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保健養生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 一切葯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凈則身凈.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葯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凈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 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膽汁+必要時間內(晚天黑後~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 暢通的經絡需要:清凈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凈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運行。
10 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 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 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運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循環主要應該靠松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
2. 怎樣去養生
精力旺盛的人與疲憊懶散的人在生命的二分之一時間中是不相上下的,因為所有的人在睡著時都是一樣的。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家)
少壯時代天賦的強力可以忍受許多縱欲行為。而這些行為是等於記在賬上的,到了老年的時候,是要還的。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
身體靠營養來維持,精神何嘗不然。盧克萊修(古羅馬哲學家)
強忍著自己的眼淚,就等於慢性自殺。威廉·弗霄(美國心理學家)
我們的身體只要從小養成習慣,它們是什麼都受得了的。
約翰·洛克(英國哲學家)
優雅的美不可能與健康分開。西塞羅(古羅馬哲學家)
一切頑固沉重的憂悒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巴甫洛夫(俄國生理學家)
清心寡慾的人,肌膚之間自有一種明凈的光彩,表現身心健康。巴爾扎克(法國作家)
生活有度,人生添壽。畢爾格(德國詩人)內安於心,外安於目,心目皆安,則身安矣。布萊克(英國詩人)養生之道,以不欺己、善加忍耐為要諦。貝原益軒(日本思想家)
經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這是延年益壽的秘訣之一。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
人尤其應當克服嫉妒、暴躁以至埋在心裡的怒火,積郁不解的思考,無節制的狂歡,內心的隱痛,等等。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
食不過飽,飲酒不醉。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科學家)
能做到快樂、節制和靜養,就可把大夫拒之門外。朗費羅(美國詩人)對於一切沉溺於口腹之樂,並在吃喝、情愛方面過度的人,快樂的時間是短的。德漠克利特(古希臘哲學家)
不要忽略你身體的健康,飲食,動作,均須有節。畢達哥拉斯(古希臘數學家)
運動太多和太少,同樣損傷體力;飲食過多與過少,同樣損害健康;唯有適度可以產生、增進、保持體力和健康。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哲學家)
以無節制的行為違反健康而行事,這就是以自己的情慾背叛了健康。
德謨克利特(古希臘哲學家)
自然是疾病的康復者。希波克拉底(古羅馬哲學家)
3. 要健康就要會養生,怎樣做才能達到最佳的養生狀態
養生就要做到這三點:管住自己的嘴,邁開自己的腿,敞開自己的心
很多人在過了而立之年後,便開始注意養生,這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須的。生命只有一次,沒有給你重新來過的機會,因此,注重養生無關年齡,只關乎心態。
養生道法多多,每個人見解不同,所用之方法也不相同,《丹溪心法》雲:「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你不能等有病了才想起要如何如何去救治,而是應該在沒病的時候想辦法養生,防患於未然,把病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所謂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增強體質,頤養保命、預防疾病,進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有效活動。
順天應人,定時鍛煉身體,對身體是有好處的,我深有體會的是曾經一段時間堅持鍛煉,無論精神還是身體都到了良好狀態,但是在其後由於沒有堅持,就整日地出現萎靡現象,沒有精神,天天都感覺身體不舒服,卻總是覺得正常現象,好在,現在感覺出問題所在,也正在糾正,但願能夠走入正軌,身體不再受累。
養生貴在養心,而養心最重要的就是講自己的心放寬松,靜心在退,潔心在空,寬心忘坎,忍心大度,用心心康。
曹植說「善養者終之,旁憂者半之,虛用者夭之」,要我說其實就一句話:管住自己的嘴,邁開自己的腿,敞開自己的心。
4. 現代年輕人該如何去養生有哪些好習慣你一直還在堅持
現代的年輕人對身體健康非常忽略,經常熬夜工作或者是通宵玩樂都是常有的事,年輕的時候沒有什麼,但是等到一定的年紀身體就會吃不消,所以還是建議年輕人好好的愛惜自己的身體,注重養生。
我個人對養生一直都是很在意的,這些年一直都很堅持,所以效果還是很好的,其實養生也很簡單只要堅持做一些對身體有益的事就可以了。
4、多吃水果蔬菜
肉類固然好吃但是還是要和蔬菜水果搭配,這樣才能營養均衡,不會出現偏食營養不良等現象,常吃蔬菜水果體內不會缺少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女性常吃皮膚會水靈紅潤。
以上就是我每天堅持做的事情,雖然不起眼但是很有效果,建議大家都嘗試一下。
5. 人為什麼要養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怎麼去養生呢
《中醫大辭典》中:「養生」是研究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出自《靈樞.本神》篇。《抱朴子內篇 .微旨》謂:「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修篇一事,不足賴矣。」養生內容廣泛,方法眾多,而調飲食,慎起居,適寒溫,和喜怒是代表性的養生學觀點。
《黃帝內經》第一篇中提出要做到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恬淡虛無,節欲保精。和於術數就是說運用各種修身養性之法,如呼吸,吐納,氣功等來養生。而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就是飲食與睡眠要有節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不熬夜,不吸煙,不飲酒。恬淡虛無就是思想閑靜,心無雜念。節欲保精需要注意房事不要過度。
第二篇中論述了四時生長收藏的自然規律及順應四時的養生方法。
冬三月(12.1.2月),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在這一季節里,水面結冰,大地凍裂,所以人不要擾動陽氣,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現再起床;使情志就像軍隊埋伏、就像魚鳥深藏、就像人有隱私、就像心有所獲等等一樣;還要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之所,不要讓膚腠開啟出汗而使陽氣大量喪失。這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違背這一法則,就會傷害腎氣,到了春天還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閉藏機能在冬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以致供給春天時煥發生機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緣故。
6. 老年人要如何健康養生科學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要如何健康養生?科學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除此之外,老年人養生也必須得做一些合適的運動,老年人最好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像打籃球跑步等等,盡量選擇一些比較舒緩的有氧運動,可以打太極拳,你可以到周邊的公園去散步,也可以陪廣場舞大媽一起跳廣場舞。總之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的運動量也最好保持一個合適的度。同時要讓老年人們有一個好的心態,作為子女也不要讓他們太過於操心。可以讓老人們一起去陪其他的同齡人下象棋打牌等等,做一些休閑的娛樂活動。
7. 每個季節應該怎樣養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問題了,養生也是生活中常見的話題。其實,養生也是要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的。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養生,才能讓我們少受病痛的折磨呢?
冬季,是一個很適合養生的季節。冬季的天氣比較寒冷,空氣乾燥。一定要多補充水分,注意保暖。在吃的方面,大家也要多吃一些可以提高體內能量的食物,這有助於我們抵抗寒冷。比如蘿卜、羊肉等都是很好的禦寒食物。不管在哪個季節,我們都需要養生,而且當下養生也成為一種主流。在健康的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多加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