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長壽區耕地總面積多少畝

長壽區耕地總面積多少畝

發布時間:2022-12-22 15:54:53

『壹』 龍河鎮的介紹

長壽區龍河鎮地處長壽城區東北20公里處,東鄰墊江縣,南靠長壽湖、雙龍鎮、新市鎮,西與葛蘭鎮接壤,北接石堰鎮。渝萬高速路合興立交橋出口至政府駐地200米;屬淺丘平壩地勢,土壤肥沃,龍溪河流經12個村達19公里,擁有獨特的長壽湖區氣候,是長壽區有名的魚米之鄉。幅員面積89.9平方公里,耕地42344畝,其中田30686畝,土11658畝,轄17個村,115個村民小組,14336戶,48368人。

『貳』 石堰鎮的介紹

石堰鎮位於重慶市長壽區以北34公里處,幅員面積101.78平方公里,耕地50711畝,轄20個行政村132個村民小組,是該區的第四大鎮。有范家橋、三條溝兩座大中型水庫,桃花溪、打魚溪、龍溪河等河流由北向南平行流經該鎮的東、中、西部,便利的交通,豐富的水資源,溫和的氣候為石堰鎮農業發展帶來了便利。到2010年,該鎮場鎮人口將達1.5萬人,場鎮面積2平方公里。

『叄』 重慶主城有哪幾個區詳細介紹一下各個區的情況

截至2019年9月底,重慶市主城區包括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大渡口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等九區。

1、渝中區

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大都市區,屬重慶主城九區之一。地處在長江、嘉陵江交匯地帶,由於兩江環抱,形似半島,又名渝中半島。

渝中區作為重慶市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商貿流通中心,別稱「山城」、「江城」,巴渝文化、抗戰文化以及紅岩精神在此發源。

截至2017年末,渝中區戶籍人口50.8萬人,常住人口65.9萬人。幅員面積23.24平方公里(陸地面積20.08平方公里),下轄11個街道。

2、江北區

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之北,自西向東呈長條型帶狀分布。1955年,重慶市區劃調整,更名為江北區。 江北區下轄9個街道、3個鎮,幅員面積為220.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8.51萬人(2018年)。

2018年,江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7.9億元,增長9.0%。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1億元、258.8億元、768億元。

3、南岸區

處於重慶主城核心區,擁有南坪、江南新城兩個城市副中心。地處長江、嘉陵江交匯處的長江南岸,西部、北部臨長江,與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隔江相望,東部、南部與巴南區接壤。

至2017年,管理8個街道、7個鎮,幅員面積263.0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71.3萬人,常住人口為89.1萬人,地區生產總值(GDP)為791.6億。

4、九龍坡區

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長江和嘉陵江環抱的重慶渝中半島的重要組成部分。九龍坡下轄8街11鎮,幅員面積431.86平方公里。

至2017年,九龍坡區常住人口為121.51萬人;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為1130.44億元。

5、沙坪壩區

位於重慶市西南部,自周朝巴國屬地起,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戰文化、紅岩文化於一爐,是紅岩精神的重要發祥地;是重慶市科教文化區,重慶大學城位於沙坪壩區西部。

至2019年8月,沙坪壩區轄20個街道、6個鎮;總面積396.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戶籍人口為83.2萬人;2017年,沙坪壩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60.2億元。

6、大渡口區

地處重慶市西南部,是重慶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慶市中心城區十二個組團之一,於1965年建區。

大渡口區東臨巴南區,南界江津區,西、北靠九龍坡區。至2017年末,大渡口區下轄5街3鎮,面積10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萬。

7、北碚區

位於重慶主城區西北方向,東接渝北區,南連沙坪壩區,西接璧山區,北鄰合川區,幅員面積755 k㎡,管轄9個街道、8個鎮,是重慶兩江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碚區有118 平方公里被納入重慶兩江新區范圍)。

8、渝北區

地處重慶市西北部,是1994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在撤銷原江北縣建制基礎上設立的新區。東鄰長壽區、南與江北區毗鄰,同巴南、南岸、沙坪壩區隔江相望,西連北碚、合川區,北接四川省廣安地區的華鎣市 。

截至2017年,渝北區轄19個街道、11個鎮,常住人口163.23萬人。

9、巴南區

地處重慶市西南部,前身是名邑巴縣,商代時巴人就在此立國建都。1994年12月撤縣建區。截止2017年底,巴南區轄8個街道、14個鎮,幅員面積1834.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106.72萬人。

2017年,巴南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16.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9.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2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0億元。三次產業的比例為6.9:45.6:47.5。

『肆』 中國的長壽村在哪裡.

太行山南麓河北省武安市境內,距武安市區56公里,西與山西省左權縣毗鄰,北與邢台市邢台縣相望。

長壽村景區歷史人文、自然資源豐厚,有摩天嶺、峻極關、通天峽、馬刨泉、龍盤樹、長壽園、仁壽洞等眾多景點。長壽村景區背倚的摩天嶺,海拔1747.5米,乃清漳河、沙河、南洺河、北洺河四水之源。

一條連接冀晉兩省的千年古馱道曲折婉蜒,盤行穿過,過太行八大關之一的峻極關達晉。這里峰奇關險,地形復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峻極關最早開辟於唐會昌4年,朝代更跌,國家動盪,多有戰事。

太行山有關必有坪,相傳長壽村原名奈何坪,乃嘆峻極之高也,攀越之難也;又因其地廣生艾蒿,多香氣而少蚊蠅,故又名艾蒿坪。

(4)長壽區耕地總面積多少畝擴展閱讀

景點

1、百壽台階

台階材料選用武安的青石,高15公分,寬30公分,長度120公分。有一樣東西,我說出來您可能有點不相信,看台階中央奇形怪狀的那些字體,其實都是一個字,那就是「壽」,這些台階上總共有241個壽字,旁邊的那些動物正好映照這個壽字,有龍、鳳、烏龜、大象等等寓意吉祥、長壽。

2、峻極關

峻極關初建於明正統年間。關口居高臨下,難攻易守。關的右側是一處深澗,屬河北省邢台市管轄,關里往西屬山西左權縣管轄,關外為河北省武安市管轄,武安舊屬河南,故此關有「三省要隘」之稱或「雞鳴三省」之地。

關門面對東南方向,青石砌築,長9.5米,寬3米,高4.356米,關門為拱券,劵高3.3米,寬2.58米。關牆石久經風雨剝燭,已變成灰褐色,其左右延伸出去的便是古戰壕(長城)遺址,牆石全坍成堆狀。

3、十八盤古馱道

十八盤是沿龍盤樹向上通往峻極關的大路,因為左拐右拐,山路十八彎,稱為十八盤。這條山路是貫穿太行山,連接山西、河北兩省的主要馱道,又稱古絲綢之路。山道由紅石塊、紅石板人工鋪成,石板上的銹跡斑斑,還留有當年駝隊的馬蹄印跡,那正是昔日古絲綢之路的鑒證。

『伍』 重慶總耕地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

截至2006年底,重慶市耕地總面積3078萬畝,常用耕地2092萬畝,其中承包耕地面積1995萬畝
2007年,重慶市人均耕地約1.05畝
近年有所下降
總人口政府向外公布的是3200萬
可以算一下總耕地面積

『陸』 長壽村的介紹

新中國成立前,長壽屬高前鄉第八保管區。新中國成立,初為長壽村,1952年9月撤村改為長壽鄉,1954年3月以長壽鄉為單位成立多個互助組。1956年10月長壽鄉並入新場鄉,成為高九社和高十社(方沖九社,長壽十社)兩個高級合作社。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建立長壽、方沖大隊,下設6個生產小隊。1959年3月為長壽管理區九中隊和十中隊,1961年4月後逐步將數名改為地方名,為方沖、長壽兩個大隊。1984年9月在「政社分設」及換屆選舉中,將大隊管委會更名為村民委員會。2003年3月村組調整,長壽與方沖合並為長壽村,下設4個村民小組,13個自然組。村委會駐地於董家新屋,距鎮政府13公里,全村版圖面積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49畝,村民551戶,1887人。2005年糧食總產2049噸,油料總產312噸,生豬出欄5820頭,柑桔總產1360噸,經濟總收入2019萬元。村「兩委」班子帶領村民按照「畈、窪、平地造高產糧田,榜、旱、坡地建優質果園,輸勞務工增經濟收入,引進外資求環境改變」的總體思路,一步一個腳印的帶領村民往前走,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村民奔小康打下基礎。

『柒』 鉤石村的土地面積是多少

7.15平方公里。根據網路資料查詢顯示村區域面積7.15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824畝,其中水田面積2444畝、旱園面積380畝,水產養殖面積780畝。

『捌』 白家鎮的行政區劃

白家勝地,依山傍水,鳥語花香,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白家鎮位於墊江縣東南邊美麗的長壽湖畔,距縣城47公里,距渝萬高速路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1992年撤區並鄉由原來的白家、綠柏兩鄉合並成白家鄉,2008年撤鄉建鎮。全鎮58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3個社區,77個家業社,總人口33000餘人。 幅員面積58平方公里,有嚴柏公路縱貫全境。下轄12個行政村,靜峰村、合興村、雲山村、雲龍村、團石村、觀斗村、白家村、煙坡村、鴻鶴村、湖濱村、叢林村、三角村,1個社區(合興村),總人口3156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67人。耕地面積22205畝,人均佔有耕地0.76畝。有縣級中學(墊七中)一所,在校學生1363人,教職工76人;小學4所,在校學生2125人,教職工132人;到2004年底已安裝固定電話3235部,行動電話4500多部。社會經濟發展逐年遞增,到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1196萬元,增長25.4%;其中農業產值9572萬元,增長25.2%;鄉鎮企業產值2391萬元,增長25.2%;財政收入440萬元,增長10%;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355萬元,增長16%;農民純收入達到2099萬元,增長26%。銀行存款6394萬元,增長30.4%。符合生育政策的生育率為95.86%,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7‰以內。

『玖』 河北省新樂市東長壽村的基本農田都有哪些

都被村領導賣光了而且老百姓還沒拿到多少錢

『拾』 中國的長壽村在什麼地方

1、河北省 邯鄲市武安市長壽村 長壽村即武安市西北56公里處摩天嶺腳下的艾蒿坪村,因自建村以來,村民少病絕癌,世代長壽,壽命均在85歲以上,故稱「長壽村」。 沿深褐色石板路進村,在村邊山崖旁,一股清冽甘純的泉水從山岩之中噴涌而出,匯成小溪,汩汩流淌,因泉水富含礦物質和中草葯成分,村民們常年飲用,少病益壽,故稱「長壽泉」。到這里的遊人都要坐在泉邊的茶桌旁石凳上,在欣賞深谷幽林美景的同時,從熱情的山村小姑娘手中接過盛滿泉水的杯子,一飲而盡,品味清涼爽口、回味綿甜的天然甘泉。喝完後再灌上兩瓶,以務上山之用。 摩天嶺最高峰海拔1747.5米。這里層巒疊嶂,峽谷深幽。山上物產豐富,遮天蔽日的原始次生林中長滿了油松、樟子松、漆樹、板栗樹等幾十種珍貴的樹木,有上千畝的野生連翹茶林,有黨參、丹參、黃芪、柴胡、何首烏等200多種中草葯材。因植被茂盛,氣候濕潤,雨水充足,再經山上多種葯材根系過濾,滲入地下,形成股股甘冽之泉。連翹有清肺消炎的功效,村民們採摘嫩葉土法蒸製成茶葉,用泉水沖泡,常年飲用,有養生保健的作用,故稱「長壽茶」。

2、湖北宜昌夷陵區鴉鵲嶺鎮長壽村 長壽村位於鴉鵲嶺鎮西南部,東與枝江市安福寺鎮和平村接壤,南與長湖村交界,西與牧童村毗鄰,北與五龍村相交,地勢屬土丘、沖崗、田園、林地,錯落有致,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雖有梅黃公路沿村而過,但交通不很便利,屬較偏僻山村。 新中國成立前,長壽屬高前鄉第八保管區。新中國成立,初為長壽村,1952年9月撤村改為長壽鄉,1954年3月以長壽鄉為單位成立多個互助組。1956年10月長壽鄉並入新場鄉,成為高九社和高十社(方沖九社,長壽十社)兩個高級合作社。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建立長壽、方沖大隊,下設6個生產小隊。1959年3月為長壽管理區九中隊和十中隊,1961年4月後逐步將數名改為地方名,為方沖、長壽兩個大隊。1984年9月在「政社分設」及換屆選舉中,將大隊管委會更名為村民委員會。2003年3月村組調整,長壽與方沖合並為長壽村,下設4個村民小組,13個自然組。村委會駐地於董家新屋,距鎮政府13公里,全村版圖面積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49畝,村民551戶,1887人。2005年糧食總產2049噸,油料總產312噸,生豬出欄5820頭,柑桔總產1360噸,經濟總收入2019萬元。村「兩委」班子帶領村民按照「畈、窪、平地造高產糧田,榜、旱、坡地建優質果園,輸勞務工增經濟收入,引進外資求環境改變」的總體思路,一步一個腳印的帶領村民往前走,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村民奔小康打下基礎。

3、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棟川鎮長壽村 該行政村隸屬姚安縣棟川鎮,地處棟川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 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5 公里。東鄰徐光壩,南鄰北街,西鄰官屯鄉山坡村,北鄰地角。轄25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1511 戶,有鄉村人口6057 人,其中農業人口 5982 人,勞動力 3709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2343 人。 全村國土面積 7.63 平方公里,海拔 1870 米,年平均氣溫 15.9 ℃,年降水量 646.12 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煙等農作物。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3527.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498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烤煙為主。

閱讀全文

與長壽區耕地總面積多少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搬家女兒應隨多少錢 瀏覽:168
如何暗示父母想當明星 瀏覽:27
重陽節至父母 瀏覽:889
哈醫大二院體檢多少錢 瀏覽:590
劉德華50歲生日現場 瀏覽:712
京煤醫院體檢都有哪些 瀏覽:463
乾隆長壽吃 瀏覽:171
看望敬老院的過程 瀏覽:400
重陽節給父母買什麼 瀏覽:191
退休年齡和單位有爭議怎麼辦 瀏覽:621
成都老年人旅遊 瀏覽:233
殘疾人買養老保險 瀏覽:170
怎麼拒絕養生項目 瀏覽:687
內黃養老保險交多少錢 瀏覽:859
老年人開衫絲棉襖 瀏覽:356
父母身上有點疾病怎麼說 瀏覽:977
怎麼看待父母偏弱者 瀏覽:185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卡掉了三台 瀏覽:177
孝順媽的小品 瀏覽:479
養老院接待室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