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孟氏最長壽老人現在多少歲

孟氏最長壽老人現在多少歲

發布時間:2023-01-09 04:40:07

1. 孟子的老師是誰

孟子的老師:子思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大約生於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於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歲。
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於孔子的高足曾參,孔子的思想學說由曾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
3、莊子老師:沒有師承
莊子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但沒有師承。據《史記》記載莊周「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萬余言,大抵率寓言也」。
他在哲學思想上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使道家真正成為一個學派,他也成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孫武:沒有師承
孫武是靠自己的經驗自學,沒有師承。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

2.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

主持詞要把握好吸引觀眾、導入主題、創設情境等環節以吸引觀眾。在當下的中國社會,司儀等是很多場合都需要的角色,相信大家又在為寫主持詞犯愁了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1

今天是母親八十大壽,我們兄弟姐妹和大家相聚在此,共同祝母親80大壽。養育之恩如滔滔江河不絕,寸草之心難報三春艷陽光輝!值此母親80誕辰這個美好時刻,我謹帶表全家敬祝母親健康長壽!向光臨壽誕現場的各位賓朋致以崇高的敬意!

風風雨雨80年,媽媽閱盡人間滄桑,她一生中積累的最大財富的她那勤勞善良的樸素品格,她那寬厚待人的處事之道,她那嚴愛有加的朴實家風。這一切伴隨她經歷了坎坷歲月,更伴隨她迎來了今天兒孫繞膝,晚年生活的幸福安康!天底下最偉大、最無私、最崇高、最溫暖、最實惠、最感人的愛是母愛!我們的母親是一位神聖而平凡、高尚而朴實的好母親,我的母親一位思想開明、豁達大度、寬容忍讓、和睦鄰里、勤勞節儉、尊老愛幼的好母親。在最艱難的歲月里,維護著我們家庭的團聚,在困苦的環境中完成了贍養長輩哺育兒女的重任。她的一言一行感化著我們,激烈著我們,為我們這個家庭支撐著一片生活的藍天,為兒女們鋪建一條幸福健康的道路,我們對母親有報不完的恩,敘不斷的情,母親啊!我們永遠愛著你,母親80歲高齡了,但她老人家人不綴勞作,不忘貢獻余熱,播撒著對我們的愛心,她的美德是我們最好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她的美德是我們賴以自豪和驕傲的傳家之本!母親啊!您老人家今後的日子會更加幸福安康快樂!因為我們永遠深深地愛著你!

這次母親的壽宴是我們做兒女們一再要求下才舉辦的,老人家再三要求我們不要張揚,不要奢侈,不要給親朋好友們添麻煩,但我們想到這個大家庭的幸福祥和,看到第三代人、第四代人天真活潑和成長進步,借母親誕辰這個契機,回顧母親的美德,弘揚長輩的風范,增進鄰里的友誼,傾敘親朋的情愛,一同共享老人家的庇佑和福祉,這是我們最大的心願!藉此機會,感謝各位親朋好友一直以來給予我們家庭的無私關懷和幫助,感謝各位親朋至交的光臨!藉此機會,我們在這里向你們鞠躬,我們感謝你們,我們的母親感謝你們!

最後祝母親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祝母親健康快樂天天笑,益壽延歲百年春!

20xx年6月3日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2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康乃馨盛開的季節,天空飄著祝福的細雨。蒼天毫不眷戀他的好運、幸福和真誠,讓我們在此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孟氏家族的老前輩、一位八旬老人的大壽喜宴。首先請允許我代表老壽星及其家屬,向在座的各位至以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此刻,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心中流淌的是一份激動,一份開懷,一份幸福。那就讓我們首先祝願老人家增福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同時也祝福在座的每一位來賓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合家歡樂!

人生七十古來稀,耄耋之年更甜蜜。老人歷經了80年的風風雨雨,感受時代的滄桑巨變,含辛茹苦將兒女培養成人,如今已是兒孫滿堂,盡享天年之樂。歲月的刻刀在老人慈祥的臉龐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跡,記錄著這80年的酸甜苦辣;時光的染發劑把老人的兩鬢染上了一縷縷銀霜,撰寫著這80載的豐功偉績。下面就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請家人把老壽星扶上壽座!

請全體起立給老壽星祝壽!

一祝老壽星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二祝老壽星萬事如意、晚年幸福;

三祝老壽星笑口常開、身體安康。

接下來有請孟氏家族代表孟校長為老人獻祝詞。

感情孟校熱情洋溢的祝詞。老人家,您今天高興嗎?那麼此刻您想不想表達一下內心的感受?請大家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老人家表達此刻的心聲!

這正是喜看兒孫站堂前,只願家風代代傳。讓我們。讓我們一起點燃生日蠟燭,唱起生日歌――「祝你身日快樂」。再次祝福老人家松鶴長春,春秋不老,富貴安康,歡樂遠長。一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共創美好未來。現在有請老壽星吹滅生日蠟燭,分享生日蛋糕。那位願意為老人祝詞或唱歌一曲?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壽慶到此就結束,有請老壽星起駕入席,同大家共進壽宴。祝大家開懷暢飲,共享快樂時光。謝謝大家!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3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

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個好日子,今天是個專屬於我母親的好日子,今天也更是屬於我們大家的好日子,大家於百忙中抽出寶貴時間來參加老母親八十大壽慶典,雖然現在是寒冬臘月,但我心裡倍感溫暖,請允許我代表全家人向各位致以最誠摯的謝意!祝老母親和在座的長輩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我的同輩和晚輩們笑口常開,事業有成!

母親是我們村屈指可數的'壽星之一,並且,在我的前三代先輩中是最長壽的!母親的長壽得益於他的知識淵博,胸懷寬廣。在養生保健方面,他很注重自己的日常飲食起居。這樣既做到了身體健康,又減少了子女們的負擔,這是我們做子女的福分。善者壽,母親善良勤儉,淡泊名利,他平時關愛家人,友善鄰居,為人處世以忍讓為先。盡管在家族中資格老做事多但從來都是任勞任怨,從不爭名奪利。做到了「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仁德者壽,母親給我們姊妹幾個樹立了道德榜樣,百善孝為先,我親眼目睹親身經歷過母親帶領幾位叔叔以將近七十高齡悉心照料近九十高齡的奶奶。母親的言傳身教,子女們受益匪淺。都下決心把老人的生活照顧好,不能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把老一輩的優良傳統繼承並發揚,讓老人安享晚年,樂享天倫1

當然,我們不管怎樣做也報答不完父母的恩情。古詩說得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八十載的艱難困苦,八十年的雨雪風霜。八十年中母親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八十年裡母親又有多少的日日奔忙。時至今日,歲月無情的把皺紋刻上老母親的面龐,兒女們多麼希望老母親能永久幸福安康。母親,現在你的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為人父母。「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們已經親身體會到你當初養育我們的艱難困苦。你曾經有過「恨鐵不成鋼」的殷殷期盼,你也曾經有過「兒行千里父擔憂」的綿綿深情。你經常教育我們家和才能萬事興,現在我們的家庭和睦,生活幸福。你再也不用為兒女操心費力,茶飯不香。對子女你已經是義盡仁致,功德無量!現在你應當安度晚年,福壽永享!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常言道;人生的幸福是健康。老母親的健康是我們家的福分,我們家願把這個福分與大家共享,同時祝大家的父母都長命百歲身體安康,1家家美滿,福壽無疆!

我再一次的祝福老母親福如長江水,壽比南山松!也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祝願大家萬事都如意,事業更輝煌!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4

今天是母親八十大壽,我們兄弟姐妹和大家相聚在此,共同祝母親80大壽。養育之恩如滔滔江河不絕,寸草之心難報三春艷陽光輝!值此母親80誕辰這個美好時刻,我謹帶表全家敬祝母親健康長壽!向光臨壽誕現場的各位賓朋致以崇高的敬意!

風風雨雨80年,媽媽閱盡人間滄桑,她一生中積累的最大財富的她那勤勞善良的樸素品格,她那寬厚待人的處事之道,她那嚴愛有加的朴實家風。這一切伴隨她經歷了坎坷歲月,更伴隨她迎來了今天兒孫繞膝,晚年生活的幸福安康!

天底下最偉大、最無私、最崇高、最溫暖、最實惠、最感人的愛是母愛!我們的母親是一位神聖而平凡、高尚而朴實的好母親,我的母親一位思想開明、豁達大度、寬容忍讓、和睦鄰里、勤勞節儉、尊老愛幼的好母親。在最艱難的歲月里,維護著我們家庭的團聚,在困苦的環境中完成了贍養長輩哺育兒女的重任。她的一言一行感化著我們,激烈著我們,為我們這個家庭支撐著一片生活的藍天,為兒女們鋪建一條幸福健康的道路,我們對母親有報不完的恩,敘不斷的情,母親啊!我們永遠愛著你,母親80歲高齡了,但她老人家人不綴勞作,不忘貢獻余熱,播撒著對我

們的愛心,她的美德是我們最好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她的美德是我們賴以自豪和驕傲的傳家之本!母親啊!您老人家今後的日子會更加幸福安康快樂!因為我們永遠深深地愛著你!

這次母親的壽宴是我們做兒女們一再要求下才舉辦的,老人家再三要求我們不要張揚,不要奢侈,不要給親朋好友們添麻煩,但我們想到這個大家庭的幸福祥和,看到第三代人、第四代人天真活潑和成長進步,借母親誕辰這個契機,回顧母親的美德,弘揚長輩的風范,增進鄰里的友誼,傾敘親朋的情愛,一同共享老人家的庇佑和福祉,這是我們最大的心願!藉此機會,感謝各位親朋好友一直以來給予我們家庭的無私關懷和幫助,感謝各位親朋至交的光臨!藉此機會,我們在這里向你們鞠躬,我們感謝你們,我們的母親感謝你們!

最後祝母親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祝母親健康快樂天天笑,益壽延歲百年春!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5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中午好!

雲鶴千年壽,蒼松萬古春,有福稱壽星,八十正輝煌,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我們祖孫四代歡聚一堂,為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帶著一份共同的祝願,共同慶祝老母親的80歲壽辰。可謂一家喜事千人喜,無限欣慰在心裡。

朋友們,世界上有一種聲音,是最美麗的曲調,那便是母親的聲音。無論我們富有還是貧窮,當官還是為民,無論我們顯貴還是平凡,母親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守護神,都是我們的,我們的生命之根。「母親」這兩個字,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動人、最親切、尚也是最偉大的字眼。

下面就用閻維文的《母親》唱出我們子女對母親的感恩之情吧。(放視頻「母親」)

串講詞(閻維文的《祝母親健康長壽》前奏部分帶著,念就行)生日蛋糕上的8根蠟燭,象徵著老人家八十大壽,而4層的蛋糕象徵著兒女、孫輩、重孫輩的孩子們的為老人獻上的一片孝心,蛋糕中甜甜的、淡淡的奶香味象徵著所有的兒女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現在我們點燃生日燭光,讓我們的老壽星輕輕的閉上眼睛,默默的許個心願,讓我們共同唱響《生日快樂歌》。

親朋共享天倫樂,歡聲笑語壽滿堂。各位親友,千言萬語道不盡兒孫對老人的感恩之情,還是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共同祝福她老人家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同時也祝福各位以及天下所有的父母,幸福安康,吉祥如意!

下面壽宴正式開始,請大家入席,讓我們舉起歡樂的酒杯,斟滿舒心的美酒,為老壽星和各位來賓的健康幸福、快樂吉祥——乾杯!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6

尊敬的各位來賓、鄰里鄉親、親朋好友:

大家好!各位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我母親八秋華誕之慶,我代表我的兄、弟、妹及全家人對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深切祝願我的母親福海郎照千秋月,壽域光涵萬里天。

憶往昔,母親隨父奔波,耕田織衣,勤勞持家,撫弄兒女,歷盡千辛萬苦。看今日,喜逢盛世享大年,四世同堂共瞻寶婺輝。羊雀方知報哺恩,兒女們怎能忘記父母養育情。母親晚年期間,我們兄、弟、妹及全家人一定發揚中華民族的美德,對老人更要細心照料,孝順侍奉,使母親慈顏久駐,厚福無疆。

謝謝大家!

兒:xxx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7

焦: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親朋(無音樂)

李:親愛的爺爺奶奶、大爺大娘、姑姑姑夫、爸爸媽媽以及李家所有的子孫們

合:大家中午好!

焦: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李:親朋共享天倫樂,歡聲笑語壽滿堂

焦:今天,我們滿懷喜悅,滿懷激動

李:今天,我們帶著甜蜜,帶著祝福

合:一起聚在鴿子樓大酒店裡

焦:共同慶賀李**老人家

李:我最親愛的奶奶

合:八十大壽

焦:在這里,我首先代表今天到場的各位來賓和親朋好友祝願咱們的老壽星李**老人家生日快樂,幸福健康,福壽滿堂,天倫永享!

李:作為孫子,我也代表我們全家28口人,向參加今天慶典活動的各位來賓和親朋好友,表示熱情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合:謝謝你們!

焦:現在,我鄭重宣布:李**老太太的80大壽慶典儀式正式開始!讓我們用最最熱烈的掌聲,歡迎老壽星到壽椅上就坐。

李:有請奶奶、爺爺《步步高》

焦:慶典儀式第一項,鳴炮奏樂《鞭炮聲》

李:慶典儀式第二項,由我向各位親朋簡單介紹下我親愛的奶奶。奶奶屬狗,今年整整八十歲,她和爺爺風風雨雨,患難與共,含辛茹苦地把大爺姑姑爸爸他們四個兒女扶養成人。在花甲、古稀之年,又不顧辛苦地關愛我們這些孫子輩,讓我們個個成人成才!如今,歲月和操勞把爺爺奶奶的青絲染成了銀發,但他們的辛苦沒有白費,因為,我們這些兒孫們都在努力地學習、認真地工作、快樂地生活,也為爺爺奶奶贏得了光榮。

焦:世航說得很對,李媽媽一家人,正像老鄉鄰居們稱贊的那樣,是:兒子孝,兒媳賢,女兒能,女婿強,孫輩表現優異,曾孫們活潑可愛,真的是四世同堂福滿天,喜事佳話頻頻傳!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再次祝福李媽媽一家人!(鼓掌)

李:朵朵鮮花顆顆心,心心相連祝福深。下面有請****給爺爺奶奶敬獻鮮花,表達我們孫輩的祝福。《金蛇狂舞》

焦:好,掌聲響起!孫子們把最真誠的祝福和最美好的祝願融在了鮮花中,讓我們祝願老壽星以後的生活就像這鮮花一樣美麗,一樣燦爛!(鼓掌)

李:下面,請大家把目光聚集在這幅「壽」字上。《祝壽歌》

焦:這個喜氣洋洋的「壽」字,是中國書畫協會副主席著名書法家劉石剛老師的墨寶,名叫「龍頭壽」。這個「壽」字是非常講究的,它用的紙是「萬年紅」,意味著李媽媽一家人全都能紅紅火火到永遠!而這個壽的寫法更是獨一無二,叫「長壽100多一點」。

李:這個「壽」字表達了我們全家人希望爺爺奶奶健康快樂,長命百歲的願望。《吉祥如意》

焦:下面,我們有請來賓代表***致賀詞

李:大家歡迎(賀詞省略)

焦:謝謝***!大家看到了,來賓們有來賓的感情,可東道主有東道主的心願。下面就請老壽星的子女代表李**致答辭。有請!(答辭省略)《爸媽謝謝你》

李:謝謝大伯!今天,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的哥哥,也要代表我們孫子輩表達對奶奶的祝福之情。有請哥哥上場!《祝壽歌》

焦:現在,李爸爸李媽媽是「喜看兒孫圍身邊,優良家風代代傳」。接下來我們就請一家之主李爸爸來講幾句,好不好?《家和萬事興》

李:有請爺爺!

焦:謝謝李爸爸!今天啊,正是年逾八十稀有,慶典情濃於酒。兒孫歡聚一堂,幸福永駐心房!下面,就請攝像師為老壽星全家照張全家福,永遠記住這幸福的時光,美好的一天!(照相) 《相親相愛一家人》

(統一指揮,不同姿勢。喊出「家和萬事興」「我有錢」等。)

李:下面,我提議,開始點蠟燭,唱生日歌。有請壽星奶奶面對蛋糕和蠟燭,輕輕閉上眼睛,默默許個心願!

《生日歌》

焦:我們看到星星點點的燭光映紅了老壽星的笑臉。我們相信有這么多親朋好友的真誠祝福,您的願望一定能夠實現!

李:下面請壽星奶奶吹蠟燭!切蛋糕!願爺爺奶奶健康快樂、甜甜蜜蜜,都能

合:長壽一百多一點!

焦:今天,鴿子樓里笑聲歡,全家老少大團圓

李:此刻,親朋好友祝大壽,四世同堂共春秋

焦:感謝各位朋友

李:謝謝各位來賓

合:壽慶儀式到此結束,壽宴正式開始《祝酒歌》

焦:有請老壽星起駕入席同大家共進壽宴,讓我們一起舉杯,祝老人家

集體合:長壽一百多一點!

(酒宴期間歌曲逐首播放,營造氣氛)

母親八十大壽主持詞8

各位親朋好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臘月二十五,明天是臘月二十六,是老壽星八十歲生日,在這美好的日子裡,我們祖孫四代人歡聚一堂,共同祝願老壽星生日快樂,祝願老人家壽比南山永享天倫,福如東海日月昌明。下面我宣布:老壽星八十壽辰慶典儀式現在開始!

第一項:有請老壽星台上就座。

第二項:鳴炮奏樂。

第三項:晚輩拜壽。八十年風風雨雨,老人含辛茹苦把子女撫養成人,而滄桑的歲月在老人額頭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兒孫們千言萬語無法表達對老人的恩情,希望老人延年益壽幸福安康!下面為老壽星拜壽儀式正式開始!

1、首先請老壽星的兒子、兒媳給老壽星磕頭拜壽。

一叩首:祝母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二叩首:祝母親身體健康、萬事順心;

三叩首:祝母親笑口常開、天倫永享。

2、請老壽星的女兒、女婿給老壽星磕頭拜壽。

一叩首:祝母親生日快樂、晚年幸福;

二叩首:祝母親笑口常開、心想事成;

三叩首:祝母親日月昌明、松鶴長春。

3、請老壽星的孫子、孫媳、孫女、外孫、外孫媳給老壽星磕頭拜壽。

一叩首:祝老人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二叩首:祝老人事事順心、快樂永伴;

三叩首:祝老人壽比天高、福如海深。

4、請老壽星的曾孫子、曾孫女給老壽星磕頭拜壽。

第四項:敬獻生日蛋糕。請兒女們在生日蛋糕上插上燭光。

現在生日燭光已經點燃,注視著生日燭光的火焰,就好像生命的旋律在輕聲地吟唱,又像人生的長河曲折蜿蜒,祝願老人永遠擁有開心的一刻,快樂的一天,平安的一年,幸福的一生。

八十年的風雨歷程,八十年的酸甜苦辣,八十年的開花結果,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子女們也開始承擔起為人父母的責任,更能體會到老人的慈愛和養育子女的艱辛,這時候子女們最想說的就是——祝您生日快樂!讓我們一起唱起生日贊歌,共同祝願老壽星增福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請老壽星雙手合十,閉上雙眼,黙黙地許個心願。

第五項:燃放煙花。老壽星八十壽辰慶典禮成。謝謝大家!

;

3. 孟子的資料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中文名: 孟軻
外文名: Mencius
別名: 孟子,子輿,子車,子居,亞聖
國籍: 魯國
民族: 華夏族
出生地: 鄒(今山東鄒縣)
出生日期: 公元前372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289年
職業: 學者,思想家
主要成就: 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
以後就稱為「亞聖」
其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
代表作品: 《孟子》
所處時代: 戰國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又字子車、子居(待證實)。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被稱為「孔孟之道」。孔子是至聖,孟子是亞聖。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批駁楊朱,墨翟。孟子像(20張)父名激,母仉氏。字型大小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型大小,字型大小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譜》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採用。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孟子
,是後世母教之典範。《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孟子雕像
周烈王4年 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約生於此時 周顯王12年 魏惠王13年 韓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約十五歲,受業於子思門人 周顯王17年 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約二十歲,欲休妻 周顯王37年 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鄒,答鄒穆公問 周顯王38年 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陸 周顯王39年 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國,拜訪季任 孟子在鄒,與屋廬子、曹交問答 周顯王40年 齊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約四十三歲,首次至齊 齊相儲子來見孟子 周顯王41年 齊威王30年 宋君偃後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故里
孟子與告子辯論 孟子勸蚳鼃向齊王進諫 孟子與匡章交遊 孟子離開齊國,前往宋國 周顯王42年 宋君偃後元2年 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顯王43年 宋君偃後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與滕國世子相會 孟子與宋人勾踐論游說之道 周顯王44年 宋君偃後元4年 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離開宋國,回到鄒 周顯王45年 梁惠王後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鄒,滕文公派然友問喪禮 孟子由鄒之滕,推行仁政 山東鄒城孟子故里
周顯王46年 魏惠王後元12年 齊威王34年 戊戍(公元前323年) 孟子與農家陳相辯論 周慎靚王1年 魏後元15年 齊威王37年 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幣卑禮」召賢納士 孟子見梁惠王,時約五十二歲 孟子與周霄論出仕 周慎靚王2年 魏惠王後元16年 齊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與公孫丑論短喪 周慎靚王3年 魏襄王1年 齊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約五十四歲,見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齊王子 孟子至齊,答齊宣王問 孟子論「我四十不動心」 周慎靚王5年 燕王噲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靚王6年 楚懷王14年 魯平公10年 齊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魯平公欲見孟子 孟子墓
孟子返回齊國,與充虞論葬母 齊宣王問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 齊宣王8年 楚懷王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齊,齊宣王說「吾甚慚於孟子」 孟子論「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與淳於髡辯論 孟子約六十歲,辭官離開齊國 孟子遇宋於石丘 周赧王25年 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約編撰於此時 周赧王26年 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約卒於此時

卷一:梁惠王上、卷二:梁惠王下、卷三 公孫丑上、卷四:公孫丑下、卷五:滕文公上、卷六:滕文公下、卷七:離婁上、卷八:離婁下、卷九:萬章上、卷十:萬章下、卷十一:告子上、卷十二:告子下、卷十三:盡心上、卷十四:盡心下——見「網路國學——《孟子》」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孟母斷機救子圖
[2]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因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政」,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義」,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òu)。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12)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雞狗與豬這類家畜,不去打亂它的繁殖期,那麼,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給他一百畝土地,並且不去打亂它季節生長的規律,那麼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辦好各級學校,反復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麼,須發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的國君,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18)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19)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 《孟子》
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就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東西,義(真理、信仰、正義,有益大眾的思想和行為)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選擇義。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23)孟子曰:水性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譯文】 孟子說:「水性是不分東西方向的,難道它也不分上下嗎?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處流一樣(勢所必然)。人沒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一樣。現在論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躍,它可以高過人的額頭;堵截令它激流迴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這怎麼是水性如此呢?這實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這種違背他善良本性的行為,跟讓水違背它向低處流的行為,本質是一樣的。」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等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勢,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2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一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一定職務。 (2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立像
[3]【譯文】百姓最為重要的,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是最為輕的。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譯文】三里的內城,七里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時的戰機,然而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 (3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譯文】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鎧甲不是不尖利,糧食不是不多,棄城而逃,這便是有利的地勢不如人心的團結. (3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所以說:老百姓不是靠劃分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鞏固的,揚威天下也不是靠銳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實行仁政的國君得到的幫助就多,不實行仁政的國君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以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會叛離的人,因此不戰則已,戰則必獲全勝,這是毫無疑義的。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釋: 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身處逆境之中,不僅僅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在肉體上經歷與「溫室」中不同的體驗;更有「苦其心志」,在精神上歷經和「順境」中迥異的磨礪:「空乏其身」,使其無所依;「行拂亂其所為」,使其不知所措,無所適從;這一切的過程將達成一個結果,也是走出逆境的根本途徑:「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身的性情、智慧和能力將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磨煉和提升。 這個過程也許只是一瞬,也許將艱難而漫長。身處其間,往往茫然無措,喪失勇氣和信心、迷失前進的方向。這個時候,要保持心態的從容,談何容易;這個時候,保持心態的從容,難能可貴,尤為必要。

亞聖殿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並列。至五代,後蜀主孟昶下令將《易》《書》《詩》《禮》《周禮》《儀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書寫刻石。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大學》和《中庸》被認為是孔子弟子曾參和孔子之孫子思的著作,這樣,《孟子》一書便與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 在明清兩代,官方規定,科舉考試的八股文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取,要「代聖人立言」。於是,《孟子》一書便成了明清兩代士子們的必讀書了。 追封追謚 朝代 年代 帝王 封謚 宋朝 元豐六年(1083年) 宋神宗 鄒國公 元朝 至順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鄒國亞聖公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半身像
[4]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范。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盡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這里,孟子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於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志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歷代亞聖公: 孟氏輩字代數對比表
四十五代:寧,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輔守兗州,訪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陽,又於鳧村訪得四十五代孟寧,推薦於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率領族眾,修編祖譜,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復興,無廢缺現象。孟氏後裔尊為中興祖,附祀故里祠。 四十六代:堅。德學俱優,授徐州知府。 四十七代:寬。 四十八代:欽。 四十九代:津。 五十代:德義,登進士第,授魚台縣尹,辭不仕。 五十一代:允祖。 五十二代:惟恭,字彥通,篤厚明敏,不求宦達。對廟、廡、墓建樹良多,刻《孟氏宗支圖》碑。 五十三代:之訓,字曾甫,氏至莒州學正。 五十四代:思諒,字友道。明洪武元年(1368年)詔授鄒縣主簿。 五十五代:克仁,字信夫,贈授翰林院五經博士。 五十六代:希文,字士煥,明景泰二年(1451年)始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祀事。孟氏世職自此始。 五十七代:言元,字長伯,名弘治三年(1489年)承襲世職。 五十八代:公肇,字先文。是元之弟之子。世職本應有元之子公綮承襲,因年幼,由公肇於明嘉靖二年(1523年)代襲。十年後,於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公肇遂讓職公綮承襲。 五十九代:彥璞,字朝璽,名隆慶元年(1567年)承襲世職。 六十代:承光,字永觀。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承襲世職。天啟二年(1622年)白蓮教軍攻陷鄒縣城,孟府破壞慘重。承光與母孔氏,長子宏略、家人席天壽均死於戰亂。戰後朝廷贈太僕寺少卿。 六十一代:宏益,字振揚。按照家規本應是其長兄宏略承襲。因遭戰亂死,略子聞玉尚年幼,於明天啟年(1623年)由宏益代襲、聞玉長成後即讓職。朝廷改封宏益為錦衣衛千戶。 六十二代:聞玉,字尤甫,崇禎二年(1629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六十三代:貞仁,字靜若,清順治元年(164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六十四代:尚桂,字播馨,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曾鑒定《三遷志》。 六十五代:衍泰,字懋(mao)東,於乾隆七年(174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重修《孟子世家譜》,重校《三遷志》。 六十六代:興銑,字起輝,於乾隆七年早卒,年二十五歲,未承襲世職。 六十七代;毓瀚,字鍾北。乾隆十六年(1750年)承姚大宗,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六十八代:傳連,字國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六十九代:繼烺(lang),字體耀。嘉慶二十年,(1815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於道光四年(1824年)主修《孟子世家譜》。 七十代:廣均,字京華。乙酉科舉拔貢,戊子科舉人。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欽加主事銜,晉員外郎。先後創建或修復了廟、府、林、孟母斷機堂及廟戶營三遷祠等古建築群。並支持修纂了《重纂三遷志》、《孟子世家譜》。為我們今天能看到孟廟、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對研究孟氏家族的興衰成敗、沿革變遷等方面資料,均做出來了重大貢獻。 七十一代:昭銓,字伯衡。四氏學廩生。同治十三年(187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七十二代:憲泗,字法魯,光緒年間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七十三代:慶恆,字頌武,應承襲世職,因早卒,年僅二十一歲,未能承襲世職,由弟慶棠,字澤南,於光緒二十年代襲世職。至光緒三十一(1894年)年正式承襲。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改稱為「亞聖奉祀官」。 七十四代:繁驥,字雪生。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承襲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灣,1990年在台北病逝。 七十五代:祥協,1990年接任「亞聖奉祀官」,現居台灣。 《家譜》記載:孟晉文83代,孟來登88代。 但考諸《孟子》,孟軻所見時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鄒穆公、滕文公、魯平公等皆稱謚號,恐非孟子自作時所為也;又記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皆以「子」稱,也斷非孟子之所為,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4. 好媳婦優秀事跡材料

好媳婦優秀事跡材料範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那麼事跡材料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好媳婦優秀事跡材料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好媳婦優秀事跡材料1

八十年代初,作為居民點的試點,他們村全部都改建樓房。由於當時家庭經濟條件較差,房子只砌了一層就停工了。奚春琴就和丈夫商量把前面陽光充足的大房間讓給公婆住,而她和丈夫則睡在樓梯間。看到那裡地方狹小且陰暗潮濕。公婆很過意不去,執意要把大房間給小夫妻住。可奚春琴卻對公婆說,你們辛苦了一輩子,為我們付出了很多,理應要住的好一點,讓你們幸福快樂地安享晚年,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等今後經濟好轉,把房子造好了就行了。而這一住就是近兩年的時間。

歲月流逝,公婆的年紀一年比一年大,行動已有所不便,奚春琴照料的比以前更加細心周到了。婆婆曹巧英是老黨員,參加支部活動時,奚春琴總是陪同前往,不敢有絲毫閃失。公婆都是苦出身,平時生活十分節儉,而奚春琴總是想方設法為兩位老人添置衣物,為他們做可口的飯菜,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里里外外的事情從不讓丈夫操心。

20XX年初,隨著城市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奚春琴一家辛苦建造的樓房也被拆遷了。在租房過渡的兩年時間里,奚春琴夫婦為讓兩位老人過得舒適些,堅持把床讓給兩位老人,而他們則打地鋪。

20XX年奚春琴退休了,並且娶了媳婦有了孫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其樂融融。分配安置房的時候,由於房源緊張,她家暫時只分到一套中戶。為了讓兩位老人不再受租房之苦,奚春琴安排自己的兒子兒媳與老人一起生活,自己另外就近租了房子照料二位老人,周圍的人無不羨慕他們有這么一位好媳婦。

20XX年底,公公因為年老體弱,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也已是87歲高齡的老人,身體又不太好,這樣照顧公公的重任自然落在奚春琴肩上。她每天為公公洗漱更衣、端水喂飯、換尿布擦身體,還請理發師到家中為公公剃須理發等等不一而足。20XX年2月,感受著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濃濃的親情,公公安祥地去世了。為不使婆婆因失去相濡以沫的親人而感到悲傷與孤獨,奚春琴就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身邊,對老人百般呵護,噓寒問暖,每天還帶著老人在小區散散步,讓婆婆安享晚年生活。媳婦這么孝順,婆婆曹巧英對她贊不絕口,逢人便說春琴比親生女兒還親,有媳婦的精心照料,她現在可真是享福了。

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時,奚春琴還關心兒子的事業,全力支持他們去外地創業。奚春琴為人謙和,與街坊鄰居關系相處的非常融洽。她還熱心支持和積極參與社區開展的各項活動。

奚春琴就是這樣一位丈夫眼中勤勞能幹、體貼關愛的好妻子;兒子、媳婦眼中和藹慈祥、朴實善良的好母親;公婆眼中通情達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婦;鄰居眼中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好心人。20XX年她被新北區婦聯評為「十佳好媳婦」的榮譽稱號。奚春琴用她的孝心和行動,贏得了居民群眾的稱贊和尊重,形成了孝親敬老的小區新風尚。

孫培娟對「孝順」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兒女花錢為父母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是「孝」,而不讓老人生氣、擔心則叫「順」。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講究吃穿什麼的,只要心氣好,比啥都重要。

結婚時,由於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當時經濟條件比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孫培娟決定婚事新辦,一切從簡,彩禮一份不採編要,對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鄉親們的好評。婚後她們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經濟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裡也樂滋滋的。工作之餘,孫培娟包攬了家裡的所有家務。公婆不識字,孫培娟和丈夫商量,給公婆買了個大收音機,並手把手的交給他們如何使用,把他們樂得跟孩子似的。

後來,她們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樂融融。可在女兒三歲時,公公卻得了嚴重的腦血栓,經多方治療後,病情有了好轉,可後遺症非常嚴重。她見婆婆一個人忙前忙後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辭掉了幹了十幾年的工作,和婆婆一起照顧老人。為了給公公治病,幾乎花掉了全部積蓄,到過的大小醫院不下二十幾家,只要有一線希望,她們就不放棄,就是這樣,還是沒能留住老人,終於在治療了十幾年後與世長辭,撒手西歸。

公公去世後,婆婆一下子蒼老了許多,消沉了許多,終日愁眉不展,茶飯不思。看到婆婆這樣,她便和愛人商量;發動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等和婆婆能談得來的人,都來幫助跟她談心,幫她走出陰影。婆婆雖然上了年紀,但是心靈手巧,針對這一點,孫培娟手把手的教婆婆修鞋墊,織圍巾,分散她的注意力;晚上,又把一天的趣聞講給她聽;星期天,還讓孩子陪她開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好長時間的努力,婆婆終於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

婆婆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過去的苦日子,讓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經衰落、腰痛病、心臟也不太好,為了讓婆婆身體健康,孫培娟帶她四處求醫,在飲食上,也是盡量調劑著吃,最近還特意為老太太買了「孟氏拔罐」,和專治腰酸腿疼得膏葯。老太太對媳婦是打心眼裡喜歡。

長時間同婆婆的和睦相處,她們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一樣的性格、相同的愛好、喜歡一樣的顏色、就連喜歡吃紅薯、南瓜、和胡蘿卜都一樣。婆婆常說「俺這個媳婦真是隨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有紅過臉,盡量滿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們也爭著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逢年過節也都要給奶奶買上點小禮物。今年春節,孫培娟建議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興,兒子爭著跟奶奶合影、媳婦也搶著跟奶奶和照、孫子孫女更是爭著、搶著更她拍照,把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二十多年的媳婦生活,使孫培娟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順」的含義。作為兒女,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的。

好媳婦優秀事跡材料2

從事教育工作,愛崗敬業,甘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多次被評為「模範教師」領導,教師們公認的工作能力強,能歌善舞、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生活中更是處處關心他人,家庭關系也處理得和諧美滿,始終堅持女性應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在單位,是領導和同志們認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認可的好媳婦。

一、明事理、識大體,處理好家庭關系。

事實上十幾年來,我將婆媳關系處理得極為融洽。從沒有與公公、婆婆高聲說過話,過沒有跟他們紅過臉。他們逢人便說:「我家的媳婦知書達理,是個好媳婦,我們知足了」。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他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常鼓勵他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習慣。並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

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最大的秘訣是她們二人之間的溝通非常到位,她們經常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地聊天。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能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培養子女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

二、柔弱的身體,挑起家庭的重擔

為了讓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重擔。上班時間忙完教學,回到家裡忙家務,始終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給丈夫和孩子創造了一個舒心安逸的網生活環境。給公公婆婆也減輕了家務勞累。

三、孝敬公婆,體貼人微

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代的「三從四德」變得無影無蹤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婦做婆婆」的說法流傳。而我認為:「兩想家庭和,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家後,我用行動實踐我的諾言,用真誠和關愛去換起老人的信任。2006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時候,我細心照料,做飯送湯,給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裡忙外的,由於婆婆身體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聲苦,有時甚至忘了自己還飢腸轆轆的,心裡裝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婦應盡的義務,是女性的一種美德,鄰里鄉親羨慕說:「有這樣賢惠的媳婦,是前生燒高香了」。平時,老師們也稱贊:有女人的品味和修養,有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內涵,有女兒的孝心和媳婦的賢良,不愧是新時代的有知識的女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里沒有一點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之間多一分諒解,多一分關懷、多一分寬容,家庭會更加和睦、幸福、社會會更加和、美好,敬老愛幼睦里鄰。

做個好媳婦,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為母親的角色增添道德,為女人的角色增添內涵。

好媳婦優秀事跡材料3

她是一個勤勞儉朴、熱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婦。從2000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務照顧婆婆,無怨無悔,受到同事和鄰里的一致稱贊。她勤奮敬業,她尊老愛幼、她團結鄰里、她關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炎炎的夏日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每一個路過樹下的人。

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丈夫工作非常繁忙,有時候很難避免把工作中煩悶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態帶回家去。而她總是以一個女性寬廣的胸懷去撫平丈夫的情緒,春風化雨般的溫暖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氣和的情緒、穩健的心態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她從來不因為丈夫工作繁忙,照顧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後腿,影響丈夫的工作。

他們婚後相敬如賓,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最大的秘訣就是她們二人之間非常坦誠,推心置腹,溝通非常到位,她們經常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能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她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培養兒子上學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瑣事,都由她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她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由於丈夫工作忙,老人又無力幫助照看,孩子上學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個人承擔。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她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兒子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

經常鼓勵他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品性,她經常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系,詢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積極配合老師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方向。兒子的學習成績始終在班裡名列前矛,連年被評為優秀生,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和汗水。人常說:『婆媳關系最難處』。是啊,做人難,做好人難,做好媳婦更難。「好媳婦」說起來輕松,可是做起來,做好那是相當的難,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甚至委屈。做兒子的總是有些粗心,自己的母親有個頭疼腦熱往往視而不見,甚至司空見慣。但她就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時時提醒要加衣服要吃葯,有時還親自領著去看病吊針。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襪都有她置辦。家中的柴米油鹽如有欠缺她都及時購買回來,從不讓別人操心。

她是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和學生關系融洽,對同學一視同仁。有時她也會說某某同學成績差,但這些同學也是她經常照顧的對象。她利用閑暇給他們輔導功課,詢問他們的飲食起居,和他們的家長交流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別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觀察特別仔細,有時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襪給他們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給他們吃。這些同學和她的關系也格外親密。

在實際工作中,她始終實踐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信條,「求實、創新」、「嚴謹、扎實」地開展教學工作,她的數學課堂,生動、形象、平等、和諧、活躍而有序。常常是歡聲笑語不斷,教學效果極佳。她精心設計每一節課,認真總結教學心得。她既注重知識的傳授,又注意能力的培養,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由於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學校領導同事的贊許,家長的好評,社會的認可。她所帶班級的成績一直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她走到哪裡就把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到哪裡。凡和她共過事的領導、同事一提起她就會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說:「勤奮敬業,踏實能幹,工作上巾幗從不讓須眉」。

人到中年,事業和家庭的擔子是最重的時期,每一個人都渴望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關愛、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幸福和諧。正所謂「時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樂一身輕」。教師工資本就不高,平時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裡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都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他們的幸福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締造的,有待人寬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勞的妻子,還有乖巧孝順的兒子。和諧家庭的創造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相互尊重。

好媳婦優秀事跡材料4

今年45歲的邱香愛是紡織東一條街22樓的一名普通婦女,她十幾年如一日,熱心伺候婆婆的感人事跡深受鄰居的贊揚及好評,人們提起她沒有一個不誇她是孝敬婆婆的好媳婦。

今年80歲高齡的婆婆原是紡織東一條的居委幹部,因腦梗行動不便,卧床在家。年富力強的邱香愛在家最小卻毅然擔負起了照顧婆婆的重擔。生活困難,從沒怨言。用她那瘦弱的身體一刻也不停地忙碌著,全心全意照顧久病在床的婆婆。

天有不測風雲,婆婆在今年年初檢查出了小腦萎縮,嚴重貧血等症狀,全家多次尋醫給婆婆治病,但效果都不太好,面對病情,婆婆感到打擊很大,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邱香愛看出了婆婆的心情,就天天陪在婆婆的病床前陪他聊天,開導婆婆堅強起來,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給婆婆打比方,還常對婆婆說『你一定要戰勝病魔,有我們和你在一起,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照顧你陪伴你』邱香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執著的挑起了伺候老人的重擔,今年,她為了貼補家用,還找到了工作,上起了班,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務,伺候老人,在忙裡忙外的同時,他抱著治好婆婆病的希望,四處投醫問葯給老人治病,婆婆住院期間她親自護理平時按時給婆婆服葯,合理安排婆婆的生活,飲食起居精心照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親自扶婆婆上廁所大小便,親自給婆婆換衣服,梳頭,洗臉,端茶倒水,她千方百計讓婆婆吃好,住好,使婆婆開心,每周她定期給婆婆洗頭,洗腳,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換。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坐在床邊陪婆婆聊天,就這樣他熱心伺候老人,從沒叫過一聲苦,也沒說過一聲累。

為了能讓婆婆早日康復,邱香愛咨詢了很多醫務人員,掌握了不少護理知識,通過多年來的精心照顧,目前婆婆病情和精神狀態大有好轉。來探視婆婆的親屬都說『多虧了邱香愛的悉心照顧』邱香愛每次都靦腆的笑著說『孝敬婆婆是我份內的事』。

生活中這樣的細節還很多,不少人問她『你為什麼這樣孝敬婆婆』邱香愛回答說『婆婆早年喪夫,為教育丈夫成人受盡了苦,我們晚輩應當照顧好老人,讓老人家多活幾年,才能對得起她,我心裡才覺得踏實些,好受些』這就是質朴、善良的邱香愛!

;
閱讀全文

與孟氏最長壽老人現在多少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機構質量評價考核指標 瀏覽:96
冒領養老金是什麼犯罪 瀏覽:801
有關孝敬經典誦讀材料 瀏覽:324
父母的愛無處不在古語怎麼說 瀏覽:305
河北農村養老認證在哪裡認證 瀏覽:639
長壽面是什麼年齡吃 瀏覽:985
攝像頭智能人體檢測是什麼意思 瀏覽:615
上海退休金2015新政策 瀏覽:121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多少歲為老年人 瀏覽:737
老年痴呆症最後啥特徵 瀏覽:164
哪個部門監督管理體檢 瀏覽:583
老年痴呆症ppt 瀏覽:441
湘雅醫院做體檢要等多久出結果 瀏覽:524
父母對我很差勁怎麼辦 瀏覽:271
大連2021靈活就業養老金多少 瀏覽:775
廣州文昌南路怎麼到長壽路 瀏覽:242
母音老人如何消除妄念 瀏覽:77
弘揚孝敬文化的作文 瀏覽:707
吳中區換駕駛證去哪裡體檢 瀏覽:224
為什麼要輕斷食長壽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