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如何站養生樁

如何站養生樁

發布時間:2022-03-31 02:17:15

『壹』 初學者如何才能正確的站樁

站樁是一種養生的方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站樁的時候,人體保持靜止,並不像大家常說的健身運動。這正是因為「運」和「動」是相反的,四肢動則人體內臟不運,四肢不動則人體內臟運轉。所以,站樁是調理內臟的有效方法。如何進行站樁?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哪?

1、找一個安靜,避風,溫度適宜的場所,面向南站立,雙腳分開與肩膀同寬。如果不能確認,可以讓別人幫你看看雙腳之間的寬度是否與肩同寬。

2、雙膝微微彎曲,但膝蓋彎曲程度不要超過腳尖,否則長期可能造成膝蓋損傷。雙手自然伸開抬起,放於胸前,距離胸一定距離,掌心向里,雙手間隔一定距離。

3、牙齒輕扣,雙目前視,不要閉眼,因為閉眼容易上火。下巴微微向里收,頭向上頂,面含微笑。重心放在腳後跟稍前,其實這樣頭向上頂的感覺最強。

4、全身放鬆,不需要加任何的意念,臀部肩膀不要用力,自然呼吸即可,最好能堅持 28 分鍾,但剛開始不必強求。

(1)如何站養生樁擴展閱讀

站樁的注意事項

1、堅持時間

站樁時間一般有個20—30分鍾也就夠了,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增加一些練功時間,但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

2、站對掙樁

站對爭樁時,可以讓同伴從各個角度推壓練習者的間架、前膝進行檢驗,如果間架很整很強韌並且極具彈性,一受力之下立即復位、彈回,一般就為正確。如果一受力就散了或是用力死頂著,就是錯誤的。

3、左右互式

左右式不可偏廢,均要練習,可以一段時間站左式,一段時間再站右式。

4、三步功法

三步功法不可更改程序,應逐步體認,並且亦不可偏廢哪一步,各有各的功用,均要顧及,可以站兩天三線就位,站兩天對爭樁,再站兩天貫通樁,交替練習。

『貳』 站養生樁有什麼具體的細節要求

養生樁也有很多種,這里主要圍繞平步撐抱樁來講。撐抱樁是眾多樁法中最基本的樁法,將來也是最高級的樁法,不論是養生樁中的平步撐抱還是技擊樁中的丁八步撐抱都是如此。故而這兩種撐抱樁都曾一度被稱之為「渾圓樁」。因此,雖然養生樁有很多種不同的練法,但是在實際的練習中,只要可能還是多站站撐抱樁。
具體的姿勢這里就不強調了,任何一本書上都可以找到,這里只強調一些要領。不要小看這些要領,「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站樁的效果如何往往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要領起主導作用。
一、雙膝微曲。
雙膝微曲是基本要求,關鍵是曲多少合適。我們要求站立之後,雙膝放鬆一軟剛好有個台兒,這是最舒適的狀態,我們要保持的就是這個狀態。不要相信架子越低越上功夫的說法,因為意拳的樁法是很豐富的,而這么豐富的樁法並不是白白設立的,它們各有各的用處,想站低樁的話自然有低架子的樁法供我們練習。而對於這個樁法,我們求的就是舒適,——在舒適中找到最初步抱球的實感,在舒適中達到「渾圓擴大,空洞無我」的境界。
二、肘下壓木板。
在剛開始站樁的時候,初學者最難放鬆的就是肩部,時常是還沒站多長時間已經酸痛難忍。很多朋友往往是憑一開始的熱情堅持一段時間,這樣有效果還好,如果沒有效果往往就半途而廢了。其實,如果大家注意到並做好「肘下壓木板」這個要領,就可以較為容易的度過這一關。
意念誘導:齊胸高的水上浮著一塊木板,想像自己將肘部放在這個木板上,放鬆肩部,僅用足夠保持間架的力量就足夠了,細心體會木板托起自己手臂的感覺。在今後的鍛煉中,如果有肩部有僵硬的現象,都要首先檢查壓木板的感覺是否丟失了。
三、腳跟踩螞蟻。
在初學站樁時,很多人對「腳底重心」這個問題比較頭疼。而各流派不同的教學中也各不相同。我們不強調重心在哪裡,而是強調一點——「腳跟踩螞蟻」。踩重了螞蟻就死了,踩輕了螞蟻就跑了,這樣能保持腳底的彈性。大家在將來的試力發力中逐漸體會到這樣訓練的好處。老師在教學中經常這樣說「一人發給你兩只螞蟻,伴隨你們終身,不要讓它死掉,也不要讓它跑掉。」這句話形象的說明了「腳跟踩螞蟻」意念的重要性,也說明了在今後的練功過程中,這個要領要貫徹始終。
四、真實的抱球感。
在間架的調配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含胸、拔背、收腹等在細節上的要求。這些要求不能說沒用,然而,由於過多和過於分散,往往會讓初學者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反復調配上,還時常丟三落四,記起這個忘了那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尋找真實的抱球感。
尋找真實的抱球感不是讓你真的拿一個球抱著,而是要求練習者一方面在動作上要像真的抱起來一個氣球,另一方面在意念上也要引導懷中的球體逐漸漲大。你會發現,當你的動作和意念都到位的時候,你的身體也已經自然而然的符合了幾乎所有的要求。
五、舒適得力。
舒適得力是站樁一個重要的要領,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卻不多。不是這個要求難以做到,而是大部分的人常常自覺不自覺地被「苦練出真功」的常規思想所引導,從而放棄了「舒適得力」的原則。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舒適得力」的原則,站樁多長時間讓自己的身體做主,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下;而不是在站樁之前已經自己給自己下了目標「這次我要站XX分鍾」,這樣不但很容易失去舒適得力的原則,而且還很容易思想上先緊張起來,這樣也失去了「放鬆」的基本要求,其害大矣。
以上就是我們在養生樁乃至今後的訓練中將要反復強調的幾個要領。當然,其他的要領肯定還會有,但是筆者認為初學者只要注意並遵循這五個要領可以較容易的找到感覺,而在將來高級的練習中遵循這五個要領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叄』 養生樁該怎麼站,具體的姿勢和標准

【1腳】站立,兩腳跟相抵,雙腳成一條直線,然後以腳趾支地,兩腳跟旋轉使雙腳成兩條平行直線。說白了,就是兩腳的距離問題,雙腳姿勢上也可稍成內八字。
【2腰】全身站直,雙腿微曲,放鬆。全身先用力挺直一下,這時候能夠感覺到腰部是向前挺的,而後立刻雙腿微曲,只要那麼稍微一彎曲,同時全身放鬆,就可以體會到,腰部不再向前挺,而是稍微向後凸。腰部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處於這二者之間,無需用力而能自然垂直。
【3頭】腰部以上所有部位的姿勢都與腰的姿勢密切相關,也就是整個脊椎姿勢如何調節的問題。肩部放鬆,手臂自然下垂,貼於兩腿外側即可,這些簡單,重要的是頸椎與腰椎的配合。腰部若是用力前挺,就利於頸椎後仰,利於腦袋後放;腰部若是往後凸,頸椎就容易前仰,腦袋前傾。這種脊椎姿勢的效果必須是在全身放鬆的狀態下來體會,體會到了,也就容易辦了。合理的姿勢就是整個脊椎自然直立,不是完全的直,是略有彎曲,那麼怎麼判斷這個直立和略彎的標准呢,藉助腦袋!腦袋有重量,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腦袋會自然的下壓和傾斜,由此,如果整個脊柱的姿勢對了,那麼腦袋將自然直立,既不前傾也不後仰,在毫不用力的情況下,呈現自然平直狀態,就是腦袋平平穩穩的「放」與頸椎之上。
【4重心】站樁姿勢的人有點像一個扁形的尖三角,腦袋應當利於正上位置,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重心最終分攤到雙腳,落於湧泉穴位置,體會的感覺就是,雙腳底各有一隻螞蟻,走不掉也踩不死。

『肆』 徐文兵老師經常提到的站樁,應該是養生樁吧,該怎麼站呢求方法。

徐老師練的是形意拳的站樁,他的博客里有一些介紹。建議最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具體的動作也會有調整。

『伍』 站樁的正確方法和最佳時間段

站樁的正確方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調整身心,放鬆身體,平穩呼吸,心態平和。稍屈膝,似蹲似站,雙手合抱,兩手高度在胸腹之間,五指撐開,兩手心相對,兩手距離以舒服為度,呈抱球狀。

站樁的最佳時間段:站樁最基礎的時間要求,必須保證四十分鍾,如果低於四十分鍾是沒有效果的。另外根據不同需求,時間也各有不同,養生為目的,站到一個小時就可以。

(5)如何站養生樁擴展閱讀:

站樁要領如下:

1、虛頂領勁。就是把頭往上微微頂著,就好像有一根線拉著頭,這時候,頸部是舒展的,下齶是微微的含著,這時候會感覺到頭輕輕地往上頂著,練久了, 會感覺到思維特別敏捷,感覺特別靈敏。

2、含胸拔背。在站樁時,我們的手好像抱球一樣,前胸是空的,後背就圓起來,會感覺很充實,找到這種感覺的話,我們的氣就不會浮在上面,就很容易建立起腹式呼吸的感覺。所以站樁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慢慢練習腹式呼吸。

3、松腰坐胯。松是放鬆,把腰松下來。坐就是往下坐,胯就是髖關節。松腰坐胯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腰放鬆下來。

4、膝關節放鬆。膝關節一放鬆,全身的力量就都落到腳底了,腳底的湧泉穴是腎經的起始部位,腎水就像泉水一樣從這兒湧出。

『陸』 養生樁的技巧掌握

養生樁雖然是一種靜中求動,動中求靜的功夫,初學者按照一定的姿勢做下去,但也不宜固定姿勢和時間,可以根據體質的強弱和病情的不同給以適當的安排,不要超過學者本身的負擔能力。一般說來,姿勢不宜多變,因為在神靜氣平和姿勢安定後,血液循環開始加速,當內部正在運動變化時,姿勢突然一變能將內在的運動打亂,所以,先師一再提醒我們: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但是,若真正掌握了內在的運動規律,能在形體的變動中毫不減低內在的運動時,則可隨意變更,不受姿勢限制。先師所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就是這個意思。練功時間最好讓學者自己掌握,如覺輕松愉快,全身舒適,則可多站些時間,如感疲倦不適或神思煩亂,則必須停止練習,不要勉強支持。

『柒』 子午養生樁怎麼做

子午門內養功簡單易學,不出偏差,陰陽並練,內外兼修,練子午門內養功3日後有氣感,10日後感到精力倍增,百日後可內氣外放,外氣內收,練習子午門內養功不但可祛除疾病,強身健體,還可發氣給人治病。

子午門內養功站樁:
兩小臂抬於腰間,與上臂成90度,兩小臂平行,左腿向左橫跨一步與肩同寬,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頭正身直,百會、會陰成一直線,下頜微收舌頂上齶,嘴唇微閉,全身放鬆,意守丹田,逆腹式呼吸,逐步達到呼吸細長、均勻,站樁時間,根據年齡與身體狀況而定,由短而長,爭取每次達到30分鍾以上。
首先勞宮穴開始發熱,發麻跳動至丹田發熱,即有氣感,只要練功者身體素質很好,練功時間長,就能在短期內打通全身大小經脈。

『捌』 初次怎樣站樁

站樁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基本,不同地武術有不同的樁功, 1、少林功夫:少林功夫樹素有「未入門先站三年樁」之說,所以,少林入門功夫,就是一個大馬步樁。 2、南少林功夫;電視上曾放過一民間真正的南少林功夫傳人(一位80多歲的老者),其所講述的入手功夫為弓步樁, 3、武當功夫:講究窄馬步樁入門,一般人認為比少林之大馬步難度更大一些,似乎練了出的功夫要高一些,其實不然,窄馬樁更不易把握要領,如果把握不住要領,則你站一輩子也出不了功夫。 4、武當太和門功夫:以金鋼鐵板功為入門功夫,而金鋼鐵板功的核心是後面的四架,此四架正是馬步樁和弓步樁。 5、太極拳功夫:據我們所知也是在馬步樁上下功夫。 6、形意拳功夫:大家都知道三體式是其入門功夫,三體式說白了就是一個大虛步樁,沒有什麼神秘的。 7、八卦掌功夫:八卦掌的練法與其他功夫略異,以走圈練功夫,但八卦掌也練樁功,而樁功卻是虛步樁和弓步樁。 8、八極拳功夫:八極拳以八極小架為入手功夫,而八極小架正是樁功。 9、詠春拳功夫:以「羊腳步樁」為入門樁,而「羊腳步樁」卻是窄馬樁的變化練法,實質是馬步樁。 10、我們武當派內家拳功夫:基礎功夫為擺步拳和弓步拳,即擺步樁和弓步樁,而在入門之時,主張須同時打通全身經脈,這樣才能有效做到,呼吸時把精氣吸到全身經脈中去,從而保證功力快速持續的增長,這是一切樁功最核心之秘。關於這一點理論我相信其門派也應該是相同的。 11大成拳功夫:大成拳功夫以渾圓樁為入手功夫,但渾圓樁頭重腳輕,而且過分重視意念的作用,與其他門派的樁功原理都不符,是更高明呢(這種可能性極小)?還是其自身並不科學,有待進一步認識,所以現在我們一般不主張練習渾圓樁。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武術說白了十分簡單,並不神秘,神秘是人為造成的,近代以來十分流傳的先練丹田氣,打通小周天的所謂內家功夫,我們認為是全是旁門佐道,不值一提。 樁功的關鍵是姿勢一定要正確,這是功力持續增長的唯一保證,而這一點無師指點,則很難做到,所以說老師也僅是領徒入門,修行則靠各人。

『玖』 如何站樁

站樁怎麼樣站呢?

1.兩腳分開,與肩同寬。

2.調整身心,放鬆身體,平穩呼吸,心態平和。

3.稍屈膝,似蹲似站,雙手合抱,兩手高度在胸腹之間,五指撐開,兩手心相對,兩手距離以舒服為度,呈抱球狀。

站樁最重要的就是讓身體放鬆下來,這中間有幾個要領需要我們認真把握。

第一點就是虛頂領勁。就是把頭往上微微頂著,就好像有一根線拉著頭,這時候,頸部是舒展的,下齶是微微的含著,這時候會感覺到頭輕輕地往上頂著,練久了,會感覺到思維特別敏捷,感覺特別靈敏。

第二點是含胸拔背。在站樁時,我們的手好像抱球一樣,前胸是空的,後背就圓起來,會感覺很充實,找到這種感覺的話,我們的氣就不會浮在上面,就很容易建立起腹式呼吸的感覺。所以站樁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慢慢練習腹式呼吸。

站樁能夠治病,原理也在於整脊,把脊柱的位置和狀態調整好之後,內臟的病自動就好了。

一般人無論行住坐卧,很多重量都是壓在脊柱上的,所以脊柱(特別是腰椎和頸椎)容易出問題。

通過站樁,周身松透,將脊柱不正確的壓力卸掉,把脊柱充分舒展,並且讓它松沉下來。身體完全松下來,內臟的運動就活躍了,內氣就開始恢復了。

『拾』 站樁怎麼站

養生樁如何練習呢?
1。首先找個靜處,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且平行。
2。臀部微微向後下方坐,同時帶動膝蓋微屈,膝蓋尖不超出腳尖。
3。上身自然中正挺直,不要挺胸。
4。頭部自然中正。
5。眼睛微閉。
以上動作做好後就靜靜站10分鍾左右。


養生樁的練習計劃
初學者每次站樁10分鍾左右,每天1-3次,堅持1-3個月。效果自會顯現。
練習站樁功的注意事項:
1。練習前排空大小便
2。不要吃太飽
3。穿寬松的衣服
4。不帶電子產品
5。練習完後請輕拍頭頂,按摩四肢和輕搓臉部
6。練習完請勿馬上碰冷水

站樁什麼時候都可以練習。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
1、心態:如果你覺得心情好,想站樁那就站就可以了。情緒波動過大時請勿站樁,平復後再去練習。
2、一天中:一般早晨練習會比較好,陽氣初升時,站一站,頭腦也會格外清醒。
3、一年中:以春夏練習最好,春季陽氣初升,很多人都會感覺到精神飽滿,這個季節練習也是比較好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站養生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員工可以買社保嗎 瀏覽:859
怎樣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 瀏覽:449
上海銀行養老金提前領取 瀏覽:205
鎮江楓葉紅老年公寓 瀏覽:751
江蘇省勞模退休工資增加百分之五嗎 瀏覽:797
長壽火車站打車多少錢 瀏覽:23
父母真的煩怎麼辦 瀏覽:932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退休後可拿多少錢 瀏覽:61
池州秋浦敬老院電話 瀏覽:177
我老人家不懂得配合怎麼辦 瀏覽:17
吃面養生總是反胃怎麼回事 瀏覽:16
2019社保養老金漲多少 瀏覽:4
福州退休金補貼 瀏覽:158
貴州最長壽老兵去哪裡了 瀏覽:620
長壽路到康王南路 瀏覽:46
廣州社保個人退休年審 瀏覽:184
將養老保險轉回戶口所在地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49
2017感動中國人物孝敬父母的 瀏覽:948
石家莊養老院有哪些服務 瀏覽:112
父母干預了我的生活是什麼意思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