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夏至已至如何養生

夏至已至如何養生

發布時間:2022-09-11 15:23:57

1. 夏至怎樣養生

夏至養生注意這幾個事項1、夏至養生先養心中醫專家指出,在中醫理論中,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對應。心對應「夏」,也就是說夏季心陽最旺,同時提醒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保養。2、夏至養生之飲食養生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3、夏至養生之運動養生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4、夏至養生之起居養生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5、夏至養生念好「三字經」夏至來了,飲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單」來,否則很可能造成部分營養成分不足和失衡,進而影響正常神經調節與免疫調節等生理機能,引發疾病。專家表示:「念好『均、鹼、水』這三字訣就好辦了!6、夏至養生須防暑夏至期間,全國氣溫高、光照足、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

2. 夏至節氣如何養生

二十四節氣 夏至 」的到來意味著天氣逐將進入炎熱階段,節氣養生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大家知道夏至節氣時如何養生嗎?接下來一起和 老黃歷 一起來看看吧!

以上是從飲食上注意養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意調養。《周易》理論認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後重在養心。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可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因此,要善於調節,多靜坐,排除心中雜念。

3. 夏至節氣如何養生

夏至進行養生需要清淡飲食多吃蔬果雜糧、晚睡早起中午打個盹。
清淡飲食多吃蔬果雜糧
在夏至時節的時候大家要小心了,這時候由於氣候是非常炎熱的,而且這時候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所以夏至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多吃些清淡的飲食比較健康,再加上夏季因為多汗,體內的鹽分損失過多,這樣人的心臟跳動有時就有可能會出現失常。
在中醫上普遍認為此時應該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苦味以清心,我們注意清淡飲食,這樣吃起來會更健康。同時夏至的時候對冷食我們不宜多吃,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
晚睡早起中午打個盹
夏至作為夏季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在這時候大家應該注意合理的養生方法,我們如果可以在夏至的時候有健康的養生方法,這樣自然會對大家健康有幫助,那麼具體夏至的時候大家應該如何進行養生,這是很多人的疑問了,在夏至這天,是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的時候,在這時候由於白晝達到最長、夜晚變為最短,當然養生也要順應自然的特點,要注意陽氣的流失。
同時盡管天氣很熱,也不能不注重陰氣的調理,所以夏至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保持休息好才行,所以說我們在在這個時節,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
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休息好了對大家健康有幫助,能夠避免夏至產生不適情況。

4. 夏至節氣中醫養生要點

夏至節氣中醫養生要點

6月21日就是夏至節氣了,過了夏至,緊接著就到了一年天氣最熱的時候——三伏天,因此夏至的養生保健尤為關鍵。那麼夏至如何養生?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夏至養生要點,歡迎閱讀。

1、飲食清淡,多吃蔬果雜糧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氣血外浮,內里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對薄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促進消化;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上火;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滋膩礙胃,釀濕生熱,激發瘡瘍等皮膚病。

2、冬至餃子夏至面

民間習俗在夏至這一天吃面(冬至吃餃子)。這有什麼講究呢?餃子是把餡料(能量、精華)用麵包裹起來,這就符合了“冬主閉藏”自然氣象。而夏至節氣則相反,要把陽氣釋放出來。面塊切成面條後,就意味著把內里的能量有節制地疏散出來了。另外,吃面要學會喝面湯,申大夫老家有民諺:“吃面喝甜湯,不用大夫開葯方”。

3、居處清涼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的牛仔服飾,並不適合夏季。衣服顏色盡量選擇吸熱少的淺色為主。衣服的布料盡量選用吸汗及透氣的棉質及亞麻。早晚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4、忌夜食生冷

夏季晝長夜短,夜生活豐富,年齡大者、體質脆弱者,要顧護脾胃陽氣,晚間最好不要吃生菜、瓜類、冰鎮寒涼之物,也要注意少吃肉、面、肥厚粘膩之物,否則容易出現腹脹、吐瀉等病症。

5、晚睡早起睡午覺

夏季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晚睡早起,保持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一定要睡午覺。“夏至一陰生”,午覺是以陽養陰的保健手段,只要能閉上眼睛安靜躺一會,也能起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6、及時喝水,避免缺水

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在夏至時節,不少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暈腦脹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通過排汗來散熱,使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等組織器官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不適症狀。還有就是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會影響人體的血壓調節機制,從而發生頭暈腦脹等不舒服。

7、靜息調心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夏季炎熱,最應調息靜心,“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音樂中的音符也含有陰陽五行的元素。和節奏快的音樂能增強體內陽氣、助人興奮的效果相反,舒緩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8、溫水洗澡

每日溫水洗澡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還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9、忌夜卧貪涼

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製冷,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極其嚴重的。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10、綠豆勝冰消暑煩

綠豆湯實在是夏季的一劑消暑好方。綠豆味甘性寒,入心經和胃經。夏天有內熱小便黃赤的時候喝,效果最好。喜歡吃甜的人還可以加些蜂蜜,對熱毒的癰腫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綠豆畢竟是寒性的,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會把體內的虛寒坐實,這樣以後就更不容易調理了。

11、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12、外出採取防曬措施

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可隨身備有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另外,從服裝的顏色上講,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進而保護皮膚,預防皮膚老化甚至癌變。

13、節氣針灸

“冬病夏治”並非只有各大醫院開展的“三伏貼”一種療法,夏至的節氣針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對於冬季易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和骨關節病效果不錯。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可以藉助天地自然界的溫熱之氣,祛散體內盤踞的寒濕病邪之氣。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後15天適當開展夏至節氣針灸治療。

;

5. 夏至到了,在這個節氣我們該如何養生

大家都知道,在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炎熱,夏至是24節氣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氣,大家都聽過“冬至蘿卜,夏吃薑的說法”,在夏天的時候,吃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夏至到了,在這個節氣我們該如何養生?夏至到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防暑,而且在夏天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注意不要長時間的在風扇或者空調下面,可能會出現感冒的情況,可以吃一些解暑的食物,應該過度的運動,適合一些輕運動和戶外運動,比如瑜伽。夏至是一個不錯的節氣,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夏天的氣息。以上只是小編個人的看法,你覺得夏至怎樣養生呢?

6. 夏至已至,白晝最長!這個夏天怎麼過最養生

到了夏天大家都一定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夏天天氣比較濕熱,我們可以吃一些排濕去寒的食物,切記在夏天不要食用過多的辛辣食物很容易長痘,而且在夏天不要吃過多寒性食物容易造成拉肚子的情況發生!

我們夏天的養生要注意:夏季是多汗的季節,我們切記在運動之後或者出汗之後,不可以立即就喝冷水,也不可以過分貪涼,吃很多冰鎮的西瓜,水果甚至雪糕,也不能運動過後,直接沖涼水澡就包括任何時間洗,涼水澡都有刺激身體的可能嚴重的會,造成我們感冒發燒腸胃感冒拉肚子的情況發生了。我們在早上可以吃生薑,因為夏季我們大多數都食慾不振,但是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還可以幫助我們防止中暑。

7. 夏至該怎麼養生呢,吃什麼好

1、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防曬食物——西紅柿
夏至多吃西紅柿可防曬。如果每天食用40克西紅柿醬,被太陽曬傷的風險將減少40%。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番茄紅素在起著主要的作用。西紅柿新平味甘、酸,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健胃消食、生津止渴、補血養血和增進食衣的功效。現代營養學認為兩者富含多種維生素。絲瓜西紅柿粥有清熱祛暑、除煩止渴、補益利五臟之功,男女老少皆宜。
2、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健脾胃食物——綠豆粥
夏至,炎熱的夏天就正式開始了。太倉人夏季飲食講究清淡,過了夏至,清涼解暑的粥往往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品。在美食家袁枚看來,粥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食品。綠豆粥夏天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對身體大有好處。喝粥最好喝綠豆粥,綠豆新涼,有清熱解暑的功效。用於防暑的粥還有荷葉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
3、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清熱解暑食物——熱茶
夏至炎熱離不開飲料,首選不是各種冷飲製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極普通的熱茶。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鉀的平均含量分別為綠茶10.7毫克,紅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喝綠茶還可以減少1/3因日曬導致的皮膚曬傷、鬆弛和粗糙。據英國專家的試驗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製品,乃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
4、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補血生津食物——鴨肉
鴨肉鴨肉味甘、咸、新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的人食用,如低燒、虛弱、食少、大便乾燥等病症。此外,鴨肉與火腿、海參共燉,善補五臟之蔭;鴨肉同糯米煮粥,有養胃、補血、生津之功;鴨同海帶燉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可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鴨肉特別適合夏至食用。鴨屬水禽,新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衣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5、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健脾燥濕食物——苦菜
苦味菜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進補。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鹼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中醫學認為,夏至暑盛濕重,既傷腎氣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過其補氣固腎、健脾燥濕的作用,達到機體功能平衡。常見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芥藍等。需注意的是,苦味食品一次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引起惡心、嘔吐等不適反應。
6、夏至吃什麼好:夏至養生清暑解渴食物——西瓜
西瓜味甘甜、新寒,民間又叫「寒瓜」,是瓜類中清暑解渴的首選。西瓜營養十分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因其含有96.6%的水分,能補充夏天人體散失的大量水分。因此民間有「每天半個瓜,酷暑能算啥」的說法。夏天出現中暑、發熱、心煩、口渴或其他急新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行輔助治療。西瓜皮也可用來涼拌、炒菜吃。

8. 夏至有哪些養生進補方式

夏至 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夏至有哪些養生進補方式,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夏至相關內容推薦↓↓↓

夏至八大傳統民間風俗

夏至詩詞精選10篇附譯文

夏至是夏天到了還是結束了

夏至唯美祝福語句子100句

夏至有哪些養生進補方式

1.生薑進補

有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冬吃蘿卜,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都是對生薑所具有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作用所做的精闢的概括。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慾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

2.情志調養

夏季炎熱,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夏對應心,心臟對應喜悅,尤其在夏至這個夏陽極致的節氣,一定要保持快樂,精神養生方面,切忌懈怠厭倦,惱怒憂郁。

3.宜晚睡早起,多鍛煉

在此時節,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並且每日溫水洗澡。

夏至節氣,最重要的養生功課就是睡「子午覺」:晚上在子時(23時至1時)之前進入最佳睡眠狀態,白天在11時至13時午休。子午覺的原則就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進入夏至,中午盡量午休,但時間不用太長,睡半個小時即可。在這個節氣把「子午覺」睡好了,就是最好的保養方式。

此時可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參加晨練,以舒緩運動為主,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出大汗,以傷陰陽。

4.注意防病、防暑

做好防暑工作,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 措施 ,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

同時要注意防夏病,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

5.夏至冬病夏治,推薦艾灸養生

夏至還是冬病夏治的好時節!體質寒涼,易生病的朋友可以多服用紅糖姜湯水,祛濕排寒、溫熱暖胃。暑天服用可等到自然涼下來再喝。

同時也推薦艾灸養生,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足三里、陰陵泉、中脘、神闕等,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夏至養生吃什麼食物

鴨肉

鴨肉對於體熱的人來說最合適了,因為鴨屬水禽,新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衣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苦菜

苦菜具有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功效。而夏至暑熱難擋正好需要吃健脾燥濕的食物,苦瓜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南瓜

南瓜含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素,也含豐富胡蘿卜素,能保健視力、改善血糖強心固腎氣。

芹菜

芹菜新味甘苦,微寒,具備清熱利濕、平肝涼血的作用。時常食用。對咳嗽多痰、牙痛、眼腫者具備較好的匡助療效。芹菜還具備減低膽固純和血壓的作用。

火龍果

由於火龍果在栽培的過程中接觸的病蟲較少,幾乎可以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農葯就可以自然的生長,從理論上說是一種無毒、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是炎炎夏日裡的饋贈。

不過,事實上,更可貴的是火龍果的內在,排毒解毒抗衰老、養顏補血降血脂,應季而生,能夠幫助我們防備和解決濕熱帶來的不少問題。

桃子

夏季水果中,桃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桃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果酸,另外還含有部分糖分、果膠和少量蛋白質。

桃的含鐵量相對較高,鐵是人體造血的主要原料,有助於防治貧血。此外,因桃富含果膠,經常食用可預防便秘。

因此,吃桃不僅可以通便,還可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促進食慾,堪稱保健水果、養生之桃。

荔枝

夏至養生可選荔枝,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

核具有理氣、散結、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

但荔枝多食易上火,糖度也極高,雖然美味,也不宜過量。

冬瓜

冬瓜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天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

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

它附有多種維生素及其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綠豆

工作及其勞動之餘,喝一碗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這是因為綠豆起到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蓮藕

蓮藕具清熱安神、涼血散瘀功效,含維生素B、磷、鐵等礦物質,可改善貧血、消炎抗菌、降血脂、血壓。

夏至養生 方法

1、生熟食品分開放置

大多數人直覺認為,冰箱溫度低,內里存放的食物都是安全的。

但冰箱並非「 保險 箱」!各種食物亂塞、存儲方法不對,又或者忽視對冰箱的清潔,都會引發「病從口入」的潛在危險,如急性胃腸炎,甚至「食物中毒」,所以需要將生熟食品分開放置。

2、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夜間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膩之物,否則會有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3、「苦」味養生

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會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

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建議涼拌,以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4、多喝水,預防急性心肌梗死

夏至時節氣溫高,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極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形成,因此夏至要多補充水分。

5、靜息調心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應「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舒緩的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6、溫水洗澡

溫水沖澡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7、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 太極拳 、做廣播 體操 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8、外出採取防曬措施

夏至時節,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也可隨身備有人丹、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


夏至有哪些養生進補方式相關 文章 :

★ 24節氣養生篇

★ 芒種節氣養生食療食譜

★ 冬至時節的各地民俗活動

★ 秋分節氣如何養生

★ 冬至養生吃什麼好注意事項

★ 立春時節有什麼養生方法

★ 立夏的節氣文化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9. 夏至時節養生要點

夏至 正是夏天炎熱天氣的預警,夏至過後,溫度一天比一天高,人的心情也越來越煩躁不安。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好夏至養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夏至時節養生要點,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夏至相關內容推薦↓↓↓

夏至八大傳統民間風俗

夏至詩詞精選10篇附譯文

夏至是夏天到了還是結束了

夏至唯美祝福語句子100句

夏至養生要點

1、飲食清淡,多吃蔬果雜糧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氣血外浮,內里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對薄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促進消化;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上火;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滋膩礙胃,釀濕生熱,激發瘡瘍等皮膚病。

2、 冬至 餃子夏至面

民間習俗在夏至這一天吃面(冬至吃餃子)。這有什麼講究呢?餃子是把餡料(能量、精華)用麵包裹起來,這就符合了「冬主閉藏」自然氣象。而夏至節氣則相反,要把陽氣釋放出來。面塊切成面條後,就意味著把內里的能量有節制地疏散出來了。另外,吃面要學會喝面湯,申大夫老家有民諺:「吃面喝甜湯,不用大夫開葯方」。

3、居處清涼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的牛仔服飾,並不適合夏季。衣服顏色盡量選擇吸熱少的淺色為主。衣服的布料盡量選用吸汗及透氣的棉質及亞麻。早晚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4、忌夜食生冷

夏季晝長夜短,夜生活豐富,年齡大者、體質脆弱者,要顧護脾胃陽氣,晚間最好不要吃生菜、瓜類、冰鎮寒涼之物,也要注意少吃肉、面、肥厚粘膩之物,否則容易出現腹脹、吐瀉等病症。

5、晚睡早起睡午覺

夏季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晚睡早起,保持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一定要睡午覺。「夏至一陰生」,午覺是以陽養陰的保健手段,只要能閉上眼睛安靜躺一會,也能起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6、及時喝水,避免缺水

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在夏至時節,不少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暈腦脹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通過排汗來散熱,使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等組織器官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不適症狀。還有就是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會影響人體的血壓調節機制,從而發生頭暈腦脹等不舒服。

7、靜息調心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夏季炎熱,最應調息靜心,「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 方法 。音樂中的音符也含有陰陽五行的元素。和節奏快的音樂能增強體內陽氣、助人興奮的效果相反,舒緩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8、溫水洗澡

每日溫水洗澡是值得提倡的健身 措施 ,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還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9、忌夜卧貪涼

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製冷,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極其嚴重的。 諺語 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10、綠豆勝冰消暑煩

綠豆湯實在是夏季的一劑消暑好方。綠豆味甘性寒,入心經和胃經。夏天有內熱小便黃赤的時候喝,效果最好。喜歡吃甜的人還可以加些蜂蜜,對熱毒的癰腫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綠豆畢竟是寒性的,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會把體內的虛寒坐實,這樣以後就更不容易調理了。

11、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 太極拳 、做廣播 體操 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12、外出採取防曬措施

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可隨身備有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另外,從服裝的顏色上講,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進而保護皮膚,預防皮膚老化甚至癌變。

13、節氣針灸

「冬病夏治」並非只有各大醫院開展的「三伏貼」一種療法,夏至的節氣針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對於冬季易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和骨關節病效果不錯。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可以藉助天地自然界的溫熱之氣,祛散體內盤踞的寒濕病邪之氣。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後15天適當開展夏至節氣針灸治療。

夏至養生中醫葯方

菊花

在夏至的時候菊花茶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菊花是有很好的降火、明目的作用,是很適合在夏季高溫的天氣飲用,尤其是對於一些長期面對電腦的人群來說,菊花的明目功效還能緩解電腦族的眼睛疲勞,同時還能有效地防輻射。

太子參

煮湯常用到的太子參,其體潤性和、補氣生津,對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症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太子參補氣生津作用的效力比人參、黨參、西洋參都弱,但葯性十分平穩,且副作用比上述參種小得多,適合那些體虛又受不住滋養葯物大補的人。在夏至的時候其他的人參是滋補是容易上火,而我們用太子參則是清補扶正,是可以很好的改善身體不適的症狀,而且在服用之後也是不會有血壓升高的危險,而且也是適合青少年和 兒童 。

黃芪

在夏至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會因為出汗比較多,就是會感覺到身體氣虛無力、肢體疲倦,而且也是會出現咽喉痛、咳嗽等感冒的症狀,我嗯在這個時候就是可以服用一些黃芪來補氣,據葯書等記載,黃芪性甘微溫,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生肌等功效。

夏至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

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少吃肥肉

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我們人體中的血液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當氣溫超過35℃時,血液就會變得黏稠,如果在這個時候還吃一些肉類食物的話,只會讓情緒變得更加糟糕。而且在肉類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動物蛋白,它會使腦中的色氨酸含量減少,從而讓你有侵略、憂慮的傾向。

少開空調

中醫認為,要使氣機通暢、毛孔疏泄正常,夏季應盡量少開空調,讓毛孔得以開放,自然排汗,這有利於體內積聚的廢物、毒素隨汗液排出體外。其實,最好使用自然的避暑方法,比如到樹蔭下面。在自然的環境下出點汗,更有利於避暑。

少食冷飲

炎熱的夏季,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吃冷飲降溫。但是有些孩子不知節制,有時一次就吃好幾塊雪糕。貪吃冷飲對兒童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首先,在暑熱季節人體胃酸分泌減少,消化系統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時的氣候條件又恰恰適合細菌生長繁殖,因此,夏季往往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季節。

外出採取防曬措施

此時節,公眾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隨身要備有人丹、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另外,從服裝的顏色上來講,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進而保護皮膚,防止皮膚老化甚至癌變。

忌空腹 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咸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症。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飢餓感則立刻停飲。


夏至時節養生要點相關 文章 :

★ 夏至應如何養生

★ 二十四節氣夏至飲食養生

★ 夏至怎麼調養

★ 二十四節氣夏至怎麼養生

★ 夏至節氣養生技巧

★ 2022夏至節氣如何養生

★ 2022年夏至時節養生方法推薦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閱讀全文

與夏至已至如何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要不要孝敬父母 瀏覽:261
生態養老院功能規劃 瀏覽:61
老人故去期數單如何寫 瀏覽:965
濕熱體質養生宜用的中葯是什麼 瀏覽:119
父母60歲請柬怎麼寫 瀏覽:410
三支柱養老金多少 瀏覽:424
老年痴呆症英文叫什麼名字 瀏覽:570
老人餐該怎麼分配 瀏覽:210
公務員錄用體檢要注意什麼 瀏覽:141
現在人的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355
2050年的退休金 瀏覽:197
葉酸預防老年痴呆服劑量 瀏覽:453
50歲大媽短裙絲襪 瀏覽:171
腦梗死引起的老年痴呆遺傳嗎 瀏覽:308
為什麼父母出門小孩會哭 瀏覽:941
父母為什麼不讓男生留長發 瀏覽:689
老公不孝順父母可以離婚嗎 瀏覽:816
國外公務員退休金高 瀏覽:961
50幾歲的老人做透析可以活多久 瀏覽:231
給老人生日畫什麼圖案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