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皋人為什麼會長壽
如皋的長壽老人們差不多都有些共同的特點,多吃粗糧啊,常常鍛煉,家庭內和睦,心容情愉悅,人自然會健康長壽啊。當然還有如皋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環境呢,騰江越海,適宜居住,景色秀美呢。生活節奏也沒那麼緊張,人沒那麼大壓力呢。
❷ 世界五大長壽之鄉分別是哪裡
世界第五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雲等市縣相毗鄰,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人口23.8萬,現轄12個鄉鎮,境內居住有瑤、壯、漢等12個民族。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類聖地」。 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對於當地農民顯得萬分珍貴和珍惜。巴馬的山最高處海拔1216米,最低處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間,境內盤陽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將巴馬一分為二,更是巴馬境內石山區和土山區的界河。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4℃,年無霜期337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均小有溫差,人居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風秀、谷幽、氣香、水甘是對這里綠色大自然恰到好處的概括。特別是這里的空氣十分的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這里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一般為每立方厘米2500個,盤陽河谷及一些長壽村屯竟高達3萬多個 ,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 巴馬是革命老區,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腹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初,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領導和指揮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著名的盤陽起義、萬崗起義和停歲阻擊戰就在這里打響。 雖然巴馬境內山多地少,人民生活、生產條件還較困難,但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里有一個叫「巴盤屯」的小村,村裡515人中,百歲老人就有七人,是聯合國評定壽鄉標準的200倍,人稱這里為「長壽聖殿」,更為特別的是這里的每戶人家都基本出一個教師,故此人們又將巴盤屯稱為秀才村。以前這里的孩子長到10歲才去上學,上了中學才能看到電視,頭腦發育的階段眼裡看到的都是險山、秀水、奇石,看不到污染本性的東西,但他們聰明,智商高,這么一個小村建國以來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中專生63名,其中博士生兩名,研究生兩名,目前有兩名正在國外深造,無論從上著名大學的人口比率,還是從接受教育的時間條件來看,恐怕也是一些大城市望塵莫及的。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獨特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巴馬壽鄉探秘游已列為廣西十大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境內有桃花源般令人難以忘懷的盤陽河秀麗風光,有被英國探險隊稱之為天下第一洞的百么洞、有令人如夢如幻般經歷三晝夜的祈壽宮(百鳥岩)水上溶洞;還有美如西湖的賜福湖風光、弄友原始森林、龍洪田園風光、龍洪天然八卦景觀、東山瑤族風情、瑤族競技大觀及好龍天坑等旅遊資源。 長壽之鄉這神秘而特殊的水土還繁育了眾多珍貴土特產,其中巴馬香豬、火麻、紅粳米、珍珠黃玉米、茶籽油、板粟、黑麻山羊、蛤蚧、油魚、巴蕉竽粉絲等便是典型代表,由於它們均生長於獨特、封閉、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中,被國際自然醫學會推薦為「綠色長壽食品」,特別是「巴馬香豬」曾是明、清時代宮庭貢品,十分名貴,巴馬因此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巴馬是桂西茶油主要產地之一,現有油茶林26萬多畝。目前已開發生產的長壽系列食品有蛤蚧大力神酒、巴馬春、巴馬玉液,茶籽火麻調合油、精煉茶油、玉米香酥、玉米糊、旱藕粉絲。礦產資源主要有鈦、硅、錳、銻、鐵、金、輝綠岩、水晶、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玻璃礦、雲母礦等。此外,瑤族善射,百步穿揚,全國的許多射弩冠軍就出生在巴馬的東山鄉,故巴馬還有「中國射弩之鄉」以及與周邊縣共同組成的「世界銅鼓之鄉」等殊榮。 巴馬的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公路四通八達,縣城位於國道323線和省道322線的交匯處,是桂西通往桂東南沿海地區和大西南地區的咽喉要地,距南昆鐵路70公里。可從田陽、田東、大化三條線路通往首府南寧。城市服務功能日趨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均較便利,銀行、保險、商業、學校、醫院、廣播電視、電腦網路等均已配套。 巴馬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地區的一部分,在享受國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同時,已經出台一系列有自治縣特色的,更加寬松的適應西部開發的投資優惠政策。神奇美麗的壽鄉正在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敝開胸懷,熱忱歡迎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興業、洽淡貿易、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共創壽鄉輝煌、共享長壽之樂,為您添福增壽!
❸ 如皋百歲老人的如皋百歲老人介紹
不到如皋不知自己年齡小。根據2008年統計,長壽之鄉江蘇省如皋市生活的百歲老人為251人,在總人口數中的佔比達1.73人/萬人,比聯合國確定的長壽之鄉標准0.75人/萬人高出1倍多。
據如皋市民政局統計,如皋現有95歲以上老人2097人,90歲以上老人58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4.9萬人。百歲老人中年齡最大的張田氏2014年已109歲。 如皋的壽星眾多,這是如皋成為中國六大長壽縣市之一的重要原因,而如皋歷史上的壽星更是大有人在,筆者前不久無意間翻閱了《如皋縣志》,了解到《如皋縣志》將歷年來的長壽之人辟了專目進行了記載,其中,《如皋縣志.嘉慶志》還記載了如皋有兩位壽星參加朝隆年間的「千叟宴」一段史實,為此,現將有關「千叟宴」及如皋壽星赴會的盛況略加介紹以餉讀者。
「千叟宴」是清朝皇帝為慶賀壽辰而舉行的盛大的慶祝活動,屆時,各省官員、士紳、老人進京赴會祝壽,這項活動在當時被稱為「千叟宴」。關於「千叟宴」,史料記載,有清一代,康熙、乾隆兩帝共舉行過6次,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宏揚敬老和優待老人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表明:「國家重熙累洽,景運昌明」,這6次「千叟宴」中,康熙帝主持了4次,乾隆帝主持了2次。而猶以嘉慶元年正月初四由太上皇乾隆帝主持的8000老人的「千叟宴」最為盛曠空前,曠古未有。乾隆帝於六十年十月二十六日決定於翌年正月春節舉行將帝位向兒子 琰授受大典並在此期間舉行「千叟宴」。此後,在十月二十八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十二月十六日先後3次諭令中說明舉行「千叟宴」的原因及入宴年齡要求等。根據諭令要求:全國「六十歲經以上者俱令預宴……七十歲以上者准其入宴」。諭令發出後,各省官員迅速原原本本層層照轉通知下去。於是,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凡是身體條件和經濟條件可以且老人願意、家中支持老人進京預宴的,在地方官府的組織下紛紛進京。因此,如皋壽星吳際昌(時年81歲)、施景禹就此成為這8000名進京老人中的成員。《如皋縣志.嘉慶志》記載:「吳際昌,字韋亭,年八十一歲,遇純皇帝千叟宴,以八品冠帶匍匐丹墀,蒙恩賜鳩杖,銀牌,千載曠典也……」。而施景禹也「恭逢曠典,得覲天顏,蒙恩賜鳩杖、銀牌、絹帛、真異數也……」。這兩位老人不僅進京赴會,而且被准其入席,皇帝接見,這在當時是多麼榮耀的事情!
「千叟宴」於正月初四在寧壽宮舉行,參加宴會的有皇室的親王,王子,蒙古、四部的王、王子、公,皇室的女婿、大臣、官員年齡在60歲以上及兵民年齡70歲以上3000人。如皋進京的兩位老人,根據諭令的內容和《如皋縣志》的記載來判斷,他們正是這3000人中的成員。另外,還有5000名60—70歲的老人因寧壽宮無法容納未能入席,但均一一分發給食品並與入席者的3000人一樣,被各賞給詩章、如意壽杖、銀章等物以紀念。這次由乾隆帝主持的8000人「千叟宴」,實為空前獨有的大盛會。「千叟宴」之所以確定在嘉慶元年正月過之時舉行,一是因為距上次「千叟宴」迄今已經10年,乾隆帝也已為帝60年,尤為「曠古未有」,舉行「千叟宴」,表明「國家重熙累洽,景運昌明」,高壽老人之眾且共聚京城,實為史冊所罕見。二是因為乾隆帝在授受帝位大典期間舉行「千叟宴」還包含著效法皇祖康熙皇帝,昭示自己在位60年期間「夙夜孜孜,勤求治理」。
康乾二帝舉行「千叟宴」以尊敬老人、優待老人,客觀上對提高、鞏固清王朝在廣大群眾中的威信,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雖然在當時交通、物質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將全國老人召集到京城,舉行「千叟宴」並非是尊敬與優待老人的上策,但時至今日,特別是如今我國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之際,尊敬與優待老人仍然不失其現實意義,因此,我們更應大力提倡和宏揚尊敬老人、優待老人的社會風氣。 2012年,復旦大學遺傳和人類學教授金力率課題組,啟動「如皋長壽人群健康跟蹤調查」,對705名95歲以上長壽老人進行DNA檢測,發現3種人體基因線粒體DNA與長壽顯著相關。金力教授認為,遺傳因素對壽命的貢獻佔25%左右,而心理健康、生活方式、飲食、水質、空氣環境等綜合因素,才是如皋人除基因以外的「長壽秘訣」。據了解,聞名世界的長壽之鄉,如秘魯的維爾卡旺巴、日本的立花等,大多是地處高寒地帶或遠離塵囂、遠離污染的「世外桃源」。
我國歷次的人口普查結果也表明,長壽者大都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山谷、人煙稀少的邊疆,我國「六大長壽之鄉」中的其他五個——廣西的巴馬、湖北的鍾祥、四川的樂山、遼寧的興隆、新疆的克拉瑪依,莫不如是。惟有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臨近工業發達地區的如皋,是個例外。然而,也正因為沒佔到多少「先天優勢」,如皋人的飲食習慣、生活規律、養生心得等,才得以成為大多數都市人可以借鑒的「長壽模板」。
早晚喝粥,食物新鮮多樣
據如皋長壽研究所2002年對120位長壽老人所做的抽樣問卷調查,60%的老人既吃粗糧也吃細糧;大多數老人吃菜葷素搭配、以素為主,但只吃素的僅1人。其中,58%的老人葷菜攝入以魚和蛋類為主。調查顯示,如皋百歲壽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白面等細糧,又吃玉米、大麥、元麥等粗糧。主食之外,還搭配蔬菜、水果、乾果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零食,相當豐富和多元化。 金力教授所率的課題組在調研中也發現,長壽老人攝入雞蛋和牛奶較多,其中牛奶攝入量每人每月平均超過2.5公斤,同時肉類蛋白攝入很低;愛喝蜂蜜的人超過30%,常吃紅棗的超過40%,平時蔬菜和水果也攝入較多。 如皋人飲食有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即早晚喝粥,中午吃飯。 調查顯示,74%的長壽老人一生早晚吃粥、中飯吃米飯。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人也有這樣的習慣。早晨喝粥的好處是調節脾胃,胃經過一夜的蠕動,存食基本排空,此時處於空虛狀態的胃,正需要補充水分和吸收營養。 中醫有「年過半百而陰氣自半」之說,意思是老年人身上不同程度存在著腎精不足的問題,經常喝粥可以起到補益腎精、益壽延年的作用。在如皋,一般家庭早晚主要是一鍋熱騰騰的大米粥或玉米糝兒粥,外加包子等主食。那些因為趕早班在點心店裡吃了豆漿、油條的年輕人,晚上回到家裡,也要在吃上一碗米飯後,再喝一碗玉米糝兒粥。
金力教授的調研發現,長壽老人的血常規指數均偏低,體形偏瘦,肝功能都比較好。他們普遍沒得過腫瘤、糖尿病、中風等方面的疾病。現代都市裡,生活節奏加快,很多年輕人喜歡每周集中采購1次,把一周所需的蔬菜瓜果、肉類雞蛋等都買齊塞到冰箱里。而據《如皋長壽方案》一書的作者發現,如皋人吃東西特別講究新鮮,當地人稱為「出水鮮」。如皋人的冰箱里很少儲存蔬菜,基本都是當天趕早市買來的。 資料表明,新鮮的蘿卜、青菜、豆芽和絲瓜等普通蔬菜的提取物,具有明顯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因為它們中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能抑制腫瘤,但放置兩天後,這些蔬菜所含的抗病毒素和抗癌物質就會所剩無幾。
曬背防病,少洗澡多泡腳
除了飲食外,如皋人還保持著不少特殊的生活習慣和保健方法,並代代相傳,儼然當地人的「長壽秘笈」。如皋人喜愛通過曬太陽來預防疾病,其中又以「曬背」最受歡迎。如皋人認為,正常的肺腑功能都靠陽氣來支持,陽氣充盈,身體就能抵禦疾病的侵入。因此,如皋老人普遍愛曬太陽。與眾不同的是,他們曬太陽的重點是「曬背」,讓充足的陽氣趕走盤踞在背部的陰氣,身體一年四季都感到暖意融融。當地人常調侃,自己是通過太陽這一「免費補葯」來改善陽虛體質、增強機體免疫力。此類「免費」的保健方法還有搓手、搓臉、搓腳等。如皋老人搓臉前通常先搓熱雙手,然後用搓熱的雙手去搓臉,把下頜、嘴巴、鼻子、眼睛、額頭、雙耳、兩鬢、面頰全部搓到。如皋老人也注重搓腳,一般早晚進行,先將雙手搓熱,再搓熱腳心。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兩個腳心相向置於床上,左手搓右腳心,右手搓左腳心;另一種是用中指或食指指端由腳心向腳趾方向按摩,每次100-200下,每隔幾天加按一次,最後可至500-1000下。冬天少洗澡多泡腳。如皋人認為,冬天陽氣蟄伏,而老年人本就氣血兩虧,如果老年人在冬天洗澡過度、頻率過高,會造成皮膚鬆弛、津液大出、精神元氣隨之外泄,耗損了精血。因此,如皋老年人冬天少洗澡,也不提倡背部按摩,因為背部藏陽,按摩會擾動陽氣,致使陽氣外泄。作為替代方式,如皋人比較偏愛通過熱水泡腳來調節全身。這是因為足部有反射區和眾多穴位,用熱水泡腳能刺激反射區和穴位,促進腳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
心情樂觀,幾代和睦同堂
金力教授和他的調研小組發現,90%的長壽老人保持樂觀的心情,家庭關系非常和睦,絕大多數都是多代同堂。2004年,如皋市政府組織了一次為五世同堂家庭拍全家福的活動,就吸引了158個家庭參加。據了解,如皋歷來有尊老、愛老、養老的傳統。許多如皋人認為,傳統的孝道文化深入人心,不能盡孝的人受到良心譴責,久而久之,不安和焦灼充斥心間,臟腑不調,則疾病接踵而來;而孝敬老人的子女因恪盡孝職,心氣平和、臟腑和諧,有利於健康長壽。研究表明,對於習慣於群居的人類而言,長期獨處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心理壓力,甚至有可能引起人體內分泌系統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幾代同堂、受到兒女孝敬的老人,生活起居、衣食住行被照料得井井有條,更重要的是,幾代同堂的老人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免於孤獨之苦,能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內心滿足感,有利於延年益壽。
❹ 中國10個著名的長壽之鄉,都有哪些各地都有什麼習俗
健康長壽,是絕大多數老年人追求的夢想,現在根據我國衛生委發布的數據來看,我國老人的平均年齡在77歲左右。那麼這個數據,是否代表了80歲左右就是健康長壽的年齡,中國10個著名的長壽之鄉,將帶給我們答案。這10個著名的長壽之鄉,高齡老人歲數高達百歲左右,那麼這10個著名的長壽之鄉是哪10個?在他們當地都有些什麼習俗呢?
該地非常推崇傳統文化,孝道文化。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2018年,夏邑縣百歲建寨老人有160多位。第七名山東費縣。費縣城堪稱是沂蒙山區的風水寶地,截至2018年,費縣的百歲建在老人有102位。第八名湖南麻陽,該地屬於中國冰糖橙之鄉之稱。第九名湖南鍾祥,別名長壽,石城。第十名四川彭山,四川天國之府,物產富饒民風淳樸。在以上10個長壽之鄉,該地的老人都生活方式健康,八九十歲仍可下地勞作,這和他們當地的,生活方式,生活習俗息息相關。
❺ 江蘇長壽之鄉哪
如皋(RUGAO,舊稱JU-KAO),位於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上海都市圈內,東瀕黃海,南臨長江,中國明星縣(市)、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科技百強縣(市)、鄉鎮工業明星縣(市)、郵電百強縣(市)、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市、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的行列。江蘇歷史文化名城 江海平原最早成陸的地區、長江三角洲最早見諸史冊的古邑、民國時期的中華第一大縣、我國沿海最早對外開放的縣(市)之一等四個「之最」是如皋歷史文化的最好寫照。 如皋為全國六大長壽之鄉之一。據最新統計,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51人,其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佔比為1.73/萬,而聯合國確定的長壽之鄉的主要指標為百歲老人佔比0.75/萬,中國確定的長壽之鄉標准為百歲老人佔比0.3/萬,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如皋平均預期壽命為75.5歲,而世界衛生組織確定人均預期壽命超過70歲即為長壽國家,發展中國家平均預期壽命僅為63歲。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在偏僻的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唯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這在國際上絕無僅有,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已引起國內外新聞傳媒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
❻ 中國那個地方的人平均壽命最長
你們已從各個方面解釋了冰島男人壽命長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是當地人的生活環境與飲食結構。
我們知道,冰島是瀕臨北冰樣的北歐國家,沿岸是海,盛產魚類,與其他肉類尤其是紅肉(豬、牛、羊肉)相比,魚類蛋白質結構更容易被人體分解吸收,利於健康,尤其對於男性,可減少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增進健康,延長壽命。
冰島地處北歐,瀕臨北極,地理環境獨特,人口密度少,空氣清新,污染極少。再者,與其他工業化歐洲國家相比,冰島人生活節奏悠閑,壓力少,有助於健康長壽。
男性由於內分泌、體質、新陳代謝等原因,易患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冠心病、腦血管病,以及一些與飲食結構不當相關的癌症,如結腸癌、直腸癌。
冰島人(尤其男人)以魚肉為主要肉食,大大減少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代謝障礙綜合征以及由此引致的心腦血管疾病幾率。
由此看見,飲食結構得當,空氣清新,生活方式悠閑,是冰島人健康長壽的原因所在
❼ 你知道如皋最大的長壽老人是誰,多大嗎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
目前如皋市最長壽的老人是家住丁堰鎮的郭學美老人,生於1904年,今年已經111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