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食物是養生的最佳食物
人們在生活之中,常常會遇到惹人生氣之事。生氣之後,還會感到身體不舒適、胸悶腹脹、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多噩夢,生氣還會引起多種疾病。
中醫認為:「百病皆生於氣」。氣郁化火,氣郁生痰,還會引起高血壓、腦血管意外、大出血等疾病。因此自古健身(健身產品,健身資訊)防病之道強調笑口常開,保持樂觀情緒,以利養生保健,以下介紹一些能順氣還能治療其他幾種疾病的食物。 什麼食物是養生最佳食物?
1.蘿卜:
長於順氣健胃(/健胃產品)。對氣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熱消痰作用。以青蘿卜療效最佳,紅皮白心者次之,胡蘿卜無效。最好生吃,如胃上有病可做蘿卜湯吃。
⑵ 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養生應該吃什麼食物
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此時天氣已經漸漸寒冷,但也還未到嚴冬漫天飛雪時,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我今天整理了養生知識,這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應該如何養生!
小雪節氣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熱,最宜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腰果、山葯、芡實、核桃、花生等。同時,還要注意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如胡蘿卜、辣椒、土豆等蔬菜以及蘋果等水果。
⑶ 養生的食物有什麼
人們在生活之中,常常會遇到惹人生氣之事。生氣之後,還會感到身體不舒適、胸悶腹脹、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多噩夢,生氣還會引起多種疾病。
中醫認為:「百病皆生於氣」。氣郁化火,氣郁生痰,還會引起高血壓、腦血管意外、大出血等疾病。因此自古健身(健身產品,健身資訊)防病之道強調笑口常開,保持樂觀情緒,以利養生保健,以下介紹一些能順氣還能治療其他幾種疾病的食物。 什麼食物是養生最佳食物?
1.蘿卜:
長於順氣健胃(/健胃產品)。對氣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熱消痰作用。以青蘿卜療效最佳,紅皮白心者次之,胡蘿卜無效。最好生吃,如胃上有病可做蘿卜湯吃。
⑷ 養生食療食譜大全
那麼中醫學的養生食療保健方法有什麼呢?
space
中醫食療養生食譜大全
1.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
每日將30克枸杞睡前洗干凈,漸漸地嚼食。或用枸杞15克,沸水沖調,蓋上燜5分鍾,食用。
2.黃菊花:消防疏散風寒風熱,清熱去火
黃菊花6克,用四五十攝氏的開水來沖調,每日喝3~4杯。
用升起來的蒸氣熏雙眼,也可以緩解眼睛疲勞。
3. 純蜂蜜:清熱解毒柔肝、祛毒潤肺
餐前一小時或餐後兩小時,取30~60克純蜂蜜用60℃下列的溫開水沖服。
4.紅豆:有利排尿消腫、健脾胃益胃
紅豆先泡茶數鍾頭,再與稻米一起蒸制,製成紅豆飯吃,軟糯甘甜。
space
中醫食療養生食譜大全
5
.薏仁米:治濕痹,利胃腸,去水腫,健脾胃益胃。
薏仁米先侵泡三個鍾頭,放進鍋里加適度的水煮,燒開後轉文火熬一個小時上下,煮到薏仁米盛開,料汁變為淺淺的乳白色就可以。
6.黑豆:補腎壯陽強身健體、益陰活血化瘀
不建議用黑豆做正餐。最好是和穀物一起吃,例如與米、面同蒸同煮,或是弄成豆槳,都能協助消化吸收。
7.薏米仁:健脾開胃、滋陰養血治腹瀉
薏米仁個大肉厚,最少要煮20分鍾,才可以把里邊有害的荷蘭豆鹼毀壞。
8.薏苡仁:健脾胃柔肝,滋陰養血
把薏苡仁添加小麥麵粉中製成中式點心吃,就很好。
9.藕:健脾胃治腹瀉、健脾開胃健中
一整支藕,選正中間較為短粗的一部分熬湯,長在兩邊的尖而長的藕吃起來較為脆,合適燒菜。
10.小米:健脾胃與立、和胃助眠
煮粥吃就可以了。小米清洗干凈,放進石鍋,熬熬成粥。
space
中醫食療養生食譜大全
11.姜:出汗補虛、溫胃止嘔、祛毒
買幾公斤姜,切成片或切條,隨後用醋泡著吃。或是常常喝些薑糖水都能夠。留意姜不可以多吃,一次吃幾塊就夠。
12.綠豆:清熱解毒解暑、利濕祛毒
煮綠豆湯喝。留意:一要沸水入鍋,綠豆粥色調會維持得更強。二煮的情況下要蓋上蓋子,三燒開10分鍾關火盛出,清熱解毒能力最強。
13.白木耳:生津解渴肺、護膚美膚
把白木耳掰成一小塊,用溫開水或冷水泡開。煮的情況下一次多放水,先火災燒開再縮小火慢煮,煮的半途盡可能別放水。
14.山楂果:健脾開胃助消化、活血化淤
8~10片山楂干倒進400~500ml水,沸水溫度最好是在80℃~90℃比較好。別空肚喝,餐後三十分鍾再喝。
15.大棗:滋陰養血養血、寧心安神
每一次用三顆棗泡茶或熬粥,最好是提早將紅棗撕掉,喝了稀的還要把紅棗吞掉。
16.蘿卜:助消化化積、止咳化痰退熱
能夠和稻米一起熬粥,或是和生雞蛋一起熬成蘿卜雞蛋湯,還能夠立即配搭肉燒菜吃。
輕微咳嗽,還能夠喝白蘿卜汁。買一根蘿卜,取其尾端打汁。
⑸ 保健養生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推薦食用蜂蜜,蜂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酶類脂類等上百種營養物質,是很好的日常滋補食品,非常適合每日食用幫助滋補調理。
⑹ 食療養生吃什麼
推薦食用蜂蜜,蜂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酶類脂類等上百種營養物質,是很好的日常滋補食品,非常適合每日食用幫助滋補調理。
⑺ 養生最好的食物有哪些
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開始興起一股養生熱潮,不管男女老少都想著如何才是正確的養生,下面給您介紹一下15種最養生的食物,平常不妨多吃點。
1.小米
小米,又稱粟米,性味甘咸,涼。陳粟米性味苦,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其功用在於「健脾、和胃、安眠」。
2.牛奶
牛奶,又稱牛乳,性味甘,平。牛奶是一種治療失眠較理想的食物。牛奶中含有使人產生睏倦感覺的生化物質色氨酸,可以起到使人安眠的效果,加上牛奶的營養所產生的溫飽感,更可增加催眠的效果,脫脂牛奶與不脫脂牛奶具有同樣的作用。
3.百合
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臨床多用於治肺癆久咳、咳唾痰血、熱病後余熱未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腳氣浮腫。《日華子本草》謂其「安心,定膽,益志……」
4.靈芝
靈芝,性味甘,微苦,微溫。有益氣,養心安神,止咳平喘之功效。用於心氣虛或氣血不足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靈芝為味甘、平和之品,能益心氣、寧心神、增智慧,故治上述諸證,並可廣泛用於一切虛勞體弱之症。《本草綱目》謂其「療虛勞」。《中國葯植圖鑒》說,靈芝「治神經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慢性疾患」。
5.豬心
豬心,性味甘,咸,平。有安神定驚,養心補血之功效。豬心作為營養與葯用菜餚,已有悠久的歷史了。民間素有「以心補心」之說,這也是有道理的。豬心,還含有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煙酸等成分。可治驚悸、怔忡、自汗、失眠等症。
6.酸棗仁
酸棗仁,性味甘,平。有養肝,寧心,安神,斂汗功效。治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
7.茯苓
茯苓,性味甘,淡,平。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之功效。《本草衍義》說:「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本草綱目》也講:「後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潔古張氏於風眩心虛,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嘗不治心病也。」
8.萵苣汁
萵苣汁,性味同萵苣,苦,甘,涼。《本草拾遺》稱其「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據有關資料,萵苣莖、葉、皮的乳白色漿液,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可助兒童、中老年睡眠。
9.小麥
小麥有養心神、益心氣的作用,尤其適宜婦女神經衰弱、神志不寧、失眠,或喜悲傷欲哭、數欠伸(即中醫所稱的婦人臟躁病)者食用。
10.糯米
糯米補氣血、暖脾胃,適宜一切體虛之人神經衰弱者食用,尤以煮稀飯,或與紅棗同煮稀粥最佳,能滋潤補虛、溫養五臟、益氣神。
11.西穀米
西穀米能補脾益氣,適宜一切體虛之人,或產後病後神經衰弱者食用。《柑園小識》雲:「健脾運胃,久病虛乏者,煮粥食最宜。」
12.鵪鶉蛋
鵪鶉的肉與蛋,其營養價值比雞高,鵪鶉肉含蛋白質24.3%,比等量雞肉高46%,鵪鶉蛋含蛋白質135%,比等量雞蛋多17%,特別是鵪鶉蛋富含卵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13.蛤士蟆油
蛤士蟆油又叫田雞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和激素,是一種較好的滋補強壯食品,適宜精力耗傷、神經衰弱、久病與產後虛弱者食用,民間多用於治療神經衰弱。
14.牡蠣肉
牡蠣肉能治療失眠煩熱、心神不安。《醫林纂要》認為:牡蠣肉「清肺補心,滋陰養血。」崔禹錫《食經》亦載:「治夜不眠,志意不定。」
15.鰻鱺
唐代著名食醫孟詵認為鰻鱺「甚補益」。《日用本草》說它能「補五臟」,古人常用以治肺癆病。它對神經衰弱之人頗有益,可以經常煮食,大補虛羸。
⑻ 什麼東西食療養生最好
蜂蜜。蜂蜜可以直接調入溫水中飲用,也可以與鮮榨的果汁混合。將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蓋蒸熟,能補肺陰不足。在涼拌西紅柿等冷盤中加入蜂蜜也很不錯;蜂蜜也可和時令水果相拌,味道鮮美。
葡萄。蜂蜜潤腸又益壽,葡萄增色又年少。「少辛增酸」是中醫營養學關於秋季飲食最重要的原則之一,秋天要多酸,就是要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蘋果等,而要少吃甜味的西瓜、甜瓜等。
杏仁。蘿卜杏仁乾薑梨,治咳有效不求醫。按中醫的理論,時臟對應,秋季屬肺。立秋後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補肺的有銀耳、百合、豬肺、柿餅、枇杷、荸薺等。而其中當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屬。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兩種,甜杏仁滋潤補肺功效更強。
⑼ 吃什麼可以養生
1.西蘭花曾被叫做蔬菜皇後,可見其營養之高。西蘭花中含有黃酮醇,它具有增強體質和防癌的作用。綠菜花所含的黃酮醇能很好地保護心臟,並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15%~20%。
2.花生被譽為長壽果,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長壽食品。其中含有的賴氨酸能防止過早衰老。而花生中還含有一定量的鈣,對中老年人的骨骼有著積極的作用。
3.燕麥,非常健康的穀物類食品,適合各年齡段的人食用。幾乎包含人體所需的全部強力營養成分,比如植物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膳食纖維、礦物質以及鐵、鋅等微量元素。
4.蕃茄中的茄紅素是強效的抗氧化劑,可以對付內外的老化問題,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B1、B2以及剛剛提到的茄紅素,都能起到改善動脈硬化、預防癌症的作用。
5.獼猴桃、柑橘類水果一定要長期食用,因為這類食物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這種維生素能夠對抗體內的自由基,對皮膚有著滋潤美白的功效。
我們把居民日常吃的米、麵粉稱作細糧,把玉米(面)、小米、高粱、豆類和薯類等稱作粗雜糧。粗雜糧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豐富,玉米、薯類等粗雜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營養學家認為,每周至少吃3次粗糧,會對健康有所幫助,也使人的腸胃更健康,食慾更強。
我們知道,不同品種的糧食其營養價值也不盡相同,其中,粗糧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如燕麥富含蛋白質;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蘿卜素;豆類富含優質蛋白;高粱富含脂肪酸及豐富的鐵;薯類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粗糧還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如玉米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的「黃金作物」,其纖維素比精米、精麵粉高4~10倍。纖維素可加速腸部蠕動,降低膽固醇吸收,預防冠心病;綠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腫、中和解毒和清涼解渴的作用;谷類蛋白質缺賴氨酸,而豆類蛋白質缺蛋氨酸,谷豆混合,蛋白互補,營養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