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把科普文寫的接地氣 頂尖文案
沒讀過書的人在知識方面總是比讀書多的人更自信!無論你採用哪種接地氣的方法都不能真正解決你所說的問題的。
B. 科普文怎麼寫啊
一、主題突出 一篇科普文章,最好只有一個主題,文章應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在展開之前,要列出展開提綱。 二、概念准確 科普文章概念確很重要,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不能出錯。 三、內容新穎 科普文章要有科學研究的新成果、新概念、新知識、新說法。這就叫做「與時俱進」,現代科普文章應把普及新的科學知識為己任。 四、具有深度 科普文章應有深度,對新概念、新知識的敘述不能僅停留在表面上,要適當向一定的深度展開。 五、具有趣昧 文章能吸引讀者,要使用生動活潑的比喻,幽默詼諧的語言。 六、文章緊湊 文章層次要清楚,邏輯性強,前後呼應,避免重復。 七、語言簡練 能用簡單的句子講清楚的就不用復雜的句子,能用字數少的詞彙說清楚的就不用字數多的詞彙。 八、通俗易懂 科普文章是面向廣大群眾的,要把群眾聽不懂的「行話」變為群眾易懂的「大眾話」,用恰當的語言形象化。 九、有戰斗性 科普文章要代表先進生產力,對封建迷信,歪理邪說要進行批駁。 十、篇幅不長 文章最好要在1000—2000字左右,最多不要超過5000字。 對上網站的文章不超過1000字。 以上意見,供參考。
C. 有關科普的幽默笑話
某一天,四個准爸爸在產房外等新生兒的到來,不一會兒,嬰兒們哇哇墜地....
護士跑出來向第一位張先生說:恭喜你,張太太生了雙胞胎。
張先生開心的說:我剛好是雙喜沙士的經銷商。
接著,護士又出來向第二位林先生說:恭喜你,林太太生了叄胞胎。
林先生也開心的說:我是叄洋公司的副總。
突然,其他的兩位先生頭也不回的拔腿就跑....
張先生和林先生都疑惑的問他們為何要跑???
李先生哭笑不得的說:我是[百服寧]的總經理.....
王先生則哭著說:我不要當[萬客隆]的老闆
D. 科普文章怎麼寫
如何寫科普文章
發表時間:2010-06-10 發表者:李軍 (訪問人次:543)
科普作品的特點及要求
(一)科學性
科學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科普作品也不例外。科學必須揭示事物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作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科普作品則擔負著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啟蒙思想的職責,更應保證科學性。失去科學性的科普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此,對於科普作品的創作者而言,應盡力發掘自己的專業所長,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用全面發展的觀點,把成熟的、切實可行的知識,介紹給廣大讀者。 綿陽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內科李軍
(二)思想性
科普是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之間的一座橋梁。它在向讀者傳授知識的同時,也使讀者受到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的熏陶,宣傳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提高人們的科學素質和思想素質。因此,科普作品要通過普及介紹科學知識,讓人們深刻地理解科學的世界觀的方法論,即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這就是科普作品思想性的體現。當然,科普創作的思想性,是內在的、從作品中自然表現出來的,不是貼上一些政治標簽或外加一些政治術語。
(三)通俗性
通俗性就是要用明白曉暢的文字介紹科技知識,使之生動、易懂。「整個科普創作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專門知識通俗化的過程。」(章道義等編《科普創作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頁)這句話點明了科普創作的實質。不通俗地把科學知識表達出來,讀者理解不了,就起不到科普創作的作用,科普創作也就失去了意義。科普創作可以運用多種方法使科普作品通俗化。如用文藝形式創作,使之生動有趣,引人入勝。但這不是唯一的方法,科普作品,只要簡明扼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寫清楚,同人們的實際生活和工作聯系起來,就能達到通俗化。切忌簡單化、庸俗化,或簡單得殘缺不全,只在抽象的概念中兜圈子;或堆砌資料,照搬照抄,或把通俗化變成庸俗化,迎合低級趣味,這些都應在科普創作中杜絕。
(四)藝術性
是由通俗性派生的一個特點,科普作品的通俗性常常要求運用文藝形式來介紹科技知識, 創作過程中,不僅使用邏輯思維來達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同時還採用形象思維,使之以情動人。
(五) 知識性
二、科普創作的技巧
科普作品不同於其它科技論文,可採用多種表現手法使之通俗易懂,引入入勝。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創作技巧。
(一)命題
科普作品的命題方式有直敘式,如「青少年吸煙危害大」;疑問式,如「小兒缺鈣會影響智力嗎?」;警句式,如「氣候縱橫談——宇宙、日、月」故事式;如「從《血疑》談到白血病」;比喻式,如「植物的『醫生』——啄木烏」;此外還有寓意式、啟迪式、成語式等多種命題方法。
(二)開頭
科普作品的開頭的技巧有,以生動的故事開頭;以發人深思的提問開頭;開門見山,起首點題開頭;描述性開頭;議論性開頭等。如:「艾滋病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就是以提問的方式開頭。而茅以升《沒有不能造的橋》中,就是開門見山點題的:「路是人走出來的,有了路,要就橋,哪裡有路,哪裡也就可能有橋。人是需要橋的,同時人也能造橋。只要有能修的路、就沒有不能造的橋。……」再看秦牧《海灘拾貝》,一開篇就用描述性文字把我們帶到了景色誘人的大海邊:「在藝術攝影中,常常看到這樣的畫面:無邊無際的海灘上,一個人俯身在拾些什麼;天上漂浮著雲彩,遠處激濺著浪花……」
(三)結尾
科普作品的結尾也象文學創作一樣要令人回味無窮,並與文 章的開頭相照應。其方式有總結性的結尾;啟發性的含蓄結尾;鼓動型結尾、首尾照應型結尾等,無論哪一種結尾方式,都要求文字簡潔。如:「由此推算地球上的人口極限是80億,如超過80億,吃飯就成了嚴重問題。所以,打開『昆蟲糧倉』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就是總結性結尾。有一篇題名為《健康長壽之路》的科普文在分析了造成衰老的原因、抗衰延壽的措施及其作用機制後,堅定地相信。「……善於把古人留下的寶貴經驗結合近代生命科學進行研究,就一定能夠找出一條抗老防衰的正確途徑,使更多的人達到健康長壽……。」這種有鼓動意味的結尾,能夠感染讀者的情緒,激發讀者為科學獻身。
除了這些技巧之外,在行文過程中,還可以採用如下技巧:
(一)比襯
有些事物和道理比較抽象、深奧,讀者不易理解。作者這時就可以找出一些與表現對象相類或相對的、比較淺顯、具體、為讀者熟悉的比襯對象,將它與表現對象相比,講清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所要表現的事物或道理就會得到通俗、明白的反映,讀者也就容易理解多了,比如,這段文字「原子真是小極了,……五十萬到一百萬個原子,一個緊挨一個排起『長蛇隊』來,也只有一根頭發直徑那麼小的一點兒。」就用了比襯手法把原子的「小」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二)比喻
比喻與比襯不同。比襯的兩個對象在本質上有某種共同點,而比喻的兩個事物在本質上完全不同,只有某一些相似之外,比喻即是將這兩種有相似之處的對象,通過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地顯示真正要表現的事物或道理。但要注意,做比喻的事物要具體。通常是用具體形象的事物比喻一般的抽象道理,用熟知的事物比喻陌生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比喻高深的道理。如「就其輪廓看,細菌大約可分為六大類:一為象菊花似的『放射菌』;二是象游絲似的『真菌或黴菌』;三為斷桿折枝似的『分支桿菌』;四為小皮球似的「球菌』;五為小棒於似的『桿菌』;六為彎腰曲背的『弧菌』;那第六類,有的多彎了幾彎,象小螺絲釘,就叫做『螺旋菌』。」就是把通常看不見的細菌的形狀,比喻成人們所熟知的菊花、皮球、螺絲釘等。
(三)虛擬
虛擬是設計一些現實生活中沒有,甚至讓人感到荒唐情形,來使讀者展開想像的翅膀,獲得鮮明的印象。如把人當成物,把物的世界當成人的世界來寫。例如:它(天鵝)在水上為王,是憑著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嚴、仁厚等;它有威勢,但有不濫用權威的意志,非自衛不用武力的決心,它能戰斗,能取勝,卻從不攻擊別人;它是水禽界里愛好和平的君玉,卻又敢於與空中的霸王對抗;它等待著鷹來襲擊,不招惹它,卻也不懼怕它:它的強勁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依靠羽毛的堅韌,翅膀的頻繁撲擊對付著鷹的利爪,打退鷹的進攻。」這段科普文就是用了虛擬的方法。
(四)曲筆
為了更加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作者往往通過採用一些表現手法,把科普作品寫得波瀾曲折、跌宕起伏。這就是曲筆。「假如我們把一隻螃蟹從美國的東北部新英格蘭的海灘帶到世界的另一端,它還會知道新英格蘭的海灘在什麼時候漲潮。這是為什麼?一隻果蠅在黑暗地方呆了一星期後,還能知道什麼時候是白天,什麼時候是黑夜。這又是為什麼?蜜蜂是怎樣知道時間的?把一隻猴子帶到宇宙空間,對它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是不是所有生物體內都有一隻時鍾?」作者一連用了幾個設間句使得這篇科普文章一開頭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
(五)白描
白描就是不尚修飾,用朴實平易的文字,把所要表現的客觀事物的特徵真實、准確地表現出來
E. 如何寫養生方案和細節
養生館的成功離不開成功的經營模式,那麼怎麼樣經營才是成功的經營呢一、店面選址:不選貴的,只選對的
當然,除了這一點,在店面選址上,還要利用專業工具,進行綜合分析,也要服從養生館的長期發展戰略。
二、核心技術:差異營銷,爭創第一
養生館不同於日化線,賣得就是技術與美容項目服務。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優秀的產品,就像缺少了前進的雙腿,註定無法遠行。
三、服務:標准作業,用心服務
養生館的成功,靠的就是標准化的作業流程、與時俱進的管理培訓,讓用心服務、規范服務成為全體員工的行為准則,來保證養生館服務的高質量。
四、傳播手段:廣辟渠道,組合制勝
養生館加盟連鎖事業經營多年仍認為口碑傳播仍舊是養生館宣傳的重中之重。要形成口碑傳播,首先要靠品質、靠服務贏得顧客心智。只有顧客滿意了,才會主動向其他人介紹,形成口碑效應。
五、店面管理:大處著眼,細節著手
店面管理無小事,顧客來養生館接受服務,就要給顧客家的溫馨感覺。一個破舊的紙杯、一粒細小的灰塵,都會引起顧客的不快,從而影響顧客最終滿意程度。
六、顧客管理:廣開客源,締造忠誠
養生館認為顧客就是養生館的生命。擁有長期、穩定的顧客群是養生館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養生館,一手要廣開客源,吸引新顧客加入;一手要維系老顧客,締造顧客忠誠。有了越來越多忠誠顧客做支撐,養生館才能不斷發展。
七、促銷活動:實在讓利,維老拓新
在終端,促銷就是最好的廣告。養生館也不例外。但消費者經過多年促銷的洗禮,已經具備了很強的「促銷偵查」能力。因此,促銷務必要實實在在讓利。
F. 科普文怎麼寫啊
什麼是科普小論文
有些同學把寫科學小論文看得很神秘,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學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淺一些。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那麼,科學小論文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它必須具備"三性"。
1、科學性。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於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它要求選題科學,研究的方法正確,論據確鑿,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文字簡潔准確。
2、創造性。小論文的選題、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過。當然,你如果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出新穎、獨到而又論據充分、言之有理的見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創造性。
3、實踐性。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有實踐依據;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不能有憑空捏造、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學小論文的質量標准。如寫"太陽花",盡管你的觀察細致入微,它的姿態描寫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無缺,但如果沒有獲得科學的、有意義的結論,那最多隻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觀察日記,而不是科學小論文。
寫科學小論文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更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成功屬於勇於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普小論文的類型
科學小論文最常見的形式有科學觀察小論文、科學實驗小論文、科學考察小論文和科學說明小論文。
(一)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觀察小論文,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並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後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湖南廖郝同學的爸爸經常咳嗽,他通過長期、反復的觀察,發現了風向與爸爸咳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並查出了"罪魁禍首"--湖南橡膠廠的大煙囪里飄來很多煙氣,裡面含有二氧化硫,爸爸一聞到它,咽喉部就產生過敏反應,反射性地引起咳嗽。他的《爸爸的咳嗽》這篇小論文主要是利用觀察這一研究方式得出結論,屬於科學觀察小論文,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是在自然發光的條件下不加以人為控制發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應是作者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於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爬山虎能爬牆,這是許多同學所知道的。但是,爬山虎為什麼能爬牆呢?武漢的熊斌同學通過觀察發現這與爬山虎的"觸角"有關,接著他測算了平均每一米長的爬山虎莖幹上有25個吸附在牆上的"觸角",並作了"觸角的拉力測定和吸附作用"實驗,實驗目的明確,實驗步驟詳盡,數據准確,說明力強,得出的結論真實可信,不失為一篇優秀的科學實驗小論文。
(三)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一等獎的《願勝天水庫的水常綠》一文中,小作者們對水庫的地理生態環境、庫容等作了實地考察,並力所能及地進行了實測,找出水庫存在的隱患,提出了較為合理的建議。文中除寫明了考察時間、對象、內容及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外,還繪出了"勝天水庫集雨圖"、"強烈侵蝕中山示意圖",加上一些實際數據,使讀者對考察對象有比較概括清晰的認識。
寫科學考察小論文時,有時還應將有關動植物、岩石、土壤等標本或照片附在文後,以增強說服力。
(四)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靠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並不直接採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並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為什麼說貴陽是祖國的第二春城》是獲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的小論文,該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別之處,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堅持記錄整理貴陽與昆明兩地的天氣和溫度;二是利用現成的科研成果《中國氣候圖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慶、北京的氣溫情況來同貴陽、昆明相比較;三是從書上查證昆明與貴陽1、4、7月和10月的平均氣溫,進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這類文章雖然沒有前三類的親自實踐得到論據,但它畢竟是通過作者精心地收集整理資料,綜合分析提出了新的觀點,新的見解,所以也承認它是科學小論文。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後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三、科學小論文的選題
寫作小論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有人說,選擇好題等於完成小論文的一半,可見小論文選題的重要性。
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奇妙現象太多了,研究什麼好呢?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慣了,沒有發現什麼新奇現象。再說,我想研究的東西別人已經研究過了,寫了沒多大意義。
實際上,只要你明白了選題的基本原則,掌握常見的幾種選題方法,而且在日常學習、生活和科技活動中做個有心人,就一定能發現值得探討的題目。
科學小論文選題的方法很多,個人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適時選擇。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選題方法,供同學們選題時參考。
1、偶然發現法。一個星期天,松滋的胡長城同學在屋後的小溝邊玩耍。溝里有許多小蝌蚪游來游去。忽然,他發現有一個小蝌蚪與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獨地在一邊游。他用小樹枝把那脫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會兒,它又孤獨地游到一邊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將他和另外成群的幾個小蝌蚪分別裝起來,放在家裡飼養觀察。最後,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長成了癩蛤蟆。通過長期觀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癩蛤蟆的幼子之別,寫出了一篇優秀小論文。
這種選題沒有事先考慮,只是對偶然發現的一瞬即逝的現象產生了興趣,從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G. 科普作文怎麼寫
優質解答 科普文章(一)科學性
科學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科普作品也不例外.科學必須揭示事物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作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科普作品則擔負著向大眾普及科學知識、啟蒙思想的職責,更應保證科學性.失去科學性的科普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因此,對於科普作品的創作者而言,應盡力發掘自己的專業所長,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用全面發展的觀點,把成熟的、切實可行的知識,介紹給廣大讀者.
(二)思想性
科普是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之間的一座橋梁.它在向讀者傳授知識的同時,也使讀者受到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的熏陶,宣傳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提高人們的科學素質和思想素質.因此,科普作品要通過普及介紹科學知識,讓人們深刻地理解科學的世界觀的方法論,即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這就是科普作品思想性的體現.當然,科普創作的思想性,是內在的、從作品中自然表現出來的,不是貼上一些政治標簽或外加一些政治術語.
(三)通俗性
通俗性就是要用明白曉暢的文字介紹科技知識,使之生動、易懂.「整個科普創作過程,實際上也就是專門知識通俗化的過程.」(章道義等編《科普創作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頁)這句話點明了科普創作的實質.不通俗地把科學知識表達出來,讀者理解不了,就起不到科普創作的作用,科普創作也就失去了意義.科普創作可以運用多種方法使科普作品通俗化.如用文藝形式創作,使之生動有趣,引人入勝.但這不是唯一的方法,科普作品,只要簡明扼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寫清楚,同人們的實際生活和工作聯系起來,就能達到通俗化.切忌簡單化、庸俗化,或簡單得殘缺不全,只在抽象的概念中兜圈子;或堆砌資料,照搬照抄,或把通俗化變成庸俗化,迎合低級趣味,這些都應在科普創作中杜絕.
(四)藝術性
是由通俗性派生的一個特點,科普作品的通俗性常常要求運用文藝形式來介紹科技知識, 創作過程中,不僅使用邏輯思維來達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同時還採用形象思維,使之以情動人.
(五) 知識性
二、科普創作的技巧
科普作品不同於其它科技論文,可採用多種表現手法使之通俗易懂,引入入勝.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創作技巧.
(一)命題
科普作品的命題方式有直敘式,如「青少年吸煙危害大」;疑問式,如「小兒缺鈣會影響智力嗎?」;警句式,如「氣候縱橫談——宇宙、日、月」故事式;如「從《血疑》談到白血病」;比喻式,如「植物的『醫生』——啄木烏」;此外還有寓意式、啟迪式、成語式等多種命題方法.
(二)開頭
科普作品的開頭的技巧有,以生動的故事開頭;以發人深思的提問開頭;開門見山,起首點題開頭;描述性開頭;議論性開頭等.如:「艾滋病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就是以提問的方式開頭.而茅以升《沒有不能造的橋》中,就是開門見山點題的:「路是人走出來的,有了路,要就橋,哪裡有路,哪裡也就可能有橋.人是需要橋的,同時人也能造橋.只要有能修的路、就沒有不能造的橋.……」再看秦牧《海灘拾貝》,一開篇就用描述性文字把我們帶到了景色誘人的大海邊:「在藝術攝影中,常常看到這樣的畫面:無邊無際的海灘上,一個人俯身在拾些什麼;天上漂浮著雲彩,遠處激濺著浪花……」
(三)結尾
科普作品的結尾也象文學創作一樣要令人回味無窮,並與文 章的開頭相照應.其方式有總結性的結尾;啟發性的含蓄結尾;鼓動型結尾、首尾照應型結尾等,無論哪一種結尾方式,都要求文字簡潔.如:「由此推算地球上的人口極限是80億,如超過80億,吃飯就成了嚴重問題.所以,打開『昆蟲糧倉』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就是總結性結尾.有一篇題名為《健康長壽之路》的科普文在分析了造成衰老的原因、抗衰延壽的措施及其作用機制後,堅定地相信.「……善於把古人留下的寶貴經驗結合近代生命科學進行研究,就一定能夠找出一條抗老防衰的正確途徑,使更多的人達到健康長壽…….」這種有鼓動意味的結尾,能夠感染讀者的情緒,激發讀者為科學獻身.
H. 怎樣寫科普文
科普文: 把已有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以及融於其中的科學思想和精神,通過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使之為讀者能理解的文章,其基本特點:社會性、群眾行和持續性。
1、論題: 文章中所談論的論題是什麼?這需要清晰而具體,避免籠統和產生歧義。另外,也需要把你想當然但未表明出來的看法也能夠較好的表達出來,畢竟大多數群眾可沒此領域的專業基礎。 當然,能夠兼具吸引力會更好。
2. 支撐結論的理由是什麼? (論證) 比如:學校應該有權搜查學生抽屜里看有沒有諸如毒品、管制刀具等違法物品。 比如:中國即將成為世界霸主? 理由是什麼?國防? GDP? 民生? 製造業? 單一結論是空洞的,是需要理由的,這些理由都是需要經得起推敲的,且能夠與結論產生聯系的。在批判性思維中說到:一個人有沒有頭腦,主要的標志就要看他能否提供充足的證據來支撐他的看法,尤其當這些看法存在爭議沒有定論的時候更是如此!科學一向講究嚴謹,只有當你找到支撐結論的理由時你才能判斷一個結論的價值!
3. 避免主觀傾向: 這里主要指主觀上的價值觀傾向,是一種潛意識的傾向。 在個體處於某一角度採取一種立場,這時通常都會選擇一種價值觀而排斥另一種價值觀,於是就產生的主觀傾向影響(例如: 讓一位支持港獨的青年來分析大陸和香港之間的主屬關系,那麼港獨青年的主觀價值傾向就難以使他做到客觀分析,一些新聞報道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無論我們是在做哪一項要求嚴謹的研究時,都應該在大腦中設立預警機制,以防主觀價值傾向,自己也可以從職業、背景、周遭環境、心理或其它利益方面去自主探尋可能存在的主觀價值傾向。即使是科學家也有此類傾向,不可能完全消除,但也不會讓其影響到科學創作。
4. 證據的效力如何?當我們提供一個報告時,報告來源於何處?是如何得出? 是否值得被採用? 這都是值得被推敲的,不可盲信。知乎熱榜曾有一個問題,大意是;經一售房平台數據顯示,18年男女性買房人數比例男3女7,問大家怎麼看? 除此外再無其它介紹。我不知道諸位怎麼看的,但若用以上2、3點來看待此題,此題無疑是漏洞百出, 平台是哪個平台? 覆蓋范圍是我國大陸還是某一地區? 數據的統計具體是哪方面? 那方付錢更多? 這些不在明面上的信息都不明確,僅憑一句空洞無物的話就能上熱榜,這熱榜門檻下限之低有時著實讓人驚訝。
再舉一例; xxx瘦臉針是不是整容手術的一個安全選擇? 根據《時尚雜志》發表的一篇對湯姆醫生的訪談,xxx注射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湯姆醫生每月要做幾百起xxx注射,是當地城市外科整形界的一塊金字招牌,而且有自己的私人診所。他宣稱自己從未遇到過因注射xxx而導致副作用的案例,而且他的病人也從未反映相應情況。此外,當地研發此葯物醫師在整形醫師協會的新聞公告發表官方聲明,從來沒有證據表明xxx會引起任何不良反應。諸位怎麼看待此例?先自己分析一下。
用第四點來分析一下: 一個整形醫生和專業機構都宣傳xxx安全。 我們到底該相信幾分? 信不了幾分,首先,他們有可能極不公正,因為宣傳此產品可做收漁翁之利。湯姆醫生僅憑個人經歷,他很可能沒有去尋找失敗的案例。專業機構是自己人,這些人可能都在做xxx注射。 如果他們認真拿出一點系統研究,證明xxx為什麼是安全的,也許其斷言就能讓人少點懷疑。
I. 怎樣寫科普小文章
如何寫科普文章
北京老科總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劉慶聲
一、主題突出
一篇科普文章,最好只有一個主題,文章應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在展開之前,要列出展開提綱。
二、概念准確
科普文章概念確很重要,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不能出錯。
三、內容新穎
科普文章要有科學研究的新成果、新概念、新知識、新說法。這就叫做「與時俱進」,現代科普文章應把普及新的科學知識為己任。
四、具有深度
科普文章應有深度,對新概念、新知識的敘述不能僅停留在表面上,要適當向一定的深度展開。
五、具有趣昧
文章能吸引讀者,要使用生動活潑的比喻,幽默詼諧的語言。
六、文章緊湊
文章層次要清楚,邏輯性強,前後呼應,避免重復。
七、語言簡練
能用簡單的句子講清楚的就不用復雜的句子,能用字數少的詞彙說清楚的就不用字數多的詞彙。
八、通俗易懂
科普文章是面向廣大群眾的,要把群眾聽不懂的「行話」變為群眾易懂的「大眾話」,用恰當的語言形象化。
九、有戰斗性
科普文章要代表先進生產力,對封建迷信,歪理邪說要進行批駁。
十、篇幅不長
文章最好要在1000—2000字左右,最多不要超過5000字。
對上網站的文章不超過1000字。
以上意見,供參考。
看完你自己應該詼諧得
J. 科普作文怎麼寫啊
要寫出好的科普文章,選題是最重要的,而選題的要領如下:
1、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要討論的主題,最好是你自己就有興趣的。主題非常重要,你選的主題可能決定了你這篇文章的受眾到底大不大。
2、尋找主題相關的資料。如果你本身對主題就有了解,可以根據你對主題的了解,去找相關方向文章資料(精準資料)。如果你對主題本身不了解,那就需要多找一些在主題方向相關資料(泛資料)。
3、根據資料理清大體要寫的內容。這個步驟其實是整個寫文章過程最考驗一個人基本科學素養的步驟,必需要可以認清資料裡面內容的關系。最好有一個本地的文檔,保存你看完這些資料後的一些想法,最後把想法整理起來,這些想法就是你要寫這篇文章的整體思路了。
4、最好再寫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整理到一些你的觀點和其他人觀點不一樣的東西。這些你自己觀點和其他人觀點不一樣的地方往往就是一個科普文章的精髓。
5、將整理好的資料與把你的想法連在一起,組織成一篇文章。
寫科普文章要注意的問題:
1、要選准對象。
下筆時時刻想著大多數讀者只有一般的文化水平,他們不是本行專家.寫科普文章不是寫論文,也不是寫教材,而是把最新科技成果介紹給盡可能多的讀者閱讀。
2、要主題突出。
一篇科普文章,最好只有一個主題,文章應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在展開之前,要列出展開提綱.科普文章概念准確很重要,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不能出錯.科普文章要有科學研究的新成果、新概念、新知識、新說法.這就叫做「與時俱進」,現代科普文章應把普及新的科學知識為己任.科普文章應有深度,對新概念、新知識的敘述不能僅停留在表面上,要適當向一定的深度展開.文章能吸引讀者,要使用生動活潑的比喻,幽默詼諧的語言。
3、要定位準確。
科普文章不是掌握本門技術的入門書,而是了解本門技術的通俗讀物.打個比方,同樣是參觀人民大會堂,作為提高建築系新生的感性認識的教學安排,由老師講解,和一般參觀者由導游小姐講解,無論是介紹的內容還是使用的語言,肯定大不一樣。
4、要取材適當。
作為介紹科學技術的科普文章,當然必須保證概念的正確.但是介紹工作原理時宜粗不宜細,切忌用過多的技術術語,更不能用數學公式來表達;而應該多用物理概念使事物形象化.著重說明所要介紹技術的特點、意義、用途,以及對科學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個人生活所起的影響。
5、要語言簡練、通俗易懂。
能用簡單的句子講清楚的就不用復雜的句子,能用字數少的詞彙說清楚的就不用字數多的詞彙.文章層次要清楚,邏輯性強,前後呼應,避免重復.科普文章是面向廣大群眾的,要把群眾聽不懂的「行話」變為群眾易懂的「大眾話」,用恰當的語言形象化。
6、要避免抄襲的嫌疑。
論證可以接近,但不能雷同或是抄襲.不同作者可以有相同的看法或主張,可以有同一論點.不同作者在表達同一論點時採用的論證過程不能雷同,因為論證的方法也與作者個人寫作習慣、寫作技巧及其它綜合知識相關.綜上所述,要寫出好的科普文章,要具備廣博的知識、睿智的眼光、流暢的文筆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科學普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