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好人為什麼不長壽
眾所周知:好人不長壽。我們身邊有不少雷鋒式的人物,還有模範丈夫、善良媽媽、可敬孝子、以及一生幾乎從沒做過任何對不起人的朋友,他們的生命十分脆弱,壽命都不會太長。而那些作惡多端、欺男霸女的流氓惡棍卻活得好好的,幾乎不用上醫院看病。從而形成了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這是為什麼?我經過反復思考,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不知是否正確,供網友們探討。
上帝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是存在的,盡管我不信宇宙間會有這么一個救苦救難的偉人存在,更不相信觀音菩薩會有那麼大的能耐處處懲惡揚善,但事實和種種跡象證明神仙是存在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忠實信徒供奉他們,敬仰他們,崇拜他們,而且還遍布全世界。就連最高尚最偉大的無神論領袖**都相信神靈,給他的衛戍部隊取名8341,而且永遠不敢進入紫禁城。
假如把一個人比作神仙,那麼我們人類只是渺小的螞蟻,甚至比螞蟻還要小很多,就像是一個人在看大海,他的眼睛裡充其量能看到浪花,可我們每一個人只是那浪花里的一個小水珠而已。
不要過分的相信神靈,假如你站在億萬只打架的小螞蟻身邊,你會關心他們的死活、飢餓、貧窮嗎?會伸出手去幫助弱小的螞蟻嗎?浪花拍向堤岸,隨時會有水滴沖上來乾枯消失,你會關心它們的存在嗎?你不會,神仙也不會。這就是盡管我們燒香拜佛,跪地祈禱,而神仙根本不來幫助我們擺脫困境的原因。
盡管神仙不會幫助人類,可是他會照顧垂青善良的好人。人來到世上就是受苦受難的,因為我們人類前二十年的壽命是猴子給的,所以前二十年蹦蹦跳跳的無憂無慮。中間的三十年是牛給的,所以要像牛一樣吃苦受罪拚命幹活。後二十年的壽命是狗給的,故此要坐在門前看家護院曬太陽。後面的歲數是貓給的,所以只能躺在床上懶懶的混吃等死。
偏偏有的人心地善良,做出了不少的好事,這些好事又偏偏被無所不能的神仙看到了,於是神仙就把這樣的好人請到天堂上去,擺脫在人間受罪的困境,這就是好人不長壽的原因。人人都想死後上天堂,假如你也想上天堂的話,那就多做好事吧。
一個好人過早的去世了,請大家不要為他難過,因為他是上天堂享福,我們應該為他高興。惡人就讓他長壽吧,繼續作惡吧,他的歸宿最終是地獄。
❷ 為什麼說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
好人不長壽,來可以理解為那自些不善於心計的好人,或是那些身處奸臣當道,社會道德淪喪的那些有良知的,前者妨礙了壞人的利益,又不會保護自己,自然難以生存,後者難以適應自己所處的環境,而且他們會時刻想著拯救社會,自然活下來的是少數;
至於壞人活萬年,呵呵,我覺得應該也是那些聰明的,笨蛋估計也活不長
❸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是老天爺急於他上天堂嗎
不能一概而論!
好人有好人的好處,心潔善良不自欺,不欺別人,天在呵護,也有福,長壽的也不少!
好人的心,有時太脆弱,面對現實中的惡,無從適應,處處受排擠,內心不強大,憂悶而泣,憂愁而亡,也是存在的!
好人心胸坦盪,面對現實中的惡,應該練就一顆強大靈智的心,抵抗凶凶惡,化解凶凶惡,鎮定自若,開創自己甜美的生命,天也來呵護著,長壽也美美!
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是一句我們經常聽到的民間俗語。也是我們大家經常見到的一種人生現象。那麼,好人為什麼不長壽呢?是老天爺急得讓他進天堂嗎?不是!我認為好人不長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好人心理素質普遍差。
我們常見,生活中某某人到中年,或者剛退休就突然得惡疾去世了。聽聞最多的,就是他(她)生前好友的一句「好人不長壽」的感嘆。如果你細往下問,他(她)為什麼得惡疾呢?,就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得病前都受到過某種打擊、遭遇過某種不幸、碰到過某種心理壓力、經歷過某種坎坷……
心理素質好的人,遇到這些人生不順利,會自我排解,或者轉移出去。而好人心理素質差,遇事自己硬扛著,可又扛不動,所以,往往就得病早亡了。
壞人普遍心理素質強,因為他(她)已經習慣了人生的許多不幸和陰暗,不會把我們大家認為不好的東西放在心上。
二、好人肚量普遍都小。
好人都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大的人,行為合乎道德規范,在乎名聲要臉面,更在乎他人的看法,嫉惡如仇,容不得壞人壞事,所以肚量就小。
生活本來是不完美的, 社會 本來就存在不公平,人活在世上,得學會寬容,適應環境,大家常說,適者生存嘛!可好人往往不會寬容大度,容不得丑惡,也很怕別人說不是,就容易得心理疾病,從而影響壽命。
壞人才不在乎你什麼傳統觀念和道德規范呢!更不會把別人的看法當回事兒。干慣了壞事,臉皮就厚了,因此,相對來說,肚量就大些。
三、好人普遍膽小怕事
好人膽小怕事是非常多見的一種生活檔和升現象。好人遇事前怕狼後怕虎,顧慮重重。好人辦事是即想辦好,又使不出來;即怕別人說不是,又怕辦不好。沒有大膽創新意識,更沒有冒險精神。
壞人才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呢,表現得往往膽大妄為,遇事辦好怎麼了,辦不好又能怎麼樣?
總之,好人都是老實人,在乎自己的形象,心事重,為人處事謹小慎微,很怕別人說不是;遇事拿不起來,放不下去,使不出來,又不甘心;患得患失,寧願吃虧,也不敢得罪人。唉,好人活的都累呀!活成了好人,卻損害了 健康 。
所以,好人心腦血管病多,短命的多,長壽的少,和什麼老天爺、天堂沒有絲毫關系。
好人現象和我國的傳統儒家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為什麼好人不長壽,壞人反而活的時間長呢?對這個問題,本人的回答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本人是用現實中的例子進行深層次的剖析,
按我們通俗的分法,世上的人無非就兩種,即我們平常說的好人與壞人。何為好人,就是老實本分,對人真誠,做事認真,不會說假話,不會做壞事,他們有自己做人的底線,凡事講原則,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昧著良心去干一些非行老法的、損人的,有害國家的事,他們凡事講良心,不會去干對不起別人的棚巧事,沒有良心的事。他們說話辦事都很豪爽仗義,遇到有人干壞事他們不會為了利益而同流合污,而是堅守自己的底線。也正是這種耿直的性格,也因為在許多事上的不入流,或是因為堅持原則而損害了某些人的利益,有時會得罪人,並遭受別人的打擊報復。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往往是無助的,他們的內心很脆弱,因為他們內心單純,認為沒有得罪人別人也不會算計自己,大多連起碼的防人之心都沒有,所以經不起打擊,可能有的人會由此而抑鬱,會氣壞身體,甚至會因想不開而走上絕路,而壞人卻會高興地在那裡看著好人走向絕路,因為在他們的心裡他們覺得自己贏了。所以有時好人並活不過壞人,這也正應了世人那句話,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
❹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
俗語說:「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有人認為,這是個偽命題,是人們由於心理聚焦作用所導致的錯誤判斷。也就是說,人們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好人偶然的壞運氣,和壞人所碰到的好運氣所吸引,而忽略了相反的情況。
所以,才會在心裡形成「好人不長命」的錯覺。因此,在他們看來,好人和壞人的壽命基本相似的,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這種說法,雖然乍聽起來很有道理,也可以舉出很多好人長命、禍害早亡的例子作為佐證。如,好人有冰心、楊絳等長命百歲,壞人有希特勒、東條英機、汪精衛等遭報應夭亡等等。
好人? 壞人?
其實,「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也只是一種大而化之的概率化認知,並不是不允許特例出現。盡管,這句話中包含著人們強烈的情感傾向,但也並不代表,它一定是心理聚焦所產生的錯覺。
是的,您肯定已經看出來了,我是贊同「好人不長命」這種說法的。但是,這並不代表我要奉勸諸位以後不要做好人。希望諸位能耐心看下去,當您了解了為什麼好人不長命之後,再決定以後做好人還是壞人。
好人和壞人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相比,我們都是十惡不赦的壞人。而和魔王撒旦相比,我們又都成了徹頭徹尾的好人了。作為普羅大眾的我們,好,好不過觀世音,壞,壞不過撒旦,整天唱著那英的《霧里看花》,也借不到明辨忠奸的慧眼。
那麼如何在我們中間區分出好人和壞人呢?從自我價值保護這個角度來講,每個人都傾向於認為自燃櫻己是一個好人,而事實是,那些敢於承認自己是壞蛋的人,反而,可能更讓其他人放心一些。
心理學家曾經讓一群5~16歲的人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小明吃飯時挑食,被媽媽說了兩句,結果他一氣之下,把自己的那隻飯碗給摔了。小剛吃完飯之後,未經媽媽允許,偷偷把碗拿去洗,結果把自己家所有的碗都摔碎了。請問,相比較小明和小剛誰應該受到更嚴厲的處罰?結果七歲之前的孩子,基本上都會說小剛要受到更嚴厲的處罰,因為他摔碎的碗更多。而七歲之後的孩子,則得出相反的結果,他們認為小明應該受到更嚴厲的懲罰,因為他是故意的。
這個實驗,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正常的成年人,判斷好人壞人的標准,不在於其言行的結果,而在於其言行的內在動機。
而人的內在動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始性動機。這種動機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更大的權利和更多的資源,以更好的生存和繁衍更多的後代為目的。這種動機支配下的人類,崇尚強權和力量,更容易受到大自然的」優勝劣汰」的原則的支配,這樣的人既固執又情緒化,自我中心又容易向強權屈服,行事風格極為具有攻擊性和侵略性。最典型的代表是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納粹黨黨徒們。當代,美國的共和黨和英國的保守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具有這種內在動機的人類群體的代表。在一個穩定的社會系統中,以這種動機為主要內在動機的人,往往都是「壞人」。
另一種動機,則是來自於人類社會內部的文明力量,這種動機是以維持社會內部的穩定為目的,崇尚公平與邏輯,富有同情心,能夠將他人的利益,等同於自己的利益。這是人類適應群體生活,所演化出來的社會性動機。19世紀歐洲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們,是持有這種內在動機的典型代表。而當代美國的民主黨和英國的自由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具有這種內在動機的人類群體的代表。以這種內在動機為主的人們,當然,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好人」。
這兩種動機,都有著生物遺傳學的基礎,也都需要後天環境的進一步的強化。在每一個人體內,這兩種動機都時刻存在著,並相互斗爭著。有時,原始性動機佔有強勢地位,而有時,則以社會性動機為主導。有些人,原始性動機在更多時間內佔有優勢,是為壞人;而另一些人則在更多時間內由社會性動機作為自己孝山行為的主導,則為好人。
好人 壞人
好人,可能盡幹些壞事。如,春秋時的老好人宋襄公,只因恪守原則,不對楚軍半渡而擊,結果害的自己手下無數人命喪黃泉;方孝孺一句耿直的話「有種你滅我十族!」結果,平時連方孝孺面都沒見過的親戚鄰居,就不明不白的人頭落了地。
壞人,可能也會無意中讓周圍的人受惠。看見秦始皇的豪華車隊,就大叫「大丈夫當如此」的小流氓劉邦,在虛榮心驅使下,使盡各種陰謀詭計,擊敗大好人項羽,重新統一了中國,鞏固了秦始皇所奠定的中國兩千年封建文明的制度基礎。殺父娶母的大壞蛋楊廣,為了自己方便到揚州旅遊,以數萬巧段中人死亡為代價所開挖的京杭大運河,讓歷代王朝都受惠甚巨,至今仍發揮著余熱。
就連恃著船堅利炮的西方侵略者,為中國步入近代社會,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相信大家和我一樣,並不會因此而對曾經的侵略者們感激涕零。
中國有句古話,叫「求仁得仁」。在一個穩定的社會系統內,以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的人,往往能夠擁有更多的個人資源和更長的壽命。但是,卻是以犧牲社會評價為代價的。所以,他們落下個「壞人」的名聲,也就不足為奇了。而那些,以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為己任的人,往往卻要以犧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作為代價。人們敬重他們的英雄行為,社會評價自然是很高的。
為了民族覺醒,血薦軒轅的譚嗣同
現在,大家應該都明白了,為什麼「好人不長命」了吧?
以看見有人溺水為例,我們來看看持有不同動機的人的表現吧:
美國億萬富翁美孚石油的老總威廉洛克菲勒,是傳說中最被原始性動機支配的人(這要歸功於成功學在中國的傳播,有興趣的看官可以去網路一下他是如何教育他孫子的)。
有一天,他帶著孫子到哥倫比亞河邊去散步,為了繼續磨練孫子,他又故伎重施:「孫子哎,到河裡去游泳,遇到危險爺爺會去救你!」不長記性的小小洛克菲勒就真的下去了。結果一下去,就被湍急的水流沖到了河中間,小小洛克菲勒支撐不住,隨時都有可能沉到水底,一邊撲騰,一邊大聲呼救。這時富有的老洛克菲勒走到岸邊對孫子深沉的說道:「盡管你是我孫子,但是我才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你,誰讓你平時不好好練習游泳,又不自量力的往深水裡去呢?再說不是告訴告訴過你,不要相信任何人嗎?我讓你下去,你就下去呀!」
這時,一個撿破爛的老頭,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受著社會性動機支配的人,看到了不斷呼救的小小洛克菲勒:「噢,上帝,你怎麼可以讓一個孩子受這種折磨!」(其實,這時上帝肯定一臉懵逼:「我…我只是讓哥倫比亞河河神和他爺爺開個玩笑…西卡西,這老氓流真的見死不救啊…」)「噗通」老人衣服都沒來得及脫,就跳進水裡,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救上來之後,老人已經奄奄一息。等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搶救老人時,人群中早已沒有了洛克菲勒爺孫的蹤跡。「Oh,上帝 , Are you a SB ? ,怎麼不告訴我河裡的是個Chinese….」老人用最後一口氣說了他的遺言。(上帝無語,一臉懵逼:「什麼事都怪我,我比中國人還冤!不過,像你這種好人,如果不是觀音姐姐再四向我為你求情,我早就收了你!」)
其實,大多數人,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他們的行為,往往都是不自覺的,都是在潛意識的推動下的自動反應。體現了他在成長環境中,所受到的社會文化的影響。而對「好人不長命」的認識及反思,恰恰是人們自我意識覺醒的一種表現,盡管這種覺醒可能會伴隨著巨大痛苦的沖擊。
但是,為了掌握自己的命運,人類必須從當下的半蒙昧狀態下覺醒。
❺ 為什麼好人命不長
好人!多數都是把委屈盡量忍受,因局盯人承受能力含臘孫有限,容易造成氣凝血瘀,生病。直至死亡
所以留下:好人不長壽,孬談鏈種活千年的傳說。
❻ 為什麼說好人不長命
有句話怎麼說的,叫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雖然是民間流傳的說法,但其實它有著非常深刻意義和需要我們好好思考的道理.我們都知道關系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飲食的、情緒的、環境的、社會發展等等,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說好人難長命?情緒的破壞力有多大?我們從飲食上如何應對?從心理上又如何應對?
(以下文字有3600多字,預計耗費時間8分鍾)
Tips:
有規律的進行鍛煉
營養飲食、膳食均衡
適當維持體重
每晚睡7-8小時,每天休息或放鬆
系好安全帶,駕駛摩托帶頭盔
不吸煙、不吸毒
適度飲酒
有保護、安全的性行為
定期的健康/牙科檢查,採用醫學養生法
保持樂觀的態度和發展友誼
如果大家有關於情緒上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根小編一起討論~
文章部分信息來源:《心理學與生活》《營養與腦健康》
❼ 為什麼好人不長壽
因為好人付出得太多,善良的人想的就多,大多時候都是在考慮讓別人怎麼過得好,而忽略了版自己。權操心勞力的,沒辦法啊,其實生命有時候真的不在於長短,而在於精不精彩。所以,好好把握住此刻吧!學讓自己好好享受,就已定能夠很長壽的!
❽ 為什麼人們常說「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
其實世間很多人都是這樣的,那些奪人命搶人財的大惡之徒,他們都能長命百歲富貴一輩子,反之那些老老實實做人的,死的都比較早,我覺得可能是壞人占盡壞事兒,他並沒有什麼心不安理不得的,他的心裡沒有什麼壓力,反而活的時間久,活的自在,那些好人總在乎別人的想法,心裡總壓抑著,所以就導致五臟六腑總是出現問題,最後死的就早了,但是也有人說這是福報,你今世積福下輩子才能用,壞人做了那些壞事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而已。?
我覺得長壽不長壽都是心態的問題,只要心態好,活的時間就長,如果心態不好,天天想東想西,最後就是活活被自己氣死的。
❾ 為什麼好人不長壽
做人難,好人更難做!
受到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每個人經常會認為佛教所講的因果,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好比如古人所講的,"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一樣。其實我們在這個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卻能夠經常看到善良的人多磨難,好人卻很難做,更多的是好人的壽命並不長等等情況,甚至有的人對於謹慧這種現象就開始對佛教的因果心生懷疑,甚至是起了不好的念頭。為何"好人難做"?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好人多壞事,看完就懂了。
最近我與一位修佛人在偶然間提起了這個話吵咐題,與他交流了一番之後,我才能夠理解了其中含義。其實修佛人說:"我們之所以會這樣子,認為是由於我們個人的佛法還沒有徹底的悟透。而佛法裡面最常見的一點就是因果。但是對於生活當中為什麼會出現好人難做這種情況呢?這還得要從以下這三個方面談起。"
一、人命自有天定
佛說:"人命天註定,聚散終有時,人力是終究不能改變的。"對的,我們每個人生死有命,在這個命運面前,人類是最渺小的。但是只要我們的命運里有這一劫,不論我們怎麼去躲避,怎麼去消滅業力都是無法躲掉的。這也就是我們俗話所說的,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我們命運里註定的東西,該來的事情一定會來臨,而一些該離開的也會離開。
我們做人要懂得釋懷,因為在這個人的一輩子當中,結果並不重要,過程才是最主要的。因此我們活著的時候,可以利用自己生命的長度去擴展生命的寬度,讓自己過得更好,不論我們是否遇到了不好的事情,都要用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因為一切都是有定數存在的。
二、一切皆有因果
在佛教中,佛經中有提過:"萬般皆是命,一切皆有因果。"其實我們對於在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它存在的原因的。
之所以存在人善多磨難的一種情況,是由於上天是認為善良的人,更值得接受上天的磨練。而生活中的磨難可以使人變得更加堅強,善良的人接受了更多的磨練,就表示他有更多歷練的機會。只有一個人經歷過大小的磨難,以後遇到什麼樣困難的事情,也就能夠用磨練沉澱出來的經驗,來解決困難了。
而好人多壞事,這個說法更是站不住腳跟的。因為一個人能在生活當中種下善因,就能夠得到善果,這是佛教永遠不會變的真理。也許在生活當中有一個人,他與人為善,但最終無法還得清,上輩子欠下的債,而因果不只是存在於這一世中,而是存在於一個人的生生世世。只要我們一開始就保持上面做善良的事情,我們就能夠為自己的下一輩子積福積德。
三、行善不為長壽,在於心意
佛說:"行善的目的不是在於延年益壽,而是出於我們自己的恭敬心和誠心而做出的無私奉獻的行為。"如果一個人做到真誠做善良的事情時,是不會自己的長壽為目的去進行的,更不會以自己在生活當中所遇到的事情來平衡。如果帶著很強的目的性和非常刻意地去做一件善良的事情,就不叫做行善了,而是叫做故作。
因為一個人懷著目的性去做事情的時候,在佛教當中,他的內心就已經不夠親近了,那麼又怎樣說他是在行善呢?
佛教里說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實在事實上,佛祖是在教導著我們每個人不要去太執著於相,要去在於行一切的因緣事。如果行善,不需要爭議的話,那麼佛祖並不是說我們所做的善良事情沒有好處,而是讓我們不要去執著於行善所帶來的好處。也許我們所說的好人多壞事,其實就是他上輩子的債還沒還完,而這輩子的升晌純善良事情卻有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