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要吃什麼長壽
長壽是晚輩對長輩的祝福,老年人只能說吃東西只能夠養生。延年益壽是靠作息和養生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老年養生實物有如下幾點。
一、莓
根據美國農業部研究表明,藍莓是含抗氧化物質最高的水果,排在第二名的是小紅莓,其次是黑莓和草莓。莓的顏色來源於花青素的色素,抗氧化物質可以中和自由基。這種自由基可以引起慢性疾病的,如癌症,心臟病等。莓,特別是小紅莓還可以防止尿管感染。
每天吃量為一杯的莓,是很不錯的。你可以當作零食來吃,也可以放在酸奶上吃,也可以和松餅或沙拉或是思慕雪混在一起吃。
二、奶製品
奶製品不但是提供鈣元素的好食品,而且它含大量的蛋白質,維他命(包括維他命D)和礦物質。這些元素都是對抗骨質疏鬆症的關鍵元素。2005年,美國政府營養指示建議大家每天要攝入3份量的低脂奶製品,同時還建議每天做承重活動訓練,可以強健骨骼。(如果你無法每天都堅持,那麼其他含鈣元素的食物包括蔬菜,羽衣甘藍,椰菜等你都可以去嘗試,另外還有含鈣元素高的豆製品,果汁和穀物等,你都可以去嘗試。)
除了幫助你強健骨骼外,奶製品還可能會幫助你減肥。研究一直在繼續,但是還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每天三份量的奶製品可以幫助你減少肚子的肥肉,最終達到減肥的效果。
低脂奶製品是最好的零食了,因為它們不但含有碳水化合物,還含有蛋白質。
「奶製品不但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零食了,同時還是其他任何人最好的零食。因為奶製品可以保持你的血糖水平。」美國營養學會發言人BonnieTaub-Dix,MA,RD說。
將思慕雪和低脂酸奶或牛奶一起食用是很好的,你也可以加入一些橘子汁,一少許的草莓,這些食物都是可以取代你平時的零食的,而且相對會健康很多哦。
三、脂質魚
魚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這些魚包括大麻哈魚,金槍魚。這種脂肪酸可以對抗疾病,幫助降低血內脂肪量,同時還可以預防和心臟病有關的血凝。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周至少吃兩次魚,每次吃魚的量都不可以少於兩份量(特別是脂質魚)。sLichtenstein說:"吃魚可以降低心臟血管病的病發可能性。"
吃大麻哈魚,金槍魚的另一個好處在於:你從高脂肪食物中獲取到的飽和脂肪將得到降低。
平時在家裡,你都可以做一些大麻哈魚,金槍魚來吃,拿來烤或者煮都將會是美味的一餐的。
四、蔬菜類食物
抗疾病食物中,蔬菜也是最好的一種了哦。這些蔬菜都包括菠菜,羽衣甘藍,白菜和生菜。它們都含有大量的維他命,礦物質元素,β-胡蘿卜素,維他命C,葉酸,鐵元素,鎂元素,類胡蘿卜素,植物化學物,抗氧化物。哈佛的一個研究發現,吃那些含鎂元素高的食物,如菠菜等,可以降低糖尿病2型的病發可能性。
下次你做沙拉的時候,你可以加上些這類蔬菜哦,包括營養超級高的菠菜和其他綠色蔬菜哦。這樣的食物可以幫助你對抗疾病。
五、全谷類食物
早晨,奶奶一般都要督促我們去吃些麥粥,可是她是否知道麥片內的可溶纖維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水平呢?
全谷類食品包括那些從精製穀物中精取的營養成分。這些成分含有葉酸,硒元素,維生素B等有益於心臟健康的元素。這些元素還可以控制你的體重,並減少患糖尿病的危險。其中的纖維含量,使你在每餐之間的時間里感到不飢餓,同時還可以促進你的消化。
每天至少吃三分量的全谷類食物:全麥;大麥;黑麥;穀子;藜;糙米;野生稻和全麥義大利麵食,麵包,麵包和谷類。根據美國飲食協會,每日推薦攝入纖維量為21-38克。當然了,具體有關攝入多少還是看你的性別和年齡而定的。
六、紅薯
要想你的飲食有所改善,那麼你應該在你的飲食中加入紅薯了哦。這種甘甜的食物,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植物化學物質,包括β-胡蘿卜素;維他命C和E;葉酸;鈣;銅;鐵;和鉀。紅薯里的纖維促進消化道的健康,其中的抗氧化劑在預防心臟病和癌症發揮了作用。
紅薯的天然甜味使得即時不添加任何的調料,烤出來的紅薯還是那麼美味的。
七、西紅柿
夏天這些紅透的西紅柿給充滿了香味和番茄紅素-一種可以幫助防止某些癌症的抗氧化劑。同時西紅柿還提供了豐富的維生素A和C,鉀,和植物化學物質。
每餐都吃些西紅柿,是很好的。生吃,熟食,切片吃等都可以,你可以拿來當作小吃。將菠菜和乳酪還有西紅柿一起可以做出很美味的一道菜哦。
八、豆類
這類食物很營養,它們都含有大量的植物化學物質;無脂肪,高品質的蛋白質;葉酸;纖維;鐵;鎂及少量的鈣。豆類獲取蛋白質的好食物,而且也是那些低熱量素食的最佳選擇哦。
定期的吃一些豆類,做好飲食計劃,以幫助你降低患某些癌症的可能性,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穩定血糖。從豆類中,你一般不會攝取到大量的熱量,這樣豆類就可以在幫助你控制體重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了哦。
當你要做沙拉,煮湯或燉湯的時候,別忘了加入一些豆類製品。
九、堅果
我們都知道堅果含有大量的脂肪。但是堅果是很健康的一種食物。無論是單未飽和還是多未飽和的,都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水平,並有助於預防心臟病。要想獲取大量的蛋白質,纖維,硒,維生素E和維生素A,堅果也是一個很好選擇。
小部分堅果能增加能源和克服飢餓,可以幫助減肥者正常飲食。當然了,堅果含大量的卡路里,而且你很不小心的時候,會忍不住吃太多的堅果哦。
所以享受堅果,但須注意不要吃過多哦。每天最多隻能吃一盎司,大概就是28顆花生,或14個核桃或者是7個巴西堅果。
十、雞蛋
研究結果表明,飽和脂肪(雞蛋中含量很低)在升我們的血液中的膽固醇時,發揮的作用比膽固醇更大。
雞蛋高含低價高質的蛋白質,同時也含有類胡蘿卜素,葉黃素,膽鹼和xeanthin。其實雞蛋是很好的膽鹼來源物,膽鹼是一種必需的營養素-特別是對孕婦來說,這種營養素更為重要了。研究表明,雞蛋提供的一些成分,可以促進眼睛健康,並有助於防止老年性黃斑變性,防止老年人的失明現象。
美國心臟協會已經對雞蛋的價值大家贊賞,推薦大家每天都吃雞蛋。當然了你每天都必須控制膽固醇攝入量為300毫克。如果你可以做到這點,那麼你就可以每天都盡情享受一個雞蛋了。
雞蛋還可以拿來做很多菜,可以煎,或者快速煮熟都可以,是高蛋白的美味小吃哦。
㈡ 早餐 午餐 晚餐 吃什麼最健康長壽
三餐中食物的選擇:一日三餐究竟選擇什麼食物,怎麼進行調配,採用什麼方法來烹調,都是有講究的,並且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應該粗細搭配,動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類、薯類和新鮮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學分配是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來決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
克主食,那麼早晚各應該吃150 克,中午吃200 克比較合適。
早餐的科學搭配:營養專家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頭一天晚上進食的營養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時地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工作、勞動和學習的需要。早餐在設計上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將成為一天精力的主要來源。
◎早餐的重要性:專家經過長期觀察發現,一個人早晨起床後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會增高,且流動緩慢,天長日久,會導致心臟病的發作。因此,早餐豐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於心臟的健康。堅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長得壯實,抗病能力強,在學校課堂上表現得更加突出,聽課時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強,學習成績大都更加優秀。對工薪階層來講,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證,這是因為人的腦細胞只能從葡萄糖這種營養素中獲取能量,經過一個晚上沒有進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證足夠的葡萄糖供應,時間長了就會使人變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現象,無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況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個要素:就餐時間、營養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來說,起床後活動30分鍾再吃早餐最為適宜,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數量,而且還要講究質量。按成人計算,早餐的主食量應在150~200
克之間,熱量應為700 千卡左右。當然從事不同勞動強度及年齡不同的人所需的熱量也不盡相同。如小學生需500 千卡左右的熱量,中學生則需600
千卡左右的熱量。就食量和熱量而言,應占不同年齡段的人一日總食量和總熱量的30%為宜。主食一般應吃含澱粉的食物,如饅頭、豆包、麵包等,還要適當增加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學搭配:
俗話說「中午飽,一天飽」。說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於上午體內熱能消耗較大,午後還要繼續工作和學習,因此,不同年齡、不同體力的人午餐熱量應占他們每天所需總熱量的40%。主食根據三餐食量配比,應在150~200
克左右,可在米飯、面製品(饅頭、面條、大餅、玉米面發糕等)中間任意選擇。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滿足人體對無機鹽和維生素的需要。副食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如:肉、蛋、奶、禽類、豆製品類、海產品、蔬菜類等,按照科學配餐的原則挑選幾種,相互搭配食用。一般宜選擇50~100
克的肉禽蛋類,50克豆製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飢餓又能產生高熱量的炒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從而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但是,中午要吃飽,不等於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飽就可以。若是白領族少勞力的工作群在選擇午餐時,可選簡單一些清燙莖類蔬菜、少許白豆腐、部份海產植物做為午餐的搭配。
晚餐——接近睡眠須吃少:晚餐比較接近睡眠時間,不宜吃得太飽,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應選擇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倫的一餐,所以對多數家庭來說,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豐富,這種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違背,因此在調整上仍與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時應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應。晚餐時仍應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盤,內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時可用海苔卷包起,做些變化。主食與副食的量都可適量減少,以便到睡覺時正好是空腹狀態。
一般而言,晚上多數人血液循環較差,所以可以選些天然的熱性食物來補足此現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黃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晚餐盡量
在晚上八點以前完成,若是八點以後任何食物對我們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類最好只有一種,不可多種肉類,增加體內太多負擔。晚餐後請勿再吃任何甜食,這是很容易傷肝的。
專家稱一天三餐不科學 每隔3小時就應吃頓飯
「最時尚的健康飲食習慣是要關心每次進餐的時間,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僅關心自己餐盤中裝有什麼食物。」這是英國劍橋大學的營養專家宣布的。
之前曾有營養專家認為,16點至19點之前是我們每天攝入主要食物的一個最佳時間。但是通過研究,英國飲食協會的專家菲利普證明,這一觀點並不正確,因為在16點之前的這段時間人體經受飢餓煎熬的時段過長,不利於人體健康。
生活中,我們每天吃三頓飯,但是這種生活方式是不科學的。還有人表示,每天每隔3個小時就要吃一頓正餐,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那麼什麼樣的進食時間才是科學的呢?英國劍橋大學的營養專家根據人體新陳代謝的規律,制定了一個科學的進餐時間。
早餐:7點至8點
一般我們有一個誤區,起床洗漱收拾好不管時間到了幾點,按部就班吃早餐。
營養專家:進行適量的晨練(比如跑步或練瑜伽)後,早7點至早8點是最佳的吃早餐時間。
加餐:10點
到這個時間大腦工作已經消耗了你早餐所吃食物提供能量的20%,因此,這個時候你需要補充一些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比如香蕉。
午餐:13點
這個時間是人體所剩能量的最低點,所以你一定要及時進食,可以選擇高熱量食物。
加餐:14點至15點
此時人體中葡萄糖的量降低到午餐後的最低點。因此你可以吃些堅果、爆米花、干鮮水果等。
晚餐:17點至19點
這時你要吃一頓正式的晚餐,讓身體在接下來數小時的睡覺時間里獲得充分的能量,另外這個時間段吃飯也可讓食物在睡前充分消化。
加餐:19點至21點
選擇一小塊乳酪、香蕉,因為它們能夠幫助你提高睡眠質量。
㈢ 健康長壽飲食該怎麼吃
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頒布了纖維食品指導大綱,給出了健康人常規飲食中應該含有30-50克纖維的建議標准。研究發現,飲食中以6分粗糧、4分細糧最為適宜。所以,粗細糧搭配吃最合理,成年人每日的食譜應包括奶類、肉類、蔬菜水果和五穀等四大類。
早餐不能不吃,而且要吃好,應多吃些富含水分的食品,如稀飯,菜湯,米粥,牛奶,豆漿等。
中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正餐,要補充上午消耗的能量,要多吃魚,瘦肉,蛋,牛奶,豆製品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晚餐與中餐一樣,同樣重要,膳食依照中餐的安排,但不要吃的過飽,以七分飽為宜,中間輔以水果。
摘自《網路文庫》
㈣ 人吃什麼長壽
"健康長壽八秘訣 1、要「和平」,不要「戰爭」。經常吵架和帶有敵意的夫婦,其血壓和心版跳速度要比權和睦夫婦雙方的免疫系統被抑制長達24個小時。 相反,美滿的婚姻能起到保護健康的作用。 2、成人也應打預防針。專家認為,成年人如果沒有注射過麻疹、流行性腮炎和風疹等方面的預防針,他們就有可能患上此類所謂的「兒童疾病」。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 4、睡眠時間不能省。專家指出,一天睡7-9小時對健康極為有利。睡眠時間同長壽也有關。美國加州衛生局的一項調查發現,每晚睡6小時以下的人,有高出70%的機會比睡7-8小時的人早死。 5、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信息。人的身體會通過疼痛等,甚至通過大腦的微弱的直覺發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須對此加以重視,不能大意。 6、熱愛自己的工作。沒有工作滿足感會引起許多疾病,如頭痛、感冒、消化不良、支氣管炎和肺炎等。 7、養成多吃鮮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麩糧食,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的所謂「地中海型的飲食習慣」。專家認為,這種飲食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臟病、癌症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8、要有精神支柱。
㈤ 長壽村的人都吃些什麼
老年人都希望自己長壽,但卻不知道長壽吃什麼好,經過對各個長壽村的研究發現,他們的日常飲食中都少不了以下幾種食物。1.蘋果:研究發現,每天堅持吃一個蘋果,長此以往可有效的降低患有老年痴呆的風險。蘋果的營養以及葯用價值都非常高,除了具有消炎作用之外,同時還能阻止體內癌細胞的發展。並且在蘋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各種礦物質,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人體免疫力,從而改善心血管功能。2.魚:老年人最應該重視的便是心臟的健康,只有強健的心臟才能讓血液更好的流通,從而滋養五臟六腑。專家指出,每周做三頓魚菜或每天吃30克魚肉,就能使中風的幾率下降50%之多,這就是為什麼日本和愛斯基摩人很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3.大蒜對於大蒜的價值很多人也許還僅僅是停留在消炎殺菌的基礎上,其實它的作用絕對是你無法想像的,對於預防感冒它同樣也是一把好手。除此之外,大蒜還能降低胃癌、腸癌風險,增強消化功能。經常吃大蒜還能幫助我們凈化血管,防止血管堵塞,有效預防血管疾病。4.香蕉在所有的水果中,香蕉是含有碳水化合物量最高的水果,除此之外在香蕉中還含有著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能阻止糖迅速進入血液。而且在香蕉中還含有豐富的鎂,每天吃一根香蕉就能補充人體24小時所需鎂元素的1/6。5.綠茶要想長壽絕對不能少了綠茶,而決定它神奇功效的便是其中的兒茶酚,這種生物活性物質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前列腺癌,同時還能達到有效地減肥作用。對於減肥的人來說,要想利用綠茶來減肥,每天必須要喝4大杯綠茶水,這樣才能更好的燃燒脂肪。6.辣椒辣椒也是長壽者的法寶之一,適量的食用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同時還能達到減肥的功效。在辣椒中所含有的辣椒素還能刺激胃液分泌,防止腸胃中有害細菌的滋生。就算是甜辣椒同樣也具有長壽的功效,它富含維生素C,能夠預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延緩衰老。這些食物都是長壽人每天都必須吃的食物,當然除了這些食物能幫助長壽之外,良好的心態同樣也是長壽必不可少的法寶。
㈥ 老人吃什麼食物最長壽
養生學家和營養學家在大量調查中發現,長壽老人的日常飲食有十大愛好。
1、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兩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兩分鍾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2、小米是最佳補品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小米很有道理。
3、玉米當主食
玉姿卜米,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做過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醫學家研究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4、天天喝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據說,美國現有25000名百歲壽星,其中80%為女性,她們的飲食習慣是普遍喝奶。百歲壽星貝南,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鬆跡象。
5、每天吃一個雞蛋
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百歲壽星、著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間吃一個大蘋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學安排飲食,吃出了健康。
6、偏愛紅薯
吃紅薯是長壽老人的一大喜好。醫學家研究,紅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補中,營養豐富;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3.益氣生津,增強免疫;4.含抗癌物質,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
醫學家說,紅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臟和腎臟結締組織萎縮,使人體免疫力增強。還跡敏穗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誘發癌症。又因紅薯中含鈣、鎂較多,所以能防治骨質疏鬆症。
7、豆腐人人都愛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等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8、喜愛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愛。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圖,獨論白菜為「菜中之王」,並贊「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說:「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閑。」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胡蘿卜素。從葯用功效說,大白菜拿鋒有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9、秋冬不離蘿卜
長壽老人冬天飲食不離蘿卜。他們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安康。」「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寫過一幅對聯:「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蘿卜就茶」是鄭老先生的養生之道。
蘿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中醫認為,它能化積滯、消食積,療痰咳失音,治吐血、消渴、止痢、祛頭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內熱、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並有補益功效。
10、胡蘿卜
胡蘿卜也是老人的心愛物。胡蘿卜富含維生素A,有極為豐富的胡蘿卜素。研究表明,胡蘿卜能提供抵抗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