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醫苑商城是幹啥的
康醫苑商城是養生的。康醫苑針對高血糖、高血脂特推出漢方雙降茶。漢方雙降茶是一款中醫茶療產品,是根據中醫茶療的原理萃取純中草葯而成的此茶專門針對痛風患者進行調養的,可用來養生。
2. 哪些飲食習慣不改,尿酸易「超標」為什麼呢
現在人們都比較注重養生,如果不注重飲食習慣,會引起高尿酸從而形成痛風對身體的危害是比較大的,所以要少吃一類高嘌呤的食物,並且不要喝過量的酒。這些都會影響身體中尿酸的代謝情況,如果尿酸代謝出現異常就會形成痛風,最後影響人們的健康。
很多人都知道酒精的成分,對身體危害比較大,如果過量飲酒就會出現身體中尿酸代謝異常的情況。除了這些之外,也不能夠吃糖分含量過多的飲品,因為糖分在身體中堆積之後就會產生一些三類性質的物質,從而抑制尿酸的排泄,最後形成高尿酸的狀況。很多人不注重飲食習慣,最終會傷害身體,所以要遠離煙酒,也要遠離一些飲品,多喝一些開水對身體比較好。
3. 5款五穀雜糧茶飲健脾補血養生
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忽視了粗糙的五穀雜糧才是飲食養生的根本,導致疾病的發生,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等日益嚴重。所以適量吃粗糧、雜糧才好,能幫助身體排毒,預防疾病,避免肥胖,怕口感不好,可將五穀雜糧做成茶,美味又養生。下面推薦幾款用五穀雜糧泡成的保健茶,養生功效非比尋常,很適合都市人飲用。
一、補血養生茶
面有菜色的美人,天天喝一杯,半個月後還你一臉好氣色。
綠豆是清涼解渴綠尖兵,葯用歷史悠久的綠豆,其清熱消暑、利尿。與明目降壓、潤喉止渴的作用,對消除中暑、食物中毒與小便不利等症有益。
飲用宜忌:綠豆性涼。脾胃虛寒與有腹瀉的患者不宜食用;也因容易導致脹氣。所以消化不良者宜適量食用。
茶材:綠豆、紅棗各30克,紅糖適量,水500ml。
作法:1、將綠豆、紅棗洗凈,瀝干後和水一起入鍋中。
2、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至豆爛後,調入紅糖拌勻,濾渣取汁後即可飲用。
二、活血補身茶
經期後期或經量少時,可飲用此茶飲作為呵護虛弱身體之用。
飲用宜忌:有普林含高與質地較硬、不易消化的特性。尿酸或有痛風症狀者、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宜食用過多。
茶材:黑豆100克,蘇木10克,紅糖適量,水700ml。
作法:1、黑豆以水略洗,瀝干備用。
2、鍋中加入黑豆、蘇木及水,燉煮至黑豆熟透後,撈除蘇木及黑豆。
3、再加入紅糖,攪攔至融化後即可飲用。
三、消炎明目茶
黃豆是植物中的肉類總管。黃豆中的卵磷脂與多樣維生素對人體有益。可改善心血管疾病與婦女性更年期症狀、老年痴呆症等:而其所富含的.蛋白質更被譽為「農地里長出來的肉類」!
飲用宜忌:黃豆含較高普林。故痛風或尿酸過高都不宜大量食用:而若痛風發作時應忌食,且黃豆較不易消化應避免過量食用。而其中含有胰蛋白酵素抑制劑,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煮熟後再食用較好。
茶材:黃豆30克,桑葉15克,水700ml。
作法:1、桑葉、黃豆洗凈瀝干,和水同入鍋中,
2、先以大火煮至沸後,再轉小火慢慢熬,至王爛即可離火,濾渣取汗後即可飲用。
四、益肝解毒茶
餐前飲用用一杯香甜的紅豆花生茶飲,可有清熱解毒、緩和慢性肝炎的效用!
紅豆是利尿補血紅騎士。紅豆能利尿消腫。常被用來作為減肥食材;加上補血的卓越功效,除了對婦女經期有益,更可讓氣色盈潤,讓你不擦腮紅也漂亮!
飲用宜忌:紅豆葯性平緩。要治療水腫應長期食用才可看見效果:也因有利尿作用。所以尿多的應適量食用。若想使水腫與利尿的效果更加顯,則應用較細長的葯用赤小豆。
茶材:紅豆50克,帶皮花生25克,紅棗、紅糖各15克,水700ml。
作法:1、紅豆、帶皮花生洗凈、瀝干,紅棗洗凈以溫開水浸泡約10分鍾後備用。
2、鍋中加入水,紅豆及帶皮花生,以小火燉煮1個半小時。
3、再加入紅棗紅、糖拌勻,再燉30分鍾後,即可濾渣取汁、倒入杯中飲用。
五、消斑補臟茶
每天喝這道茶,可使雀斑變淡,並滋潤肝肺,讓你從內到外,近乎完美!
芝麻是美膚抗老小鬥士。芝麻依種子顏色可分為白芝麻、黑芝麻、金芝麻(黃褐色)等品種,但效果皆大同小異:小小身軀中所含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與卵磷脂,都可在人體中發揮大大的功效!
飲用宜忌:因性燥熱。所以有熱燥性咳嗽、喉嚨腫痛,或皮膚癢、牙痛、腸胃炎的患者都不宜食用。
茶材:黑芝麻、核桃仁各30克,牛奶、豆漿各200ml,蜂蜜適量。
作法:1、將黑芝麻和核仁略洗、瀝干後,放入研缽磨成細末;牛奶、豆漿放入鍋中煮熱。
2、將磨好的細末加入牛奶豆漿中混勻,再拌入蜂蜜調勻後,即可飲用。
4. 燉湯的時候,營養在湯里還是肉裡面
一、湯vs肉,「營養爭霸」誰會贏
1.經過幾個小時的熬制,湯水的顏色慢慢從清澈透明變成乳白色、棕黃色,香氣撲鼻而來,基於此,人們會認為葯材和肉的營養全部都釋放到湯水裡了。其實,要論營養,肉可以說是躺贏了。
2.先看看面湯水裡的營養物質有啥?肉類經過熬煮後,會將部分可溶性物質釋放出來,如肽類、氨基酸等,其中蛋白質的含量少得可憐,不會超過2%。
3.再了解下肉裡面的營養物質有啥?肉裡面含有營養物質很多,一些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也是非常豐富,如鈣、鐵等,而且蛋白質的含量也是湯水的10倍左右。
都說喝湯不如吃肉,那還要這湯有何用?既然湯裡面的營養價值還不如一塊肉,那喝湯還有什麼意義?其實,喝湯的意義大著呢!
二、燉湯營養價值
1.喝湯對腸胃很友好
由於湯裡面的蛋白質含量較低,因此對於消化能力不好的群體來說,喝湯是一種很好的飲食方式。如果讓消化力差的人大口吃肉,不僅不能吸收肉里的成分,反而會累壞腸胃。
2.喝湯能改善氣色
對於貧血的婦女、產後的母親而言,喝湯還具有改善氣色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湯汁中的氮類物質能被人體快速吸收,能逐漸改善人的食慾,讓人的精神逐漸變佳。
3.喝湯能夠養生
根據體質、氣候等因素來確定湯水食材,確實是一種較為養生的飲食方式。
4.喝湯適量
湯雖好,但如果你被痛風纏上了,最好是少喝湯。另外,在熬制的時候,要注意鹽和油要少放,浮在上面的油一定要用勺子颳走,否則因為喝了幾口湯,導致體重飈上去了,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5. 有急性痛風想鋪電熱毯,但有腎結石可以整晚開電熱毯嗎
首先,先說說電熱毯。電熱毯於養生保健沒有任何好處,尤其是整夜開著。不管你有病沒病,電熱毯整夜使用時間一長必定身體出問題。
其次,再談談如何電熱毯的替代物。很多人使用電熱毯目的是為了解決上床前那刺骨的冰冷感,其實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紡織物都具備在寒冷的冬天摸上去也不覺得冰冷。雪尼爾、珊瑚毯、拉絨(拉舍爾)等等。
最後,給你個建議,買兩床珊瑚毯,一床墊一床蓋(外面再加上平常蓋的被子)保證你不再懼怕冬天上床時的寒冷。
6. 道醫養生方法
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
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葯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庄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顯慶三年(658),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674),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
據傳孫思邈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終身不仕,隱於山林。親自採制葯物,為人治病。他搜集民間驗方、秘方,總結臨床經驗及前代醫學理論,為醫學和葯物學作出重要貢獻。後世尊其為「葯王」。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張仲景《傷寒論》後,將傷寒歸為十二論,提出傷寒禁忌十五條,頗為後世傷寒學家所重視。
他搜集了東漢至唐以前許多醫論、醫方以及用葯、針灸等經驗,兼及服餌、食療、導引、按摩等養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門,已接近現代臨床醫學的分類方法。全書合方、論五千三百首,集方廣泛,內容豐富,是我國唐代醫學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對後世醫學特別是方劑學的發展,有著明顯的影響和貢獻;並對日本、朝鮮醫學之發展也有積極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屬其晚年作品,系對《千金要方》的全面補充。全書分一百八十九門,合方、論、法二千九百餘首,記載葯物八百多種,尤以治療傷寒、中風、雜病和瘡癰最見療效。
他堅持辨證施治的方法,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
只要「良醫導之以葯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他重視醫德,不分「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皆一視同仁。聲言「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他極為重視婦幼保健,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置於《千金要方》之首。
孫思邈將道教內修理論和醫學、衛生學相結合,把養生學也作為醫療內容。認為人到暮年,體態特徵和生理、病理都有變化。欲求長壽,須注意飲食起居等養生之道。他在《千金要方·養性序第一》中特別強調老年人「唾不至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久處,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並「兼之以導引、行氣」及「房中補益」之術。
他對人之衰老過程和表現,心理特徵和變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醫療等都有全面的觀察和深透的分析。
認為老年人當從事諸如調氣、按摩、導引、行氣以及散步等適合老人特點的活動,從而豐富了道教內修的內容與方法,並對煉丹服食以求長生成仙的道教方術作了探索。
認為服食金丹而成仙是「神道懸邈,雲跡疏絕,徒望青天,莫知升舉」。
但他把煉丹作為制葯的手段,其目的在於救急濟危。他煉制的「太一神精丹」,即「主客忤霍亂,腹病脹滿,屍餫e惡風,癲狂鬼語,盅毒妖魅,溫症」。
史載其著作計三十餘種,唯多亡佚。現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國著名醫學著作。其他如《攝養論》《太清丹經要訣》《枕中方》等數種,尚有部分佚文可見。
7. 哪些人不適合吃黑豆湯
哪些人不適合吃黑豆湯
哪些人不適合吃黑豆湯,黑豆作為雜糧經常出現在湯粥等食物里,由於黑豆營養成分豐富,平時吃點黑豆還能起補血的效果。但是人的體質不同養生也要因人而異,黑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下面就告訴你哪些人不適合吃黑豆湯,不養生還可能引起副作用。
痛風病人不能吃黑豆,因為豆類含嘌呤高,會造成尿酸代謝障礙,尿酸沉積在骨關節上造成痛風。因此通風患者吃黑豆的話,只會加重通風的程度,因此必須對黑豆忌口。同時體內濕氣比較重也建議少吃,及時吃也需要跟赤小豆和薏米同吃,這樣才能達到中和濕氣的效果。因此,吃黑豆之前,有必要了解自己是屬於什麼體質,是否適合吃它,這樣才對自身健康負責的行為。
養生需要因人而異,黑豆對健康雖有諸多好處,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吃黑豆養生。我們知道黑豆它是一種粗糧,跟大米、麵粉,含有比較多的寡糖、植酸、皂角素等成分。因此對於腸胃不好的人,經常吃黑豆也會加重腸胃負擔。尤其是老年人腸胃不好還經常吃黑豆,這就容易出現對腸胃的刺激和加重,最終容易引起腹脹、腹痛,也不利於其他營養的吸收利用。因此,這類人也是不宜吃黑豆,否則容易給自身健康帶來更多的影響。
1、體虛的人
黑豆炒食燥熱,會損傷脾臟,虛弱的人不宜食用。
2、消化不良的人
黑豆不易消化,消化功能不佳、食積腹脹者要少食或不食。
3、痛風患者
黑豆的嘌呤含量較高,痛風患者應慎吃。
4、腎炎、腎功能不全患者
雖然黑豆能補腎,但如果患了急性腎炎或者腎功能不全的話,那就不能吃黑豆了。這是因為腎臟無法及時排泄出體內的代謝廢物,蛋白質攝入太多,會加重腎臟負擔,而黑豆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49.8% 居豆類之首。
1、痛風病人
痛風的朋友不僅不能吃黑豆,豆類和豆製品都不能吃。豆類的'嘌呤含量都比較高,嘌呤會導致尿酸代謝障礙,而尿酸沉積在骨關節上就會造成痛風,所以痛風病人吃了會使痛風的症狀加重。
2、腎病患者
雖然黑度有一定的補腎的功效,但是腎病症狀嚴重的朋友最好是不要吃黑豆。黑豆不容易被消化,所以腎病嚴重的朋友吃了黑豆可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導致腎臟的病情加重。
3、小孩子
雖然黑豆的味道和營養價值都很不錯,但是不建議小孩子食用,特別是一歲以內的嬰兒。黑豆是一種產氣的食物,食用黑豆之後不僅不容易消化,還有能夠使肚子脹氣,而小孩子的胃腸道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或者還很柔弱,吃黑豆可能會對小孩子的胃腸道造成不好的影響。
8. 除了散步,老年人養生還可以嘗試這3種方法,既簡單又實用
說到老年 養生 ,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每天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耳熟能詳的俗語,的確,老年人群適合進行一些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其中步行就是較為簡單方便的一種。常常散步有助於血液流動順暢、心肺功能改善,還可改善精神狀態,可以算得上是老年人首選的 養生 方法之一。
不過,要是說到最為便捷的調養身體的方式排名,散步卻進不了前三甲,這3種生活中十分平常的事情,要是能夠堅持,或許更能夠起到不俗的 養生 作用,不妨一試。
1.多喝水
正所謂水是生命之源,飲用水的質和量,也決定著生命的質量。根據世衛組織建議,正常成年人每天至少應該攝取2500ml水分,除去食物中的水分後,建議每天飲水要在2000ml以上。經常飲水可以加速機體的新陳代謝速率,幫助快速排出代謝產生的毒素,也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保證血液不至於過度黏稠。此外,若是有高尿酸、高血糖這類疾病的人士,經常飲水也能夠幫助調節體內物質濃度,預防痛風病和糖尿病發生或加重。
經常飲水還能夠幫助改善氣色、潤腸通便,對身體好處多多。總之,保持時刻飲水的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這對身體或許有損傷。
2.多泡腳
腳部乃是人體經脈和穴位匯聚之處,幾乎所有臟腑都能夠在腳部找到對應的區位,在中醫理論中,經常泡腳有助於活血化瘀、暢通血脈,對改善體寒體弱、氣虛乏力有明顯效果。
即便是拋開中醫理論不談,泡腳也能夠改善手腳冰涼的狀況,40 左右的水溫能夠促進腳部和周身血液循環,加速養料供給和廢物代謝,增強機體功能。對於精神不佳、睡眠質量較低的人群,泡腳也是不錯的調理方法,在睡眠前泡幾十分鍾的腳,能夠提升睡眠質量,幫助精神飽滿有活力。
3.保持好心情
人到老年,切忌動怒,保持恬淡樂觀的心態,對 健康 和 養生 幫助不小。老年人的血管 健康 和神經活力不再如年輕時那樣健全,若是長期處於消極、悲觀的情緒之中,很容易誘發各種身體疾病。並且,當患病之後,低沉的情緒也不利於病症的恢復,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說,老年人 養生 ,養心是關鍵。平時可以多走動走動,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又或者可以經常出去旅 旅遊 ,放鬆一下,這樣都利於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就算是出行不便或者身體抱恙時,也可以做一些輕松的事情來保持身心愉悅。當心態積極的時候, 養生 也會變得更為簡單。
總之,老年人應當保持人老心不老的狀態,積極調理身體,便可有效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