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搭配飲食才能對養生有幫助
芝麻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膽固醇。海帶則含有豐富的碘和鈣,能凈化血液,促進甲狀腺素的合成。同食則美容、抗衰老效果更佳。我國居民普遍攝入鹽過量,所以為了健康建議大家盡量把鹽控制在每天平均6克甚至更少。最好能利用限鹽勺來衡量6克的多少,大概就一個啤酒蓋的容量,大家應該形成正確的理解,6克其實很少,盡量別長期「不知輕重」而過度攝入。
豬肝+苦瓜或苦菜:補維C、A,補肝、養血、明目。可防癌,抑制癌細胞的增長,將突變的癌細胞恢復正常。苦瓜也有防癌作用,苦瓜含有一種活性蛋白質,能有效地促使體內免疫細胞去殺滅癌細胞。苦菜清熱解毒,補肝明目。
『貳』 試從飲食、喝茶、飲酒這三方面論述如何健康飲食與養生
一談到中國飲食文化,許多人會對中國食譜以及中國菜的色、香、味、形贊不絕口。但是如果要從比較的角度來探討飲食文化,可以操作的辦法是把握住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來,人們經過不斷的總結已形成了中華美食的八大菜系,即魯、川、粵、閩、蘇、浙、湘、皖流派。
飲茶不但是傳統飲食文化,同時,由於茶中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與抗氧化營養素,對於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養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兩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對於清油解膩,增強神經興奮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並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喝茶。一般來說,每天1-2次,每次2-3克、400毫升的飲量是比較適當的。一般,人們說喝茶還指喝水。
『叄』 怎麼養生飲食
關鍵字:
飲食
養生
健康
空調要少開
流汗才健康
老百姓常說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作病——這是什麼意思呢?
冬天由於氣血閉藏,儲藏營養,為明年的生發做好准備。冬天不很好地儲藏陰精,春天的時候容易得熱性疾病。冬天冷的時候毛孔處於閉塞狀態,有助於氣血內收,夏天熱的時候毛孔開放,有助於氣血往外走,這時候如果經常開空調,代謝不暢,能不得病嗎?
農村很多上百歲的老人都住平房,因為平房冬暖夏涼,這些老人得地氣,能長壽。在平房裡消暑,最好是用扇子,小大由之。現在大家都住樓房,不得不用空調,空調出來的是透骨頭的風,年輕人陽氣旺盛可能不覺得,男同志過了32歲,女同志過了28歲,再老呆在空調房裡,就覺得透骨的涼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冬天的熱風,夏天的寒風都是和時令季節不同的風,就是賊風,對身體健康特別不利。
五穀可養命
多喝小米粥
五穀就是具有生命力的種子。人要健康一定要吃五穀,五穀是養命的;五果是我們吃的水果、蔬菜,是幫助你消化的;五畜為益,肉類是起到補益作用的。
在穀物中,要強調一下吃小米的好處。小米在任何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我國過去女人生完孩子為什麼喝小米粥?因為小米粥的補養效果特別好。維持生命要靠無數具有生命力的種子,所以大家一定要以五穀為養,五穀中的首選是小米粥,而且不要撇掉米油。
吃好早午飯
睡好子午覺
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年四季如此,一天也是如此,半夜相當於冬至,陰氣最盛;正午12點相當於夏至,陽氣最盛。脾胃偏弱的人,早上、中午的飯一定要吃好,因為可以藉助自然界的陽氣幫助你促進消化吸收。晚飯切記少吃點,別早上、中午都湊合,晚上吃得豐盛。
中國人特別強調老年人要睡子午覺,就是子時和午時,這是兩個很重要的時辰,半夜12點至1點是子時,這時陰氣最盛,陽氣初生的時間;中午11點至1點是午時,是陽氣最勝,陰氣初生的時候。陰陽兩氣只有生才有升,有了升才有化、收、藏,如果在生的時候你就轉化了它,那就找不到感覺了。
所以子、午兩時對老年人尤其重要。中國古代很多人吃兩頓飯,不是因為沒糧食,早上9點至10點是脾胃最好的時候,下午2點至3點是小腸功能最好的時候。所以建議老年人最好睡子午覺,對老年人的養生極其有益。
『肆』 從飲食營養角度說明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健康
良好的飲食習慣:
1、定時定量:早要好,午要飽,晚要少;
2、五穀雜糧:饅頭、米飯、窩頭、粥、湯等,要調劑著吃不要偏食;
3、蔬菜水果:以時令蔬菜、水果為主,大棚的、存儲的為輔;
全面的營養:
葷素搭配;生熟搭配;顏色搭配;粗細搭配;味道搭配;
個人小結 僅供參考
祝你健康!
『伍』 如何飲食養生
天地有陰陽,四時有規律。養生務必調節陰陽,順應四時。《黃帝內經》雲:“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又雲:“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平時居處,則應南向而坐,東首而寢,陰陽適中,明暗相半。在飲食上,已飢方食,未飽先止。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敗閉氣之物勿食。還有就是,一日之忌,暮食勿飽,夜飽食眠,損一日之壽;一月之忌,暮飲勿醉,夜醉卧,損一月之壽;一歲之忌,暮須遠內,一交,損一歲之壽,養之不復;終身之忌,暮須護氣,暮卧習閉口,開口失氣,邪從口入。存身之道,莫急乎養神;養神之要,莫甚乎素然!
『陸』 如何健康飲食與養生
中醫養生的飲食6原則:食要早、食要少、食要暖、食要緩、食要淡、食要軟。
食要早早就是到了飯點得吃飯。另外,從中醫的角度講,上午7點~9點是胃經當令的時候,所以早飯最好安排在這個時間。中醫還說「胃不和則卧不安」,因此晚飯也盡量早吃,這樣才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
食要少古人常說「飯吃八分飽,少病無煩惱」,就是說每餐飯留那麼一兩口,給肚子兩分的空間。《黃帝內經》也提倡「飲食有節」。澳大利亞研究發現,如果人類時常保持兩分飢餓,其壽命將增長20%~30%。
食要暖中醫講,脾胃乃後天之本。胃喜燥惡寒,所以要避免冰的涼的食物刺激,要暖食。但是要注意,暖食不等於燙食,經常吃過燙的食物會損傷食管,是食管癌的誘因之一。
食要緩這個緩,一來是說要細嚼慢咽,這樣可以充分吸收營養、保護腸胃、促進消化等。二來是想強調要把吃飯當成一件愜意的事情,別吃得太累。
食要淡就是要少油少鹽少加工。之所以要特別強調這個淡字,是因為中國人現在食鹽和食油量超標,由此引發的高血脂、高血壓等病正在增多。
食要軟老年人牙口不好、脾胃消化力弱,宜「吃軟不吃硬」,所謂「硬食」,除了指堅硬的果實類物品外,還包括煎炒油炸、肥甘厚膩一類的不好消化的食物。
說到底,6原則其實就是讓飲食順應食物和人體的自然。
現代人很注意飲食,網上關於長壽老人怎麼吃、吃什麼的介紹很多,發現,這些長壽食譜都不一樣,有些老人平生吃素,另外一些老人卻很愛吃肉,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心情開朗,沒有憂慮。所以,調攝精神、心態,才是養生的重點。
『柒』 春季氣候宜人,養生都喜歡從飲食方面入手,具體要如何養生呢
飲食方面
春季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少吃酸味的東西。因為肝主春,五味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斂的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因此春季在飲食調養方面一定要注意,宜多食甜,少食酸。春季的時候,我們的新陳代謝也是比較的強,所以飲食也可以吃一下稍微辛且清淡的食物。春季食療養生中,也是比較少食用補養的葯膳,主要是吃清淡的食物為主。
春季我們應該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好心態,這樣有利於我們春季保護肝臟。平時周末的時候可以多到戶外踏青,做一些舒緩的運動。
『捌』 什麼是飲食養生我們該如何正確養生
現在的人都講究養生,那麼什麼是飲食養生呢?簡單來說,飲食養生就是咱們所說的食療,我們根據個人體質,嚴格而科學地指定一日三餐,根據食物種類和重量,做一個科學搭配,從而使它發揮營養均衡的效果。飲食養生是大部分現在人越來越追求的一種養生方法,市面上飲食養生的食譜林林種種,那麼我們如何進行健康正確地養生呢?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體質,慢慢摸索,找到合適自己的飲食養生方法。
當然,正確的養生方法不僅僅只有飲食養生,還有運動養生以及一些好的生活習慣的輔助。多走走路,多動動腿,多喝喝茶,多泡泡腳,多曬曬太陽,這些都是一些比較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我們的養生,希望大家都能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