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兒疝氣如何治療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疝氣一般發生率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於兩側。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小兒疝氣如何治療的知識,歡迎閱讀。
什麼是小兒疝氣?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可以幫助睾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虧搭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疝氣一般發生率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產兒則更高,且可能發生於兩側。
小兒疝氣有可能會在出生後數天、數月或數年後發生。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干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簡單地說,疝氣就是在腹股溝的地方有個小縫隙沒閉合好,當腹腔里有東西從這個小縫隙中掉出來時,就叫做疝氣。
中醫中葯如何治療?
現在治療疝氣多為西醫手術,已經很難再看到中醫療法了。黃元御的《四聖心源》中有一篇專門講疝瘕,但是沒有針對小兒的治療。對此講的比較詳細的,就是彭子益的《唯空歲圓運動的古中醫學》,裡面有一篇專門講小兒疝氣的。彭子益說:“小兒疝氣的根源就是肝腎陽虛。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病及終身,因此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中醫療法為:用五味子1克,甜蓯蓉3克,清早煎服,空腹喝下。每日一次,一直服用到病消為止。當服用了一陣子以後,陰囊突出的硬處會很癢,其實這是陽氣在回復,即將上升的表現,是個好兆頭,所以不必擔心。
五味子味酸性溫,散結消腫,可以溫補腎中水火之氣,幫助肝陽上升。蓯蓉味甘性溫,溫潤肝腎,溫通腎陽補腎虛。因此二者結合,效果很好。五味子是腎病的專葯,可是現代的很多醫生因為《傷寒論》中的小青龍湯用五味子治療了咳嗽,就以為五味子是治療咳嗽的專葯,其實這是不對的。”另外,孫思邈:“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氣,在上則滋源,在下則補腎。”黃元御在“疝瘕”中也反復提到,疝氣是肝腎的問題,為“腎肝之邪”。究其根本就是“腎水澌寒,木氣菀遏”。
中醫手法如何治療?
回族醫學內病外治法——提博氣診療法可以對治調理,探得博氣偏離至6點位,先用揉法5分鍾,指推6點位助其復位,指睜單推幾分鍾後,再探博氣點,用指推、拉法回拉博氣,揉法6次,提法一次。一個節次做完後,根據情況可再做一個節次。根據病情,決定療程,直至痊癒。
下面六個穴位臨床對治疝氣有意外奇效,可配合提博氣診療法通調。
【照海】照海穴是八脈交會穴,通陰蹻,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主治咽喉乾燥,癇證,失眠,嗜卧,驚恐不寧,目赤腫痛,現代常用於治療尿道炎、腎炎、神經衰弱、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配列缺主治咽喉腫痛;
配中極、三陰交主治癃閉;
配腎俞、關元、三陰交主治月經不調。
日常保健:按壓照海穴治療嗓子疼。照海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按壓時,感到酸、麻、脹就可以。時間也不易太長,5—10分鍾即可。為了增強清咽利喉的效果,還可以配合按壓列缺穴、太溪穴和天突穴等,幾個穴位相互交替。
【陽陵】陽陵泉穴位於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陽陵泉穴的主治疾病為:腰痛、膝蓋疼痛、腳麻痹、消化不良、關節筋遲緩或痙攣腫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勞、胃潰瘍、坐骨神經痛、膽囊炎、高血壓、遺尿等。
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配日月穴、期門穴、膽俞穴、至陽穴治黃疸、膽囊炎、膽結石;
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脅痛。
日常保健:腿腳發麻時剌激剌激腿上的陽陵泉穴,可以迅速緩解症狀。手法將單手拇指指尖按在陽陵泉穴上,做前後方向的按壓。每一下按壓5秒,重復5下。每天可以反復多次按壓。
【伏菟】主治:腰膝冷痛,下肢麻痹不仁,腳氣,寒疝,狂邪鬼語,風勞氣逆,少氣。
配肝俞,有溫經行氣的作用,主治寒疝;
配髀關、陽陵泉、足三里,有溫經散寒的作用,主治膝腿冷痛、無力。
日常保健:正常情況下,成年人心跳每分鍾在6080次之間,在安靜狀態下如果心跳每分鍾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這時可以趕緊用掌根按揉伏兔穴。
【氣沖】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主治疝氣,偏墜,睾丸腫痛,小便淋漓,月經不調,帶下,難產,遺精,陽痿等。
配氣海穴治腸鳴腹痛。
日常保健:一松一按,交替進行,對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溫暖手足有益。
【關元】 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按揉和震顫關元穴,主要是通過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主治病症:少腹疼痛,霍亂吐瀉,疝氣,遺精,陽痿,早泄,白濁,尿閉,尿頻,黃白帶下,痛經,中風脫症,虛癆冷憊,羸瘦無力,眩暈,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腸炎,腸粘連,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
1、配氣海穴、腎俞穴(重灸)、神闕穴(隔鹽灸)急救中風脫症;
2、配足三里穴、脾俞穴、公孫穴、大腸俞穴治虛勞、內急、腹痛;
3、配三陰交穴、血海穴、中極穴、三陰交穴治月經不調(沖任不固,針用補法);
4、配中極穴、大赫穴、腎俞穴、次髎穴、命門穴、三陰交穴治男子不育症、陽萎、遺精、早泄、尿頻、尿閉、遺尿(腎陽虛衰、針補法或艾灸);
5、配太溪穴、腎俞穴治泄痢不止、五更泄。
日常保健:溫灸或按摩。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結聚此穴並經此穴輸轉至皮部。它為先天之氣海,是養生吐納吸氣凝神的地方。古人稱為人身元陰元陽交關之處;老子稱之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氣海】主治疾病: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婦科病、腰痛、食慾不振、夜尿症、兒童發育不良等。
配石門治崩中、漏下;
配小腸俞治帶下 (《 針灸 資生經》);
配中極、帶脈、腎俞、三陰交治月經不調(《針灸大成》);
配三陰交治白濁、遺精、經少、下腹痛(《腧穴學》)。
配關元、陰陵泉、大敦、行間,有行氣通經,清熱除濕的作用,主治小便淋瀝不盡,少腹脹痛,黃白帶下。
配血海,有補氣養血,行氣活血,通經散瘀的作用,主治小腹痞塊,五淋,經閉不通。
配小腸俞,有行氣化濁的作用,主治帶下,淋濁。
配大敦、陰谷、太沖、然谷、三陰交、中極,有行氣通經,養陰清熱的作用,主治痛經,血崩,血淋。
配三陰交,有養陰填精,培元固腎的作用,主治白濁,遺精,下腹痛,經少。
日常保健:為元氣聚集之處,只可補不可泄。常用艾火灸之,可治百病,可長生久視。
Ⅱ 腰間盤突出怎麼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護理方法:
1 飲食調理每日飲食應少量多餐,富於營養,易消化而又可口。特別要注意多吃蔬菜及水果,使人體攝取豐富的維生素,並使腸道內有較多纖維素而保持水分,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因便秘臨廁前敏陸努掙,腹壓增加,會使症狀加重。每日睡前、晨起飲用蜂蜜水、淡鹽水可有效地防止便秘。卧床休息發病後應絕對卧床休息1周左右,一般以硬板床為宜,呈仰卧位,可在腰下墊一個軟墊以維持腰椎自然的生理曲度,這樣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2鍛煉腰肌 急性期宜在床上開展五點支撐法鍛煉。取仰卧位,以頭、兩肘、兩足為支撐點,向上抬高身體,每次2~5分鍾,每日2次。一個月後可做三點支撐鍛煉,取仰卧位,以頭和雙足為支撐點向上抬高身體,每次4~6分鍾,每日2次。完全恢復後還可開展俯卧位鍛煉,先頭、上肢和背部後伸,再下肢及腰部後伸,最後整個身體以拿鉛腹部為支撐點後伸。局部熱療、灸慧頃療、磁療 可用熱水袋、頻譜儀、紅外線等進行局部熱療,也可熱敷。如今古通消痛貼,外敷患處,直達骨病處,療效好,且無任何副作用,效果明顯。
Ⅲ 腰間盤突出怎麼治療
很多人都在問腰間盤突出該怎麼治療,我根據自己家人的治療經驗和理解,也問過很多醫生,最後總結如下。最常用的治腰間盤突出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非手術治療
1、卧床休息,要睡硬板床,多注意休息,特別是症狀較重的患者。
2、葯物治療,可選用中葯外貼,像荔正消通貼治療早、中期腰間盤突出效果較好。
3、牽引療法,僅適用於腰椎間盤膨出,不適用於腰間盤突出、脫出。
4、物理治療,可緩解症狀,減輕疼痛,麻脹。
5、推拿治療,因人而異,有人做推拿沒有腰間盤突出反而做出了腰間盤突出,因此做推拿一定要找手藝過硬,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6、針灸治療,很多扮慎人嘗試過,少數人有效果。
7、封閉療法,症狀較重時打封閉針一般可以管一到三個月,不過封閉針對身體是有傷害的。
二、手術治療
1、常規開放性手術(包括: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
2、椎間盤鏡微創手術,避免手術的大損傷問題,但手術成功率不高。
3、經皮穿刺切吸術,僅針對腰椎間盤膨出。
4、人工腰椎間盤置換
三、介入治療中包括:
1、臭氧注射療法,該治療方法的成功率雀缺察並不是太高。
2、超低溫消融治療,目前使用不是太多。
3、射頻熱凝靶點穿刺技術,損傷面小,但成功率不高。
其中非手術治療腰頃茄間盤突出症以葯物治療為主,還有牽引、封閉等,葯物治療主要是口服西葯和中葯貼劑,一般都只能緩解症狀,也有少數葯物對腰間盤突出的治療效果不錯,口碑比較好的有藏葯荔正消通貼,屬外用疊加敷劑,據說治好的人很多。
手術治療腰間盤突出症一般都是切除突出部位,一般是可以治好的。缺點是有復發的可能,有並發症和後遺症,得腰間盤突出如果年紀太大就不適應做手術。身體難以恢復。
介入治療腰間盤突出的療法有很多,該治療方法的成功率並不是太高。,效果如何不好說,有的人說無效果,有的人說效果還行,這個取決於自身的情況看是不是特別適合做介入治療。
腰間盤突出治療方法選擇的原則:盡量選擇非損傷的保守治療方法,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其他治療。平時注意腰間保暖。
Ⅳ 腰間盤突出怎麼辦
腰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
1、爬行療法:運動醫學專家指出,四肢爬行的動物比直立行走的棗棗塵動物血液更流暢,而且很少患腰椎疾病。方法為:雙手、雙膝著地著床,頭部自然上抬,腰部自然下垂,爬行長度為20米左右。 2、俯卧撐:此動作不易過多,不要太累,適可而止。 3、抱膝觸胸: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膝使其盡量靠近胸部,然後放下,一上一下為一個動作,岩攔連續作20-30個。 4、五點支撐法:仰卧位雙膝屈曲,以足跟、雙肘、頭部當支點,抬起骨盆,盡量把腹部與膝關節抬平,然後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為一個動作,連續20-30個。 5、直腿抬高:仰卧位,雙臂平放於身體兩側,雙腿伸直,五趾背屈,雙腿交替抬起,連續20-30個。 6、俯卧床上,去枕,雙手背後,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離開床面,同時膝關節伸直凳禪,兩大腿用力向後也離開床面,持續3~5秒,然後 以上動作須連貫進行,每晚睡前一次,連續3-6個月。
Ⅳ 疝氣手術後在飲食方面應該注意什麼
疝氣手術後可多吃各種瘦肉、牛奶、蛋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飲食中增加蛋白質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機會。胡蘿卜、西紅柿、魚油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A能夠促進傷口癒合。
疝氣手術後多吃各種蔬菜、水果中,大棗、辣椒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維生素C可以促使傷口癒合。
木耳、海帶、豬皮、豬蹄等含鋅的食物在疝氣術後也可多吃。
缺鋅會使纖維細胞功能下降。魚油等含脂肪的食物。脂類的缺乏會導致傷口癒合缺損。而魚油中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對傷口癒合有一定益處。
含糖豐富的水果等。
糖是人體主要的供能者,供給充足的能量是傷口癒合不可缺少的。在疝氣手術後傷口癒合期多吃,既增加糖分,又能攝取足量的維生素。
疝氣手術不應該選擇的食物:腐乳、蔥、辣椒、韭菜等食物不利於傷口癒合,因為它們容易引發感染
Ⅵ 腰間盤突出怎麼治療
盡量別彎腰,別用力,平躺睡硬板床,加強腰背部肌肉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