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慶市長壽區的未來和發展怎麼樣啊
我可以非常明確地告訴你,重慶長壽區的未來發展定位是:
化工污染最嚴重城市、
極不適合人居住城市、
環境污染最惡劣城市、
空氣污染最嚴重城市、
極難看見到藍天城市、
帶防毒面罩生活城市。
這些付出當然能換來一點點經濟上的好。
我就是長壽人,我並不想貶低我的家鄉,我很愛長壽,這點從我是網路知道長壽區分類名人堂第一就看得出來。
所以我說這些只是說出事實。
樓上的回答只盯著經濟看,想想以犧牲環境和人民百姓們的健康為代價再好的經濟有什麼意義?
現在醫療這么貴,多掙那點錢夠治病的嗎?
健康都沒有了,你還能有什麼?
長壽區本來完全可以以發展旅遊產業為主(長壽湖)以發展環保輕工業加工業為輔。現在卻一定要發展重污染的化工業。
朋友你現在知道長壽區的未來和發展定位了吧
就是在不久的未來,它一定會改名字,不再叫長壽區,而叫。。。
② 重慶長壽區那個鎮大,經濟好,人口多
長壽發展最好的街鎮肯定是晏家,它擁有重慶市最大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重慶市三大工業高地之一;常駐人口近10萬,經濟總量巨大;是長壽離重慶主城最近的街鎮,交通非常便利,渝宜高速、渝懷鐵路、渝萬高鐵、渝宜鐵路、319國道都穿越其境內,還有長江黃金水道;但是它是街道辦事處,不是鎮,如果說發展最好的鎮還要數葛蘭鎮。
③ 重慶長壽區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按照市抄政府的總體規劃,襲長壽區將會發展成為重慶市未來的化工區,以天然氣化工和鋼鐵為主,帶動旅遊、生態農業來建設一小時經濟圈內的中小城市。根據目前的發展態勢,長壽區已經完成了「長壽化工園區」、重鋼搬遷、桃花形成建設等重大的區域性的經濟建設初步框架,還在繼續建設中的上述區域中的投資仍在繼續建設之外,還有連接桃花形成的渡州即將全面啟動,主要是火車客運站也規劃在該城區,屆時目前的長壽晏家火車站將會成為貨運站,主要功能將會是物流運輸;大量的國外著名企業與合資企業還繼續前往化工園區安家落戶;居民聚集地除桃花新城之外,還有菩提山北部新區。長壽湖生態農業旅遊風景區以沙田柚、廣柑橘柑和生態魚等喜迎外地觀光客。長壽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交通網路骨架的建設,高速路四通八達,經濟輻射作用強,市內公交車已經開通6路運行約兩年了,很多外地打工者返鄉後感覺比在外地收入相比收入差不多但是開支也減少了,返鄉打工者購房者不少,畢竟桃花新城十幾個樓盤的入住率提高已經聚集了大量的人氣,商機無限。投資房產的收益效果與外地投資相比要大得多。未來10年,長壽的城市化規模將會超越涪陵,城市建設將會拓展更大的空間。
④ 重慶長壽未來的發展如何
也可以做做建材生意,投資也不大,回報也挺快的
⑤ 重慶在未來五年內發展前景如何
未來5年內,重慶市將投入13.8億元,在全市養殖存欄安全奶牛7萬頭,以保障市民用奶安全。昨上午,我市7萬頭安全奶牛業行動計劃在長壽區雙龍鎮生態養殖園區正式啟動,市農墾集團和巫溪、雲陽等13個區縣簽訂了生態循環標准化奶牛養殖產業聯動戰略合作協議。
養
未來5年內,重慶市將投入13.8億元,在全市養殖存欄安全奶牛7萬頭,以保障市民用奶安全。昨上午,我市7萬頭安全奶牛業行動計劃在長壽區雙龍鎮生態養殖園區正式啟動,市農墾集團和巫溪、雲陽等13個區縣簽訂了生態循環標准化奶牛養殖產業聯動戰略合作協議。養牛
長壽區雙龍鎮生態養殖園區總投資3000萬元,佔地約1000畝,將在兩年內建成1個1000頭規模的奶牛養殖示範場——這是「7萬頭安全奶牛業行動計劃」的一部分。養牛
市農墾集團董事長王義昭介紹,我市飼草資源豐富,現有草地3237萬畝,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2876萬畝,載畜量可達700多萬個牛單位。尤其是長壽、涪陵、開縣等長江沿線區域和以黔江為中心的渝東南地區,最適合發展奶牛養殖。目前,我市僅有2萬多頭奶牛,年供原奶約10萬噸。而重慶一年需要牛奶約40萬噸,差距非常大。另外,去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後,乳業行業的重新洗牌,也為重慶奶業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養牛
本行動計劃擬通過5年時間(2009~2013年),整合各種資源投入13.8億元,形成全市安全奶牛存欄規模7萬頭,實現乳業產業產值40億元以上,年產銷乳製品50萬噸,100%達到綠色食品標准,20%達到有機食品標准目標,本地奶供應量增加至少3倍。這不僅讓更多的市民喝上本土鮮牛奶,同時也讓其他省市消費者「沾光」。養牛
據預測,計劃實施後除可解決市民用奶安全外,還可解決庫區移民、返鄉農民工、城市失業人員約3萬人就業,並帶動飼、喂、醫、配相關技術工種的就業。養牛
⑥ 長壽區哪些地段最繁華
新城區廣場,黃角灣的美食步行街.還有桃花體育館附近.
⑦ 重慶市長壽區的發展前景在重慶市是否屬於重要地位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和中西部結合帶,承東啟西,是撬動「連接中國11個省市區,跨越東、中、西三大經濟帶,輻射近4億人口的長江流域」這一杠桿的支點。根據中央設計,80年代開發沿海地區,90年代實施長江發展戰略,21世紀進行西部大開發,這就形成了「弓箭」戰略,沿海經濟特區形似一張弓,長江形似一支箭,西部形似一支強有力的手,重慶正處於扣力點上。可以說,重慶發展的力度有多大,箭就能射多遠,能否箭指太平洋,重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黨中央、國務院力排眾議,設立重慶為直轄市,隨後又提出西部大開發這一宏大戰略的區位的原因。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前沿,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不僅有助於拓展自己新的經濟增長空間,推動西部大開發,還對提高城市經濟的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重慶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本戰略是:立足重慶發展,面向西部開發,將重慶建成長江上游的物流中心,使重慶成為西部物流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的區位及綜合經濟優勢決定了重慶在西部地區的發展潛力最大。聯合國日前在《目前世界各國城市發展指標系數及發展前景》的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中國最具發展前途的25個城市,重慶排在第8位,位列西部城市第1位(見下表)。因此發展現代物流業首先應該立足重慶,以滿足和適應重慶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出發點。隨著重慶經濟進一步發展和增強,伴隨而來的是吸引力和弧射力的增強,從而對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地區在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態勢是拉力(拉弓之力)。西部大開發的成敗決定著「拉力」的大小。雖然目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還落後於東部地區,但可以預見,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展開,西部經濟將呈上升勢頭,這必然帶來極其巨大的物流量,其中必然有相當部分物流因重慶的區位優勢而選擇重慶作為中轉。因此重慶的物流建設從戰略角度考慮必須面向西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重慶對其周邊及整個西部地區經濟的帶動和弧射作用。西部地區腹地廣闊,但目前西部地區的重慶、成都、西安城市等與東部沿海的天津、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無論是在經濟規模上、還是區位(經濟規模在全國處於前列,沿海擁有天然深水良港)上還有較大差距,因而其經濟的弧射能力將受到制約。從近期看,目前西部還沒有一個城市有能力成為西部地區的物流中心,在這種情況下,西部各地應結合自身特點和各自的區位優勢,相互取長補短,聯合起來,加強相互協作,共同承擔和推動西部物流業的發展。為實現上述戰略設想,我們提出以下對策:1.建立以配送中心為支撐的覆蓋重慶城區的物流配送系統。這樣,第一,能夠適應重慶經濟的發展及未來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從而為重慶經濟進一步發展及未來電子商務發展奠定物流網路基礎。第二,有利於我們把握國家的整體物流發展思路,從而避免重復投入造成投入低效率。因為重慶到底在全國物流一盤棋中處於什麼位置,一方面取決於中央的統一部署,另一方面取決於我們重慶自身的努力。因此我們將重慶物流發展的近期目標之一確定為建立重慶物流配送系統,這樣「進可攻,退可守」。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主要承擔的是城市區域內的商品流通。這一配送系統的建成有利於節省區內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適應未來重慶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2.以發展重慶水路和鐵路為支撐的物流系統作突破口,為將重慶建成西部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打下基礎。水路運輸是重慶的優勢,特別是隨著長江三峽大壩的建成,重慶的水運條件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因此主要以水運和鐵路為支撐的物流中心的建設是重慶市「十五」期間的物流發展選擇。物流中心的建設主要應以重慶港為龍頭,依靠重慶港現有設施條件,大力發展水運和水陸聯運集裝箱碼頭及貨場,先期可考慮以市區的九龍坡和寸灘為基地、萬州區為基地建立區域物流中心。無論是配送中心還是物流中心的建立,各地區都應從實際出發,支持物流配送中心的綜合性與專業性相結合,市內配送中心與區域物流中心相結合,交易市場建立與儲運發展相結合,儲運設施設備的機械化、現代化與信息化、網路化相結合等原則,對物流業的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出相關的配套政策,如免減地稅,土地使用優惠等政策,放水養魚,鼓勵和扶持各類企業,無論是市屬企業還是市外企業、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還是私人企業、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還是其它行業,都可以參與到重慶物流業的發展中來,放手競爭,通過市場及競爭機制,優勝劣汰,
⑧ 2022年的春朝考長壽的試題比2021年長壽區的學校春朝難
PVA材料包裝的鮮榨果汁,不加防腐劑竟能保質一年;MDI鋪設的塑膠跑道,沒有異味,使用多年也不硬化;氣凝膠填充於雙層玻璃之間,防火隔音,效果俱佳……
你可能想不到,這些「長壽造」新材料,憑性能優勢,已應用到高品質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想不到的是,作為傳統工業基地,長壽換道超車,將新材料產值做到了重慶市四分之一。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高地這一新目標,點燃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常言道,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各種新材料,如何造出一座想不到的新長壽!
想不到的百億開局
以世界格局眼光 再攀一座高山
翻開今年一季度招商項目薄,長壽集中簽約的18個重大項目中,新材料相關占據一半,合同引資高達163.8億元。
投資百億的重慶渝化新材料項目,十億級的鋰電池電解液項目,5.5億的電子新材料項目……讓這份開局成績單相當亮眼。
這些項目投產後,將為長壽打造新材料高地提供強勁動能。
事實上,自去年底召開的長壽第十四次黨代會,首提「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高地、世界級運動康養旅遊目的地、中國長壽生命科學城」以來,長壽全區上下各部門,就在為梳理重點產業鏈圖譜、倒排計劃任務表而緊張忙碌。已開展多場專題調研和現場辦公,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局面。
△今年一季度長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現場。
尤其是虎年開工第三天,長壽就召開了「3113」項目攻堅行動計劃動員大會。由黨政一把手,對謀劃新動能作出再部署再動員,提出具體要求。
沒有穿靴戴帽的套話,各專項指揮部指揮長、工作督察總督察長、行業主管部門代表區發改委、重大項目服務專員等輪流發言,立下軍令狀。
開局即戰的攻堅態勢,體現了奮進攀高的決心。
二次創業,換道超車,長壽為什麼錨定新材料?
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當地主政者,「把長壽放在世界城市的格局中去看」。
在世界范圍內,新材料已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
當前,我國新材料行業供給側稀缺,部分高端新材料依賴進口,國產化需求迫切。而重慶要構建全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要求新材料產業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長壽『5+1』產業集群產值已突破千億大關,3個百億級、78個十億級以上項目落地生根。」該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自身產業及技術優勢,可以以新能源材料為切入點,順理成章地進行賽道切換,打開長期發展空間。
想不到的技術嫁接
一通越洋感謝電話 道出「長壽造」超級IP
天然氣可以制出什麼產品?通過高新技術嫁接改造,其下游新材料產品形態多樣、性能高效。
國內最大的天然氣化工企業、落地長壽的中國石化集團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簡稱:川維化工),就是率先換道超車的行業巨頭之一。
△川維化工。
「謝謝,這是我收到最棒的新年禮物!」今年新春,川維化工黨群工作部負責人,意外接到一通來自大洋彼岸的感謝電話。
電話另一頭,來道謝的客戶,是歐洲最大的PVB(聚乙烯醇縮丁醛酯)生產商。
PVA(聚乙烯醇)是組成PVB的原料。去年底,一輛滿載優質中國石化PVA產品的中歐班列(渝新歐)專列,發往德國杜伊斯堡。這是當地企業首次開通專列向歐洲客戶運輸精細化工產品,對方不僅給予高度贊賞,還追加了千噸訂單。
這種新材料,有何魅力?
「PVA是天然氣部分氧化法制乙炔的下游產品。就像我們炒菜用的『味精』,它可以與不同元素產生化學反應,演變成各種形態,廣泛用於醫療、汽等領域。」川維化工研發中心PVA研究室主任胡臘梅捧起一把透明無味的顆粒狀材料,向記者展示。
口罩包裝、果汁瓶身、洗衣凝珠……都有PVA應用的身影。
△川維化工生產的中國石化PVA產品。
在該領域,川維化工相關技術已躋身世界一流,成為國家行業標准起草者。中國出口歐洲的高端PVA份額,川維占據八成。
事實上,除了川維這個「超級IP」,近年來,長壽挺進全國新材料第一方陣進程中,已集聚一批世界級巨頭。
全球最大的化工新材料企業巴斯夫、全球最大超臨界法氣凝膠生產基地中化學華陸新材料、全球最大鋰離電池隔膜生產商上海恩捷等,都陸續布局長壽。
這些「長壽造」新材料,以想不到的高性能優勢,應用到了品質生活的方方面面,像「萬能的味精」一樣,為美好生活賦能添彩。
其產業保障能力,更成為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1年,長壽經開區規模上工業產值突破1100億元,其中新材料產值超過700億元。
想不到的跨界合作
繪制一張「全景圖」 朋友圈越做越大
「想不到半年不到,我們的『朋友圈』就變得這么大。」中國建築節能與裝飾材料主板上市第一股——亞士創能,在長壽的西南製造基地正在火熱建設。
「我們新進長壽經開區時,很多原材料都是從廣東、四川等地采購。管委會知曉此事後,主動協調園區內上下游產業鏈,加強園區資源整合,實現原材料本地化供應。」亞士西南供應大區總監蔣振偉做了一筆測算。
△亞士創能西南綜合智能製造基地項目。
2021年,亞士創能和長壽本地的巴斯夫、西南水泥、昊翔包裝、鈣石科技等開展了跨界合作,僅在建設過程中就節約成本約50萬元。
今年,公司還計劃與攀鋼釩鈦、川維、化工碼頭等園區企業牽手,打造可持續發展生態圈。
為了打造生態圈,圍繞落地的超級IP,長壽繪制出一張產業鏈「全景圖」。
例如,依託亞士創能,大力發展建築裝飾塗料、保溫裝飾板、防火保溫材料、防水材料等綠色建築材料;
依託恩捷項目,發展壯大鋰電隔膜、光電膜、反滲透膜等功能性膜材料產業,輻射帶動西部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家電和智能終端等產業發展;
依託中化學華陸,大力發展氣凝膠復合材料、氣凝膠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建設碳化硅、高純石英、硅微粉等硅基材料產業集群……
各類跨界企業、各種化學元素集聚長壽,實現共創共享,不斷聚合反應,造出新材料,也點燃了地區轉型的強勁引擎。
△中化學華陸新材料工廠。
去年長壽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410億元、增長27.6%,增速全市第二。今年,預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500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00億元。
這也給了當地培育全球天然氣化工新材料領先者、國際知名的硅基新材料供應商、世界級新能源材料及裝備集成應用示範地,三大超級品牌的底氣。
想不到的推進力度
自上而下轉思路 助企業落地更長壽
鳳凰不落無寶之地。
長壽聚商選資,培育在全球、全國具有話語權的世界一流產業。除了硬實力,更厚植軟環境。
恩捷鋰電池隔膜生產車間內,一條紅色橫幅洋溢著提前投產的喜慶。
一旁的生產線上,聚乙烯粉末等原材料,經過多道工序被拉伸成以微米計量的潔白薄膜。這種具有微孔結構的薄膜,是鋰電池的四大關鍵材料之一。「雙碳」背景下,其下游市場需求不斷增大。
今年16條基膜產線全線投產後,這里預計年產鋰離子電池隔膜16.2億平方米,成為西部最大的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基地。
得益於長壽在全市率先推行工業投資項目告知承諾制,該項目從開工到投產僅用時9個月,跑出了令企業主體驚喜的「加速度」。
△恩捷投產的第一卷鋰電池隔膜。
而針對類似重大項目,長壽持續深化行政審批首席代表制、重大項目「一卡通」制等機制改革,成立工作督查組、專項指揮部等,對建設進度倒排工期、打表推進,以周督察、月通報的方式,約談不作為、慢作為的單位負責人。
「壓力很大,我們都在學習摸索,轉變思路。同時也覺得很振奮!」對接服務中化學華陸新材料項目的長壽經開區經貿局招商三局副局長朱文龍感嘆到。
他口中的思路,指的是,從招商引資到聚商選資,對人才要素和園區建設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沒想到園區工作做得這么扎實!」華陸新材料在落地前,選址工程師團隊到長壽調研近十次,每次都帶著一份厚厚的問題清單,共涉及項目用地、規劃、公用工程配套、政策支持等54個方面。
長壽為其形成「一個項目、一名區級領導、一名服務專員、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全流程要素保障,事無巨細,都會在兩天內完善反饋。
「壓力,振奮。」這兩個詞,也是記者在長壽采訪時,從黨政幹部、項目專員口中,聽得最多的兩個詞。
可以看到,全區上下正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所有要素,向新發展目標傾斜。
事實上,在傳統賽道上,過去的長壽步伐一度很重。如今,插上新材料的翅膀,鯤鵬振翅,長壽全力承載中心城區重大城市功能布局,積極參與成渝先進製造業和高端創新分工,產城未來正不斷刷新人們的想像……
記者手記:
我國「十四五」新材料產業規劃目標明確,「十四五」末,化工新材料的自給率要達到75%。
重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跨越新關口,培育新優勢是關鍵。
圍繞一個「新」字,長壽讓發展更加健康長壽,也為其他老工業基地轉型,提供了參考範例。
接下來,這里將與渝北、巴南協同發展,成為中心城區產業鏈、創新鏈上的重要節點。全力承載中心城區產業功能布局,融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聯動發展。
當然,攀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高地的雄關漫道,既要有拼的魄力,也要有守的耐力。
一流環境引來一流企業、項目,更需要一流園區承載。在研發轉換、運用投融資杠桿等方面,同樣任重道遠。通過實地走訪園區企業,我們高興地看到,長壽已經籌劃產業研究院建設、穩慎開展投融資模式創新,在換道超車的路上繼續先行先試。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這是新材料行業的形象詮釋,也成了工業重鎮長壽轉型的現實寫照。
圖片:長壽區委宣傳部
來源:華龍網
⑨ 重慶江津區和重慶長壽區未來哪個更有前途
長壽建區十多年了,江津才建區幾年,自己衡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