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醫如何養生好
您好
人,從本質上說,只有三樣東西:精、氣、神;養生,從根本上說,只有也只需養精、養氣、養神。把握住「精氣神」的養生,是最本質的、最有效的更是最正道的養生。養精是養生的基礎,養氣是養生的路徑,養神是養生的關鍵;只有精氣神一起養。
那中國古話又講,「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氣補不如神補」而「人補不及天補」。什麼意思呢?葯補、食補是人補,睡眠是天補。就是說,一個傷了身體的人,通過吃葯來補身體,還不如吃有營養的食物補效果好,吃有營養的食物又不如通過睡眠補的效果好。人補的效果永遠都不如天補的效果來得快、來的明顯。所以,每個人都想讓自己身體健健康康,那麼,怎樣才能讓身體健健康康呢?第一條就必須做到「早睡早起」。做不到這一條,身體健康免談。
假若一個人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不好,往往會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渙散、頭痛、眩暈、肌肉酸痛,甚感疲勞。一個人如果長期缺乏睡眠,處於過度勞倦的狀態中,機體就會產生耗氣傷血的病理變化,損及五臟。心勞則血損、肝勞則神損、脾勞則食損、肺勞則氣損、腎勞則精損,進而為許多疾病埋下禍根。
長年熬夜的人,無論男女,直接傷肝,日久傷腎,逐步造成身體氣血雙虧,每天照鏡子時會覺得臉色灰土一片。這時候就是天天營養品,天天鍛煉身體,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帶來的傷害。
2. 養生最好的方法有哪些
八種最好的養生方法!
7、積善修德養生法
練功「德」為先。我們各門各派的功法都很重視積善修德陽這個問題。我們ZG有八德八念,其它門派各有門戒律。德可分為陰德和陽德兩種,陰德是大德,陽德是小德,陰德就是做好事後甘當無名英雄,不要他人報酬,古時稱它為「積陰功」。陽德是做了好事而又得了人家的報答或好處。我們練功之人就要多積陰德,少積陽德陽。而功力倍增,平時多為人治病療傷,且不要報答。你破費舍資學了功並支渡了人,也屬你的陰功所至。
8、駐顏還童養生法
身無疾病,益壽延年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光靠葯物保養,不去養生健身,有害無益。返老還童,早晨起床後,面向東方,閉目面帶微笑,意念你站在鮮花叢中,花上的露水被陽光一照霧氣向你面部撲來,消除你面部皺紋,潔白如玉,久練能使你返老還童。
3. 中醫一天24小時的養生方法
中醫養生,要對時對症,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節氣有不同的養生 方法 ,每天不同的時辰也有具體的養生方法,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天24小時的養生方法,歡迎閱讀。
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一天24小時的養生方法亥時(晚9~11時),為三焦經當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讓身體有一個好的起點,就要從此刻擁有好的睡眠開始。對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難問題,但不管採取什麼方式,盡量在晚上11點半前進入睡眠狀態。
子時(子夜11~凌晨1時),膽經當令。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黃帝內經》里,“凡是十一藏取決於膽”講的就是人體內有11個臟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夠優質的睡眠以保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
丑時(凌晨1時~3時)為肝經當令。靜心養氣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別指出的是,某些年輕一族如在這個時間喝酒,將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
寅時(凌晨3時~5時),肺經當令。按照中醫理論,寅時是人體陽氣的開始,也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必須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擾。
卯時(早晨5~7時),大腸經當令。早起不貪睡,晨起首先活動四肢筋骨,打 太極拳 ,叩齒摩面或雙手扣後腦,做“鳴天鼓”。
辰時(上午7~9時),胃經當令。活動後喝一杯開水,用木梳梳發百遍,然後洗漱。早餐應該清淡,要吃飽。飯後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強度鍛煉。
巳時(上午9~11時),脾經當令。開窗通風後,可從事腦力活動,但要注意勞逸結合,讓眼睛得到及時的休息。
午時(上午11時~午後1時),心經當令。這是午餐時間,除要營養豐富,葷素搭配外,建議可以喝點湯,菜要少鹽。酒可喝但不能醉。飯後宜睡半小時,不要過多。
未時(午後1~3時),小腸經當令。午睡後可做少量和緩的運動,喝一杯茶。
申時(午後3~5時),膀胱經當令。這是最好的學習時間, 記憶力 和判斷力都很活躍。除用腦學習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時(午後5~7時),腎經當令。這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晚飯宜吃少、清淡,可以喝點粥。
戌時(晚7~9時),心包經當令。准備睡眠,睡前要靜心養氣,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洗腳,睡宜採取右側卧位。
這種養生法的核心就是順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重點睡好子午覺,以此達到養生的目的。
四季養生小常識一、 平衡飲食
(一)六種保健品
1、 綠茶
2、 紅葡萄酒
3、 豆漿
4、 酸奶
5、 骨頭湯
6、 蘑菇湯
綠茶第一抗癌,第二能堅固牙齒,第三腦血管不易破裂
紅葡萄酒,紅葡萄的皮上有一種東西,叫逆轉醇,抗衰老
常喝人不得心臟病,還能降血壓降血脂
(二)人體需要弱鹼
什麼是弱鹼?蔬菜、水果
1、谷
老玉米是黃金作物,含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VE
蕎麥含18%的纖維素,三降,清理腸道
薯類:白薯、紅薯、山葯、土豆
燕麥:三降
小米:除濕、健脾、鎮靜、安眠
2、豆:一兩大豆蛋白等於二兩關瘦肉,等於三肉雞蛋,等於四兩大米
大豆中起碼有5種抗癌物質,特別是飴黃酮,它能防治預防、治療乳腺癌,但只在大豆中才有
豆漿里含的是寡糖,它100%吸收,而且豆漿里含有鉀鈣鎂待,鈣比牛奶含量多。
3、菜
美國人認為胡蘿卜是美容菜,養頭發、養皮膚、養粘膜
第一,它養粘膜,不容易感冒;第二,它健美;第三,它有點抗癌作用,而且對眼睛特別好
常吃南瓜不得糖尿病,常吃苦瓜也不得糖尿病
西紅柿裡面有東西叫蕃茄素,它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周圍有纖維素包裹,很難出來,所以必須高溫,加溫到一定程度才出來。
大蒜,先把它切成片,一片一片的薄片放在空氣里15分鍾,它跟氧氣結合以後產生大蒜素。大蒜本身不抗癌,大蒜素才抗癌
黑木耳有兩個作用,其中一個是使不粘稠,(網路知道:黑木耳還有較強的吸附作用,經常食用利於使體內產生的垃圾及時排出體外。黑木耳對膽結石、腎結石也有較好的化解功能,黑木耳的作用因為它所含的植物鹼具有促進消化道、泌尿道各種腺體分泌的特性,植物鹼能協同這些分泌物催化結石,潤滑腸道。)
如果你吃花生米,千萬不要吃,實在要吃,把皮剝了吃,提高血小板止血用的,我們中老年人千萬不要吃了。
花粉是植物的精子,它孕育著生命,營養最豐富,在植物里是最好的東西
假如有牛肉,又有豬肉,應該吃豬肉,牛肉問題太多
如果有豬肉人,又有羊肉,吃羊肉;有羊肉又有雞肉,吃雞肉;有雞有魚,吃魚;有魚有蝦,那吃蝦呀
魚容易普及,魚肉蛋白一小時就能吸收,吸收率為100%,而牛肉蛋白3小時才吸收。魚對老年人,身體虛弱的人特別合適。當然蝦比魚還好
要吃7成飽,一輩子不得胃病,吃8成飽最多了,若吃10成飽,那2成沒有用,是廢物。要老年人特別要只吃7成飽
二、物質平衡
(一)1克螺旋藻等於1000克各種蔬菜的綜合。營養特別豐富,最全面,營養分布最平衡,而且是鹼性食品。
輻射對我們影響很大,但有幾個方法可以預防:第一喝綠茶,第二吃青菜,第三吃螺旋藻,第四吃藻復康。藻復康是最好的,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選擇一種,實在不行就吃青菜蘿卜。
(二)有氧運動
飯後45分鍾再運動,而且老年人的運動散步20分鍾就可以了。
早上鍛煉,基礎血壓高,基礎體溫高、腎上腺素比傍晚高出4倍,有心臟病的人很容易出問題。
70歲以上的老人,慢慢起,先動動胳膊動動腿,再按摩按摩心臟,坐一兩分鍾再起來。
午睡時間是午飯後半小時,而且最好睡一個小時。
睡前洗個熱水澡,水溫40~50度,這會使睡眠質量提高。
(三)晨練注意事項
中老年人早晨激烈運動有百害而無一利。
三、心裡狀態
1、5個避免生氣的方法:一是躲避;二是轉移,即人家罵你你去釣魚、下棋當沒聽見;三是釋放,人家罵你,你不要跟他對罵,你該找個知心朋友談談,釋放出來,要不然擱在心裡要得病的;四是升華;五是控制,這是最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你怎麼罵我我不怕。
2、笑使很多病都不得。第一不得偏頭痛,第二不得後背痛,因為笑的時候微循環旺盛。痛則不通,不通則痛。
3、只有笑才能鍛煉腸胃。笑在國際上已經成為一個健康的標准。
4、笑促進腦下垂體產生腦內胚,它是天然的麻醉劑。
4. 女性中醫養生應該怎麼做呢
愛美是每個女人的天性,而它最大的敵人,就是歲月。衰老、脫發、皺紋、色斑、閉經等一系列問題,是所有愛美女性都非常困擾的事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女性有更好的條件保養自己。看看那些女明星們,20歲什麼樣,30歲、40歲還什麼樣。事實證明,保養可以有效地緩衰老。
什麼是卵巢老化?
卵巢為什麼會老化呢?或者說為什麼有人閉經早,有人閉經晚呢?
除了極個別先天不足的女性,絕大部分女性的卵子都夠用,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由此可見,卵巢的生命力80%取決於後天的養護。
舉個例子來說,有的人來一次月經,長成一顆優勢卵泡,消耗幾顆卵子就行了;而有些減肥過度、氣血不足,心血虛、腎氣不足的女性,長成一顆優勢卵泡,需要犧牲更多的卵子才行。
而每月一次的排卵,就像太陽每日升起一樣,一批又一批的義無反顧。於是就出現了有的人每月消耗幾顆,有的人消耗幾十顆,甚至上百顆卵子的情況。
年輕時,由於原始卵子比較多,就像我們錢包里的錢比較多,感覺花幾百或幾千元,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長期這樣揮霍無度,就是在坐吃山空,你的寶藏終將開發殆盡,這就會加速卵巢老化。所以,很多女性覺得自己是一夕之間迅速衰老,突然閉經,其實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5. 中醫如何養生
在中國,養生分很多流派,比如道家、儒家、佛家、醫家等。由於對宇宙自然生命的認識有所差異,各養生流派的理論觀點有所不同,方法也各有側重,但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先賢聖人都從不同角度認識到了精神情志(神)對於軀體臟腑的重要作用,所以各派養生理論有一個共識:重視心神呵護、德行修養。
養生雖然應該形神俱養兼調,但養神、安神始終是養生第一要務。飲食清淡、進補、服食保健品、運動鍛煉等是養「形」,生命藉由軀體形態存在。「神」就像生命航船上的舵手,有了舵手,船才能前進。不合格舵手駕駛的船一定是搖搖晃晃的,坐著會不舒服,而只是修理船上的機械零件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懷揣一顆躁動、功利、急切、迷茫的「聰明心」所進行的一切養形活動,不是真正的養生,基本是瞎掰。
6. 中醫養生原則是什麼 怎麼養生正確飲食 四季養生的原則
中醫觀點是天人合一,如《內經》上說,人體要順天時,即順五運六氣的變化,其秘決關鍵是順應四時陰陽之氣的變化,人體才能長久地保持健康;因此,人體養生一定要注意從春季開始。春季是人體新陳代謝最為活躍的時期,常言道「百草回生,百病易發」,特別要注意起居勞作、精神調攝,關鍵是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萌生的特點,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氣血也能像春天的氣候那樣舒展暢達、生機勃發。
春季飲食,要點是以平補為原則。夏季應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慾的飲食為主,老人應少吃油膩食物,體弱者應避免食用冷飲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礙。秋季容易耗損津液,發生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冬季「寒」, 寒氣襲人,是氣候變化的特點。人體新陳代謝變緩,雖說可以保存體力,但也降低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盡量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使意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
(6)十一國慶黃金周中醫談如何養生擴展閱讀:
養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養生的最佳時機。醫學上認為,春養於肝,夏養於心,秋養於肺,冬養於腎,所以春天進補,重在養肝。春季喝湯宜選用較清淡、溫和且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的食物,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體質來調養。偏於氣虛的人,可多選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煲湯,如紅薯、山葯、土豆、雞蛋、鵪鶉蛋、雞肉、鵪鶉肉、牛肉、瘦豬肉、鮮魚、花生、芝麻、大棗、栗子等。
偏於氣陰不足的人,可選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來煲湯,如胡蘿卜、豆芽、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鴨肉、兔肉、蛙肉、龜肉、甲魚等。另外,春季飲食還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的薺菜、芹菜、菠菜、馬蘭頭、枸杞子、香椿頭、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熱天氣使人體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這是一種耗氣傷陰的表現,通常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慾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會感到,箋虛或氣陰兩虛。根據葯鄉購中醫「虛則補氣」的原則,夏天飲食也應該注意進補。夏天進補,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如鴨子燉冬瓜就是夏天食補之佳品。另外,如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綠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