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三伏天女性如何養生

三伏天女性如何養生

發布時間:2022-04-16 18:04:12

A. 中醫養生講究「夏養三伏」,三伏天如何進行養生

每年的三伏,都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濕氣最重、最潮濕悶熱的天氣,通常稱之為酷夏。三伏天一般持續30~40天。這段時間該如何養生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中醫認為,夏季人體的陽氣升散外發,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在機體臟腑外面,肌膚腠理常處於開泄狀態,經常出汗以適應暑熱天氣。

因此,機體很容易表現臟腑功能紊亂,並容易形成氣虛,出現身體乏力、飲食減少等症狀,甚至發生中暑、腸胃失調等病症,影響健康。

但與此同時,這個季節也是我們調養身心的最佳時節。在這里,根據中醫經典養生理論,總結出了三伏季節健康養生五宜。

B. 三伏天怎樣養生

我個人的養生之道,就是:多吃青菜,多吃西瓜,多喝茶葉茶,還有,適當的睡午覺

你可以借鑒這個網站的信息:

最佳答案

檢舉

夏季養生

夏天,指陰歷4月至6月,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期間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面。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
(一)夏季養生基本原則
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溫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
1.盛夏防暑邪
暑為夏季的主氣,以火熱之氣所化,獨發於夏季。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為傷津的關鍵。津傷後,出現口渴引飲、唇乾口燥、大便干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如果不及時救治,開泄太過,則傷津進一步發展,超過生理代謝限度就耗傷元氣,可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陽氣外越的症狀,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導致死亡。夏季防暑不可等閑視之。
2.長夏防濕邪
濕為長夏之主氣。在我國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熱又多雨。濕病就多見於這個季節。由於空氣中濕度最大,加之或因外傷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處潮濕,以至感受濕邪而發病者最多。
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易陰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濕邪好傷脾陽。脾性喜燥而惡濕。脾陽不為濕邪所遏,則可能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出現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脾氣升降失常後,常見水腫形成,眼下呈卧蠶狀。
外感濕邪後多有身重倦困、頭重如裹等症狀。又因濕邪粘滯,侵犯肌膚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處,故有「著痹」之稱。一般地說,濕邪為病,病程較長。風濕夾雜,侵犯肌膚在關節形成的風濕痹症往往反復發作。風濕症常見產物多呈穢濁不潔之物,如皮膚病變的滲出物、濕熱帶下的分泌物,質粘而腥臭。濕的形成往往與地之濕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臨床所見下肢潰瘍、濕性腳氣、帶下等症,往往都與濕邪有關。
對人體適宜的濕度是40%~60%。當氣溫高於25度時,適宜的相關濕度為30度。
3.保護體內陽氣
(1)不能只顧眼前舒服,過於避熱趨涼。在乘涼時,要特別注意蓋好腹部。
(2)要謹防冷氣病。所謂冷氣病,是指由於人們久處冷氣設備環境下工作和生活時所患的一種疾病。輕者出現面部神經痛、下肢酸痛、乏力、頭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腸病等,重者會出現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尤以老年人中出現的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3)要防濕邪侵襲。長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長夏的飲食原則宜清爽,少油膩,要以溫食為主,在居住環境上,切忌潮濕。
(二)夏季養生具體措施
1.精神調養
「冬季要藏」、「夏季要生」。神氣充足則人體的機能旺盛而協調,神氣渙散則人體的一切機能遭到破壞。火熱為夏,內應於心,心主血、藏神。七情過極皆可傷心,致使心神不安。不正常的情志可損傷心的功能。心的功能受到影響,可影響人體的一切機能活動。在這個意義上,夏季養神就顯得極為重要。
人的精神活動與心的功能密切相關。怎樣使精神飽滿呢?
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寄託。有了奮斗目標,才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坎坷,並產生自覺的活動和積極的情感。
其次,時時對自己的性格進行陶冶。要經常注意檢查自己的情況,用豁達、微笑對待不稱心的人和事,這是應具備的涵養。
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虛;有較好的精神修養,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做好了,精神自然會飽滿,就會「無厭於日」。
2.飲食調養
夏天必須重視飲食調養。具體方法是:
(1)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的攝取量應在平常的基礎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給量須達100克左右,以魚、肉、蛋、奶和豆類中的蛋白質為好。
(2)要補充維生素。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劑量維生素B1、B2、C乃至維生素A、E等,對提高耐熱能力和體力有一定的作用。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維生素C尤為豐富。維生素B族在糧谷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含量較多。
(3)要補充水和無機鹽。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次,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蒸發量。鈉的補充,要視出汗多少而定。工作八小時,出汗量不超過4升,每天從食物中攝取18克食鹽就可以了。出汗量超過6升,則另需從飲料中補充。鉀鹽的補充辦法是每日二片鉀片,另外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
(4)要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物。清熱的食物宜在盛夏時吃,如西瓜、苦瓜、鮮桃、烏梅、草莓、西紅柿、綠豆、黃瓜。
(5)還要講究喝水的學問。飲水莫待口渴時、大渴易過飲。睡前不宜多飲水。用餐時不宜喝水。晨起喝水有助健康。最好喝礦泉水。
3.起居保健
(1)睡眠
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點起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經過一上午的學習和工作後,可能有疲勞之感,需要午休做適當的補償。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中午休息一下。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最好在一小時以內。
飯後不要立即躺卧,應稍活動一下,以利飲食消化。午睡時不要在有穿堂風經過的地方睡,不要伏在桌子上睡,以免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午睡時最好脫掉外衣,並在腹部蓋上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2)夏季的著裝
夏季服裝以輕、薄、柔軟為好。衣料的透氣性、吸熱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幫助人體散熱,使人穿著舒適而涼爽。夏天宜穿淺色服裝,以防射輻射熱。
(3)戴帽子
夏季,強烈的陽光照射,會使人體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使皮膚曬黑,可導致白內障、曬傷皮膚、引發皮癌。在強烈的陽光下,至少要戴頂帽子。
(4)盛夏居室的布置
首先,要將多餘的或暫時不用的傢具搬掉,使居市擁有較寬敞的空間。每天將南北兩向的門窗打開,呼吸對流而生的自然風,可使居室滿屋生涼透爽。
其次,用淡綠、淺蘭、瓦灰、乳白等色彩裝飾牆面、天花板、窗簾、沙發套,能讓人心理滋生舒適爽涼。
還有,在向陽的外窗戶上方裝上涼蓬,將烈日直射帶來的熱量阻之窗外。減少嘈雜的噪音亦是求涼生爽的訣竅
(5)夏天不宜用涼水沖腳
經常用涼水沖腳,腳遇寒,會通過血管傳導而引起周身一系列的復雜病理反應,最終導致各種疾病。
(6)吹電風扇的學問
吹風不宜過大,不宜對人直吹,不宜持續固定對身體某個部位吹風,宜吹吹停停。出汗較多時,不要立即在靜坐或靜卧情況下吹風。
4.運動保健
(1)旅遊
夏日旅遊的主要目的是消夏避暑。夏季旅遊的目的地應是海濱和山區。首先是二者的氣溫相對較低,其次是海濱與山區的環境宜人。
去山地旅遊有不少好處,主要表現在山地氣候的療養效應和山地環境中的某些長壽因素兩方面。草木散發出的芳香性揮發性物質,有一定殺菌作用。山地陰離子富集,空氣清新,呼吸這樣的空氣,可鎮定情緒,預防哮喘發作,還能改善肺的換氣功能。此外,山上氣溫、氣壓較低,風速較大,太陽輻射、尤其紫外線含量充沛,有助於鈣、磷代謝和機體免疫力的提高。山區壯闊的自然景觀,更令人心曠神怡。
(2)游泳
游泳既鍛煉了身體,又可祛暑消夏。游泳對人們的好處很多。
(3)玩健身球。
(4)釣魚。
(5)做做空氣浴。
5.葯物保健
(1)要益氣生津。吃一點能夠補益陽氣和津液的葯物,但性質要平和、微涼,切忌滋膩、溫熱之品,比如五味子、玉竹、冬蟲、夏草、酸棗仁、鴿肉、黑豆、木耳、松子。
(2)應健脾和胃。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長夏時最易受到損害,故應常吃一些健脾和胃的葯物和食物,比如白扁豆、糯米、太子參、白術、甘草。
(3)「冬病夏治」。冬季常發的慢性病及一些陽虛陰盛的疾患,往往可以通過伏夏的調養,使病情得以好轉。其中,以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最顯著。從小暑至立秋,稱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此時予以治療,可以使患者的陽氣充實,增強抗病能力。
6.防病保健
夏令酷熱多雨,不管是熱邪還是濕邪,皆能傷人致病。
(1)不要忽略了感冒。夏日感冒,稱之為「熱傷風」。常見症狀是流涕、鼻塞、打噴嚏,甚至於發熱同時又汗流浹背,還有的惡心、嘔吐、腹瀉。此種感冒常不能迅速恢復健康,尤其是老年人與兒童,易轉化其他病。
(2)謹防疰病。疰夏,又叫苦夏,是夏季常發生的一種病症。主要是有些人對氣候的變化適應能力較低,不能很好地適應夏季炎熱、潮濕的氣候。這時大腦和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心肺的功能降低,胃腸道分泌的消化液減少,食物不能很好的消化和吸收。體質虛弱、易患疰夏之人,在秋冬之季可服用一些補肺、健脾、益氣之品。
(3)中暑的防治。中暑,俗稱發痧,是炎夏易發的疾病。在臨床上,中暑由於產生原因不同,所患症狀也差異很大,可分為下列四型:一是中暑高熱,亦叫熱射病。主要是體溫不能發散引起,為中暑中最嚴重者;二是中暑衰竭,亦叫熱衰竭。主要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三是中暑痙攣,亦叫熱痙攣。主要是由於過熱,大量出汗,體內過多地丟失鹽份而引起肌肉痙攣,常與熱蟀竭同時出現。上述類型,只要一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感覺的話,就應暫停工作,立即移至陰涼處,解開衣服,頭部冷敷或冷水擦澡,多喝些淡鹽水或清涼飲料。
(4)汗斑的防治。
(5)痱子的防治。
(6)癤子的防治。
(7)蔬菜日光皮炎的防治。此病是由於短期內進食大量的某種蔬菜,如油菜、筧菜或野生的紫雲英、灰菜等,加上日光暴曬過度所引起的。這些蔬菜和野生蔬菜中有一種游離物質,隨食入的蔬菜增多而產生蓄積。

C. 三伏天女性如何養生

1、適合三伏天補氣補血的四種食物:阿膠、玫瑰、桑葚、枸杞。

阿膠是被大家公認的補血養血神器。功效:滋陰養血,血虛,月經不調,眩暈心悸,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等。
玫瑰花性甘、微苦,溫。歸經:歸肝、脾經。對理氣和血,月經不調有著神奇的功效。除此之外,玫瑰花是女性的滋陰養顏的不二之選。長期食用可以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等作用。
桑葚是有著「補血」之稱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以及蛋白質胡蘿卜素、蘆丁、礦物質等成分。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生津止渴、促進消化、幫助排便;多食不僅可以補血,還能美容。
枸杞則是滋補養人的上品,枸杞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等。功效:抗氧化、抗衰老;增強造血功能;抗疲勞,美容養顏、滋潤肌膚等。
2、夏季在使用這四種食物進行調養的同時,可以適當的配合一些富含「造血原料」的食品。如大棗、豆製品、雞肉、魚、蝦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
3、保持樂觀開朗,愉快的心情,和平的心態。養心才是養生的核心,心態好不僅可以增加自身的免疫力,還能促進造血機能旺盛,讓女性面色紅潤,精力充沛。三伏天多做一些戶外活動,不但可以增強體質,使心情愉快,還能增強造血功能。

D. 三伏天是一個比較炎熱的時期,三伏天怎麼調理身體

三伏天其實是在小處和處暑之間的,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而且是最潮濕、最悶熱的日子,一般是七月的中下旬,時間是20天左右,在這個最熱的一段時間里,幾乎每種生物都很難逃離中暑的可能性,哪怕人們大中午的躲在教室、家裡或者是辦公室開風扇、吹空調,但依然覺得非常的熱,而且還很容易得空調病。夏天又多雨,所以室外要麼就是乾熱,要麼就是熱得非常的潮濕,悶熱的感覺非常的不好受。所以不管在室外還是在室內,一定要懂得調理好身體。

E. 今日入伏,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

三伏天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防寒,因為三伏天很炎熱,身體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現疲勞、消化功能減退的情況。如果不通過膳食進行調整,吃得不對,很容易導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此外,許多人在伏天常做的事,其實也是導致寒氣入體的根源,比如洗冷水澡、趟涼水、吹空調、喝冷飲、吃冷盤、吃冰鎮水果等。伏天飲食要注意少寒涼,尤其是小孩子過食冷飲,會比成年人受到的損傷更大,易出現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及反復的扁桃體發炎、發燒、脾胃不和等問題。

從生活習慣方面養生:三伏天的作息時間可以調整一下,早起時間可以比平時提前半小時或一小時,午休時間可以增加半小時。空調房間溫度不要太低,一般在27度左右,也不可待的時間太久,防止空調病,注意不要熬夜。

F. 三伏天怎麼養生

1/ 起居調整
夏季的光照時間長,所以入睡時間會較晚些,但切記要早些起床。在早晨可以進行晨運,在安排鍛煉的時候,要避開烈日之時,注重加強防護。午飯後,需要安排小憩,30分鍾為宜。炎炎盛夏,每天洗一次溫水澡有利於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免疫力。
夏日容易受到風寒濕氣入侵,睡覺時不宜扇類對著頭部、腳部送風,不宜夜晚長時間露宿。在空調房裡,不宜室內外溫差過大。夏天出汗比較多,衣服要勤洗,常穿濕衣容易使人得病。
2/ 飲食調整
三伏天飲食要以清暑、益氣、滋陰生津為主。應多吃健脾養胃的食物,夏天暑濕重,濕氣容易困於脾。同時,在夏季人們容易吃冷飲雪糕之類的冷食,特別容易刺激腸胃,容易出現胃部疾病。所以,建議三伏天多吃健脾養胃的食物。例如薏米紅豆粥、綠豆、百合等,都是容易消化吸收,是夏季很好的食品。
3/ 運動調整
夏天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比較涼快的時候。可以選擇在公園、湖邊、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可以選擇慢跑、瑜伽、散步等一些有氧運動。當出汗過多的時候,可以選擇飲用鹽開水,切記不能運動後立即喝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直接洗澡,否則容易誘發寒濕麻痹症等一些疾病產生。

G. 都說冬病夏治,三伏天你們是怎麼養身呢

冬病夏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冬天寒冷,人們的疾病狀況就會出現,這時的狀況在夏天就會特別容易得到改善。三伏天能夠抓住機會就能夠幫助身體很快很好地排出毒素,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從而讓身體抵抗力增強。

在三伏天泡腳,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所以想要調理身體的人,可以抓住三伏天好好泡腳。你會發現冬天的你會過得更幸福,因為身體特別的舒服了。

三伏天不是讓你吃雪糕的時間,而是給到你調理身體的機會。所以大家要抓住這些機會調理身體,身體一定會更加棒。身體調理好了,疾病也會遠離你。

H. 三伏天吃什麼養生

1、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餃子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鯉魚

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3、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黃鱔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最近一段時間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4、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河蚌

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對人體有保健功效。

5、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姜

盛夏來臨,不少人會食慾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夏日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喝點薑糖水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6、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苦瓜

苦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鈣、鐵等,苦瓜味苦,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苦瓜最好的吃法還是涼拌,涼拌能夠很好地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7、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蓮子

入伏後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干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8、三伏天吃什麼最養生——綠豆

夏季三伏天高溫,人易出汗,使機體因丟失大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而導致內環境紊亂,而綠豆中含有豐富無機鹽、維生素。在高溫環境中以綠豆湯為飲料,可以及時補充丟失的營養物質,以達到「清熱解暑」的治療效果。

I. 三伏天如何養生好 哪些人適合三伏天養生

三伏天如何安然度「伏」,那是有講究的,同時如何利用好三伏天進行調養,為後續抵抗寒冬臘月打好基礎,就讓小固為大家說說三伏天養生吧。

1. 切忌貪涼,順應自然

《黃帝內經》就明確指出:「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不要對夏天的炎熱感到厭惡,情緒要平和不要發怒,使氣色煥發光彩,使體內的陽氣自然得到宣暢,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現在外一樣,這就是夏天的養生之道。

J. 三伏天,要如何養生,要注意哪些細節

閱讀全文

與三伏天女性如何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