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冬至來了,有什麼養生小技巧
養生也一樣。養生要從作息,心態,飲食營養和運動四大方面同時著手。
1,不要熬夜,盡量不要超過十一點睡覺。
2,難以入睡的話,在十點前放下手機,聽聽舒緩的音樂,做做深呼吸,最重要的是關掉光源明亮刺眼的燈,讓睡眠環境相對暗些,才能讓大腦健康分泌褪黑素——幫助睡眠的東東;
3,早起做五分鍾拉伸運動,排濁醒神順氣。什麼?拉伸怎麼做?抖音一搜,啥啥都有。
4,定期針灸。誰針誰知道,針灸真是醫學上的奇跡,排寒濕調理身體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沒有之一,堅持做還能美容。前提是,醫師靠譜。
5,學點系統的佛學,或者聽聽佛樂。我最近迷上看竇文濤的圓桌派,發現裡面幾個常駐男嘉賓都學佛;梁東也學佛和中醫,改變非常大。學了才知道,佛學真的是門智慧教育。
學佛有助於心態的提升和改變,人會變得更豁達,簡瞎更接納,更自信。
6,飲食方面,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攔凱空攝入,特指精製的米,面,以粗孫游糧代替。我每天只吃一餐碳水,其餘都是蔬菜和蛋白質,兩個月下來,人不腫了,也沒那麼疲累了,胃口也小了好多。
7,推薦老中醫的年輕保養民間秘方:醋泡姜,專治脾胃不和,脾胃只要一好,五臟六腑都會好, 而且經濟實惠好操作,排濕升陽防脫發,誰吃誰知道,絕大多數女性都合適,少數體質特殊者(燥熱體)可能不太合適。不管怎樣值得一試,如果上火了或者有不良反應就停吃吧。
㈡ 冬至養生的好方法
1、冬至養生保健的方法之注意保暖
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寒冷時節,尤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病情發作。及時增添衣物,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吸煙酗酒,不過度勞累,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情,並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度的鍛煉。同時,隨時注意觀察和注意病情的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遵醫囑服葯,控制病情的發展。
另外,對女性朋友來說,冬天也是極大的挑戰,尤其是平日怕冷的人,日常最好少吃寒性食物,並注意脖子、腹部、腿部的保暖,適時加衣,不可為了追求時尚、美麗而忽視了身體的承受能力。
2、冬至養生保健的方法之每天泡腳
寒從足底生,冬季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驅寒保暖的功效。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15-30分鍾,不僅能緩解腰背疼痛,還能促進睡眠。泡腳水不宜太淺,至少要沒過腳面,連小腿一起泡,效果會更好。另外,在泡腳的時候可以按摩,有助於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會讓保健效果翻倍。若是怕冷的女性晚上睡覺前最好穿上保暖的棉襪,幫助雙腳禦寒。
3、冬至養生保健的方法之多做運動
喜歡晨練的老人們也不需要那麼早起床,最好太陽出來再去鍛煉,這樣陽氣升發,還可以曬太陽補陽,也不會因為太冷而出現心血管意外。除此之外,年輕人更要多運動,因為長期在辦公室坐著,很少曬到太陽,身體內血液不暢通,更容易生病,多運動還能有利於增加免疫力,減少感冒。
4、冬至養生保健的方法之對症葯補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冬季進補用膏方,覺得省事,不用每天操心吃什麼,其實專家們並不建議大家盲目吃膏方。膏方主要適用於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一般的白領人群不需要補膏方,只要多運動,飲食均衡就好。而且膏方需要根據個人體質辯證開葯,不是直接去葯店買來什麼補血的阿膠膏方都能吃得,有的人不對症可能越吃越壞。
冬至滋補的食物
1、湯圓:冬至吃湯圓在江南較為盛行。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飲食營養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提高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2、餃子: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這種說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麵包了驅寒葯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今天冬至吃餃子不再是為了治凍耳朵,不過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卜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
㈢ 冬至,如何養生
冬至是24節氣中第22個節氣,是冬季六個節氣的第四個。冬至這一天是陰盛陽交之時,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因為陰極而陽始生,故叫冬至。這之後,陽氣由少到盛,陰氣由盛到少。我們也要度過冬季最寒冷的數九寒天,就是我們俗稱的「三九天」。冬至後的「三九天」,天氣寒冷,體內陽氣剛剛生發,比較弱小,這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小心保護、精心調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寒冷、多休息、適當運動、平穩心情,養護自身體內初生陽氣,利於以後的生長繁盛。只有人體內的陽氣充足,才會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正如《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瘺厥,奉生者少。」
日常生活中,具體指導如下:
1、不要過多運動,要靜。這樣,陰氣才能旺盛,陽氣才能生得更好。比如說,一個人平時很愛運動,那麼在冬至前後,就應當適當減少運動量,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大自然的變化,對身體也更好。
2、適當調整作息,盡量早睡晚起,少從事強體力或強腦力勞動,使身心盡量處於安靜的狀態,尤其是不能熬夜。中醫認為,熬夜是最易耗傷陰血陽氣的。
3、冬至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此時進補最易吸收藏納外來的營養,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所以有了「冬令進補」一說。中葯蟲草、人參、附片是三大補品;食療中吃些羊肉、狗肉、鴿肉及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黑菇、烏骨雞等是不錯的選擇;冬天又是百果歸倉的季節,不少堅果如核桃、板栗、花生、松子、榛子、蓮子等,具有補腎、健腦、養顏、烏發等多種功效,冬日食用,益處多多。
4、人體後背橫膈以下為陽中之陰,橫膈以上為陽中之陽,而至陽穴則是由陽中之陰到達陽中之陽的地方,也就是陰陽相交的地方。因此在冬至左右按摩位於後背的至陽穴穴,有補陽氣的功效。
㈣ 我們在冬至該怎麼做好養生保健
冬至在不同的地方是有不同的習俗,在北方很多地方都是會食用一些餃子,除了要很好的慶祝冬至,我們也是需要在冬至注意一些養生保健的細節,不僅僅是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冬至養生保健也是有很好的講究,下面就是一起來看看。
1、生活起居有規律
我們在進入冬季後是要順應季節和節氣的變化,盡量是要早睡晚期,這樣對於身體的調理是有幫助,我們在冬季也是要很好的注意天氣的變化,適當的增加衣物,來很腔譽敬好的應對外界的寒冷。冬季對於腳部的保暖也是需要很好的注意,很多時候寒氣都是從腳部起來。因此對於腳部的保暖更加重要。冬季也需要開窗,不要因為天氣寒冷而將窗戶關閉,造成室內空氣不流通,容易導致空氣的濁氣吸入肺部,不利於身體健康。最後,夜間切記不要憋尿,長時間憋尿對腎臟以及膀胱都帶來傷害。
2、冬季需要經常鍛煉身體
俗話說得好,「冬天動一動,少生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葯」,說明冬天需要經常鍛煉身體,使身體受到適當寒冷的刺激,可以使得心臟加速跳動,呼吸虛猜加深,促進體內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產生熱量,由於人體的健康。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在更加寒冷的冬至,經常鍛煉身體不僅是可以很好的保持身體的各項機能正常,也是可以很好的鍛煉器官,維持身體健康。
3、請勿盲目進補
雖然說冬季的進補的好時節,但是我們進補也是要很好的順應節氣,冬至盡可能要少吃一些生冷、燥熱的食物,多吃一些可以補陽氣的食物,熱量高的食物,蔬菜水果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很好的補充維生素,幫助身體潤燥、下火。溫補食物主要有,羊肉、雞肉、牛肉『等。同時伍慎也值得注意,南方跟北方天氣不同,進補也是不同。在北方主要進補溫熱食物。而對於南方需要進補清補甘溫食物為主。在高原地區主要進補甘潤生津為主。所以進補不能盲目,否則只會造成適得其反。
4、做好精神調養
在冬至,我們最好是要避免一些緊張、刺激、焦慮的狀態,不要過於懶散,我們要很好的調節自己的情緒,使自己能夠每天保持積極樂觀,大家是可以經常曬曬太陽,這樣也是可以調節情緒。
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上面的介紹後,有沒有很好的幫助和了解,在冬至我們養生保健的非常關鍵的,冬至的陰陽交際的時節,所以我們要很好的補充身體陽氣,來幫助我們更好的度過冬季,讓我們擁有更好的身體。
㈤ 冬至怎麼養生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冬至,時間過得好快!那麼,冬至該吃什麼?做什麼運動?怎麼調理身體?下面就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1.氣郁體質
飲食方面
適宜:鯽魚、蕎麥、黑豆,蘑菇,蘿卜、羊肉、雞肉,荔枝肉、腰果;
少吃:大熱之葯、干硬的肉、半生不熟的肉、肥膩、過咸、過甜之品;
忌吃:龜肉、鱉肉、蝦、蚌、生菜、生韭、燒烤、腰子、芋頭。
運動方面
在家做下蹲運動,使全身經絡得到鍛煉。每天蹲起60 次,分三組完成,每組20次。
起居方面
寒為冬令主氣,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所以保暖防寒才能保證氣血津液的順暢。
2.陰虛體質
飲食方面
適宜:燕窩、川貝、小米、山葯、紅薯、香菇、菠菜、葡萄乾、榛子、鵪鶉蛋、黑豆;
少吃:大熱之葯、半生不熟或干硬的食物、炒瓜子、炒花生、炒蠶豆、爆米花;
忌吃:龜肉、鱉肉、蝦、蚌、螺螄、螃蟹、獐肉、生吃蔬菜、生韭菜、燒烤、腰子。
運動方面
陰虛之人不適合冬練三九,以免出大汗擾陽氣、不利封藏。以柔和的散步、快走為好。
起居方面
應避寒就暖,外出時穿暖衣戴帽;頸部護養也很重要,平時多做頸部保健操。、
3.痰濕體質
飲食方面
適宜: 黑米、菜花、白蘿卜(熟)、扁豆、白靈菇、韭菜、白果、羊肉、黑豆、胡蘿卜;
少吃:鹹味食物、寒涼食物、甘蔗、荸薺、蘋果、梨、柿子、柑、蔥;
忌吃:龜肉、鱉肉、蝦、蚌、螺螄、螃蟹、獐肉、生吃蔬菜、生韭菜、燒烤、腰子。
運動方面
運動項目以慢節奏、不出汗為主,順應冬季的收藏規律,不要劇烈運動以免精氣發散。
起居方面
出門做好保暖,若受寒及時喝姜湯發汗、蘿卜水通氣化痰,否則即便不在當時發病,也會滯留到春季而發溫病。
4.濕熱體質
飲食方面
適宜:蘿卜、白菜、芡實、山葯、枸杞葉、豆腐、山楂、牛肉、獼猴桃;
少吃:血、鴨、帶魚、魷魚、豬肉、雞肉、蔥、鹽、滋膩、寒涼;
忌吃:龜、鱉、生韭菜、蝦、蚌、蟹、螺、貝、燒烤、腰子、芋頭。
運動方面
冬至是養陽的重要時機,濕熱體質不適合劇烈運動。運動項目以慢節奏、不出汗為主。
起居方面
防止被寒氣侵襲而感冒、關節痛、拉肚子。濕熱質需要護腎,睡前燙腳時加少許鹽可以益腎收火。
5.氣虛體質
飲食方面
適宜:胡蘿卜、羊肉、黃鱔、核桃、牛肉、蘋果;
少吃:冷飲、辛辣、干肉、豬肉、血、牡蠣;
忌吃:龜鱉肉、生菜、生韭、蝦蚌、燒烤、芋頭、腰子。
運動方面
保證每天活動(不需要太劇烈大汗淋漓)30~45分鍾,運動後務必添衣保暖,以免感冒。
起居方面
氣虛體質冬至後的主要目標是:最好不受感冒、上火之類的「暗傷」。應多留意一些生活上的細節。
6.陽虛體質
飲食方面
適宜:羊肉、雞肉、牛肉、鰻魚、鯽魚、蘿卜、花生、核桃、蘋果;
少吃:血、鴨、帶魚、魷魚、豬肉、蔥、滋膩;
忌吃:龜、鱉、生韭菜、蝦、蚌、蟹、螺、貝、燒烤、腰子、芋頭。
運動方面
運動項目以慢節奏、不出汗為主。如果冬天過度消耗陽氣,次年春天容易四肢無力、頭暈上火等。
起居方面
出門也要做好保暖,尤其是腳底、膝部。若受寒,要及時喝姜湯、或者糯米蔥白粥來發汗。
7.血淤體質
飲食方面
適宜:黑豆、黃豆、山楂、香菇、羊肉、雞肉、杏仁、萵筍;
少吃:大熱之葯、干硬的肉、半生不熟的.肉、肥膩、過咸、過甜之品;
忌吃:龜肉、鱉肉、蝦、蚌、生菜、生韭、燒烤、腰子、芋頭。
運動方面
氣血貴在流通,血瘀體質應堅持做一些有益於氣血運動的運動項目,如舞蹈、步行、健身操。
起居方面
血瘀體質無論什麼時候,保暖工作是一定要做到位的,小腹、腰骶部和下肢是保暖的重點區域。
8.平和體質
飲食方面
適宜:羊肉、牛肉、雞肉、冬筍、菠菜、芹菜、鱅魚、草魚、鯽魚、雞蛋、豆腐、芡實;
少吃:人參、鹿茸、附子、肉桂、肉蓯蓉、動物血、墨魚、蛤蜊、文蛤、海膽、青稞;
忌吃:龜肉、鱉肉、蝦、蚌、螺螄、螃蟹、獐肉、生吃蔬菜、生韭菜、燒烤、腰子。
運動方面
動能升陽,多參加體育鍛煉,比如說快走、慢跑,每天運動最好,至少保證隔天一次,每次30分鍾。
起居方面
注意調控室內溫度,不宜過高或過低。另外,腎是元陽的發源地,要想養藏就要養腎固精。
9.特稟體質
飲食方面
適宜:蘿卜、山葯、紅薯、栗子、羊肉、甘蔗、荸薺;
少吃:半生不熟的肉、冷飲、辛辣厚味、燒烤油炸;
忌吃:魚鱉肉、生菜、生韭、蝦蚌、燒烤、腰子、芋頭。
運動方面
多做步行、慢跑、打球等等適應性鍛煉,並保證每天靜養(放空腦袋)15~20分鍾。
起居方面
居室宜通風良好。保持室內清潔,被褥、床單經常曬洗,防止對塵蟎過敏,遠離過敏原。
㈥ 冬至養生方法
冬至一陽生之說,也就是說,陰極陽生,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發揮其滋補功效。按我國農歷推算,自冬至起即進入三九寒天。此時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是一年中人體陰氣極盛而陽氣始生的轉折點,滋補自是事半功倍。下面梳理了冬至養生方法,供大家參考借鑒。
冬至養生食譜:
1.早餐要吃黑——黑色入腎,與冬相應,腎藏精氣,精氣為生命之源動力,是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與人體生長、發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密切相關。每日早餐吃黑色食品,可以補足精氣,提高免疫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如可食用黑米粥、黑豆膏、黑芝麻糊、黑棗黑木耳羹、黑魔芋餅、烏骨雞肉、紫菜等。
2.午餐巧搭配——冬季的午餐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用以下食物,巧妙搭配,科學膳食,提高營養,使食而有味道,補而不過量。如可選用粳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谷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卜、黃花菜等蔬菜類;羊肉、牛肉、雞肉,其中羊肉尤宜老人冬季食用,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類;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類。
3.晚餐喝菜粥——冬季胃口大開,營養美味易使人發胖,特別是晚餐太豐富更容易使人發福。故在冬季的晚餐應當以菜湯和菜粥為首選,因為它們不僅能暖胃,還能提供礦物質、纖維和維生素。雖然吃了之後很飽,可是實際落肚的東西並不多,不容易使人發胖,甚至肥胖的'人還會體重下降。
4.飲料選果汁——冬季里寒冷,氣溫低下,人體尿量增多,鉀、鈣等無機鹽隨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應及時予以補充。然而果汁中含有豐富的鉀、鈉、鈣、鐵等離子成分。故冬季里應當以溫胃暖身的果汁為飲料尤為適宜。也可多吃些含鉀、鈉、鈣、鐵豐富的食物,如蝦米、蝦皮、芝麻醬、豬肝、香蕉等。
冬至養生六大原則
1.定時起居:冬至之後,白天時間縮短,睡眠時間也需要根據季節調整,最好是早睡晚起,等到天亮再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等慢性病,尤其要做到緩慢起床,不能醒來立馬起床,可能導致血壓急劇升高。老年人可以在早上9-10點出來運動,或者下午3-5點運動都可以,不用非要早起運動。
2.多做運動:喜歡晨練的老人們也不需要那麼早起床,最好太陽出來再去鍛煉,這樣陽氣升發,還可以曬太陽補陽,也不會因為太冷而出現心血管意外。除此之外,年輕人更要多運動,因為長期在辦公室坐著,很少曬到太陽,身體內血液不暢通,更容易生病,多運動還能有利於增加免疫力,減少感冒。
3.快樂情緒:冬季養生中情緒養生是必不可少的,有個好心情,就是一劑很好的養生葯,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都暖洋洋的,而且身體的氣血也會通暢,不會氣郁氣結,少生很多病。
4.食補溫腎:冬季食補最主要的是補腎精,因為腎屬冬天,冬季里是補腎的最好季節,而冬至是最重要的補腎節點,如果這個時候腎精虧虛,來年真的會感到虛。
5.葯補要對症: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冬季進補用膏方,覺得省事,不用每天操心吃什麼,其實專家們並不建議大家盲目吃膏方。膏方主要適用於慢性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一般的白領人群不需要補膏方,只要多運動,飲食均衡就好。而且膏方需要根據個人體質辯證開葯,不是直接去葯店買來什麼補血的阿膠膏方都能吃得,有的人不對症可能越吃越壞。
6.防低溫損傷:冬至之後,氣溫進一步下降,體弱的老人往往因低體溫而出現皮膚蒼白,發涼,或者皮膚青紫;面部腫脹,全身肌肉僵硬,腹脹,或者寒顫,動作思維發生障礙,呼吸頻率及咳嗽反射降低,心搏緩慢,有突發室顫或心跳驟停的傾向而導致死亡。或者因為寒冷的氣候收縮血管,減慢血流,增高血液粘稠度,從而導致心臟血管發生痙攣,誘發心絞痛,或者形成血栓,導致心肌梗塞、中風。
㈦ 冬至養生的好方法
1.作息方面: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長的一天,冬天人本來精力就比較沒那麼旺盛,所以冬至的作息一定要保持早睡晚起,這是因為冬季保持充足的睡眠能夠有能力抵禦寒冷。
2.飲食方面:冬季要進補,但不宜大補,最好選擇溫補性質的食物來進食,比如冬天最常見的溫補肉類-羊肉,同時可以多煲些雞湯等溫性的湯類飲用。
3.運動方面:冬季還是要適量運動的,不過冬天不適合比較劇烈的運動,可以選擇一些輕松的運動,如散步、瑜伽、慢跑、爬樓梯等等,在做運動的時候也要注意防寒。
4.生活環境方面:冬至應該盡量開窗換氣,保證室內擁有一定量的新鮮氧氣,避免引起感冒。
5.心情方面: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
㈧ 冬至該如何養生,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也是健康養生的大好時機,由於「氣起源於冬至節氣」,這時,身體的性命運動逐漸由盛轉衰,由動轉靜。
五、養藏為要,不適合過多食補
冬至節氣階段,飲食搭配上可以按照自己身體素質挑選適宜自身的菜譜。但要留意的是,飲食搭配應以清補為主導,不適合過度辛辣食物。因為冬天天氣乾燥,大辛熱門之品服用過多,易上火。飲食搭配層面可以提升高蛋白的食物攝取,例如可以用羊肉燉紅蘿卜,或是多吃一些雞脯肉、牛羊肉、生豬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