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處暑該如何養生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處暑時節要多吃一些能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藕、菠菜、鴨蛋、蜂蜜等,防止燥邪傷害人體。
登山是秋季戶外運動的不錯選擇。登山能增強人體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臟收縮力增大,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並能降低血糖,增加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需要注意的是,登山是一種負重運動,會對膝關節造成較大的負擔。有骨關節炎的患者不適宜進行此項運動。對年老體弱者,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
Ⅱ 處暑小孩如何養生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1、飲食注意增酸減辛
處暑之後,天氣逐漸轉涼,容易引起感冒。日常飲食最好減少食用蔥、姜、蒜、辣椒等辛味料,多食獼猴桃、山楂、桔子等增加味酸的果蔬,多喝果汁、豆漿、開水。多吃新鮮的果蔬,可以起到生津的效果,比如胡蘿卜、蓮藕、梨子、甘蔗、枇杷等。
另外可以適量補充優質蛋白,比如乳製品、豆製品和魚、受熱、蛋類等,可以增強免疫力。上述食物可以煮粥、榨汁,或做成泥狀給寶寶餵食,有助於幼兒肝肺的發育。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2、及時打預防針
秋天要打好預防針,以防範冬春季節的傳染病,如流腦等。因為疫苗注射後至少也要一個月,體內才能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故秋季不可忘了預防接種,漏掉者應及時補上。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3、適度鍛煉,增強體質
每天至少要保證寶寶有兩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對小嬰兒,可每天堅持做撫觸和被動體操。稍大一些的寶寶,尤其是4歲以上的孩子,可從夏季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游泳鍛煉,因為游泳是提高人體免疫力一項最為理想的運動。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4、一天曬一小時,維D就足夠
秋冬季寶寶發育的速度比較快,當寶寶體格發育快時,骨骼生長也快,鈣、磷代謝明顯增加,如果在這時候沒有注意保證寶寶鈣元素的吸收,寶寶容易得佝僂病。所以,秋冬季日照時間短,家長們更要記得常帶寶寶曬太陽。
有三個時間段比較適合曬太陽:第一階段為上午6~9時,這時的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占上峰,紫外線相對薄弱。紅外線溫度較高,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第二、三階段分別是上午9~10時,和下午4~5時,這兩個時間段的照射特點是紫外線中的A光束成分較多,是儲備體內「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的大好時間;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有利於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5、警惕「秋老虎」
雖然天氣逐漸涼爽,但是仍有餘熱。所以白天還是需要降暑,以防寶寶中暑。首先應確保寶寶擁有充足的睡眠,及時補水,多吃一些新鮮的果蔬。另外避免讓寶寶長久地待在空調房內,外出時注意備好水壺、遮陽傘等防暑物品。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6、多飲水、潤秋燥
秋燥是六種主要氣候致病因素之一。秋季的空氣濕度雖然並沒有冬季低,但因為氣溫相對偏高,人體的代謝相對旺盛,出汗多一些,所以更容易出現肌體缺水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寶貝身體容易所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口乾咽燥、咳嗽少痰、流鼻血等各種秋燥症狀。此時應該適當地增加喂水量和喂水次數,或將梨、柑橘、荸薺、藕、葡萄等水果榨汁,代替水經常喂給寶貝喝,通常寶貝願意喝,並且有滋陰潤燥的效果。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7、穿衣要注意「三暖」
處暑過後早晚會變得寒冷。讓寶寶「秋凍」,並不是說天氣轉涼也不要穿衣服,正確的做法是不要過早增衣,並合理增加衣服。孩子穿衣一般保證「三暖」即可。
第一暖是「肚子暖」,孩子由於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全,如果著涼容易導致脾胃虛弱,容易導致孩子食慾不振,甚至肚子痛,極易導致疾病發生。第二暖是「手腳暖」,手腳的皮膚神經末梢豐富,是對外界最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腳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不過1歲以內的寶寶手腳更容易變涼,不能光靠觸摸手腳來增減衣服。第三暖是「背部暖」,背部適當溫暖可以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的機會,但背部不可過暖,否則容易出汗,更容易因背濕著涼感冒。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8、注意寶寶的睡眠保暖
就能防止寶寶的小肚皮著涼。媽媽在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重點保護好寶寶的肚子,寶寶火力壯,特別愛踢被子,爸媽就得想辦法給他做好護臍措施,比如每天給寶寶洗完手臉腳小屁屁後,戴上尿不濕後給他穿上連體睡衣褲。再穿一雙小襪子,以保護腳心不受涼。如果寶寶單睡,蓋的被子最好比父母稍微薄些。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9、小心腹瀉
處暑之後至12月,是嬰幼兒發生腹瀉的高發時段。家長應做好預防寶寶腹瀉的護理工作。首先應注意寶寶口腔和皮膚的清潔工作,勤換尿布。大便過後需要及時用溫水清洗小屁屁,避免發生尿布疹。
其次注意保暖,當寶寶身體發涼時,可以使用暖手袋取暖。另外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環境整潔,遠離病人,防止交叉感染。在寶寶恢復時,要增加營養,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處暑後孩子養生方法10、午覺有必要
子時即23點至第二天凌晨1點,這時陰氣最重,睡眠質量最佳,滋陰的效果最佳。另外子時也是養肝膽最佳的時候。而午時即11點至13點,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此時稍作休息,即使不睡覺,也可以靜坐,可以促進寶寶發育。但是要注意飯後不宜立即休息,否則影響消化,飯後半小時最適合。
Ⅲ 處暑之後,養生有哪些要注意的
1、注意防燥。這時天氣往往較為乾燥少雨,人體皮膚可能會因此而變得緊綳,甚至起皮脫屑、毛發枯燥無光澤、頭皮屑變多、嘴唇乾燥或裂口,或者產生大便干結等症狀,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秋燥」。要喝水去秋燥,多吃食粥湯以及銀耳、秋梨等潤燥食物。還可以吃多汁的蔬菜和水果,如黃瓜、西紅柿、冬瓜、百合、白蘿卜及梨、葡萄、荸薺等。
2、另外,處暑後要注意早晚添衣服,由於白天較熱,早晚氣溫較低,要根據溫度增減衣服。晚上睡覺時,要蓋薄被,以防腹部受涼,由於肚臍是身體表皮最薄的部位,皮下沒有脂肪組織,卻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若防護不當,比如晚上睡覺暴露腹部,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胃腸炎,常見的症狀有腹痛、腹瀉、嘔吐等。
3、還要注意健脾祛濕養胃,由於處暑屬於溫燥,這時濕熱之氣仍存在,所以在飲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特別不要吃燒烤類的食物,以免加重燥邪傷胃。要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避免冷飲涼食,飲食上要「潤」,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多吃滋陰潤燥食物,可避免燥邪傷害。「潤」的食品有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蠶、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奶類等。
4、要早睡早起,適當的鍛煉。俗語說「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鍛煉」,在經過幾場雨後,我們大家都感到了早晚天氣涼爽而舒適,這正是鍛煉的好時機、好季節。適合現在鍛煉的項目如:慢跑與走路,這是老少皆宜的體育活動項目,它能改善人的心肺功能,加速新陳代謝,增強人的體質,減少患疾病的機率,建議多參加這項活動。
Ⅳ 處暑節氣怎樣養生才能讓身體變得更健康平時需要注意什麼
養生是我們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任務,長期堅持養生,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所以很多人都是很崇尚養生的,尤其是對應的天氣,吃對應的養生補品,對於身體來說,好處是大大增加的。那麼處暑節氣應該怎樣養生才能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呢?在處暑節氣來臨的時候,我們平時都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那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一些什麼事情呢?處暑也意味著秋季要到來了,但是並不代表太陽會變溫柔,所以在處暑的時候,我們如果要進行外出,依舊是需要做防曬的。在處暑的時候,是人體最好的新陳代謝時候,所以在處暑的時候要多喝水,多喝水不僅可以滋潤人的五臟六腑,還可以讓人的皮膚更水潤。
Ⅳ 處暑時節需如何養生
早睡早起
處暑的到來預示著自然界的陰氣增強,陽氣減弱,人體也會變得容易疲乏,春困秋乏也就是這個道理,這段時間要早睡早起,多休息來調養身體,晚上十點左右入睡,早上六點左右起床。
補充水分
處暑時節也是入秋的季節,秋季乾燥這是人人皆知的,人體會覺得特別的乾燥,口乾,皮膚干,所以要多補充水分,要多喝水,還可以隔兩天敷一次面膜,經常保持皮膚濕潤也是處暑養生的方法。
多吃豆類食物
豆類食物有健脾去濕的功效,處暑季節很多人的脾胃都比較虛弱,可以多吃一些豆類食物,如紅豆、黑豆之類的,可以幫助除濕,少吃辛辣食物,也可以吃些茯苓幫助健胃去濕。
堅持午睡
處暑時節堅持中午睡一覺也很重要,因為經歷了一個夏天,飲食和睡眠都會使身體的脾胃變弱,除了要在食物上加以調理,午睡也非常重要,午睡時間不要求太長,十到三十分鍾就足夠了。
不宜過多添加衣物
處暑預示著秋天的到來,秋天相對於夏天,溫度會有所下降,但我們並不主張穿太多的衣服,春捂秋冬這句俗語的意思要理解透徹,秋天能讓身體保持一絲寒意還是比較好的,可以幫助收斂陽氣,但這並不表示讓你受凍。
做好防曬工作
處暑時節雖說已進入秋季,天氣變得有些涼爽,但白天正中午時的陽光還是很強烈的,所以防曬工作要做好,出門時一定要搽防曬霜,保護好皮膚也是處暑養生特別要注意的。
Ⅵ 處暑乾燥如何養生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處暑時節,這時候的天氣變化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影響了,特別是乾燥的環境,對我們的健康影響是巨大的,因此我們就應該學會在這時候預防秋燥才行了,那麼具體可以如何在處暑養生呢,一起看看吧。
上面介紹的就是處暑養生的方法了,可以發現我們在處暑的時候養生是存在不少注意事項的哦,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防寒保暖了,在這時候我們人體容易出現不適情況,而且在睡眠以及飲食方面同樣需要重視,都是我們要警惕的哦。
Ⅶ 處暑時節究竟該如何養生保健
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每個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時基本上都會忘記節氣的變化,處暑之後也是有著非常多的講究的,一般來說處暑節氣是指出暑,也就是炎熱離開的意思,在處暑時節我們應該做好自己的身體保養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讓我們去努力工作,對於處暑之後冷空氣南下次數開始逐漸的增多,因此我們應該積極的預防感冒才行,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處暑之後人們的出汗頻率也會明顯的減少,在這個時候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行,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生活。
3、處暑之後適合做什麼?
我們都知道,秋天的時候是非常的適合郊遊的,因此我們在出手之後也可以選擇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出門旅遊,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中午的時候室外天氣仍然是非常的炎熱的,因此我們應該避免中午進行戶外運動才行,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障我們的生命安全。
Ⅷ 處暑之後如何養生
早睡早起,逐漸減少活動量,避免過度出汗,秋天氣候本來就很乾燥,所以應少食辛辣煎炒燒烤類的食品,尤其老人更應注意。
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調:此季時令水果很多:梨、柑橘、石榴、荸薺盡可享用,他們都有潤肺生津之效,若想美容可將這些水果搗爛或榨汁後敷在臉上效果會更加直接。但是秋季養顏除外潤肺,重在排毒:蘋果含果膠有利於膽固醇代謝,地瓜的胡羅素可以維持人體的酸鹼平衡等。另外,木耳不僅潤肺生津,更擅排毒之功。
處暑之後,早晚溫差變化開始明顯,腸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熱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就會隨之降低,這時候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病,患有慢性腸胃病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狀。加之飲食不當,這種不適的情況還會進一步加重,因此在飲食方面一定要謹慎。
這個時候比較適合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干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隨著氣侯漸漸乾燥,身體里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黨參、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
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應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症狀。
Ⅸ 處暑如何飲食養生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處暑時節,在這時候的飲食選擇是非常有講究的了,我們如果可以選擇合適的食物去吃,那麼對我們健康無疑也是有幫助的,那麼具體可以吃什麼食物比較好呢,一起看看處暑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吃什麼的食物比較好吧。
上面給大家推薦的這些食物,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是有很大意義的,我們在處暑的時候就應該注意飲食才行了,上面介紹的這幾款食物,對於我們的好處是有很多的了,特別是可以幫助我們在處暑的時候促進肺部健康,到達潤燥的作用了。
Ⅹ 處暑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處暑飲食應注意什麼
處暑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