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小年養生有哪些習俗

小年養生有哪些習俗

發布時間:2023-03-01 16:31:23

① 小年吃什麼養生 五款傳統保健康

1、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台。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2、粘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制椰糕用來食用並祈福,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3、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說,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飢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4、米餅
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5、殺年豬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農歷十二月二十三),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台了。挑選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6、火燒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
卿春養生

閱讀全文

與小年養生有哪些習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孝敬長輩感想100 瀏覽:986
老年人突然排不出尿怎麼辦 瀏覽:618
現在有錢就是孝順沒錢就是不孝 瀏覽:490
對重陽節的印象 瀏覽:748
子女該如何養贍養老人 瀏覽:291
關於孝敬母親的故事短的 瀏覽:778
老年人腰傷了吃核桃 瀏覽:942
重陽節關愛老人主題文章 瀏覽:48
鍋爐水質化驗工退休年齡 瀏覽:121
看父母如何優雅地催婚 瀏覽:498
批發長壽花多少錢 瀏覽:273
副教授55退休能開多少退休金 瀏覽:994
鐵路養老保險哪個好 瀏覽:891
老年人90斤 瀏覽:574
老年人躺床上發燒怎麼辦 瀏覽:819
50歲人的護膚品 瀏覽:205
女姓退休年齡 瀏覽:111
老年人談疫情 瀏覽:200
老年痴呆跟腳 瀏覽:706
孝順需要交嗎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