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供香和普通香的區別
供香和普通香區別如下
普通香就是大家常用於熏焚的香,是居家養生,陶冶情操必備的日常用品,供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竹簽香,竹簽香是適合大空間點燃的香形,因為方便插放,所以多用於供神,禮佛。竹簽香與普通香都是在唐朝末期大量興起的,它們雖然看起來相似,但不同之處也多。
普通香,是指用不同的配方製成,粗細,長短有一定規制的直線狀香品。是北方常用的香品形式之一,適用於多種用香場合。也就是沒有竹芯的香,也叫直條香,香線,一般通過主料香粉,配合輔助粘結料等組成。古時候常見寺廟以線香長度作為時間計量的單位。因此也被稱為香寸。
普通香按使用方式不同又分為立香與卧香,立香就是我們常見的豎香,是豎著燃燒的,卧香有區別於其他香的燃燒方式,它是躺卧在卧香專用香爐中的,燃燒時的香灰不會掉落在香爐的外面,十分干凈。
供香,又稱棒香,芯香。以竹,木等材料做香芯,呈直線形。用竹簽者常稱竹簽香,篾香。它的特點是比較長。竹簽香與線香在外形上類似,但線香不帶竹木芯。而簽香的竹木芯貫穿整支香,上面部分被香粉包裹,防止香過長曲折或斷掉,露在香粉外面的竹簽部分叫竹香腳。
供香為佛使
佛教的香是外來詞,原本的詞叫健達,這一點在古印度的傳說裡面就有記載,即乾闥婆,像乾闥婆就是不食酒肉,唯求以香味為食,以資陰身,又自其陰身出香,故名香神。以後被引為佛教護法的八部眾之一。在賢愚經卷六載,佛陀當年住在祗園時,有長者富奇那建造了一座旃檀堂,准備禮請佛陀。
他手持香爐,遙望祗園,梵香禮敬。香煙裊裊,飄往祗園,徐徐降落在佛陀頭頂上,形成一頂香雲蓋。佛陀知悉,即赴富奇那的旃檀堂。根據這個傳說,香是弟子把信心通達於佛的媒介,故經上稱香為佛使。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緣起。
② 禮佛用香有什麼講究
禮佛一定要用干凈的香,香灰與香體顏色基本一致,香灰輕柔如羽毛、不打卷、不燙手,香味純正無雜味,天然沉香線香佛香,會有自然煙氣,無煙的香品大多添加了化學微煙劑,不幹凈,並且傷人於無形。沉香味通三界,正能量加持力強,乃百香之王,眾香之手。是世界五大宗教同時認可的唯一香品,可以作為通用香使用。
③ 香道用香和平日禮佛用的香有什麼區別
香道香品
沉香線香
沉香香品
沉香木
香道用香是以品香為目的的,禮佛的佛香是以供奉祭拜為目的的。
香道香品是以純天然香木為材料經過工藝加工製成的,香品散發的香味都是原始香木的味道,不夾雜別的人工輔料,沒有合成的香味,比較天然純凈,價格也相對昂貴。每次使用只要一支足夠體會完整的香味了。雲起香堂
中國香道養生首選品牌!帶您共同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感悟。
禮佛用的佛香,是以天然香木為原料加以香料人工調和製成的,香味有原木味道但是不是純正的,有人工調和的香味在一起,價格相對便宜,適合每天使用,每次3支。
香道用香的制香工藝也有不同,製作考究,使得香品煙熏味很淡幾乎聞不到,香味的擴香能力也很強,幾米之外就可以聞到香味。香味層次感也很強,香韻變化大,很有品頭。
之所以我們需要加以區分,是因為在日本,香道用香經常在百貨公司或者專業香道用品店可以買到,而在中國內地,因為香道尚未盛行流傳廣泛,因此大部分買香都要去佛教用品店鋪購買。這樣就會買到佛香而不是香道用香。在體驗品味的時候,就會有所偏差。
生活味
器具禪
歡喜心
願:香騰湄嶼,雲起香堂!
本次回答來自雲起香堂團隊
④ 供香/佛香/衛生香/象藏香/檀香/無煙香/顯字香/竹簽香/線香/卧香怎麼區分
香的來歷 根據歷史記載,香是最早由西域諸國向中原王朝獻貢才傳入中土.在早期大都作為消除疾病之用,以香禮佛的記載最早是從漢武帝開始.從此以後."香"在傳統文化之中便有了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含義,也表現出敬天法祖的精神. 香的分類 佛門禮佛敬香,歷史悠遠。香的種類不勝枚舉,經論上也有記載。 《瑜珈師地論》卷三中說:香「或立五種,謂根香、莖香、葉香、花香、果香也。。」在《法華經》第六中僅花香就列舉出:須曼那花香、闍提花香、茉莉花香、瞻萄花香、波羅蜜花香、青蓮花香、白蓮花香、旃檀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曼陀羅香、摩訶曼陽羅花香、曼殊沙花香、摩河曼殊沙花香等十四種之多。 《蘇悉地羯羅經》把香分為: 1、五種堅香:沉水香、白檀香、紫檀香、沙羅香、天木香。 2、七種膠香:乾陀羅婆香、薩閣羅婆香、安悉香、蘇合香、熏陸香、設落翅香和室利吠瑟吒迦香。 按香的原料分類: 丹檀香,又稱為檀香,有白檀香、赤檀香兩種; 沉水香,又稱為沉香,由生產於印度、南洋等香木的樹脂而製成 丁子香,即丁香 鬱金香,鬱金即番紅花的花汗所壓制而成 龍腦香,樟腦的一種,由生產於南洋的香木製成。 以上稱為五香,密教做壇時,將五香與五寶、五穀一同埋入地中。除此之外,還有熏陸香(又稱為乳香,似松脂)、伽羅、真盤(又稱為真那盤,是含暗褐色的樹脂,或者指黑沉香)、安息香(由生產於南洋的香木的樹皮脂汗凝固後所製成,或是將樹脂磨成粉狀)等。 按香的形狀分類: 棒香、線香、盤香、丸香、塗香、熏香等。 按香的製作分類: 末香、線香、瓣香、盤香等多種。 末香就是香木的粉末,因為香末可以點燃熏臭,也可以加入油料,塗抹人身袒露之處,用來防止蟲咬。 線香是條狀的香枝,是將各種香末混雜在一起,然後再加上粘糊製造而成。線香又稱為仙香、長壽香,因為線香的煙柱很長久,所以稱為仙香;線香的製作十分纖長,所以稱為長壽香。有時,將線香在干硬之前彎「福、祿、壽」等字形的「福壽香」,可以在喜事慶典的場合中使用。 瓣香是香檀木的碎塊,因為把檀木劈成了片片段段的小瓣,所以稱為瓣香。又因為上等檀木是香中的極品,所以瓣香又稱為大香。所以一些法師在拈香說法時,都說「此一瓣香」。 盤香是將特長的線香,在干硬以前,彎成重疊的環狀形的香環。 供香不是給佛菩薩吃的,也不是給佛菩薩聞的,是用來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薩的教誨,才不會做出錯事,令自己後悔的事情。人內有煩惱,外有誘惑,財令智迷,色令智昏,供香,是在提醒自己,待人處事做判斷的時候,要有佛菩薩的智慧,要有佛菩薩的心腸。 佛香一般用於祭祀、拜佛等用途,但又很多人對於佛香的認識之局限於它是點了燒的,但不知佛香有很多實用的功效。 中國在古代就發現把香料融合在佛香里,點燃之後會使人神清氣爽,醒腦安神等功效,而且添加香料的佛像有助於智力的開發,一些文人墨客在讀書時將其點燃,有助於增強記憶的功效,後來這種佛香被稱為伴讀香。此外佛香還有除臭驅異味的功效,時間了,人體也自然有了跟佛香氣味相近的體香。 衛生香是人們用各種木粉,炭粉按一定比例加以各種香料以及中草葯製成的。形狀有餅,棒,球,線,盤等等。點燃之後會釋放出香氣。作為敬神拜佛、熏屋熏衣、防蟲驅瘟、香化環境、調理身心作用的一種傳統民族生活用品,所以大家稱之為衛生香。至於更詳細的解釋和圖片可以到下面這個網址去看: http://mdxh.com.cn/old/wsx.htm
記得採納啊
⑤ 拜佛的香有講究嗎
供佛的檀香最好。如果沒有,其他的隨緣,最主要在於心誠。
問:燒香點燈燭是什麼意思呢?
答:香燭是象徵心香和心光。因為眾生和佛一樣,本來有著心香和心光,但被妄想執著所蒙蔽了。現在禮敬佛菩薩,是要把原來的香光顯露出來。同時,也是對佛菩薩表示一種敬意。
因此香只要點一炷(支)到三炷,燭只要有光亮就可以了,有些人不懂道理,以為香燒得越多,燭點得越大,就越有功德,就愈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這是錯會了點香燭的意義了。而且有些地方,為了防止火患,即使不點香燭,只要有虔誠心,也一樣能得到供養的功德的。
--《覺海慈航》
凈宗上香法要如下:
1、凈手,取香(三柱或一柱)點燃,有兩手的食指和中指夾著香桿,無名指和小指相貼重疊,大拇指頂在香桿尾部,至於胸前,香頭平對佛像。
2、將香舉至齊眉。
3、然後落下,如果是三柱香,用左手分香,第一柱插香爐中間,同時默念「供養佛」,第二柱插在右邊,同時默念「供養法」,第三柱插在左邊,同時默念「供養僧」。
三柱香應在一條直線上,且高度平等,距離相等。如果是一柱香,用左手將香插入香爐中間,默念「供養三寶」。上香完畢後,合掌默念:「願此香花雲,直達三寶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
如果是上環香,就以點燃處向佛,兩手像持長香的方法一樣,舉香時,默念「供養三寶」。「願此香花雲,直達三寶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然後放於香爐中。
要是上枝香,以雙手食指,拇指分別捻枝香兩端,其餘三指直豎,舉至齊眉,而後以單手放入香爐。第一根枝香,用左手捻起,右手接過送入。第二根枝香,右手捻起,左手送入。第三根與第一根同樣,默念同前。
上完香後,禮佛三拜,方可離去。
⑥ 燒香拜佛怎樣看香火
看香方法一、看香以三支香為基本(中間加一挎香一樣看),另分為挎香(護法香,報馬香),香扎(香山,五支,七支,九支香一起上的)。
具體的香訣有好多口訣,名號方法眾多,在此只能講一些簡明易懂的知識。
看香大致分為七個要點,以這七個要點的搭配來區分吉凶。
一,燃香;(點香時起火為吉,無火而且冒黑煙為凶。)
二,收火;(將香放於香爐內,火不立即熄滅為吉兆,時間越長熄滅越好)
三,火花;(一般指靈光香,火花四濺極其明亮而且啪啪作響為吉兆)
四,明暗;(香火柔和而且明亮主吉,昏暗無光主凶,一會明一會暗主事情多變)
五,香煙;(香煙直沖雲天為神臨壇前,香煙盤旋主陰人有冤情。)
六,香灰; 分為黑白(白吉黑凶)曲直(向外彎曲為泄財,向內彎曲為采福)搭橋(比較復雜,在此先不講)
落頂(香灰頻落主吉,香灰頂蓋不吉,頂蓋為香灰長於一寸以上。)
七,平齊參差;(詳見民間四十二香譜)
論香扎;(指5.7.9.支香一起上)
首先結合七要點去看,香火旺則運道旺,香灰外彎如蓮花,內彎似耦合,皆主吉,內彎外彎參差不齊主不佳,中間一柱頂蓋頭, 主凶險。
注;因為香的質量不同,看香要首先看香的質量再看香訣,決不可把現實的因素歸於神佛的喜怒。
另有幾雜點;
火斷;(點香時點燃後熄滅,除去香受潮的因素外,主有鬼祟糾纏活堂上有事)
甩香;(點香時香落,放好後香倒,主陰人拋香或鬼祟騷擾。)看香方法二、看香火的方法有很多種,而且根據香堂的性質,出馬是時間,仙家的喜好等等原因,不是完全一樣的,這里介紹一些看香的方法和經驗,供有緣人借鑒
1.三根香:災難香多數的在點香的時候,一次點不著。點燃後,香火一般比較暗淡,燃燒的過程中,香灰會出現互相搭接的情況,這就預示著來人將有災難發生,如果是中間的香灰,搭向左側的香上,表示來人將有意外發生。如果是中間的香灰搭向右側的香上,是表示來人將有重大的疾病發生。如果是左側的香,搭向中間的香,是表示來人的家人會有災難發生,如果是右側的香搭向中間的香,是表示來人的親屬(或好朋友)有人會有災難發生。
如果香在燃燒的過程當中熄滅了。預示有死亡發生。看是那根香熄滅了。中間代表來人,左側是他的家裡人,右側是他的親屬(或好朋友)。香掐的早,時間緊迫,掐的晚,時間較晚。
當使用三根香看事的時候,如果三根香的香灰,都向外側彎曲,而且超過了90度以後才掉下來,可以證明來人的家裡有要出馬的仙家。根據彎曲的時間推斷,彎的快的,馬上就要出馬,彎的慢得,還要等一段時間要出馬。如果香灰打卷的,馬上放棄,不要再看了,是人家的仙家的道行遠遠大於你的仙家,繼續看下去,可能對你不利了。或者是無緣,在你這里出不來。
2.九根香:和三根香的看法基本一樣。災難香多數的在點香的時候,一次點不著。點燃後,香火一般比較暗淡,燃燒的過程中,香灰會出現互相搭接的情況,這就預示著來人將有災難發生。另外九根香明顯的標志就是香灰顏色暗淡直立不願意掉下來。香灰向中間傾斜表示來人有難,大多數香灰向左傾斜代表是來人的家人有難,大多數香灰向右側傾斜代表是來人的親屬(或好朋友)有難。掐香和三根香是一樣的,中間的代表來人,偏左邊的代表來人的家人,偏右邊的代表來人的親屬(或好朋友)。按掐香的早晚斷事情發生的時間。
當使用九根香看事的時候,如果全部香灰都向外側傾斜,表示對方有要出馬的仙家。如果有一根香燒的很慢,明顯的突出在其它的香之上,也就是說有一根香,單獨留了下來慢慢的著,這就是仙家馬上要出馬的表示。和其它的香差得越多,離出馬的時間越近。如果所有的香灰都沿著一個方向選擇傾斜,建議你不要繼續看下去了,和三根香的情況是一樣的。就是對方的仙家的道行遠遠的超過了你的仙家,或者說是與你無緣。在你這樣是出不來的。
總之不管是用三根香還是九根香看事的,如果發現香火頭,忽明忽暗,建議你不要看下去了,這是提示你,這個人將來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還是迴避了的好。上面這些只是一種提示,具體的還要靠仙家細查,方知最後的結果。
⑦ 怎樣看香從佛方向看,還是從上香人得方向看
從人的方向看,這是對佛的尊重。禮佛前,先要凈(洗)手。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據說右手不凈,普通人殺生大多用右手),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先燒香再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