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人體長按哪些穴道保健養生

人體長按哪些穴道保健養生

發布時間:2023-04-09 21:22:24

『壹』 長按這5個中醫養生穴位,活血化瘀健康長壽

穴位,是中醫學的瑰寶。自古人們就常常通過針灸、推拿、艾灸以及點按等方式刺激經絡的對應穴位,以起到治病 養生 的作用。

人體總計穴位有720個,通通記住難度很大,記住這5個重要的 養生 穴位,經常進行按摩,對身體特別好。

1、足三里

位置: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

足三里是最常用的 養生 穴位,長期按摩足三里能夠緩解胃部的不適,當患者出現胃痛、胃脹、胃部消化不良症狀時,都可以通過按摩足三里緩解患者症狀。

另外平時按摩足三里,不僅能夠疏通經絡,還能夠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對於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人,按摩足三里還可以清除體內的濕氣。

該穴位可以每天進行按壓、拍打,時間在10分鍾左右。

2、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每天用食指的指腹按摩人迎穴100~200次左右,對於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另外一些咽喉炎的患者,也可以通過按摩人迎穴來改善咽喉不適的症狀。長期按摩人迎穴還能有助於面部的血液循環,改善面癱等疾病。

3、關元穴

位置:位於臍下三寸處。

關元穴是女性常用的保健穴位,按摩關元穴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夠改善患者排尿不暢等問題,對於女性患者來說還可以緩解宮寒痛經等婦科疾病。按摩關元穴不僅適用於女性,男性也可以按摩,能夠緩解腎虛的問題。

4、養老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前臂伸側,腕後1寸的地方。

經常按摩養老穴,不僅能夠起到美容養顏的效果,還能夠補充人體所需要的各種陽氣,改善心臟供血問題。很多老年人心腦血管不好,容易高發心肌梗塞,長期按摩養老穴,能夠改善心臟供血不足現象。另外養老穴還能夠幫助半身不遂和神經病變的患者改善生活質量。

按摩養老穴時,手微握拳,用拇指的指腹來按揉穴位,按揉時力度要均勻、柔和,力度以局部有明顯的酸痛感為佳。一邊按揉,一邊配合舒緩的呼吸。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揉2 3 分鍾即可,左右手可交替進行按揉。

5、合谷穴

位置:虎口處。

合谷穴在中醫上有一句話叫做「面口合谷收」,所以,頭面部疾病大部分合谷穴都可治療,比如頭痛、牙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流鼻血、耳聾、口眼歪斜等。

合谷穴還有清熱的作用,對於熱病、無汗症、多汗症,合谷穴也有治療作用。合谷穴對婦產科疾病,比如滯產、經閉也有治療作用。對於腹痛、便秘、上肢疼痛,合谷穴所在的解剖位置,就是手掌附近的疼痛都有治療作用。

按摩人體穴位,對於不同的疾病要選擇不同的穴位進行按摩,不僅能夠使身體變得更加強壯,還能夠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雖然通過按摩穴位能夠有效地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但是在按摩過程中,也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

『貳』 人體的十大養生穴位介紹

人體有十個重要的養生穴位,大家知道是哪十個嗎?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呢?接下來我和你一起了解人體的十大養生穴位的具體內容吧。

人體的十大養生穴位

養生穴位一:足三里穴

在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在本站中,關於足三里穴位的介紹 文章 也有好幾篇,看來這個穴位的確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養生穴位,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蓋窩下方3寸。中醫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訣,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中,每天按壓足三里養生穴位10分鍾,可以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狀態。

養生穴位二:湧泉穴

湧泉穴為腎經之首,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1/3、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民間有“三里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每天洗腳後,可以用艾灸來回灸上十分鍾,或者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湧泉穴10分鍾左右,非常有助於睡眠。對於有神經衰弱的人,可將漸漸將時間延長為半個小時。夏天快到了,你可赤腳或穿襪在鵝卵石路上散散步,多刺激湧泉穴,雖然開始不習慣時會很痛,多練習就好了,不要怕痛對身體效果很好的。

養生穴位三:三陰交穴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鍾左右,停歇後再揉。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但它並不適合孕婦,如果您快當媽媽了的話,就不要常按了哦。

養生穴位四:關元穴

十大養生穴位中的關元穴在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並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准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養生穴位五:風池穴

中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症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養生穴位六:中脘穴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松開,再壓,如此反復,三五分鍾就可緩解症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於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養生穴位七:內關穴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距離兩個手指寬的兩條筋之間。按揉內關穴有助於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鍾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乾、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養生穴位八:合谷穴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隆起肌肉最高處。合谷穴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由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了葯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如果伴有發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後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紅發紫,有助於排出熱毒,較快退燒。

養生穴位九: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膝內窩腘窩處中點。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養生穴位十:陽陵泉穴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時候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對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有緩解作用。

按什麼穴位可以清醒

1、按風池穴可以清醒

風池穴位於頸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穴(後發際正中直上1寸)相平。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還能緩解眼睛疲勞,特別對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或長時間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保持身體正直,兩手拇指分別置於兩側風池穴,頭後仰,拇指環形轉動按揉穴位1分鍾,可感到此處有明顯的酸脹感,反復5次。

2、按百會穴可以清醒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按摩這里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

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於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秒;同時可做輕柔緩和的環形按揉,反復5次。

3、按太陽穴可以清醒

太陽穴位於眉梢與眼外角連線中點,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按摩此處不僅提神還可緩解頭痛。

用雙手拇指或食指分別置於兩側太陽穴,輕柔緩和地環形轉動,持續30秒。

4、按中沖穴可以清醒

中醫認為,此穴對疼痛較為敏感。人們若在睏倦時揉捏此穴,能起到醒腦提神的功效。

方法 :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沖穴1分鍾,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沖穴1分鍾,然後比較一下兩只手的疼痛感。哪一隻手的疼痛感較明顯,就再揉捏那隻手的中沖穴(哪只手中沖穴的疼痛感明顯,說明這一側的肢體較疲勞),直到雙手的疼痛感相等時停止揉捏。

點擊下頁查看>>>按摩20個穴位可防疾病

『叄』 常按身體這個五個穴位,養生有道

按摩穴位有助於人體 健康 ,其實並不陌生,也沒有不可思議,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眼保健操中的幾個穴位,長按有助於保護眼睛、改善視力。

人的手上其實有很多穴位,各有各自的作用,今天給大家介紹5個常用的養身保健穴。

百會穴位於人體最高處,又為手、足三陽經與「陽脈之海」———督脈的交會之處, 因此本穴為人體陽氣盛極之處。穴性屬陽,又於陽中寓陰(根據「重陰必陽、重陽必陰」以及相反相成的原理),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對於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本腧穴於頭頂正中,內應於腦,故而與腦密切聯系,也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

常按百會穴不僅神清氣爽,心情舒暢,平衡體內的陰陽之氣。

湧泉穴位於心臟和腎臟的交接處,經常按摩不僅可以明目安神,也可以疏通肝臟。患有耳鳴,心悸,高血壓等人按摩此穴位可有效緩解。湧泉穴位於腳底,經常按壓,也可以促進腳底末梢神經,毛細血管的發展,加速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天樞穴對治療腸胃疾病有顯著效果,經常便秘或腹瀉的人常按壓此穴可有效緩解。便秘是由於體內產生毒素,造成宿便堆積難以排出。經常便秘的人每天晨起應喝1-2杯淡鹽水或溫水,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類,適當 體育 運動也可以減輕便秘。

人體肩井穴位於肩上,前直乳中穴,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雙手交抱,手掌搭在肩頭,中間三個指頭放在肩膀和頸部的交匯處,中指指腹處即為肩井穴。

久坐在電腦前容易患肩周炎,頸椎病等,全身酸痛等問題,肩頸疼痛更是常見問題。經常按摩肩井穴可促進全身血液運行,有效緩解肌肉痙攣,活動不利等問題。

三里穴,位置在我們小腿距離膝蓋很近的位置,是專補腸胃還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 養生 穴位。和小腿足三里遙相呼應的手臂上有個手三里穴,也有調理腸胃的作用,所以,有時候你不方便按揉足三里的時候,不妨按一下手三里穴。

『肆』 人體9大養生穴

中醫認為,人體經脈上有361個穴位,如果再加上經脈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個。具體掌... 綜合數位權威中醫的臨床 經驗 , 總結 出最常用的9個養生要穴。平時按揉幾下,有助強身健體。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人體養生穴位,希望對你有用!

養生穴位1、風池穴——明目醒腦

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有效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緩解疲勞的作用。

養生穴位2、肩井穴——頸部僵硬

用中指按住對側的肩井穴,並轉動與肩井穴同側的胳膊,按壓力度以感覺到“舒服的微痛”為最佳。如果在辦公室備一個小吹風機,休息時間溫暖肩部,效果會更好。

養生穴位3、中脘穴——養胃

急性胃刺激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松開,再壓,如此反復,三五分鍾就可緩解症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柔,可促進消化。

養生穴位4、關元穴——補腎固元

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按揉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准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養生穴位5、內關穴——養護心臟

按揉內關穴有助於氣血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鍾左右,直到局部感到酸麻。另外,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其平躺,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養生穴位6、合谷穴——清熱止痛

合谷穴又稱虎口。有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葯後不能馬上見效,君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

養生穴位7、委中穴——解腰背酸痛

常按委中穴可通暢要背氣血。按揉時,力度以稍感到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

養生穴位8、陽陵泉——舒經活絡

找該穴位時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即陽陵泉穴。平時按揉該穴,再配合活動肩膀,可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

養生穴位9、三陰交——滋陰養顏

經期前三天起,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鍾左右,停歇後再揉。孕婦不宜按揉。

『伍』 按摩穴位可以有效的保養身體,推薦哪5個穴位,你知道嗎

按摩穴位可以合理維護保養身體並延年益壽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養生小妙招。不過眾所周知,身體滿身各個地方遍布著的穴位是非常多的,那麼要想最大限度地完成延緩衰老和延年益壽效果,到底理應對於什麼獨特穴位進行適量按摩呢?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常常被稱贊為養壽黃金穴的五大重要穴位——百會穴、印堂穴、湧泉穴、膻中穴與關元穴。

以上是可以幫助大夥兒合理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五大黃金穴詳細介紹。對於該類專業知識,大夥兒一定要態度端正、積極學習培訓。且在情況可以的話,一定要積極培養優良的穴位按摩習慣,這對於增強抵抗力、預防傳染病是非常有優勢的。對此,大夥兒務必要給予充足高度重視。

『陸』 健康生活|想要養生保健常按這4個穴位,好處不請自來

在我們的身上有很多 養生 穴位,那麼我們日常 養生 想要 養生 都可以按摩什麼穴位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健康生活 想要養生保健?常按這4個穴位,好處不請自來" img_height="800"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aff6fe7c646830d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1.神闕穴:

居於人體正中,外連四肢百骸而內聯五臟六腑,可謂一穴系全身。神闕穴隸屬於任脈,位於臍中央,即肚臍,主治虛寒之證,如四肢厥冷、中風虛脫、形憊體乏、水腫鼓脹、繞臍腹痛、泄利、脫肛等。

按摩時,把兩手搓熱,以神闕穴為中心,逐漸擴大至整個腹部,順時針抖轉(女子相反),每次揉360下,沖耐侍可在夜晚睡前與早晨起後進行。要求力度適中,動作和緩,以腹部發熱且無不適感為宜。

健康生活 想要養生保健?常按這4個穴位,好處不請自來" img_height="650" img_width="128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1abf90d90bc0566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2.百會穴:

百會穴為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與大腦密切聯系,隸屬於督脈,處於人之頭頂,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之處,為人體各經上傳的陽氣交會之處,是多種疾病治療的首選穴,具有較高的醫學研究價值。百會穴主治頭重腳輕、頭痛、目眩失眠、焦躁、痔瘡、脫肛、高血壓、低血壓等。

按摩時,以一手的食指或者中指附於百會穴,由輕漸重,按3 5次,後沿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旋轉揉動30次;或以空心掌輕叩數次。按摩時不宜用力過度。

健康生活 想要養生保健?常按這4個穴位,好處不請自來" img_height="365" img_width="538"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4dfb71374ca5055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隸屬於足陽明胃經,為胃之下合穴,位於外膝眼下三寸、脛骨邊緣。常用於各類胃病的治療,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慢性胃腸炎等,還可治療失眠、便秘、泄瀉、嘔吐、噯氣、肝炎、腸炎等,在治療急性胃痛時效果尤為顯著。

按摩時,可每天以中指或拇指按壓足三里穴 5 10 min,15 20 次/min;或用拇指指面垂直散吵按揉足三里穴數次,其餘四指張開或者握拳,協同用力;或以空拳垂直捶打足三里穴位數次。按壓時要求力度適中,以產生酸麻脹痛之感為宜。

健康生活 想要養生保健?常按這4個穴位,好處不請自來" img_height="1026" img_width="128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347d545bb7aca271.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4.湧泉穴:

湧泉穴隸屬於足少陰腎經,為腎經之井穴。位於足底,取穴時可取仰卧位或正坐,足前部凹陷處,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即為湧泉穴。湧泉穴是人體長壽的大穴,主治頭暈畝滲、眼花、頭頂痛、咽喉痛、失音、舌干、癲疾、便秘、老年性哮喘、小兒驚風、老年性哮喘等。

按摩時,可推搓、拍打湧泉穴,取坐位或盤腿坐位,以雙拇指從足跟向湧泉穴處反復推搓,或以雙手掌輕緩、自然地拍打;或取俯卧位、仰卧位,雙腳交替對搓。推搓、拍打時不能過度用力,以局部產生麻脹或者溫熱感為宜。

健康生活 想要養生保健?常按這4個穴位,好處不請自來" img_height="878" img_width="1280" data-src="//imgq5.q578.com/df/0208/fce792f2f1ee12b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按摩穴位能夠起到調暢氣機、疏通氣血、調和陰陽的作用,相比針灸治療以及葯物治療等方法,更為方便與安全。

『柒』 日常按摩哪些部位,養生更養身

長按可以養氣血補心臟,降壓的穴位我選曲池、太沖,有時候公孫也做一下,最常做的就是足三里了,做了以後感覺舒服,對於脾胃和腰腿絕對是個保健大穴,經常按揉絕對可以卻病延年。三陰交——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行氣活血, 疏通經絡。女人保養美容大穴。

首先推薦的是內關穴。內關穴是保護心臟的第一大穴。握拳,在手腕部,會發現兩條大筋的凹陷,內關穴就在那,左右各一個穴,用拇指一按一松進行接摩,力量不要太大,每次三或五分鍾,三陰交穴:三陰交,屬於肝經,脾經,腎經,三經交匯之處。所以在很多領域三陰交,發揮了很多作用。包括調節肝臟脾臟以及婦科男科等問題都發揮熱非常強大的作用。第一個穴位是湧泉穴,它位於腳底,可以用艾灸方法,它是腎經的經絡運行的起始穴,我們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常灸湧泉穴,可以補腎氣,預防腎虛。

『捌』 日常生活中按摩哪些部位養生更養身呢

有很多人都比較喜歡按摩,其實,在生活當中按摩大家身體的某些部位,對大家對身體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比如按摩,大家的脊椎、腳底等,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按摩大家的這些部位,可以促進大家體內的血液循環和疏通。對大家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不過大家在進行按摩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如果不太能夠確定,那就要去找一些比較專業的推拿師來按摩,這樣可以防止大家出現意外的情況。

『玖』 養生穴位有哪些常用養生穴位推薦

按摩穴位是一個不錯的 養生 保健方法,平時忙於工作也能在閑暇時間保健一下,緩解身上的不適。下面推薦五個常用的保健穴位:

一、 足三里

足三里是最常用的 養生 穴位,按摩足三里穴能夠緩解胃部不適。當出現胃脹、胃疼、消化不良時都可以通過按摩足三里緩解上述症狀。足三里也有著不錯的保健作用,不僅能夠疏通經絡,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清除體內濕氣。

二、 關元穴

關元穴是女性常用的保健穴位,位於人體肚臍下三寸。按摩關元穴可以強身健體,還能改善排尿問題,例如小便不暢等問題。還能夠緩解女性宮寒所導致的痛經等婦科疾病。關元穴也能幫助男性緩解腎虛問題。

三、 養老穴

養老穴是手太陽腸經上常用的穴位之一,位於前臂手腕處,長期按摩養老穴可以改善心臟供血能力,也能緩解肩部、背部、腰部等酸脹痛等問題。

四、 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手部虎口處,常常按摩合谷穴可以緩解女性婦科疾病問題,常常按摩合谷穴可以達到鎮靜止痛,通經活脈,清熱解表的作用。

五、 人迎穴

人迎穴位於頸部,喉結旁,長期按摩人迎穴對咽喉腫痛,氣喘,高血壓具有不錯的保養作用,常按人迎穴還有利於增加面部血液循環,能使臉部皮膚緊致,收縮雙下巴。


『拾』 人體十大養生穴位

經過數千年的鑽研和沉澱,穴位養生的神奇療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人體養生的穴位,希望對你有用!

人體養生的穴位

明目醒腦穴:風池。

中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症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養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松開,再壓,如此反復,三五分鍾就可緩解症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於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於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補腎固元穴:關元。

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並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准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熱。

養護心臟穴:內關。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握拳並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距離兩個手指寬的兩條筋之間。按揉內關穴有助於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鍾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乾、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清熱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於拇指和食指合攏後,隆起肌肉最高處。合谷穴有清熱解表、鎮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由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上火牙疼,吃了葯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如果伴有發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後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紅發紫,有助於排出熱毒,較快退燒。

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位於膝內窩腘窩處中點。中醫講,“腰背委中求”,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按揉委中穴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腎虛引起的腰痛還是要以補腎為本。

舒筋活絡穴:陽陵泉。

陽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時候要端坐不動,用手摸腿,膝關節外下方有一個突起,叫腓骨小頭,腓骨小頭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的位置。平時按揉陽陵泉,再配合活動肩膀,可以緩解肩膀周圍的疼痛。此外,陽陵泉還對乳房脹痛、兩肋脹痛,肋間神經痛有緩解作用。

“全能”穴:足三里。

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足三里的位置在外膝蓋窩下方3寸。中醫有“肚腹三里留”的要訣,說的是,如果我們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另外,足三里對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出血、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白領和亞健康人群,每天按壓足三里10分鍾,能減輕工作壓力,緩解疲勞。

滋陰養顏穴:三陰交。

三陰交被稱為女人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按揉三陰交,有助於打通人體淤塞,保養子宮和卵巢,還有調月經、除斑、祛皺、祛痘,治療皮膚過敏、皮炎、濕疹的作用。從經期前三天開始,每天按揉三陰交,堅持三個月,可以緩解月經不調、痛經等問題。按揉時,將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壓再揉,每次1分鍾左右,停歇後再揉。因為按揉三陰交有調暢人體氣血運轉的作用,所以不適合孕婦。

安神健體穴:湧泉。

湧泉穴為腎經之首,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1/3、彎屈腳趾時的凹陷處。民間有“三里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每天洗腳後,用雙手大拇指摩搓兩足底湧泉穴10分鍾左右,有助睡眠。神經衰弱的人,可將時間延長為半個小時。天氣轉暖後,可赤腳或穿襪在鵝卵石路上散步,刺激湧泉穴。

最後,專家提醒,平常按揉穴位可以治療和緩解疾病,有養生保健的作用,但並不意味著包治百病。除了局部按揉外,還要調整全身的狀況。值得注意的是,穴位按揉雖然簡單有效,也並不是人人適合,尤其是孕產婦和體弱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隨意嘗試。

日常養生穴位

1:太白穴,緩解腳痛

位置:將一隻腳擱在另一條腿上,會看到腳部中心有一條橢圓形的弧線,這就是足弓。這個弧線的起始點,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走一段路後會發現腳部疼痛,回家就脫掉鞋捏捏腳,可有效緩解腳部疼痛。其實,這是因為您按摩刺激了腳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會有減痛的效果。

專家指出,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採用脫掉鞋襪,將腳立起,用另一隻腳的後跟來踩踏的 方法 刺激太白穴,這樣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這是因為除了腳部更好使勁外,是取身體左右平衡的原理。身體長得很對稱,左右腳、左右手都是兩兩相對的,就像天平的兩邊。在按摩時,有意識地用身體的一側來按摩另一側,可以更好地調節身體的平衡。

2:委中穴,緩解腰背痛

位置:應採用俯卧的取穴姿勢,委中穴位於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里側中央。

腰椎間盤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後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濁。此外,肩周炎患者還可試試把右手指從後背盡量對左手指尖,再反過來。通過這樣交叉,類似搓澡的動作,對緩解疼痛效果很好。

3:陽池穴,保護腕

位置:陽池穴和大陵穴分別在手腕的背面和內面,也就是腕背橫紋的中點處。

在中醫中,許多穴位是兩兩相對、互相匹配的。陽池穴和大陵穴就是這樣一對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後保護著腕關節。關節是身體當中活動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損的地方,尤其是手腕。

打電話時可以按摩這兩個穴位:用肩膀夾著話筒,站起來,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壞處,還可以保護手腕。

4:內關穴,改善心臟功能

位置:內關穴位非常好找,在腕橫紋上面兩橫指,我們稍微用點勁,有兩個大筋,在兩個大筋之間就是內關穴,輕輕按壓有一種很酸脹的感覺。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經常按摩內關穴,就可以起到一個保護心臟的作用,能夠寧心安神、理氣止痛,還可以治療暈車、暈船等,對懷孕前3個月惡心、嘔吐的妊娠反應療效也很好。按摩內關穴時,可沿著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幣側輪滾動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時。

5:陰陵泉穴,幫助腿部消腫

位置:膝蓋內側橫紋向上,會摸到一個突起的骨頭,順著骨頭的下方和內側摸,會摸到一個凹陷的地方,這里就是陰陵泉所在位置。

很多中老年人做了一天家務後,會發現自己的小腿腫脹。這是小腿長期在同一姿勢下,氣血無法順行而導致的腫脹。這時候要用“小腿消腫穴”陰陵泉。每天在這個穴位刺激3-5分鍾,讓氣血順利通行。另外,盡可能不要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有利於全身的氣血循環,避免身體的僵硬。

6:曲骨穴,消除前列腺炎

位置:在小腹部,由肚臍從上往下推,會觸摸到一個拱形的骨頭,這塊骨頭就是恥骨,在這個拱形邊緣的中點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曲骨穴和膀胱泌尿系統的關聯最大。但凡與之相關的疾病,如通利小便、調理月經等,都可以找曲骨穴,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個重要穴位。每天按摩曲骨穴50至100次,可以很好地緩解前列腺的壓力,解決尿頻尿急等小便問題。

閱讀全文

與人體長按哪些穴道保健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十多歲會不會老年痴呆 瀏覽:450
中班敬老重陽節教案 瀏覽:950
好孝順的女兒母親 瀏覽:335
老人家血壓高200吃葯下不來 瀏覽:464
老年人血壓高值能達到多少 瀏覽:113
宜昌市養老金查詢 瀏覽:529
關於孝敬的名言警句怎麼寫 瀏覽:280
換駕駛證體檢需要做哪些體檢 瀏覽:432
52歲嫁90後 瀏覽:887
陝再養老保險 瀏覽:502
杭州市下城區養老院 瀏覽:675
風韻中年女人50歲 瀏覽:314
雁塔區附近敬老院地址查詢 瀏覽:708
養生堂電視觀眾有多少 瀏覽:848
80多歲老人家腦干出血 瀏覽:712
北京通州養老院在什麼地方 瀏覽:747
父母的職業司機怎麼填 瀏覽:207
畢業出去旅行如何和父母交流 瀏覽:831
田園生態養生湯怎麼做 瀏覽:250
90後小伙愛上46歲姐姐圖片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