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蘇長壽之鄉哪
江蘇省如皋市是全國著名的長壽之鄉,人口145萬,其中百歲以上老人195位,90歲以上老人4000多位,80歲以上老人超過4萬人,是名副其實的長壽地區。
② 中國的長壽村在哪裡.
1、河北省 邯鄲市武安市長壽村 長壽村即武安市西北56公里處摩天嶺腳下的艾蒿坪村,因自建村以來,村民少病絕癌,世代長壽,壽命均在85歲以上,故稱「長壽村」。 沿深褐色石板路進村,在村邊山崖旁,一股清冽甘純的泉水從山岩之中噴涌而出,匯成小溪,汩汩流淌,因泉水富含礦物質和中草葯成分,村民們常年飲用,少病益壽,故稱「長壽泉」。到這里的遊人都要坐在泉邊的茶桌旁石凳上,在欣賞深谷幽林美景的同時,從熱情的山村小姑娘手中接過盛滿泉水的杯子,一飲而盡,品味清涼爽口、回味綿甜的天然甘泉。喝完後再灌上兩瓶,以務上山之用。 摩天嶺最高峰海拔1747.5米。這里層巒疊嶂,峽谷深幽。山上物產豐富,遮天蔽日的原始次生林中長滿了油松、樟子松、漆樹、板栗樹等幾十種珍貴的樹木,有上千畝的野生連翹茶林,有黨參、丹參、黃芪、柴胡、何首烏等200多種中草葯材。因植被茂盛,氣候濕潤,雨水充足,再經山上多種葯材根系過濾,滲入地下,形成股股甘冽之泉。連翹有清肺消炎的功效,村民們採摘嫩葉土法蒸製成茶葉,用泉水沖泡,常年飲用,有養生保健的作用,故稱「長壽茶」。
2、湖北宜昌夷陵區鴉鵲嶺鎮長壽村 長壽村位於鴉鵲嶺鎮西南部,東與枝江市安福寺鎮和平村接壤,南與長湖村交界,西與牧童村毗鄰,北與五龍村相交,地勢屬土丘、沖崗、田園、林地,錯落有致,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雖有梅黃公路沿村而過,但交通不很便利,屬較偏僻山村。 新中國成立前,長壽屬高前鄉第八保管區。新中國成立,初為長壽村,1952年9月撤村改為長壽鄉,1954年3月以長壽鄉為單位成立多個互助組。1956年10月長壽鄉並入新場鄉,成為高九社和高十社(方沖九社,長壽十社)兩個高級合作社。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建立長壽、方沖大隊,下設6個生產小隊。1959年3月為長壽管理區九中隊和十中隊,1961年4月後逐步將數名改為地方名,為方沖、長壽兩個大隊。1984年9月在「政社分設」及換屆選舉中,將大隊管委會更名為村民委員會。2003年3月村組調整,長壽與方沖合並為長壽村,下設4個村民小組,13個自然組。村委會駐地於董家新屋,距鎮政府13公里,全村版圖面積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49畝,村民551戶,1887人。2005年糧食總產2049噸,油料總產312噸,生豬出欄5820頭,柑桔總產1360噸,經濟總收入2019萬元。村「兩委」班子帶領村民按照「畈、窪、平地造高產糧田,榜、旱、坡地建優質果園,輸勞務工增經濟收入,引進外資求環境改變」的總體思路,一步一個腳印的帶領村民往前走,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村民奔小康打下基礎。
3、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棟川鎮長壽村 該行政村隸屬姚安縣棟川鎮,地處棟川鎮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 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5 公里。東鄰徐光壩,南鄰北街,西鄰官屯鄉山坡村,北鄰地角。轄25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1511 戶,有鄉村人口6057 人,其中農業人口 5982 人,勞動力 3709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2343 人。 全村國土面積 7.63 平方公里,海拔 1870 米,年平均氣溫 15.9 ℃,年降水量 646.12 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煙等農作物。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3527.00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498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糧食烤煙為主。
③ 如皋的介紹
如皋市隸屬江蘇省南通市。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北緯32°00′~32°30′、東經120°20′~120°50′,南臨長江,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北與海安縣、東與如東縣、東南與南通通州區毗鄰,西南與泰州靖江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477平方公里(不含長江水面),人口142.26萬人(2012年)1;其中市區面積80平方公里,港區城市面積30平方公里。境內擁有長江岸線48公里,通揚運河、如海運河、如泰運河、焦港等主要河流縱橫全境,總長180.8公里。2如皋市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截至2011年底,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中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④ 如皋在哪裡
如皋,位於長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內,東瀕黃海,南臨長江,面積1477平方公里,人口145.28萬人,現轄23鎮532行政村(居委會)。改革開放以來,如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先後躋身於中國明星縣(市)、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科技百強縣(市)、鄉鎮工業明星縣(市)、郵電百強縣(市)、的行列。
江蘇歷史文化名城。江海平原最早成陸的地區、長江三角洲最早見諸史冊的古邑、民國時期的中華第一大縣、我國沿海最早對外開放的縣(市)之一等四個「之最」是如皋歷史文化的最好寫照。如皋有著悠久而深厚的人文積淀,三國軍事家呂岱、北宋教育家胡瑗,明末文學家冒辟疆、清初戲劇理論家李漁等,是古代如皋星空中一顆顆耀眼的星座。如皋現存大量獨特卓異的人文景觀,如隋代建築定慧寺,山門北向,曲水環寺,群樓抱殿,為中華寺廟一絕;明代建築大成殿為國內罕見的全楠木結構;清代建築水繪園是海內徽派園林孤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靈威觀、法寶寺、濟忠井、集賢里、石合泰等許多具有文史價值的遺跡和民居,富集著豐厚的旅遊文化資源。乾隆年間,如皋曾是蘇北最富的縣,享有「金如皋」之美譽。如皋縣城內外城河外圓內方,形如古錢,自古以來就是貨物集散、商賈雲集的生財之地。
中國花木盆景之都。如派盆景系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之一,與嶺南派、滬派、揚派等各領風騷,以其「雲頭雨足美人腰」的獨特造型享譽海內外。中南海、釣魚台、毛主席紀念堂等重要場所以及一些中央國家機關,均可見如皋盆景的身影。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於宋代,興於明清。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如皋先後有600多盆盆景在國際國內比賽中榮獲大獎。今年,在荷蘭舉辦的2002年世界花卉園藝博覽會評比出的9枚金獎中,如皋獨得3枚。目前,如皋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花木盆景種植面積有6萬多畝。
世界長壽養生福地。國家權威部門發布的資料顯示,如皋為全國六大長壽之鄉之一。據最新統計,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172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佔比為1.18/萬,而聯合國確定的長壽之鄉的主要指標為百歲老人佔比0.75/萬,中國確定的長壽之鄉標准為百歲老人佔比0.3/萬,此外,該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如皋平均預期壽命為75.5歲,而世界衛生組織確定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0歲即為長壽國家,發展中國家平均預期壽命僅為63歲。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在偏僻的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已引起國內外新聞傳媒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
投資興業熱土。在上海都市圈中,如皋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富有特色的產業優勢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的新熱點。如果以長江為界將上海都市圈一分為二,那麼包括蘇、錫、常在內的南半圈已成為金融、商貿、信息等產業中心,北半圈則是呼應南半圈產業梯度轉移的製造業基地和農業產業化基地。在這一戰略性轉移的過程中,如皋起著不可替代的承傳作用。一是緣於如皋的區位優勢。居皋南眺,江陰長江大橋和即將動工的蘇通長江大橋猶如如皋擁抱上海的兩條臂膀;臨江北望,兩橋又如動、靜二脈延伸交匯於九華立交。蘇通大橋一旦通車,如皋到上海的車程僅有90分鍾。新長、寧啟鐵路和寧通、沿海高速雙雙從如皋境內交匯而過,再加上如皋港、如皋機場、新老204國道,如皋交通可謂四通八達。二是緣於如皋的產業優勢。如皋經濟開發區、如皋港經濟開發區作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和擁有17.2公里的黃金岸線資源的港口開發區,功能齊全,政策靈活,蘊藏著無限商機。23個鎮工業園區亦能為投資者提供廣闊的創業空間。工業上,電子、化工、醫葯、食品、機械等是該市的強勢產業;農業上,業已形成花木盆景、優質油米、創匯果蔬、優質生豬、如皋黃雞、優質桑蠶等六大特色基地。
⑤ 中國有哪四大長壽村
中國四大長壽村是江蘇如皋、廣西巴馬、湖北鍾祥市、四川成都都江堰。
1、江蘇如皋
在江蘇南通旁邊,有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叫做如皋,這里百歲老人的數量是全國縣(市)之首,也是國內唯一地處沿海地帶的長壽之鄉。
士之渡江而北,渡河而南者,無不以如皋為歸。如皋的居住環境清幽,水繪園中、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碧波柳蔭,生活在這樣的江南畫卷中自然愜意無比。
如皋並不十分富裕,雖是粗茶淡飯,人們浸沐在悠然自得的文化之中。平時閑來無事,如皋人愛好放風箏、打紙牌,強筋健骨也健腦。或許這就是他們如皋人長壽的一大秘訣!
4、四川成都都江堰
眾所周知,四川人非常懂得享受,生活巴適。在這種環境中,成都都江堰這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縣級市被封為中國長壽之鄉,千百年來,都江堰人的基因中似乎藏著長壽的生命密碼。
都江堰自然環境優越,城在山水間,人在畫中游。這里水清、天藍、樹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5.2℃、是負氧離子充沛的天然氧吧,難怪許多人都把都江堰列為夢寐以求的居所。
坊間有個傳唱的小歌謠:八十老人滿街跑,百歲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都江堰產的獼猴桃、青城茶葉、川芎這些農產品都對健康有益,去旅遊的話一定記得買些帶回家。
⑥ 如皋市屬於哪個市
如皋所屬的市:南通市。
南通,江蘇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東南部,東抵黃海、南瀕長江 ,是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
(6)長壽如皋在哪裡擴展閱讀:
南通是「精神文明南通現象」的發源地,是中國、江蘇省重大精神文明先進典型最多的地區之一 ,連續五次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並先後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寬頻中國示範城市。
截至2014年,南通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80.71歲,百歲壽星多達1031位。2014年5月,南通被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認證委員會授予全球首個「世界長壽之都」。2018年10月,獲評首屆健康中國年度標志城市。
⑦ 中國長壽村在哪
中國長壽村在海南省三亞市南山村。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中的「不老松」,指的就是龍血樹。南山腳下的村莊都是有名的「長壽村」,其中南山村4500多人,就有10位百歲以上老人!而聯合國確定的長壽地區標准為100萬人口中應有75位百歲老人,南山村的「壽星」比例是聯合國標準的30倍!
(7)長壽如皋在哪裡擴展閱讀:
長壽奧秘
1、日照時間充足
陽光———生命之光,海南島天空晴朗、藍天白雲,日照時間長,而且80%以上是波長4—14微米,是被譽為生命之光的遠紅外線,它能不斷的激活人體組織細胞,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改善微循環,提高免疫力。
2、氣候條件獨特
海南為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光溫充足,雨量充沛,長夏無冬,溫暖濕潤,擁有超一流的空氣質量,是一個天然大氧吧。海南空氣負離子的平均含量達到每立方厘米含有4500個負離子。負離子有環境警察,空氣維生素,大氣長壽素之美稱,它能有效的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並使人體免遭慢性疾病,特別是癌症的襲擊。
3、生態條件優越
海南島的水呈小分子團弱鹼性的負離子水,含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特別是小分子團礦物質水,被科學家稱為健康水,功能水,回歸自然水,只有小分子團的水能通過只有2納米的親水通道進入人體細胞,激活第二信使鈣系統,激活細胞酶系統,活化組織細胞,發揮生命的活力,對人體健康長壽有極大的益處。
4、火山能量恩賜
大約7000年前,海島周圍火山頻發,使富含礦物質的玄武岩石廣泛分布,經這些岩石過濾過的地下水,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⑧ 中國第一長壽村是哪裡
中國第一長壽村在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長壽村。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個山區縣,是世界五個長壽村之一。這里長壽的老人非常多,第四次人口普查時該縣有1958位80至99歲老人,69位百歲以上的壽星,其中年齡最大的135歲,每10萬人中有百歲以上長壽者30.8人,居世界第一。
(8)長壽如皋在哪裡擴展閱讀:
長壽的環境:
1、空氣:在巴馬,空氣的負氧離子很高,著名的水晶宮、百魔洞和百鳥岩等旅遊景點。負氧離子被稱為「空氣中的維生素」和「長壽素」。
2、可滋泉水:巴馬的水,多是地下水和富含礦物質的山泉水,又稱小分子水。巴馬的山泉水,從山洞裡打出來,放上一年,水也不會變質。
3、地磁:人們生活在高地磁場環境中,身體發育好,血清清潔且循環好,心腦血管發病率低,身體免疫力高,能協調腦電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質量。
4、陽光: 巴馬在高磁場的作用下,不僅日照時間平均5小時,而且80%以上是被譽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長的遠紅外線。在烈日下,也不會感覺毒辣。遠紅外線不僅能激活水,更能不斷地激活人體組織細胞,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改善微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
5、食物:巴馬的土壤有豐富優質的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還有高含量的錳和鋅,農作物通過吸收土壤里的錳和鋅,儲藏在莖葉或果實里,人又通過食物吸收而進入人體。
⑨ 如皋被人稱作為長壽之鄉,為什麼當地人壽命那麼長
如皋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據最新統計,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在偏僻的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已引起國內外新聞傳媒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
"長壽之鄉"在中國的確定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達到3位。
⑩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為什麼被稱為長壽之鄉
長江北岸自江海平原上的江蘇省如皋市(南通市轄下的一個縣級市),是新近出現的一個長壽縣市,總人口145萬,有百歲老人172人;90歲以上老人4000人;80歲以上老人40000人;60歲以上老人275000人,人均壽命已超過75.5歲。專家們認為,如皋的長壽現象與當地的環境、水質、飲食結構及生活起居等有關。就食品而言,當地的銀杏、蘿卜、長生果,茶干、潮糕、蕎麥餅,無一不具益壽之效。就器用而言,草席、木屐、蕎殼枕,瓦罐、鐵鍋、杉木盆,無一不具健身之妙。就藝術而言,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中國風箏四大產地、中國篆刻三大流派,如皋皆居其一,其養年之功盡可意會言傳。目前,當地還保留著百歲巷、萬壽堂、水繪園等與長壽、養生有關的歷史文化遺址,以及百歲碗、過百路、千家米等壽文化民俗。
老人的長壽因素雖然涉及各個方面,但飲食習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主導因素,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是一個永恆的真理。如皋長壽老人們經常食用的食物是:玉米糝、黃豆及豆製品、蘿卜、紅薯、花生等等。當地百姓及保健機構認為,這些食物同人們的健康長壽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