長地呼吸) ,調身(調整身體 姿勢,輕松自然地運動肢體) ,使身心融為一體,營衛氣血周流,百脈通暢,臟腑和調,以達到強身保 健目的的傳統養生方法. 氣功保健的養生機理;氣功是著眼於"精,氣,神"進行鍛煉的一種健身術,它通過調身,調息, 調心等方法來調整精,氣,神的和諧統一.調心則意念專注,排除雜念,寧靜以養神;調息則呼吸均勻 和緩,氣道暢通,柔和以養氣;調身則經絡氣血周流,臟腑和調,從而做到"練精化氣""練氣化神" , , "練神還虛" .通過系統的鍛煉,可以使"精,氣,神"三者融為一體,以強化新陳代謝的活力,使精 足,氣充,神全,體魄健壯,生命自然會延長,推遲衰老.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 在氣功鍛煉的過程中, 調身以使全身的肌肉骨骼放鬆, 有助於中樞神經系統, 特別是交感神經系統緊張性的下降, 因而可以誘使情緒得到改善. 調息則通過呼吸的調整可以按摩內臟, 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器官功能.同時,可以興奮呼吸中樞,進一步影響和調節植物神經系統.而調心, 意守以至於入靜時對大腦皮層有調節作用, 可以使大腦皮層細胞得到充分的休息, 也能對外感性有害刺 激產生保護作用. 因此, 煉功中出現的呼吸抑制, 交感神經抑制和骨骼肌放鬆等, 是生理上的 "內穩定" , 是人體內在運行最正常的時刻,可以使大腦的活動有序化,從而大大提高腦細胞的活動效率,使大腦的 潛力得以發揮,更好地開發人的智慧.所以說,氣功可以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益壽延年. 第二, 五禽戲.禽,在古代泛指禽獸之類動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戲,即游 第二,談五禽戲 戲,戲耍之意.所謂五禽戲,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動作,組編而成的一套鍛煉身 體的功法. 以模仿禽獸動作來達到健身目的的方法,最早見於戰國時期. 《莊子刻意》有: "熊經鳥伸,為壽 而已"的記載,至漢初《淮南子精神訓》則有: "熊經,鳥伸,鳧浴,蝯**,**視,虎顧,是養形之 人也"的說法,而五禽戲之名相傳出自華佗. 《後漢書方術傳》載,華佗雲: "我有一術,名五禽之戲, 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 .隨著時間的推移,輾 轉傳授,逐漸發展,形成了各種流派的五禽戲,流傳至今. 五禽戲的養生機理;五禽戲屬古代導引術之一,它要求意守,調息和動形諧調配合.意守可以使精 神寧靜,神靜則可以培育真氣;調息可以行氣,通調經脈;動形可以強筋骨,利關節.由於是模仿五種 禽獸的動作,所以,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動作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區別.虎戲即模仿虎的形象, 取其神氣,善用爪力和搖首擺尾,鼓盪周身的動作.要求意守命門,命門乃元陽之所居,精血之海,元 氣之根,水火之宅,意守此處,有益腎強腰,壯骨生髓的作用,可以通督脈,去風邪;鹿戲即模仿鹿的 形象,取其長壽而性靈,善運尾閭,尾閭是任,督二脈通會之處,鹿戲意守尾閭,可以引氣周營於身, 通經絡,行血脈,舒展筋骨;熊戲即模仿熊的形象,熊體笨力大,外靜而內動.要求意守中宮(臍內) , 以調和氣血.練熊戲時,著重於內動而外靜.這樣,可以使頭腦虛靜,意氣相合,真氣貫通,且有健脾 益胃之功效;猿戲即模仿猿的形象,猿機警靈活,好動無定.練此戲就是要外練肢體的靈活性,內練抑 制思想活動,達到思想清靜,體輕身健的目的.要求意守臍中,以求形動而神靜;鳥戲又稱鶴戲,即模 仿鶴的形象,動作輕翔舒展.練此戲要意守氣海,氣海乃任脈之要穴,為生氣之海;鶴戲可以調達氣血, 疏通經絡,活動筋骨關節.五禽戲的五種功法各有側重,但又是一個整體,一套有系統的功法,如果經 常練習而不間斷,則具有養精神,調氣血,益臟腑,通經絡,活筋骨,利關節的作用.神靜而氣足,氣 足而生精,精足而化氣動形,達到三元(精,氣,神)合一,則可以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恰如華佗 所說: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 太極拳的養生機理 的養生機理;太極拳的起源及創始者至今尚待考證,就文獻及傳說而言,眾說紛 第三,談太極拳的養生機理 紜.有雲南北朝時即有太極拳;有雲創始者為唐代許宣平,有雲宋代張三峰,有雲明代張三豐,也有以 為始於清代陳王庭和王宗岳者,究竟如何,尚無確論.然而,能比較清楚地論及師承脈絡,分支流派者, 當在明末清初.此後,即有陳氏太極之說,後由陳長興傳弟子楊露蟬經改編而形成楊氏太極拳.後來, 又從楊氏太極派生出吳式(吳鑒泉)太極拳,武式(武禹襄)太極拳和孫式(孫祿堂)太極拳.目前, 國家體委普及的太極拳,即是以楊振太極拳改編的. 太極拳是一種意識,呼吸,動作密切結合的運動, "以意領氣以氣運身" ,用意念指揮身體的活動, 用呼吸協調動作,融武術,氣功,導引於一體,是"內外合一"的內功拳. 重意念,使神氣內斂,練太極拳要精神專注,排除雜念,將神收斂於內,而不被他事分神.神內斂 則"內無思想之患"而精神得養,身心歡快;精神寧靜,樂觀,則百脈通暢,機體自然健旺. 《素問上 古天真論》雲: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 調氣機,以養周身.太極拳以呼吸協同動作,氣沉丹田,以激發內氣營運於身.肺主氣司呼吸;腎 主納氣,為元氣之根.張景岳雲: "上氣海在膻中,下氣海在丹田,而肺腎兩臟所以為陰陽生息之根本" (見《類經營衛三焦》.肺,腎協同,則呼吸細,勻,長,緩.這種腹式呼吸不僅可增強和改善肺的 ) 通氣功能,而且可益腎而固護元氣.丹田氣充,則鼓盪內氣周流全身,臟腑,皮肉皆得其養. 動形體,以行氣血.太極拳以意領氣,以氣運身,內氣發於丹田,通過旋腰轉脊的動作帶動全身, 即所謂"以腰為軸""一動無有不動" , .氣經任,督,帶,沖諸經脈上行於肩,臂,肘,腕,下行於胯, 膝,踝,以至於手足四末,周流全身之後,氣復歸於丹田,故周身肌肉,筋骨,關節,四肢百骸均得到 鍛煉.具有活動筋骨,疏通脈絡,行氣活血的功效. 由於太極拳將意,氣,形結合成一體,使人身的精神,氣血,臟腑,筋骨均得到濡養和鍛煉.達到 "陰平陽秘" 的平衡狀態, 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 無病健身的作用, 保證人體健康長壽. 恰如 《素問 上 古天真論》所說: "提**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神守.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 .太極拳之 所以能夠養生,道理也正在於此. 八段錦的養生機理 的養生機理;八段錦是由八種不同動作組成的健身術,故名"八段" .因為這種健身功 第四,談八段錦的養生機理 作可以強身益壽,祛病除疾,其效果甚佳,有如展示給人們一幅絢麗多彩的錦緞,故稱為"錦" . 八段錦是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健身術,據有關文獻記載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早在南宋時期,即 已有《八段錦》專著.明代以後,在有關養生專著中,多有記載,如冷謙的《修齡要》 ,高濂的《遵生 八簽》等書中,都有八段錦的內容.清代的潘霞在其所著的《衛生要求》中,將八段錦略加改編為"十 二段錦" .此外,尚有"文八段" (坐式)和"武八段" (立式)等不同形式.為了便於推廣流傳,還有 人將其編成歌訣.由於八段錦不受環境場地限制,隨時隨地可做,術式簡單易記易學,運動量適中,老 少皆宜,而強身益壽作用顯著,故一直流傳至今,仍是廣大群眾所喜愛的健身方法. 八段錦養生機理;八段錦屬於古代導引法的一種,是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健身法.活動肢 體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經絡;與呼吸相合,則可行氣活血,周流營衛,斡旋氣機,經常練習八段錦可起 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 《老老恆言》雲: "導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錦……之類,不過宣暢氣血,展舒 筋骸,有益無損" . 八段錦對人體的養生康復作用,從其歌訣中即可看出.例如"兩手托天理三焦" ,即說明雙手托天 的動作,對調理三焦功能是有益的.兩手托天,全身伸展,又伴隨深呼吸,一則有助於三焦氣機運化, 二則對內臟亦有按摩,調節作用,起到通經脈,調氣血,養臟腑的效果.同時,對腰背,骨骼也有良好 作用.其它諸如"調理脾胃單舉手""搖頭擺尾去心火"等等,均是通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而達到養 , 生的目的.八段錦的每一段都有鍛煉的重點,而綜合起來,則是對五官,頭頸,軀干,四肢,腰,腹等 全身各部位進行了鍛煉,對相應的內臟以及氣血,經絡起到了保健,調理作用,是機體全面調養的健身 功法. 我們來分析易筋經的養生機理; 易筋經的養生機理 "易"指移動,活動; "筋" ,泛指肌肉,筋骨; "經" ,指常道, 第五,我們來分析易筋經的養生機理; 規范.顧名思義, "易筋經"就是活動肌肉,筋骨,使全身經絡,氣血通暢,從而增進健康,祛病延年 的一種傳統健身法. 相傳易筋經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者菩提達摩傳授的,梁武帝蕭衍時(公元 5 世紀) ,達摩北渡到 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向弟子們傳授了易筋經.當時,只是為了緩解一下坐禪修煉的睏倦和疲勞,故動作 多以伸腰踢腿等通血脈,利筋骨的動作為主,其動作又多以仿效古代的各種勞動姿勢為主.後來逐漸流 傳開來,自唐以後,歷代養生書中,多有記載,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健身術之一,建國後,還有《易筋 經》單行本出版.足見其為行之有效的方法,為人民所歡迎. 在古本十二式易筋經中,所設動作都是仿效古代的各種勞動姿勢而演化成的.例如:春谷,載運, 進倉,收囤和珍惜穀物等動作,均以勞動的各種動作為基礎形態.活動以形體屈伸,俯仰,扭轉為特點, 以達到"伸筋拔骨"的鍛煉效果.因此,對於青少年來說,這種方法可以糾正身體的不良姿態,促進肌 肉,骨骼的生長發育;對於年老體弱者來講,經常練此功法,可以防止老年性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 調整和加強全身的營養和吸收,對慢性疾病的恢復,以及延緩衰老都很有益處. 易筋經的養生機理;易筋經同樣是一種意念,呼吸,動作緊密結合的一種功法,尤其重視意念的鍛 煉,活動中要求排除雜念,通過意識的專注,力求達到"動隨意行,意隨氣行" ,以用意念調節肌肉, 筋骨的緊張力, (即指形體不動,而肌肉緊張的"暗使勁".其獨特的"伸筋拔骨"運動形式,可使肌 ) 肉,筋骨在動勢柔,緩,輕,慢的活動中,得到有意識的神,拉,收,伸,長期練功,會使肌肉,韌帶 富有彈性,收縮和舒張能力增強,從而使其營養得到改善.同時,使全身經絡,氣血通暢,五臟六腑調 和,精神充沛,生命力旺盛.當然,必須長期鍛煉才能收到內則五臟敷華,外則肌膚潤澤,容顏光彩, 耳目聰明,老當益壯的功效. 總結: 總結:中醫養生保健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歷代養生家,醫家和廣大勞動人民通過 長期的防病保健的實踐, 不斷豐富和發展了攝生保健的內容, 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系 統的養生方法,對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貢獻,並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中醫養生 保健學是著重研究和指導常人的保健問題, 它的基本任務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 一是以科學的觀點和方 法全面地,系統地發掘,整理,研究,總結,提高傳統養生理論和方法;二是結合現代科學手段,對傳 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其實質;三是針對當前人們面臨的新問題,結合現實情況,提 出新理論,創立新方法,進行更大范圍的推廣,使之成為個體養生和群體保健的指導原則. 中醫養生保健學是一門古老而又新興的學科.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它並非已完美無缺,如何運 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使其內容更加完整,更加科學化,尚須作評入的探討.此外,還有很多散在民間 的養生經驗方法和措施,有待進一步收集,整理和提高.所以,我們不僅要把古人養生的寶貴遺產很好 地繼承下來,並且在養生實踐中,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與方法,進一步充實,豐富,發展中醫養生保健學, 把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⑷ 鍗佷簩鐢熻倴澶忚嚦鑺傛皵錛屾庢牱鍏葷敓涓庡仴搴

鍦ㄥ忚嚦榪欎釜鑺傛皵涓錛屽備綍鏍規嵁鍗佷簩鐢熻倴鐨勭壒鎬ц繘琛屽吇鐢熶互緇存姢鍋ュ悍錛屾槸涓涓娣卞惈涓鍖繪櫤鎱х殑璇濋樸傘婇粍甯濆唴緇忋嬩腑鎻愬埌錛氣滅敓涔嬫湰錛屾湰浜庨槾闃斥濓紝寮鴻皟闃撮槼騫寵鍦ㄥ吇鐢熶腑鐨勯噸瑕佹с傚嶮浜岀敓鑲栦笌浜旇岀浉瀵瑰簲錛岃屼簲琛屽張涓庝簲璋楓佷簲鏋溿佷簲鐣溿佷簲鑿滅浉瀵瑰簲錛屽艦鎴愪簡涓涓瀹屾暣鐨勫吇鐢熶綋緋匯傚洜姝わ紝浜嗚В鑷宸辯敓鑲栫殑浜旇屽睘鎬э紝瀵逛簬澶忚嚦鍏葷敓媧誨姩鑷沖叧閲嶈併
1. 鐢熻倴榧犱笌鐚
鐢熻倴榧犲拰鐚瀵瑰簲浜旇屼腑鐨勬按銆傚湪澶忚嚦鏈熼棿錛岀敱浜庡ぉ姘旂値鐑錛屼漢浣撴按鍒嗗規槗嫻佸け錛屽洜姝ら渶瑕侀傞噺楗姘達紝淇濇寔楗椋熸竻娣★紝鐗瑰埆瑕佹敞鎰忓硅偩鑴忕殑淇濇姢銆
2. 鐢熻倴鐗涖佺緤銆侀緳涓庣嫍
鐢熻倴鐗涖佺緤銆侀緳鍜岀嫍瀵瑰簲浜旇屼腑鐨勫湡銆傚忚嚦鏈熼棿錛屽湡鎬ф槗鍙楀埌鐐庣儹姘斿欑殑褰卞搷錛屽艱嚧鈥滅伀鐐庡湡鐕モ濄傚洜姝わ紝榪欎簺鐢熻倴鐨勬湅鍙嬪湪澶忓h佹敞鎰忎繚鎶よ劸鑳冿紝浠ュ強鐨鑲ょ殑鍋ュ悍銆
3. 鐢熻倴錏囦笌椹
鐢熻倴錏囧拰椹瀵瑰簲浜旇屼腑鐨勭伀銆傚忚嚦鏃惰妭鐏姘旀椇鐩涳紝鍙鑳戒細瀵瑰績鑴忓拰鑲濊剰閫犳垚褰卞搷銆傚洜姝わ紝鐢熻倴錏囧拰椹鐨勪漢搴旈傚綋璋冩暣鐢熸椿涔犳儻錛岄伩鍏嶈繃搴﹀姵緔錛屼繚鎸佸績鎬佸鉤鍜屻
4. 鐢熻倴鍏斾笌鉶
鐢熻倴鍏斿拰鉶庡瑰簲浜旇屼腑鐨勬湪銆傚湪澶忓o紝鏈ㄦф椇鐩涘彲鑳戒細瀵艱嚧鐏鍔胯繃鏃猴紝褰卞搷鐪煎仴搴峰拰琛娑茬郴緇熴傜敓鑲栧厰鍜岃檸鐨勪漢搴旀敞鎰忎紤鎮錛岄伩鍏嶈繃搴︾敤鐪箋
5. 鐢熻倴鐚翠笌楦
鐢熻倴鐚村拰楦″瑰簲浜旇屼腑鐨勯噾銆傚忚嚦鏈熼棿錛岄噾鍦ㄧ伀鏃虹殑瀛h妭閲屽彲鑳戒細琚娑堣瀺錛屽獎鍝嶅仴搴楓傚洜姝わ紝鐢熻倴鐚村拰楦$殑浜哄簲鐗瑰埆娉ㄦ剰鍛煎惛緋葷粺鐨勫仴搴鳳紝鍔犲己韜浣撻敾鐐箋
緇間笂鎵榪幫紝澶忚嚦鑺傛皵涓錛屾牴鎹鍗佷簩鐢熻倴鐨勪簲琛屽睘鎬ц繘琛屽吇鐢燂紝鍙浠ユ湁鏁堝湴緇存姢韜浣撳仴搴楓傛瘡涓鐢熻倴閮芥湁鍏剁嫭鐗圭殑鍏葷敓瑕佺偣錛屽彧瑕佹垜浠緇嗗績璋冨吇錛屽氨鑳藉湪澶忓d韓鍙楀埌鍋ュ悍涓庡拰璋愩

⑸ 大學生應該如何養生

大學生如何養生,養生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運動不宜劇烈,夏至之後,天氣炎熱,運動最好安排在清晨陽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為好,宜選擇柔和、動作緩慢的散步、跳舞、太極拳等運動方式,時間在1小時左右。

3,情志上:情緒勿大起大落,保持心情愉快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體內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多出郊外走走,學會自我開解,幫自己消除不良情緒,笑看「多事之秋」。

⑹ 中國傳統的健身養生方法有哪些

⑺ 大學生如何養生

閱讀全文

與如何設計自己的養生體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舞鋼市如何找中老年人相親群 瀏覽:175
老年游戲活動視頻大全集 瀏覽:904
描寫重陽節的經典佳句 瀏覽:376
事業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856
老年痴呆屬於醫保失能補助嘛 瀏覽:224
個體和職工退休年限是一樣嗎 瀏覽:770
父母不願意玩手機怎麼辦 瀏覽:390
50萬養老金 瀏覽:751
老年痴呆的報告 瀏覽:466
第一次見女方父母送什麼 瀏覽:71
工地女兒死亡父母能拿多少錢 瀏覽:970
2020江蘇省女性退休年齡50歲 瀏覽:102
女子多少歲可以養生 瀏覽:290
中醫養生適合的人群有哪些 瀏覽:809
上海女職工退休金是多少 瀏覽:203
海城哪家養老院條件好 瀏覽:787
正確孝順方式 瀏覽:107
怎麼變更養老保險檔次 瀏覽:736
慶祝重陽節鄉鎮信息 瀏覽:91
免費為老年人拍照活動圖片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