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蚝生活在哪裡
生蚝(學名:Ostrea gigas tnunb)是雙殼綱珍珠貝目動物,主要分布於溫帶熱帶海域。它是抗逆性最強的水生動物之一,以殼粘著在其他物體上而行固著;以海洋中的微型海藻和有機碎屑為食。 它的殼由下面的外套膜分泌形成,外套膜由殼頂處向腹緣延伸,是兩層上皮細胞,中間夾有結締組織所形成的膜,膜內有肌纖維使它附著在殼內面,外套膜的邊緣加厚形成三個褶皺,內褶上有放射肌及環肌使邊緣緊貼殼上。
生活習性
固著生活
以殼粘著在其他物體上而行固著。[1]一般分布在潮間帶和潮下帶水深不超過10米的范圍內。[3]
抗逆性
牡蠣還是抗逆性最強的水生動物之一,2億年來潮間帶多變的環境練就了牡蠣對溫度、鹽度、露空和海區常見病原極強的抵抗能力,在落潮露出水面時,能夠耐受夏天酷熱乾燥的天氣,同時也能夠成功適應冬天冰凍天氣,在離水露空條件下可存活1~2周,甚至1個月的時間。[3]
性別反轉
在自然群體中,大多數牡蠣個體屬於雌雄異體,小部分為雌雄同體,牡蠣還可以自發「變性」,同一個個體在不同年份或不同的環境條件下,表現出不同的性別。[3]
食物食性
過濾取食。[1]依靠海洋中的微型海藻和有機碎屑為食。[3]
分布范圍
牡蠣
全球性分布。中國擁有豐富的牡蠣資源,是牡蠣的故鄉,擁有利用牡蠣的悠久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南方沿海一些地區的居民就掌握了牡蠣養殖技術。目前,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均有牡蠣生產基地, 其主要產地為福建、廣東、山東、廣西、遼寧、浙江等。其中長牡蠣是最重要的養殖物種。
⑵ 中國生蚝產地
生蚝又叫牡蠣,其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是珍貴的海鮮產品。生蚝是世界上第一大養殖貝類,那麼我國生蚝產地在哪?哪兒的生蚝最好吃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1、湛江蚝
全國沿海地區都有產生蚝,而最出名的是湛江蚝。湛江市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300多公里,是全國海岸線最長的城市。湛江地區海灣眾多,灘塗遼闊,沿海礁岩遍布,亂石重疊,加之湛江在遠古是火山噴發地區,大量蘊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滋養了浮游生物,使其大量繁衍聚生,成為蚝們可口的食物。湛江蚝以味美鮮口、肥大肉滑、細嫩軟脆的獨特品質贏得市場的青睞。
2、程村蚝
「嘗蟹去江浙,吃蚝到陽江」,說得就是廣東省陽西縣程村鎮的生蚝。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享譽海內外的「程村蚝」,至今已有180多年的養殖歷史,養殖的主要品種為近江牡蠣。程村鎮的生蚝正處於豐頭河、織篢河的出海口。這里水鹹淡適中,且港灣多,底下有豐富微生物,極適宜蚝生長。程村蚝的特點是體大,味道鮮甜,色澤光潔,每年出產的生蚝遠銷國內及香港、澳門地區。
3、沙井蚝
深圳寶安沙井是「千年蚝鄉」,所產的生蚝非常出名,是深圳最著名的特產,這里的生蚝產於珠江口鹹淡水交匯之地,個體肥壯,色澤乳白,肉質嫩美,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含碘量是牛奶和蛋黃的200倍。上世紀90年代,珠江沿岸工業、生活污水的排放導致的水質下降,繼而影響到了蚝養殖海域的水質,沙井的生蚝養殖業遭到了毀滅性破壞,沙井蚝不僅個頭變小了,而且口感也沒有以前好。但經過多年的改善後,現在的沙井蚝品質也還是很不錯的。
4、乳山蚝
乳山市位於山東半島東南端,乳山海岸線長達199公里,擁有50萬畝國家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養殖海區,境內黃壘河和乳山河兩大入海河流為海區提供了豐富的營養鹽,促進了牡蠣生長所需的海洋基礎生物的繁殖和生長。得益於獨特的海域條件和氣候環境,乳山牡蠣個體大、肥度高、肉質好、味鮮美。2008年「乳山牡蠣」正式獲國家工商總局審批通過並公告,成為地理標志商標。
5、晨洲蚝
晨洲蚝島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水豐沛、光照充足,是絕佳的生蚝養殖地。晨洲蚝肉呈奶白色,肉質除了壯實還多了幾分爽脆,味道濃厚,有"海洋牛奶"的美譽,以其肥、嫩、鮮、美而飲譽四方,其出產的晨洲蚝遠銷深圳、廣州、香港等地。晨洲蚝被稱為「中國南方第一生蚝」,所含蛋白質、鋅、鐵、錳、硒等均高於其他地區產品,獲國家地理標
⑶ 中國那些地區可以養殖生蚝
生蚝是生活在海里的,廣西、廣東、福建沒海一帶都有人養殖。其它地方不清楚。
⑷ 哪裡產的生蚝好
不知道你是哪裡人呢?是廣東人嗎?
深圳沙井的生蚝並不見得最好,深圳在珠三角地區,工廠無數,哪裡還有優質的養殖地,
哪裡還有優質的生蚝啊?
本人覺得台山的、湛江的和陽江的都不錯,養殖地好。
本人家在陽江程村養蚝(世世代代),親戚朋友都覺得很不錯(蠻多人來陽江閘坡和陽西吃生蚝的)。
市場零售新鮮生蚝價在30來塊,你大量或長久購入的話,每條在十七八塊左右,包開出新鮮蚝肉一斤以上。
如果你需要大量批發購入,價格優惠更多.
歡迎來這個空間留言http://hi..com/rupee%B2%BC%C0%BC%B6%D9/profile#board
⑸ 生蚝的主要產地是在什麼地方
生蚝分布情況:亞熱帶、熱帶沿海都適宜蚝的養殖,中國分布很廣,北起鴨綠江,南至海南島,沿海皆可產蚝。蚝乃軟體有殼,依附寄生的動物,鹹淡水交界所產尤為肥美。我國傳統人工養蚝區稱蠣塘或蚝塘。石蚝附石而生;竹蚝則插竹海邊為浮田,亦稱蚝塘。
生蚝生長在溫、熱帶海洋中,以法國沿海所產最為聞名。生蚝肉質細嫩,鮮味突出,帶有腥味,味道獨特。可以氽湯,打鹵、燒、軟炸,還可製成罐頭,亦可加工製成蚝豉或蠣干,蚝油。
(5)河南哪裡適合養生蚝擴展閱讀
生蚝食補價值:中國已將牡蠣列入第一批既是葯材又可作為食品的保健療效品之列。目前科研人員利用先進的檢測手段,對牡蠣成分作了全面的分析,發現牡蠣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45%~56%、脂肪7%~16%、肝糖19%~38%。
此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以及煙酸、碳水化合物和鈣、鋅、鐵、碘等多種營養成分,鈣的含量接近牛奶1倍;鐵的含量是牛奶的21倍。其中牡蠣中高含量的硫磺酸頗受醫學界和營養界的重視,在醫學界被認為有益智健腦、降脂減肥、促進膽固醇分解的作用,除此之外還具有獨特的滋養功效。
同時牡蠣中所含的大量糖元亦可作為人體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能源,補充體內能量儲備,提高體力和腦力的活動效率。
⑹ 生蚝生長在什麼地方
生蚝生長在牡蠣床上。牡蠣生活的海底堅硬的區域叫做牡蠣床,這些床位於或深或淺的海水或有鹽味的河口水域中,牡蠣生活在潮間帶中區。多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我國自渤海、黃海至南沙群島均產,約有20種,主要有褶牡蠣、密鱗牡蠣、長牡蠣等。
牡蠣及其近緣動物的全體,是海產貝殼。在亞熱帶、熱帶沿海都適宜蚝的養殖,我國分布很廣,北起鴨綠江,南至海南島,沿海皆可產蚝。蚝乃軟體有殼,依附寄生的動物,鹹淡水交界所產尤為肥美。
牡蠣是軟體動物,有兩個貝殼,一個小而平,另一個大而隆起,殼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殼,油都可入葯,也叫蚝或海蠣子。
(6)河南哪裡適合養生蚝擴展閱讀
殼形不規則,大小、厚薄因種而異;左殼或稱下殼較大而凹,附著在岩石或石板上,右殼或稱上殼較小而平,掩覆如蓋。無足及足絲。閉殼肌僅有1個,外套膜外長著多數小觸手,是感覺器官。
牡蠣的兩殼形狀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上殼中部隆起;下殼附著於其他物體上,較大,頗扁,邊緣較光滑;兩殼的內面均白色光滑。兩殼於較窄的一端以一條有彈性的韌帶相連。殼的中部有強大的閉殼肌,用以對抗韌帶的拉力。殼微張時,藉纖毛波浪狀運動將水流引入殼內,濾食微小生物。
若一粒外物侵入牡蠣的殼內,牡蠣即分泌珍珠質將外物層層包起而形成珍珠。食用牡蠣產生的珍珠不光澤,價值不高。只有少數東方的種類,特別是波斯灣珠母貝(Meleagrina vulgaris)所產的珍珠質量最高。珠母貝主要分布於8~20噚(48~120尺)的海水深處。
珍珠多采自5歲以上的牡蠣,用手工方法將小粒珍珠植入珠母貝內,便在其周圍形成養殖的珍珠,大多珍珠養殖在日本或澳大利亞沿岸水域進行。
牡蠣固著型貝類。一般固著於淺海物體或海邊礁石上,以開閉貝殼運動進行攝食、呼吸。為濾食性生物,以細小的浮游動物、硅藻和有機碎屑等為主要食料。
牡蠣通過振動腮上的纖毛在水中產生氣流,水進入腮中,水中的懸浮顆粒被粘液粘住,腮上的纖毛和觸須按大小給顆粒分類。然後把小顆粒送到嘴邊,大的顆粒運到套膜邊緣扔出去。
鳥類、海星、螺類以及包括鰩在內的魚類均食牡蠣。鑽蠔螺,即灰色尾號螺分布廣,常在牡蠣殼上用舌鑽一小孔,吸食其活組織。牡蠣面臨的其他生命威脅如牡蠣床會被一種叫做粉拖鞋的軟體動物霸佔,牡蠣被擠出來,還有各種原生動物寄生蟲導致的疾病。人類過度捕撈和工業排污也是牡蠣面臨的危險。
⑺ 河南那個地理位置適合養殖生蚝
都不適宜。因為生蚝是在海水裡面生長的,都屬於鹹水蚝。
牡蠣自附著開始終生營固著生活,不能脫離固著物而自行移動,僅有啟閉殼運動。左殼固著,只有右殼能啟閉張合運動。並依靠右殼啟閉運動進行呼吸、攝食、生殖、排泄等生活活動。在遇到不良環境條件時,緊閉貝殼以度難關。長牡蠣為廣溫性貝類,在0-32℃水溫中能生活,最適生長水溫為15-25℃。它對鹽度的適應范圍也很廣,在鹽度為10-40‰范圍內均有分布,鹽度低的海區生長快。牡蠣主要攝食單細胞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攝食無特殊的規律性,一般水溫在10-25℃時攝食旺盛,但在繁殖期,攝食強度相對減弱。
⑻ 勃海灣可以人工養殖生蚝嗎
渤海灣,可以人工養殖生蚝的。
生蚝,也叫 牡蠣;屬於一種廣溫廣鹽性的海產貝殼。以海洋捕撈為主,人工養殖較少。人工養殖用的蠣苗,一般都是海洋中的自然苗。養殖方式,主要有:筏式養殖法、延繩養殖法、棚架式養殖等。牡蠣收獲前5~6個月將養成區的水泥柱再移往水質肥沃、流速較大的泥質海灘進行育肥。由於牡蠣種類和海區環境不同,采苗季節也不同;故人工養殖大都是半成品養殖。也就是採用野生苗,然後再進行人工養殖,生長環境跟野生貝類,基本差別不大。
⑼ 哪裡的生蚝最好
動物牡蠣(ostreagigastnunb)及其近緣動物的全體,是海產貝殼。在亞熱帶、熱帶沿海都適宜蚝的養殖,我國分布很廣,北起鴨綠江,南至海南島,沿海皆可產蚝。蚝乃軟體有殼,依附寄生的動物,鹹淡水交界所產尤為肥美。
我國傳統人工養蚝區稱蠣塘或蚝塘。石蚝附石而生,竹蚝則插竹海邊為浮田,亦稱蚝塘。備註:牡蠣,軟體動物,有兩個貝殼,一個小而平,另一個大而隆起,殼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殼,油都可入葯,也叫蚝或海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