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如何加入程凱養生說

如何加入程凱養生說

發布時間:2022-08-25 06:49:47

❶ 程凱養生說: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穴位保健方法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不是多麼嚴重的問題, 身體並沒有器質性的一些病變 , 是你的信號燈系統亂了 , 是你的調控的閾值范圍變窄了 , 那麼需要去重新的讓您身體的調控系統,重啟一下或者調節一下。那有的朋友會說那處理這種問題是不是很簡單?答案並非如此,雖然在戰略上要藐視它,但是在戰術上還要重視。

內臟神經叢 ,或者叫做交感、副交感,這些神經纖維共同組成的內臟神經叢, 在人體的軀體之內分布得非常的廣泛 ,血管周圍有,然後心臟,還有胃腸道、主要的臟器都有,形成了很多的神經叢,像頸叢、心叢、肺叢,腹主動脈的腸系膜上動脈叢,腸叢,還有盆腔叢等等。

這么多的分部就使得它的症狀出現是因人而異,千變萬化,每個自主神經紊亂的患者,他的症狀都是不大一樣的,有的人是以心慌,心悸為主的,有的是以出汗為主的,有的人是以情緒變化為主的,有的是以內臟功能的異常為主的,而這種植物神經和自主神經的紊亂影響了你腺體分泌的節律。所以,很多人的代謝功能隨之變化,所以 很多的器質性病變或者說那種身體的一些嚴重的疾病,早期的時候源於這些植物神經紊亂的情況 ,所以還是要非常的重視它。

但是在處理的過程當中的又很難用一個方法,一個穴位就很輕松的解決,它不像落枕,所以就按著位置揉一揉,按一按活動活動肌肉鬆開了就不疼了。所以這種問題,在認識上可能比較清晰,但在處理上就比較麻煩。

那怎麼辦呢? 分析分析,給你幾個可以自己做的方法 ,可以介入的部位來調控一下你的這種信號燈系統。這幾個方法給大家稍微講解一下:

先介紹第一個方法,前面講到過自主神經系統是由交感和副交感互相拮抗的神經系統來組成的。那麼交感的是讓人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縮,毛孔打開,應對一個突發的刺激狀態;而副交感神經相反的讓心率變慢,血管舒張,毛孔關閉,人會進入到一個安靜的狀態。

那麼,在這種安靜的狀態下,你的胃腸道的蠕動,內臟的功能會得以正常的發揮,所以這兩大系統保持了人體的一種平衡,這何嘗不是中醫學所說的 陰陽平衡 呢!

那麼,在現代緊張焦慮的 社會 當中,我相信大家每天應對的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應急事情會非常的多,所以可以說你身體是不斷在應激的,不斷腎上腺分泌,然後去應對一些特殊的事情。所以人為什麼晚上回家以後會覺得那麼的疲勞,甚至身體的疲勞還是一方面,關鍵是心力憔悴,腦力也是非常憔悴。所以在這種狀況下, 你的交感神經實際上是處於一個亢奮的狀態 。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的人越來越難入睡,睡眠越來越差,這變成了一個 社會 性的問題。所以我覺得的生存狀態可能是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焦慮的。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那就需要去經常的刺激,你的副交感神經的部位, 通過副交感神經的刺激來拮抗你過抗的交感神經 ,這不就是一個天平的平衡嗎!身體當中副交感神經的代表就叫做迷走神經,迷走神經的分布非常的廣泛,在人體軀體的內部,很多地方都分布,但是迷走神經在耳朵有一個淺出的地方,迷走神經是12對腦神經之一,唯一的一個可以淺出在體表的腦神經之一。

所以 對這個部位進行適當的刺激,就會對您的過度焦慮緊張,交感神經興奮的狀態就有一個很好的調節。

外耳道被耳輪腳劃分為耳甲艇和耳甲腔兩個腔體。

這兩個部分之內, 如果你熟悉耳穴的話,你會發現裡面有豐富的穴位 ,這些穴位全都是以內臟的臟器來進行命名的,比如說熟知的肝,腎,脾,胃,食道,大腸,小腸,心,肺全在這里,也就是說,調控內臟的主要的穴位全在此范圍之內。

為什麼呢?就因為迷走神經淺出在耳輪腳的下方,淺出的具體部位因人而異,但是大體的位置就在耳輪腳的下方,可以通過儀器測出來,或者通過有經驗的醫生的望診看出來。但是您自己不太找的準的話,我建議您做一個大面積的,就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這種操作方法。

就是 搗耳法或者叫轉耳法。 把自己的手指甲不要過度尖銳,然後放 在自己的耳甲艇耳甲腔之內來迴旋轉擦摩 ,當你這樣擦摩一段時間之後,耳朵里會發熱,總之你會刺激到迷走神經淺處的部位,讓耳朵眼裡面,耳朵的外耳道部位發熱,這就是目的。至於說您 做 多少下,取決於您的外耳道的熱的感覺,要舒適,要滲透就可以了,大約的情況下也不過是一分鍾到三分鍾左右。做完這邊接著做,另外一側,兩邊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這是第一個方法。

第二個方法,很多的這種有抑鬱,焦慮情緒的患者,或者出現這種疾病的患者都有伴隨著胃腸道的症狀。而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受到抑制,人的胃腸道的功能就受到抑制,容易出現紊亂,出現便溏,腹瀉,或者是食慾不振,或者是便秘等等,這樣還包括腹脹,這樣的一些現象。

那麼,當你的這兩種情況同時 並見 的時候,就可以用第二種方法,用左側的滑肉門, 肚臍中央往左側兩指寬有兩寸的距離,向上數一指寬的位置就是左側的滑肉門穴 ,把自己的手指立起來,塞到位置,用力塞進去,然後做震顫的方法。

這個方法 可以通過刺激十二指腸間接的去刺激到後面的副交感神經節 ,以及還有腸系膜上動脈的神經叢。所以部位對的內臟的這種神經叢的刺激是比較明顯的,特別能夠促進整個胃腸道的功能的變化,通過這兒的功能的變化,間接的調節你的植物神經系統的紊亂的情況,這個方法很多朋友也學習過,真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是,還是有很多朋友說穴位第一我不一定能找得准,第二我手沒那麼大,那怎麼辦?另一個更為簡單的方法,就是 三步摩腹法:

第一步摩熱神闕

第二步揉動腹部

第三步讓整個腹部晃動起來

通過部位的刺激,不就促進了胃腸的蠕動嘛, 當你促進胃腸蠕動的時候,就間接的興奮了副交感神經 ,那就平衡了植物神經系統的這種紊亂的情況,這是第二個方法。

第三招,很多朋友並不認為這一招是對植物神經紊亂會有很好幫助的,但是如果你有很深的醫學功底,你就會理解,因為前面所說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纖維,副交感神經代表的就是迷走神經,迷走神經分布的非常廣泛。但是在的盆腔部位,可不是迷走神經分布的區域,它是副交感神經會匯聚的地方,它形成了盆腔神經叢。但是,迷走神經到不了,所以你刺激耳窩這個地方是不能夠刺激到盆腔神經叢的,但對於很多的嚴重性的這種精神類的問題或者是紊亂類的一些問題,給盆腔的部位來一些刺激,卻非常的有效果。經絡學說當中,任脈出於會陰,也有督脈出於會陰。所以很多的醫生的經驗都是通過刺激會陰穴位可以治療很多的嚴重性的疾病,嚴重性的精神類的疾病,比如說癲狂,頑固性失眠或者焦慮症,都可以用這個穴位。

穴位不太好刺激那怎麼辦?可以通過凱格爾訓練,盆腔的盆底肌收縮訓練 ,通過收縮訓練,憋住氣之後,開始一下一下一下提肛,收縮會陰,通過這樣的一個肌肉的收縮,間接的刺激周圍的神經叢,並且通過腹壓的這種調節間接的刺激神經叢,讓它興奮。那麼,這個神經叢一興奮,自然而然的您的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情況也會得到緩解,這對於很多常規刺激不能夠取得很好效果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效果是不錯的。

建議大家,試試我教給大家的這些小妙招吧,三個方法都交給你了,有的朋友說,有了三個方法,我是不是就能夠解決這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了?的確,你確實可以幫助到自己了,但是,我不得不在這再次提醒你 植物神經紊亂,症狀是多變化的 ,復雜程度遠遠超過的想像,它不是一個單一的症狀,它是一組症狀群,所以在過程當中,在調節的時候,即使是醫生再去調節的時候也會遇到以下的一些問題,比如:患者本來比較平穩,但是遇到外面的一些不良刺激,比如說節氣的變化,比如周圍環境的變化,比如說特殊的情志刺激,結果使得你原來已經平衡的情況再次受到打擊,再次受到擾亂。也就是說,這種症狀的反復性是超出想像的,不要以為現在平衡了就沒事了,一定要長期的關注,並且學會調節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要想根本解決問題,光靠你自己是不夠的,當然不是說完全你就都要靠醫生,有醫生的幫助,特別是一個專業醫生的幫助是非常有益的。因為醫生的在過程當中的指導,特別是一些心理的安慰,還有一些其他的輔助方法的使用,包括葯物的使用會讓你在整個過程當中變得輕鬆起來,會快速的取得那個目標性的療效,比你自己調節要快得多。

但是我想說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整個家庭的事情,因為人是生活在家庭當中,人是生活在 社會 當中的。所以,你面對著周圍的人,周圍的人會給你相應的反饋刺激,所以往往是如果周圍的人對你不理解不支持,那麼你的這種調控難度就會非常的大,而且會越來越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❷ 程凱養生說:「口乾舌燥」就用這三個穴位

很多朋友給我留言說,能不能說說 「口乾」的症狀 ,有沒有什麼穴位可以緩解呢?

「口乾」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叫做可以喝水解決的「口乾」,那是真的口渴了,往往這種情況下適度飲水,保持一定的飲水量就會緩解,這就是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快,或者攝入水的減少,出汗比較多,造成身體的陰液不足的表現,但這種不足的表現是短暫的,也就是通過及時的補液就可以迅速的緩解,這個屬於正常的情況。

但是有另外一種「口乾」是總覺得自己口腔乾燥,而且喝水之後也不能明顯的緩解,總是叫水喝,喝了還不緩解,這種情況就屬於一種病態了。這種情況是人體當中陰液不足,且已經不足到一定的程度,自身的陰液的轉化化生和輸布出現了異常,所以導致口腔這個位置開始津液匱乏,說白了,這就是一個陰虛而有熱,灼傷津液的表現。

我們經常說人體當中是分陰陽的, 「陰」代表人體的物質的部分,「陽」代表人體的功能活動的部分 ,人體的物質和人體的功能活動要達到和諧統一才行,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身體自身的養護做的不夠好,比如說過度勞累,過度緊張,睡得過晚以及一些慢性病等等,造成人體的陰液逐漸的缺失。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人的功能活動還希望保持一個比較旺盛的狀態,於是就出現了矛盾,這個矛盾就是陰虛,陽是比較旺盛的,功能活動還比較旺盛,於是陰虛而陽旺盛亢進導致陰虛火旺,這種陰虛火旺就像虛火一樣,我們往上潑水是滅不了虛火的,只能從底下把水給滋養上來,這個火自然而然就制約住了,所以我們的治療要從下面開始入手。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幾個 針對這種陰虛火旺導致的「口乾舌燥」的穴位和處方。 給大家介紹三個穴位:

第一個穴位,所謂治本的穴位,叫做照海穴 ,照海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這個穴位的本質或者叫做穴性是滋陰清熱,而且照海穴的位置臨近於我們的足踝。

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內踝高點內踝尖,從內踝尖垂直向下向足底的方向大約零點四寸,就是拿著手往下找到這個內踝尖下方內踝的下緣,再向下零點四寸,有一個明顯的凹槽,在這個凹陷之內就是照海穴,拿這個手拇指的側面點過去會有明顯的酸脹感。

在穴位的作用規律當中,我們發現凡是靠近手腕或者足踝部的穴位,對咽喉,都有一個利咽的作用,再加上這個穴位滋陰起熱,腎為一身之本,腎陰也為一身之陰的根本,所以在這個穴位上滋陰清熱, 能夠潤燥、利咽,對口乾舌燥、陰虛火旺引起的口乾舌燥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 ,既然是治本的穴位,就不會立刻見效,需要堅持的時間長一些。晚上是養陰滋陰最好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在晚上的時間點揉照海穴,每天晚上一側點揉5—10分鍾,再點揉另外一側5—10分鍾,這是治本。

那麼再有就是治標的穴位了,這個治標的穴位,我們選擇在手上的一個穴位。 咽喉、口腔這個部位是手太陰肺經所經過 ,特別是經過咽喉的地方。

有很多朋友這個陰虛火旺的乾燥,並不是口腔裡面單獨的乾燥或者舌頭的乾燥,它往往表現為咽喉部位的乾燥,這種咽干口乾也是走手太陰肺經的,可以選擇手太陰肺經在手腕部的一個穴位,這個穴位叫做列缺穴。

我們張開手掌,兩個虎口相對,手腕伸直,食指放在手腕側面,這時候食指在這個位置可以摸到一個明顯的凹槽,是兩個肌腱之間的縫隙,找到這個位置用拇指立起來,在這個位置上輕輕的點揉。當這樣輕輕點揉的時候,口腔裡面就慢慢 的 開始分泌液體,我們把這樣的液體叫做津液,也就是人體陰液的一些精華物質,開始潤澤起來了,口腔乾燥的情況就開始即可緩解,這是一個治標的穴位。

一個手上的靠近於手腕部的, 手太陰肺經的列缺穴,一個腳踝部的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 ,兩個穴位想配合在一起,這兩個穴位搭配在一起稱為 「八脈交會穴」 ,是我們古代非常著名的兩兩搭配的穴位當中的經典,專門治療咽、喉嚨、口腔出現這種陰虛火旺、乾燥、干癢、疼痛等等這樣的症狀。

晚上點揉照海穴,白天點揉列缺穴,有這兩個穴位還不夠,我們再加上一個穴位,這個穴位有點像「葯引子」,我們中醫裡面經常說有這個引經葯,就是開一副葯,其中的一味是引著這個葯的葯性,直達於病所病位的。

我們在穴位當中也有這樣的引經的穴位,既然是 滋陰、潤燥、潤咽 ,那麼這樣的陰液由下向上要到達於咽喉,於是我們就增加上我們唇下這個位置,在我們嘴唇的中間向下有一個凹陷,在這個凹陷之內的穴位叫承漿,承就是上承於此的意思,漿就是瓊漿玉液,指的是我們身體當中陰液的精華部分。如果現在有這個口腔比較乾燥的情況,就用你的食指點在承漿穴上,輕輕地點揉,馬上口腔里的液體就像泉水一樣涌動出來。

一個「照海穴」治本,一個「列缺穴」指標,然後再加「承漿」這個穴位 ,就可以把你的身體當中陰液的精華成分,向上引道這個位置快速的緩解,所以 滋陰、清熱、 引津、上承 ,對陰虛火旺引起的「口舌乾燥」就可以「治標亦治本」緩解它。

❸ 程凱養生說:健康長壽,養生一訣—三步摩腹法

說一說 三步摩腹法 ,我以前推薦過給大家,是一個非常好的, 對神闕以及神闕周圍的相關穴位進行刺激的方法。 以前,比較從中醫的角度上來進行講解,這次增加一點現代醫學的內容。

首先講第一個操作——摩熱神闕。

這是三部摩腹法的第一步,神闕在的肚臍中央。闕就是標志的意思, 神闕是神出入之標志。 這是胎兒在母親的子宮當中跟母體之間進行營養交換、信息交流,最後生出來以後留下來的一個天生的瘢痕標志,所以叫做神闕。

古人對這個位置非常的重視,因為這個位置不僅下面有非常豐富可以促進代謝的腹腔靜脈網,而且的臍壁的神經叢也是非常的豐富,對外部的刺激也是非常的敏感,所以古人要特別強調對這個部位進行保養。

比如說孩子,在夏天的時候什麼都不穿都沒關系,但是一定要帶一個肚兜,把肚臍眼給蓋住。在臨床當中給患者做治療的時候也特別有意,即使不需要做艾灸,不需要給太多的熱刺激,但是也會用一個熱烤燈會把肚臍周圍溫熱起來,防止受風。這個位置是非常容易進風的,當然也是容易對外部的刺激敏感的部位。

平時的時候比較少刺激這里,接下去就教給大家簡單方法。第一步摩熱神闕穴。怎麼做?就是將自己的手掌外凸,注意不是直接蓋住肚臍,而是掌心外凸,用你的掌心對著神闕。掌心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叫做勞宮,此位置是應心火,心屬火,火性炎上,是溫暖的。

所以,你的心火會永遠得熱,但是熱得過旺了,你就容易焦慮,煩躁。但是這里永遠是溫熱的,跟你的體溫是最適宜的,所以用溫熱的掌心放在你的神闕穴上,如果你的手掌比較涼怎麼辦,兩個手掌掌心相對互擦,把它擦熱,擦的特別熱,燙了以後,迅速地放在神闕穴上,不要隔著肚臍,那麼在位置原地做頻率比較快,但是幅度比較小的摩動。

注意是擦摩,不要向下用力,不要向下按,而是在原地擦摩范圍小,頻率快,就堅持做。這手累了,換這只手,兩只手交替進行, 讓肚臍神闕穴出現溫熱的感覺,並且向深部逐漸放射 , 大概要做三到五分鍾的時間。如果您有氣力,多做一點時間,更溫熱一點,效果會更加的明顯。

這個方法會有什麼樣的作用?之前講過,很多的自主神經紊亂的患者,比如說經常有這出汗,那不出汗,或者這熱那涼,情緒波動、焦慮、煩躁等等,這是特別好的一個平衡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方法。

建議如果您有這樣的症狀, 平時經常去做摩擦神闕的方法會幫助自己安靜下來 ,並且內臟的功能也得以平衡,而這類的患者也往往伴有腸蠕動的異常,有的人減緩,有人變快,都適合用這樣一個簡單的摩熱神闕的方法。

第二步在摩熱神闕的基礎上,就開始把范圍擴大,但是頻率要放慢。這樣的一個動作是摩熱 以肚臍為中心的上下腹部,上可以到中脘,側可以到天樞大橫按,下可以到氣海。

這樣的一個摩動,很多朋友會說我能不能加點勁,促進腸蠕動。您可以在動作的基礎上稍微加一點向下的力量。由於摩動的范圍區域主要集中在小腸區,所以這個方法會促進小腸的蠕動,所以當做這樣一個動作大概三分鍾,五分鍾以後,你就開始會肚子出現咕嚕咕嚕響的情況,也就是腸鳴音出現了。

那麼這代表了的小腸受到了一個溫熱的刺激,受到了一個機械性的刺激,它開始蠕動起來。小腸是特別可愛的,你稍微輕輕刺激它,它就開始晃開始蠕動,這時候消化吸收就逐漸增加了,所以這 特別適合於體虛的,或者是體瘦的、消化不良的這樣的患者 ,來摩熱以神闕為中心的整個的腹部,所以第二個摩腹的方法叫做真正的摩腹了。前面摩的是神闕,是一個提前的動作,是一個平衡自主神經紊亂的方法,那麼現在摩熱整個的腹部。

有的朋友會問,那我到底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因為你往下的力量不夠強,不是很大,所以沒有關系,而且你刺激的主要趨勢以小腸為中心的區,所以 順逆時針都沒有關系 ,因為你沒有太向下用力,只是以刺激小腸區為主,以促進吸收為主。

那麼現在教給大家第三步。 第三步的摩腹法叫做揉腹晃腹的動作 ,還是在剛才大范圍的摩動的基礎上增加向下的力量,有一點推動的動作了。當然當做到腹側的時候,你要有意識手指往對側摳往,手的掌根往對側推。

這個操作就跟你大腸的狀態有關聯了,如果你是便秘的情況,那麼你就順時針推動揉動,就會促進大腸的蠕動來排便。

如果你是一個腹瀉的患者,那你就逆時針來操作,來抑制大腸的蠕動。當然,如果你逆時針操作的時候,掌根往對側推的動作就要減弱,就不要做了。如果你是順時針做促進腸蠕動的時候,那麼推的動作拉扯動作要結合上,這樣能夠讓你的大腸的蠕動加快,刺激到大腸區。所以第三部的方法主要刺激的是大腸區。

這三個方法從 第一步的摩神闕,到第二步的摩腹,到第三步的揉腹推腹晃腹 ,那麼主要解決的是不同的問題。 摩神闕解決的是自主神經紊亂 ,讓你的神志安定下來,讓你心情平復下來。那麼 摩腹的方法是促進小腸的蠕動,增加人體的吸收。 那麼, 揉腹推腹晃腹的方法又是促進大腸的蠕動 ,來改善人體便秘或者是腹瀉的情況。所以這三個方法,大家那要分情況來用。

當然,在日常保健當中,沒有什麼特異性症狀的朋友,我建議您的三步都做。先把神闕摩熱,然後再擴大范圍,縮小頻率,減弱頻率,把整個的腹部都摩熱,然後再去推動揉動晃動整個的大腸,讓你的代謝增加。這樣既可以讓你的心情變得舒暢,自主神經系統平衡,內臟功能協調同時,又可以促進您的吸收,也加快您的代謝,讓你的身體變得更 健康 。

❹ 程凱養生說:健脾益氣穴和健脾利濕穴(上)

健脾益氣穴和健脾利濕穴 ,有的朋友問還有這樣的區別?的確區別可大了,以前專門講過健脾穴,這些穴位當中健脾最好的穴位,你記得是哪一個嗎?專門講過穴位有一集的內容,同時還專門錄過第二集,就講一講穴位健脾的道理。

結果在第二集播出之後,有朋友就問我問題說:您說的健脾穴,我認為不對,就是最健脾穴位不應該是那個章門穴,脾的募穴,在第十一游離肋的肋端。他說是陰陵泉,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的合穴,合治內腑。那脾就是身體的內在的臟腑。所以此穴位是專門治療脾的問題的,所以健脾穴非陰陵泉莫屬。

他在底下給我留言,我想我得給大家解釋解釋回答回答為什麼?這關乎於對穴位的認識,一個穴位它有不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性質。就像咱們的中葯一樣,每味中葯,它的作用可能會有非常細微的一些區別,或者各自的偏性,各自的優勢。因此在應用場景上就會有所不同,如果你想發揮非常好的作用的話,那你要對功效非常相近的一些穴位,它的特長,它的差異要細微的去品鑒。

穴位也是一樣,如果作為 養生 保健者說,我就大概了解一下吧,知道一下,可能也無所謂。但是如果你想取得更好的效果的話,那麼我覺得 對穴性的理解和追求 ,應當是更加的細致一些。那就來在 健脾的角度 上再一次解讀一下, 為什麼章門穴它是健脾之性,而陰陵泉穴是另外的一種特性。

首先還是要說一說,章門穴所在的位置 ,跟前面的內容重復的,我就不在這兒多多的贅述了。在這講一講更加提高的一些知識,但是我要稍微回顧一下以前對脾的那個認識,中醫學當中脾,有多種的概念。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的腹部的腹壁,也就是腹部,通過腹壁產生的腹壓的調節功能。而調節功能對胃腸道以及相關消化腺體,都產生了一個調節節律性的作用,讓它具備良性的生物學節律。這樣的您才能有正常的消化,吸收,胃腸蠕動,人體的才能正常的排泄代謝。

那麼,在這個基礎上,脾的功能就跟腹壁的功能聯系在一起了,當然腹壁是一個多層次的結構,還包括腸上面附著的這些大網膜,還包括壁腹膜,而臟腹膜,有保衛保護的作用。 中間還有一些神經,毛細血管,能夠 起到調節代謝和神經反射的一些作用。 再加上腹部外層的一些肌肉。那麼這些組成的一個腹壁,它有多重的作用,既可以調節腹壓,又可以有代謝的功能,同時還有一些神經調控的能力。

因此,還在腹壁的這種調節上就特別的重要, 中醫學當中特別強調升降浮沉 ,腹部的壓力的變化就是浮沉,張開收緊這樣一個過程。

那麼章門穴為什麼說它是脾的募,它是獨特的一個穴位?大家可以看一看這張圖,在這張圖上,大家可以看到把皮膚隱去之後,露出了下層的一個肌肉。這層肌肉是的腹外斜肌,它非常的寬,非常的大,覆蓋在整個的腹部,最表面的這層肌肉。那麼這種肌肉,在內是和腹白線相連,在上是和肋弓相連,在下是和髂骨相連。那麼這樣的一個蒙在了整個腹部的這層肌肉, 它的張力決定了腹部的一定的功能。

而 章門穴恰恰是處於一個關鍵的位置上,章門穴是在十一游離肋端。 所謂游離肋,以肋骨是12個,前五個形成了胸肋關節,後五個形成了肋弓,而十一肋、十二肋是游離肋,出來以後沒有形成肋弓,有一個可以彈動的軟骨頭。所以章門穴就在十一肋的軟骨頭上面,也就意味著它是可以彈動的,它是可以調節的。那麼如果整個的腹外斜肌覆蓋在它的上面的時候,上面和肋弓相連,下面跟髂骨相連,中間跟腹白線相連。那麼哪個地方更容易出現彈動的變化,調節?那麼就是可以彈動的十一肋端。

這個穴位就出現了兩個力的關系,一個力的關系的是橫向的關系,可以從肚臍到了十一肋端,它們之間產生了一種牽扯的關系。那麼同時章門穴往下到髂骨上面,有個縱向的關系。此換句話說,穴位既可以調節腹壁的左右,又可以調節腹壁的上下,通過這樣左右上下的調節,來調節腹壓,讓的腹部出現浮和沉的變化,這就是一種調節,這是人體非常智能化的一種調節的方式。

為什麼在中醫學的很多 養生 保健的方法當中特別注重於 呼吸的訓練 ,就是通過呼吸訓練,通過腹壓的變化來調節身體當中這種膈的運動,臟器和腺體的生理學的節律。

正因為這樣一點,沒有另外一個穴位可以替代章門穴獨特的位置和獨特的對腹壓的調節的作用。因此章門穴就稱為當之無愧,稱之為叫脾的募穴。什麼是募穴? 募穴,就是募集臟腑之氣的關鍵穴位。

而且還知道章門穴還是八會穴。

什麼叫八會穴?

古人認為臟腑氣血筋脈骨髓八者,精氣匯聚的八個穴位。章門穴還是人體當中的臟會,就是五臟的功能,精氣都會匯聚於此,也就是說,它不僅能夠調節脾這種主消化吸收,主人體運化代謝這樣能力的一個後天之本的,氣血生化之源的這種臟腑功能。更重要的它通過調節脾,同時對腹腔之內的這些諸多臟器,以及相關的橫膈上端的胸腔之內的心肺功能,它都能產生調節。所以此穴位才叫做臟會,那你說它是不是最重要的最健脾的一個穴位。

提到健脾的時候,往往後面都會加上兩個字叫 健脾益氣。 因為脾要 發揮作用,就靠脾氣來發揮作用,因此穴位說是健脾益氣第一穴,當之無愧為脾的募穴。

❺ 程凱養生說視頻專欄怎樣才能打開

直接打開先從換壁紙開始,首先,在桌面上點右下角的那個圖標進入個性設置,或者點手機上的menu鍵,然後點個性化設置,如下圖;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幾個選項,場景、皮膚、壁紙、鎖定屏幕,這幾個就是HTC手機美化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我們這里以壁紙為例講解,其他的也都類似。選擇壁紙後,一般會讓你選擇用什麼哪種壁紙,【HTC壁紙】是系統自帶的壁紙,【動態壁紙】很明顯就是一些可以動的壁紙,動態壁紙一般比較絢麗,但是會比較費電,建議大家體驗使用,但不太適合長期使用。再有一個就是【相冊】,這個就可以將自己拍攝的一些照片或者自己喜歡的圖片設置為壁紙,如圖: 通過相冊找到自己喜歡的圖片後,選擇該圖片,然後調整圖片的大小,保存即可設置為壁紙。 再看下自己的桌面,壁紙是不是變了呢,發揮你的想像力,把你的手機做的更具個性吧。設置動態壁紙跟這個是一樣的,甚至比較簡單,因為大部分時候動態壁紙都是系統內置的一些,進去選擇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自己安裝一些動態壁紙,安裝後的動態壁紙也是從剛才那裡的動態壁紙之處設置。

❻ 程凱養生說:葯穴同源,身體自備四物湯

身體自帶的「四物湯」 ,要知道「葯穴同源」,葯有葯性,可以組成方劑,穴也有穴性,合理用好了,也可以發揮葯物或名方的作用。

經典名方「四物湯」由四味中葯組成,來滋養人體的陰血,陰血充盈,心得血則心神安定了,肝得血則筋得養,就是關節、運動功能就能得到充足的濡潤。陰血充足,心主血脈,心中的血充盈了,於是 心神得養,人的失眠、怔忡、健忘,都會明顯的緩解。

肝藏血,當陰血充盈的時候,肝藏的血充盈了,肝主筋,所以肢體關節的運動功能得以充分的改善;還有就是爪甲,很多朋友會發現自己的手指的指甲有一棱一棱的,甚至很多的人的指甲,經常的斷裂,這都是肝血不足的早期表現。再有就是眼睛視物功能,目得血則視,肝開竅於目,陰血充足,眼睛看東西就會明亮,飛蚊症就會減輕。

再加上肝腎合成為先天之本, 腎藏精,精化血,肝藏血。 所以當肝血充足的時候,血又會轉化為腎精,對腎的功能,腎陰腎陽的功能非常有幫助。

所以出現的像足跟痛,像生殖功能的一些問題都跟陰血相關。特別是女性是以陰血為本,更加離不開陰血,所以女性的生殖功能,特別是經帶胎產的這些過程都跟陰血的充盈和陰血的運行是密切相關的。因此,養好陰血對人體是非常的有幫助。

「四物湯」是由熟地,當歸,白芍,川芎組成的 ,四味葯的經典名方。熟地,是滋補肝腎的;當歸是養血活血的;白芍是養肝陰柔肝的;再加上川芎作為一個佐葯在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和當歸相配可以幫助當歸增加活血之性,和白芍相配又可以幫助白芍柔肝行肝緩肝之滯。

這四味葯搭配的非常的經典,用這樣一個簡單的處方加加減減之後對很多的臨床病症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但是在臨床當中使用方劑的時候也發現了這樣的問題, 凡是滋補的中葯就會出現很多滋膩上火的情況。

話說早年間的時候,也就是10-20多年以前,那時候用同樣的中葯,很多朋友並不上火.但是現在階段上火的人越來越多了,就是吃完這葯,我沒用什麼多大的劑量,不就是幾克嗎,熟地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就用這么點量還是有很多朋友會覺得有點燥熱,有點滋膩有點上火。

後來我想想原因可能跟現代人特別城市當中的這些朋友,大家每天的狀態有關,因為真的不缺營養, 每天攝入的那些食物的能量真的超出的葯物的那個作用 ,反而是身體當中可能有更多的積滯堵塞不暢的一些情況,所以,在用葯的過程當中,就要增加上更多推動的葯,然後清熱的防止它出現熱證的一些葯物。

即使是這樣做了,還是有很多朋友可能覺得我吃葯都吃煩了,我脾胃功能不好,不願意吃葯,怎麼辦,特別是遇到臨床當中一些病例,這個病例的要補陰血葯,但是中葯在它的作用當中發揮的作用比較弱,或者很難發揮作用,比如說它有比較嚴重的脾胃的一些問題,吃了葯就難受,或者它又比較敏感的問題,吃了之後,很容易引起一些胃腸道不適的症狀怎麼辦?

穴位就可以發揮一定程度上替代葯物的作用,所以 推薦給大家的就是身體上自備的「四物湯」:

太溪 熟地

熟地來滋補肝腎,補腎最好的穴位是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原穴。

還記得「三補三瀉身體自備的六味地黃丸」嗎,有三個補的穴位,我三個瀉的穴位。 穴位是良性雙向的 ,把那三個瀉的穴位去掉了,穴位有補而不膩,所以不要那個瀉的穴位。有三個補的穴位,一太溪,一太沖 一太白。如果你想簡單,你怕麻煩,沒有時間,你就用,太溪一穴,因為腎為人體一身陰之根本。

所以咱們就用太溪一個穴位,這是滋補肝腎的重要的穴,太溪穴經常點揉,太溪穴在內踝高點和跟腱後緣之間的中點處,你在那做柔和的刺激,就是用的拇指的指腹放在那兒輕輕的去點揉穴位,微微酸脹即可。

既然是這樣輕柔的刺激,就要刺激的時間比較長,不能說我刺激,兩三分鍾我就能解決問題,我就滋補肝腎了,做不到。你得天天做,每天堅持做這樣養成一個習慣,才能讓它發揮這種補益的作用。

血海 當歸

光有這個穴位不夠,因為在那四味中葯當中還有一味重要的臣葯就是當歸,當歸有養血活血之性,那麼 人體的穴位當中又養血又活血,必然是血海穴 ,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在的膝關節的內上方,如果把膝關節屈曲成度,張開你的手掌,四指並攏指尖朝上,拇指和食指形成45度角,掌心握住髕骨,拇指向下按下,在股內肌肌肉隆起處就是血海穴。

在穴位上做一個抖罐的方法。找一個不大的罐,一般中號或小號拔在血海穴上,拔出了以後抖動它。

血海穴養血活血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血海穴是在股內側肌肌肉隆起高點 ,在股內側肌旁邊,有一個斜行的人體,最長的一個肌肉叫做縫匠肌,如果你家裡早年間有過舊縫紉機,蹬縫紉機的腿,一下一下一下,動作就是縫匠肌在發揮作用,這塊肌肉從的髂前上棘橫跨大腿前面,一直到的膝關節內側,這么長的一條肌肉叫做縫匠肌。

肌肉如果綳得比較緊,就會擠壓住往下肢供血的最主要的動脈叫做股動脈。影響你下肢出現涼的情況,當然血循環就會出現的障礙,所以養血活血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想辦法讓縫匠肌別那麼緊張。

那麼怎麼做才能讓它不緊張?

臨床當中會用扎針的方法讓股內側肌出現跳動。但是平時你在家裡面就用拔罐的方法拔一個罐,不用留時間很長,就拔住了以後,抓住罐體來回抖動,讓股內側肌抖動起來。這樣的話能夠通暢您下肢的血管,對下肢的寒涼也非常有幫助,這是一個養血活血的方法。那麼血海穴就像當歸一樣,養血活血。

太沖 白芍

還有一個白芍養肝柔肝,那麼穴位首推的就是太沖穴 ,就在足大趾和次趾之間,向上一二跖骨之間的凹陷處太沖,足厥陰肝經的原穴,點揉太沖了。而且你點揉太沖的時候,還記得曾經教給過大家一個太沖和湧泉點揉治療巔頂痛的方法還記得嗎?可以用輕柔的點揉方法,就是一指放在太沖,一直放在足心對側的湧泉,然後上下對著點揉,但是用輕的點揉的方法,緩慢點揉、輕輕點揉出現酸脹,但是做的時間要長,這就是滋養肝腎之陰。

而且這么做了以後,一個太沖和湧泉的刺激,就和太溪的作用搭配在一起,而太沖和血海又加上了行氣的作用,那麼這個時候就不需要那個川芎了。所以「四物湯」到了身體當中就剩下三個穴,一個太溪,一個太沖 一個血海。

如果你一定要變成「四物湯」,你說好記,我就想家變成四個穴位,那這時候我想在養血活血的作用當中,再加上一個穴位就是足三里,大家非常熟悉了,因為足三里穴剛好可以跟血海穴搭配在一起來幫助,讓血既有血的通暢,再加上血的滋養,就是血的源頭,是來自於營養,營養就是足三里,但血的通暢,你得讓它活動起來,這就是血海來管,兩穴搭配這樣也是非常的有意義。

所以身體自備的「四物湯」對應的四個穴位就出來了,不是一個穴對應著一個葯,這可不是這樣的,身體自備的穴位對應的這種中葯處方可不是這有一味葯我對著一個穴位,而是跟它的葯性跟它的方意要對應在一起。

所以 身體自備的「四物湯」 ,就由四個穴位來組成, 一個是太溪,太溪是滋養肝腎,一個是太沖 ,太沖和湧泉點揉它可以有行氣的作用,有養肝陰柔肝的作用, 再加上血海的拔罐的抖動,和足三里可以用點揉法或者艾灸法 ,那麼兩穴搭配在一起,既解決血的源頭的問題,又解決血的通路的問題,這樣四個穴位放在一起,可為人體自備至「四物湯」,且絕對不會滋膩。

❼ 程凱養生說:心臟支架手術術後,如何穴位調養


之前我們錄了一期視頻,講解了在手腕部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內關,在這個范圍之內出現了很多絡脈瘀阻怒張的情況,這代表了心脈瘀阻。其實 心脈瘀阻現在是非常的常見 ,可能很多朋友有冠心病,心絞痛,做了檢查之後發現這個冠脈堵塞出現了心悸心痛的情況。在醫院當中如果是這種堵塞的主要血管超過了80%以上,甚至達到85%,那就到了手術適應症的范疇。於是很多患者都做了 心臟支架手術 ,那麼做完心臟支架手術就可以了嗎?心裡就踏實了嗎?事實並非如此,事實上我們曾經調研過一些做過心臟支架手術的朋友,發現在這之前它們因為憋悶,心慌,氣短,所以呢很難做一些運動,比如說走路爬樓,但是做完支架術後,心裡反而因為過度的擔心,不敢去運動,造成了另外一種心慌,另外一種由心理負擔而引起的胸悶氣短。總是怕的支架倒了,怕這個支架呢再堵了,所以呢心裏面總是很多的疑慮。

我就治療過這樣的一位患者 這是一位來自河北的男性患者,年齡不過五十多歲,以前是當兵出身身,體還是不錯的,後來又抽煙又喝酒慢慢的身體就不行了。直到出現了嚴重的心臟問題,醫生的告訴他要做心臟支架手術,心裡還是不情願的,所以呢尋求了一些中醫的治療,吃葯推拿艾灸也都嘗試了,但是沒有明顯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做了這個支架手術。放了兩個支架做完支架手術之後,本以為這些症狀消除了之後就可以踏踏實實睡覺了,就可以好好的這個生活了,結果沒想到另外一個問題又出現了,什麼問題?

每天晚上坐在床上徹夜不眠,自己總覺得心前區有憋悶有不適的症狀,總是害怕這個支架倒了,晚上睡著睡著就過去了,看不到明天升起的太陽,所以心裡的負擔越來越重,就總覺得這心慌氣短甚至出現了一種叫瀕死感的現象,特別的擔心特別的害怕,去醫院檢查了以後發現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我總覺得怎麼那麼不舒服呢?於是這時候來到我這兒做治療。

當他第一次來到我這的時候,我給他好好脈看看舌苔,檢查了身體的情況,我認為他的心臟手術是非常成功的,而且現在沒有明顯的瘀阻不暢的情況,那為什麼又出現了這樣的一些症狀表現,那種比較嚴重,甚至有那種瀕死感覺呢?我覺得這是心臟支架手術之後很多患者可能出現的一個共有問題,叫做自主神經紊亂,或者我們可以叫做植物神經紊亂。

實際上在我們的心的周圍,還有我們的主要的血管周圍,會有一個自主神經的神經叢,叫做心叢。當我們做完手術之後,血管的這個通透程度改變了,那麼一定程度上也會造成這種自主神經系統的一個紊亂,有這種調節能力的人自然而然就調節過來了。但是很多朋友可能自我調節的能力比較差,最終導致了一些自主神經系統的異常,出現了像心率的一些變化,血壓的一些變化,還有出汗,睡眠障礙,情緒異常等等。有些人出現抑鬱甚至焦慮的狀態,這個朋友其實就是這種情況。

所以第一次來的時候呢,我就 給他做了一個針灸的治療 ,在我們的針灸當中是一個很專業的一個治療。當我們的心臟功能變化的時候,其實你身體外周的一些肌肉力量自然而然的會出現代償,會出現一些變化。我們幫助你把這種力學關系改變了以後,您的內臟功能自然而然的也會恢復,也會正常,同時呢我們對他的自主神經系統當中,有一些關鍵的部位來進行刺激,比如說 內關穴 ,其實它對我們的心叢的這個自主神經系統紊亂,也就是心率的變化,一會兒出汗,一會兒不出汗,這種特異性的表現,包括過度的擔心,有一種瀕死感,總覺得氣憋在胸口窩這個地方的這種症狀,內關卻是非常的有幫助的。

但是我們用的是針刺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就可以用我們講過的皮內針貼敷的方法,或者甚至你自己就用一個拇指放在這兒進行點揉的方法,也可以起到適當的作用,這是一個刺激的方式。另外一個刺激的方式也非常的重要,我們在他的後背部,專門在背部一個特定的穴位,叫做 膏肓穴 ,我們也專門地講過,既然"病入膏肓"這個成語大家都知道,說明這個位置是非常關鍵的,但是又不好刺激的部位。膏肓穴在我們第四胸椎的棘突下方凹陷,旁開三寸,其實就是肩胛骨的內緣,正常直立的姿勢的時候,我們的兩個肩胛骨就擋住了膏肓穴所在的位置。那如果我們做這樣的一個動作,雙手抱肘摸肩,這時候兩個肩胛骨呢就展開了,膏肓穴就露了出來,那麼穴位下面是菱形肌所在的位置,很多心慌心悸的朋友過度的消瘦,那麼這個菱形肌能比較薄,就非常容易出現症狀,上次我們也提到講菱形肌的訓練法,大家可以去參考。

我們 在膏肓這個位置就施以艾灸 ,灸的過程當中就覺得呀特別的舒服,有一股熱流在這個胸腔之內流來流去,原來那種拘急的,收縮的,緊張的那種狀態,就像初春的時候還地上還有雪,陽光照在上面慢慢的融化掉那種感覺一樣,所以後來他自己形容說灸完了以後真舒服,全身通透毛孔打開,心情都會變得很愉悅,所以這個膏肓穴的艾灸特別適合於心臟支架手術術後的患者,在你的肩胛這個區域范圍之內,一定要做雙手抱肘摸肩的姿勢,或者您找一個稍微窄一點的床,趴在床上,然後用你的兩手放在床的兩側搭下去,這時候你的肩胛骨也是展開的,然後在肩胛骨的內緣來取膏肓穴進行艾灸,一般來講我們需要灸二十分鍾到四十分鍾的時間,也就是半個小時左右,和內關穴的點揉或者內關穴的皮內針淺刺的方法,兩者相結合來進行治療,我覺得這個方法就足夠緩解了。

如果您的症狀還沒有緩解,再記得我們曾經過大家一個 外耳道搗耳法 ,也是對迷走神經的一個刺激,平衡這種自主神經系統紊亂,造成的心叢的過度的異常,出現的焦慮煩躁心悸,還有血壓的變化,以及這種出汗不正常的情況。其實呢治療的密度並不是很大,大概維持的就是一周一到兩次治療,但是我們延續的時間會比較長,因為這種自主神經系統的調節,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我們給一個刺激馬上就正常了。我們經常說它是一個自身調控的閾值范圍的變窄,超出了你自己調控的范圍,所以我們因此調控的時間要比較長,讓它穩定的時間更長,但是不見得我們給它的治療次數特別的密集,特別的多,這一點大家要希望理解和注意。

同時呢我們也提醒這些做過心臟支架手術的朋友們,做完這個手術之後,其實您還是應該具備一定的鍛煉的,要做一些鍛煉,不要什麼運動都不做,但是能做這種運動也要小心,最好是在醫療的監測的情況下,就是醫生會給您做一些監測,記錄一些關鍵數值,然後給一些運動的指標,這樣既有運動的效果有沒有那樣的風險。

閱讀全文

與如何加入程凱養生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和耳背老人交流 瀏覽:893
普蘭店區農村戶口怎麼交養老保險 瀏覽:439
沈陽老年大學書畫 瀏覽:672
50歲左右跑步對關節的影響 瀏覽:970
老人的淋巴結炎怎麼辦 瀏覽:869
全國排名前列的養老院 瀏覽:200
軍隊人員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瀏覽:731
2016年全國養老金調整排隊 瀏覽:238
靠兒子媳婦養老是什麼意思 瀏覽:1
南京最低退休金 瀏覽:118
社保退休計算工資 瀏覽:225
18年深圳退休金計算器 瀏覽:492
父母教養有四種是哪些 瀏覽:958
社保局對醫保退休有異議 瀏覽:943
兩年義務兵父母多少補貼 瀏覽:880
退休工資計提工會費么 瀏覽:790
體檢書是什麼 瀏覽:719
南昌60歲招聘 瀏覽:696
泰康的養老社區在全國有多少家 瀏覽:657
老年人摔斷胯骨 瀏覽: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