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長壽有兩道坎是什麼意思

長壽有兩道坎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2-04 10:58:11

1. 為什麼說73歲和84歲是老人的兩道坎,有什麼根據嗎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這是民間對人生壽命的傳說,也就是說人活到七十三歲是一個壽終關口,過了七十三歲還有望活到八十四歲。到了八十四歲又是個壽終關口,如活到八十四 歲不死,就算闖過了這道關口,還能繼續活下去。

古人認為活到這兩個年紀的老人,是最容易被老天收走的。至於原因則是相當封建迷信了:因為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

實際上,這兩個年歲並不一定是不吉利之年,不能截然看成人們壽終的關口。在我國的老人中,在七十三歲或八十四歲去世的並 不比其他年齡段多。

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生活和醫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也在提高,況且一個人的壽命長與短,取決於諸多方面的因素,而保持良好的心態則是長壽的要訣。

(1)長壽有兩道坎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現代醫學表明,人類生命活動存在著一定的周期性,約11年為一周期,這11年的周期中會有相應的高潮和低谷,而73歲、84歲恰好處於兩周期的末尾,恰是那輪周期中最低谷的階段。

另外人的器官的機能,從70歲以後各個器官開始不同程度的衰老,這個年齡以後的老人,身體容易出現狀況,對於未來的心智、信念,也越來越不堅強。

所以按照古人說的73、84確實是老人的兩道坎。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古話流傳,所以人活到73歲或84歲這兩個年紀的時候,內心總會有一種不好的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對於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負面影響。

盡管存在著「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樣的說法,但是我們還是要幫助老人用良好的心態,來渡過這兩個年紀,一生是自己一步一步活出來的,而不要因一句老話來左右生命長度。

然而「人過七十古來稀」,所以不管這個理論是否是真實的,也不管老古話是否迷信,我覺得老年人到了70歲以後就應該「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心所喜,保持愉快的心情,規律的生活習慣,細致充分的營養保障,其實活到高壽也並不是很難的。

2. 民間為什麼說73歲和84歲是坎

為啥說73歲和84歲是老年人的兩道坎?83歲老人說出奧秘,是真的嗎

為什麼說73歲和84歲是老人的兩道坎,這種說法真的可信嗎?今天可算明白了!

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句話令很多老人深信不疑,一到73和84歲就 心神不寧 ,擔心自己過不去這個「坎」。據考證,這和我國古代孔子和孟子死亡的年齡有關。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分別為虛歲73和84。因為人們對孔子和孟子十分崇敬,稱他們為聖人,而聖人都在這兩個年齡死去,平民百姓就更不容易邁過這個「坎」了。

但這種說法並無科學依據,還帶有一些迷信色彩。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不斷提高, 醫療保健 事業也發展很快,人們的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平均壽命也在逐漸延長,這種說法在事實面前也是不攻自破。

都是那麼說,73,84是老人的生命坎,不死也要遇大病大災的,都是這么說,實際人的生命根據健康情況決定壽命的,不信那個,好好的活著比啥都強.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不可抗拒,當死神抓住你,不放時,何不坦然面對,笑傲死亡。

意思就是說,當一個人活到了73歲到84歲之間的時候,是十分關鍵的一個階段。如果能把這一階段扛過去,接下來應該就不會有什麼大災大難,甚至能夠長命百歲。而在這一階段之前,人們還沒有真正地進入到「垂暮」的階段。但如果沒有跨過73歲和84歲這個坎,那麼即使沒有閻王來派人請魂,自己也會主動地去找閻王,也就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去世。

自從春秋百家爭鳴開始,儒家學說就對中國人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更是成為我國最正統的學說。而作為儒學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孔子和孟子對後世的影響不可謂不深刻。以至於這兩位聖人去世的年齡也被後人神話化,認為這是無法超越。其中孔聖人孔子活到了73歲,而孟子更是活到了84歲。

科學的角度出發,一個人的生命進行其實也是周期性的。這個周期大概是七到八年。年輕的時候這個周期對於我們來說可能不是十分的重要,因為我們的身體機能完全能夠支撐我們完成周期的轉換。但當我們年歲逐漸增長,身體的機能也會不斷的衰老,這時候周期的轉換就像蝴蝶破繭一樣,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這是民間對人生壽命的傳說,也就是說人活到七十三歲是一個壽終關口,過了七十三歲還有望活到八十四歲。到了八十四歲又是個壽終關口,如活到八十四 歲不死,就算闖過了這道關口,還能繼續活下去。
古人認為活到這兩個年紀的老人,是最容易被老天收走的。至於原因則是相當封建迷信了:因為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
實際上,這兩個年歲並不一定是不吉利之年,不能截然看成人們壽終的關口。在我國的老人中,在七十三歲或八十四歲去世的並 不比其他年齡段多。
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生活和醫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也在提高,況且一個人的壽命長與短,取決於諸多方面的因素,而保持良好的心態則是長壽的要訣。

3. 俗語中「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是哪兩道坎呢

關於人的壽命,智慧的中國人有許多有趣的說法,為了長壽,要祈福修道,你看《西遊記》,連孫悟空都為了長生滿世界拜師,而人的年齡越大,忌諱也就越多。如同不能輕易叫一個女性阿姨一樣,在和老人談及年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要尊敬。

俗語“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就是針對老年人而言,當人長到一定歲數之後,應有的忌諱和說法。

4. 為什麼說「七十三」和「八十四」是老人的兩道坎

俗語曰:「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意思是在這兩個年齡段去世的老年人比較多。但奇妙的是,確實有很多老人正是在這兩個年紀去世的,為什麼?

當他老了以後,除去生活上的照顧以外,更多的還是要關心老人的精神世界,盡量不要有憤怒、憂郁、傷心、興奮等等激烈的情緒,平靜的情緒是老人長壽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像一顆樹一樣,在經歷了萌芽的溫柔和枝繁葉茂的壯美之後,平靜的凋謝,也未嘗不是一種新的經歷。

閱讀全文

與長壽有兩道坎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口語交際怎樣做算是孝敬父母 瀏覽:789
飛躍老人院的老人需要什麼服務 瀏覽:48
家風好兒女孝順 瀏覽:169
城市戶口可以交農村養老保險 瀏覽:255
去養老院的感想日記 瀏覽:496
哪裡老人沒有衣服 瀏覽:244
退休工資是不是每年增加工齡錢 瀏覽:212
天津市便宜養老院 瀏覽:65
養老未停保轉出了怎麼辦 瀏覽:118
退休了社保可以轉回戶口所在地 瀏覽:720
久卧不起的老人如何不生痰 瀏覽:609
養老院怎麼看護愛往外面跑的老人 瀏覽:508
老年人嘔吐有痰怎麼辦 瀏覽:789
如何取回社保養老金 瀏覽:444
老人眼裡流淚眼角通紅怎麼回事 瀏覽:295
老人被關在監獄多久 瀏覽:56
老年人培訓課程 瀏覽:245
退休年齡利大於弊一辯 瀏覽:733
老年輪滑活動 瀏覽:7
四星級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