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十歲以後的人該怎麼養生
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的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們人的平均壽命似乎在逐漸的縮短,因此這是現在人們所關心的一個問題,會不會在往後的時間里人們的壽命會越來越短呢,所以養生這一名詞人們開始重視起來,人們開始研究怎樣才能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似乎只有五十歲以上的人意識到這樣的問題,那有的人就會問五十歲以後的人該怎麼養生?我們只要注意我們的飲食和適當得加強鍛煉就可以達到養生的效果。
養生是現在特別熱門的一個名詞,因為現在人們的身體素質變得越來越差,容易感染病,所以人們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尤其是五十的人更應該引起重視,因為在五十歲養生是有難度的,身體在前期已經形成一個壞的飲食習慣,所以要特別注重飲食。
B. 45歲的女人如何養生
都說女人老的是非常快的,所以說,為了能夠讓自己的魅力延遲的時間長一點,自己一定要學會養生,不然的話當你和你的丈夫站在一起的時候,差距肯定會非常的明顯。到了四十五歲之後,女性保養就需要注意合適的方式方法了。
一:飲食合理。
可能在我們年輕的時候非常的喜歡吃一些沒有營養的食物,比如說火鍋了,各種油炸食品了等等,因為味道好所以深受年輕人的喜歡。但是等自己到了四十五歲之後,在飲食方面就要多注意一點了,自己要平衡飲食,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營養能夠滿足的自己身體的需要。每天喝一杯豆漿能夠補充蛋白質。平常也可以多出去曬曬太陽,預防自己骨質疏鬆。
總之,臉和身體都是自己的,自己平時就一定要注重保養和養生,等到了老了之後,你會感謝當時的自己。
C. 人到中年如何養生
1、要睡個好覺
充足的睡眠對於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晚上睡好覺,白天才有精力面對各種各樣的事情,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更應該多注意睡眠質量,如果睡不好,那麼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來改善睡眠。
2、喝點養生茶
中年人一般都會喝點茶,如果單單只是喝普通的茶飲,那麼不如試著喝一點養生茶。專家認為,中年人可以喝一些補氣、補虛的葯茶,建議用黃芪、西洋參加紅棗、枸杞等沖泡之後飲用,堅持喝一段時間能有養生的功效。
3、飲食要規律
中年女性可能會比較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但是許多中年男性對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並不在乎。專家認為,中年人的腸胃系統功能在慢慢減退,此時注意飲食規律是養護腸胃的一個重要方法,建議早餐要吃得營養充足,午飯要吃飽,而晚餐可以適量減少。
4、注意保護眼睛
中年上班族一天到晚都會需要面對電腦來工作,此時學會眼睛的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議在辦公桌上放一盆綠植,眼睛感到疲勞的時候可以看看綠色的植物來舒緩不適,或者讓眼睛看看遠方,遠眺也有保護眼睛的功效。
D. 50歲的女人如何養生
一,關心「老朋友」
一個月和你碰頭一次的「老朋友」,是女人的好朋友,也是女性生育能力的表現.所以也要細心體貼地對待「她」:知道哪些是正常,哪些是「她」異樣的信號.月經能非常好地反映女人的整體健康.所以,如果哪一次「她」沒來敲門,什麼時候淋漓不凈,或者量多了量少了,你就要好好檢查一下:是不是最近壓力過大?還是卵巢,甲狀腺等方面出現了某些狀況?甚至是糖尿病的先兆?
二,讓小腹變平
不少人以為每天做上數百個仰卧起坐能練出健美的小腹,但除非你連續練上6個小時,腹部練習並不能燃燒掉這兒的脂肪.真想把肚子練小,那就要做持續30分鍾以上能活動心血管的運動,比如說跑步,而且一周3次,這才是真正的「燃燒」了脂肪.
三,吃葯要當心
吃葯前,要詳細閱讀葯品說明書.盡管看起來簡單,但是事實上很多人都不認真看那些非處方葯物的說明書,而其中的服用劑量和副作用,其實是很重要的.有的女性會把婦科醫生,皮膚科醫生開的葯還有非處方葯,混在一起吃.實際上,它們之間有可能產生沖突.非處方葯可能會影響處方葯的葯效,還會加大後者的副作用.吃葯前,多問問醫生;看病時,告訴醫生你在吃什麼葯.
五,吃得更健康
采購的時候,記得讓自己的菜籃子裝滿不同顏色的水果和蔬菜.顏色越豐富,有助於防病的抗氧化物就越多.還有,這些水果和蔬菜得是當季的,而且是本地出產的,減少運輸和冷凍當中的損失.
六,稍微喝點酒
每天喝點酒精飲料有利於健康,但多就不好了.那麼這個「一點」是多少呢?按啤酒來說,就是571毫升,葡萄酒則是125毫升,烈酒可只能是25毫升.
七,保持腦活力
最好的保持腦活力的運動是讀書,打牌還有演奏樂器.有研究顯示,以上這些活動如果能每周至少做3—4次,每次能至少15分鍾,可讓發生記憶力問題的可能性減少35%.
八,愛護好牙齒
每頓飯之後嚼嚼無糖口香糖,能夠減少食物產生的酸性物質,這種酸性物質可是損害牙齒琺琅質的元兇之一哦.如果飯後吃片乳酪也不錯,因為乳酪是鹼性的,能中和食物發酵產生的酸性物質.如果你喝飲料或者果汁的話,記得要用吸管,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飲料和牙齒的接觸.
九,保護好視力
戴上太陽眼鏡是能幫助你的眼睛遠離白內障等疾病的最重要手段.選那些能夠100%阻止UV射線的太陽眼鏡.夏天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太陽射線最強烈,這時最需要戴好太陽鏡.
十,節食別過頭
適當節食雖然重要,但每天食物提供的熱量千萬不能少於1200卡路里.否則,你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減慢,反而會讓你更難以消耗能量.
十一,預防乳腺癌
不斷有研究結果顯示,鍛煉能夠減少乳腺癌的風險,所以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穿上運動鞋,運動去!
十二,控制好體重
所有的減肥方法都只能歸結成一句話:攝入多少卡路里,你就要消耗掉更多的卡路里.把你的身體想像成一輛車,你加進去的油料,都要把它用完.車子不需要過量的油料,你的身體也是.
十三,壓力請走開
女人感到壓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擔心.但是,擔心也可以分為兩類:積極的擔心和消極的擔心.什麼是積極的擔心?如果你擔心誤了飛機,自然會快手快腳地整理好行李,准時抵達機場.但是,擔心墜機可就屬於消極的擔心了.你需要消除這種無用的自我折磨.雖然你知道哪些是消極的擔心之後,還不能馬上趕走它,但起碼這是好的開始.
十五,多吃維生素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位研究人員推薦:每天服用復合維生素片,再加上含有維生素D的鈣補充劑.
十六,想法要積極
這和打嗎啡止痛一樣有用.真誠地微笑,能讓身體釋放出提高情緒的物質.所以,即使你過了最壞的一天,也要用最積極的方式去想.
十七,塗好防曬霜
買防曬霜,在看防曬指數的同時,也要看其中的成分.含有氧化鋅等成分的防曬霜能夠同時阻止UVA和UVB的傷害.
十八,香煙最好停
對於保持健康來說,戒煙的確管用.長期來說,戒煙絕對能減少死亡的風險.在50歲戒煙,能減少一半死於吸煙引起的相關疾病的風險.在30歲戒煙,幾乎能全部消除這種風險.戒煙,能夠讓你的味覺和嗅覺變得更敏銳,也不容易感冒,也會讓患肺癌的風險減少一半.所以,你沒借口了吧
E. 50多歲的中年人怎樣養生呢
您好!
中年人如果能認真研究和堅持做到養生要訣,就有利於延年益壽。現提出二十法,供中年朋友參閱。
1.測體重
要注意體重,過於肥胖會減少你的壽命。採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體重,所得數如超過25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結果是2.89。如果你的體重是75公斤,用75÷2.89,結果是25.95。(正常指數是20-25)
2.不抽煙
抽煙會使壽命平均減少10年。在40—50歲間死亡的人,30%是因患與抽煙有關的疾病而致命。因抽煙而患肺癌、支氣管炎的占總患病人數的9%;有20%的抽煙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歲以前戒煙,你仍可恢復健康。
3.少喝酒
對某些人來說,酒有著特殊的危險。如抽煙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險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頭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壓,從而導致心臟病和腦卒中。
4.控脂肪
每天脂肪攝入量不得超過總熱量的30%,也不可少於15%。高脂肪飲食可導致肥胖症、心臟病和高脂血症。
5.多果菜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保護身體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應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6.多纖維
含豐富纖維素的食品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一個重要來源。食物纖維有助於消化,保護你免得胃腸道疾病。
7.多進鈣
中年人應注意補鈣。魚、杏仁、綠色蔬菜和奶製品(脫脂奶)都含豐富的鈣,應多吃。
8.重澱粉
澱粉能保護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預防心臟病和癌症。你的食譜上必須有麵包和米飯,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9.常吃魚
吃魚能延年益壽。魚脂肪少,而且多為人體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魚能增強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0.少吃鹽
每天食用比身體所需多10倍的鹽,就有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危險,對有慢性腎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11.少咖啡
咖啡同心臟病的發病有直接關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於心力衰竭的風險可增加3倍。
12.少吃糖
糖不僅會毀壞你的牙齒,而且會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
13.多運劫
45歲左右常進行體育鍛煉的男子,比不鍛煉的人患心臟病的比例要小3倍。每天應當鍛煉30分鍾。年紀大的人應當從事不太劇烈的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爬樓梯等。
14.忌亂性
性生活不能亂。撇開有患艾滋病等性病的危險不談,變換性夥伴會造成心理壓力,並使生活失去節奏。
15.淡名利
不能不顧健康、不惜代價地去追求升遷發跡。過分勞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16.擇居處
醫生們發現,生活在一個不適宜的環境里,會經常生病或煩惱,中年人應盡量改善居處條件。
17.選職業
應從事你喜歡做又能勝任的工作,否則職業對你的壽命將會有不良影響。
18.避車禍
中年人如果能認真研究和堅持做到養生要訣,就有利於延年益壽。現提出二十法,供中年朋友參閱。
車禍是人類的第四大殺手,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http://www.77jiankang.cn/
19.勿自擾
消極的情緒(緊張、焦慮、憂郁、沮喪)會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惱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
20.應結婚
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獨身者、喪偶不口離異者明顯要低。
休息方面
中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切忌犯養生之大忌——硬熬。
身體疲勞時不可硬熬 疲勞的身體需要盡快恢復體力,這也是人體所具有的一種自動控制信號和警告信號。如果不按這一信號立即採取措施,使體力恢復,那麼人體就會積勞成疾。
所以,當中年人自我感覺有周身乏力、肌肉酸痛、頭昏眼花、思維遲鈍、精神不振、心悸、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症狀時,就不要再硬撐下去了,應立即休息。中年人不宜熬夜,不宜做突擊性的工作,同時思想要放鬆,胸襟要寬廣,心情要舒暢,不要因一些瑣事而煩惱,不要過多計較個人得失,應盡快採取保健措施,消除身心疲勞。
身體患病時不可硬熬 中年人的大腦、心臟、肝腎等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都在不知不覺中衰退,細胞的免疫能力、再生能力和肌體的內分泌功能也在下降。
中年人對頭痛發熱、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適症狀不重視,聽之任之,強忍下去,易因拖延病情釀成重症。因此,當身體患病時,應盡早到醫院診治,盡快恢復身體健康,切忌病體硬熬而導致重病染身。
飲食上不可硬熬 水是人體最需要的物質,中年人必須養成定時飲水的習慣,每天飲水6—8杯為宜。渴是人體缺水的信號,表示體內細胞處於脫水狀態,如果置之不理,硬熬下去則會影響健康。
肚子餓時應立即進食,不要隨便推遲進食時間,否則可能引起胃腸收縮,出現腹痛、頭昏眼花,甚至昏迷、休克等症狀。經常飢不進食,易引起潰瘍病、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
中年人承受的壓力大,更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地安排好休息和睡眠。
1.選擇最佳卧姿 現代醫學人認為,右側卧對生理健康有益,因心臟偏於胸前左側,右側卧全身肌肉放鬆,心胸不受壓迫,呼吸舒暢,能保證睡時全身氧氣供應。
2.最佳方向 不少學者認為,頭朝南或北睡覺,順著地磁南北方向,可產生生物磁化效應,使生物電加強,利於器官機能調整,易於身體健康。
3.最佳溫度 一般說,人在15-24℃的環境溫度中,可獲得安眠。
4.最佳時間 美國癌(抗癌產品,抗癌資訊)症協會的一項調查表明,成人每天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不足4小時者殘廢率是前者的2倍,每天睡10小時以上的人,不利於身體健康。
5.最佳枕高 枕頭成人以10-15厘米高為佳,相當於睡者一肩高左右。
6.最佳床鋪 從脊柱的生理彎曲要求而言,席夢思床、鋼絲床都不是十分理想的睡床,最佳的是木板床,其次是棕棚床上墊上褥子,能使脊柱保持正常狀態。
飲食方面
生命以新陳代謝為基本特徵,從生理角度講。衰老是由新陳代謝衰退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現象。新陳代謝包括合成和分解兩方面,從細胞壽命的改變中可以看到,新細胞產生率隨著人體年齡到一定時間後其增長會不斷地下降,並發現40歲是一道界線。人30歲以前合成代謝高於分解代謝,30歲~40歲兩種代謝的速率基本持平,40歲後分解代謝高出了合成代謝。古代對衰老初始現象的細致觀察是符合客觀實際的。《靈樞·天年篇》雲:「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真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須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人經過生長發育到成熟,接踵而至的將是各種生理機能和形態學上的退行性變化,我們稱一時期為「中年衰變期」。研究老化的專家們特別重視來自中年這一時期的信息,指出延緩衰老的關鍵任務在中年人身上。
撥准你的生物鍾
控制人體的一切活動的生物鍾以24小時固定節奏進行運轉,原因是人的腦干中存在一個管理時間節律的神經中樞,它對人體的體溫、血壓、脈搏、呼吸,體內分子水平的激素、酶、各種受體都有明顯的作用,並形成與晝夜同步的節律。《內經》上說:「陽氣盡而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寐與寤應該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白天要有正常興奮,晚上就會出自然抑制。中年人基本已形成「皮層動力定型」,即一日之內,精神狀態有幾個起落:上午8時、下午2時、晚上8時精神最佳,在最佳狀態持續2小時後各有一次回落,中午常有睏倦感,晚間10時睡意襲人,與《靈樞·順氣一日四時篇》所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基本吻合。人腦中的生物鍾雖有一定可塑性,但總的格局已定。中年人如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睡眠、起床、工作、學習、活動、娛樂、進餐的話,必然造成人體生物鍾的混亂、失調,對大腦的健康是有危害的。科學家對中年知識分子提出的應時功效法,就是利用上述的起落規律,指導你掌握人體的生理節律,幫助你科學而合理地安排工作、學習、生活,讓你更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潛能,保持大腦的活力,保持身體的青春活力。
平衡膳食與合理營養
營養物質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機能活動、新陳代謝所必需。來自食物的營養物質種類繁多,但就其化學性能和生理作用不外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無機鹽。每天通過膳食攝入搭配合理的各種營養素是保證人體健康必要的前提,這在營養學上稱做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的核心,苟或某種營養物質過多或不足,均會影響人體正常新陳代謝而損害健康。
膳食中總熱能供給不足,日久就會出現負氮平衡,表現出消瘦、體重減輕、乏力,生理功能也受到影響而失調。但是根據飲食消費情況分析,40歲以上每天膳食供給的熱能超過標准者,亦復不少,應該清楚多餘的營養會轉化成脂肪貯積起來,是引發肥胖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根源。近年來許多研究證明,飲食習慣、某些營養物質攝入不足/過多所致營養素間失衡和中年人動脈硬化、腫瘤有很大關系,如能在膳食上作合理調整,將有效地控制這些病的發生。膳食中抑制這些因素的發生,被稱作「保護因子」。
在日常生活中,中年人如何做到平衡膳食?有幾點可供參考:①每天所吃的食物中應有一定數量的能提供優質蛋白、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食品;②在此基礎上再補足熱能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中年女子,決不能為身體苗條而過於節食;⑧科學的烹調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其營養素含量;④合理的進膳制度,日三餐按熱能的需要分配,早、晚餐各佔一日總熱量的30%,中餐佔40%,就食物成分來說,蛋白餐應放在工作前吃,而不應放在睡前。
和諧適度的性生活
人生活在男女組成的社會中,性是一個迴避不了的問題。《孟子》雲:「食、色,性也。」《禮記》亦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圍繞與性有關的活動是人的本能要求。因此,古聖先哲不主張違背自然規律的禁慾主義,無疑是正確的。
你不難發現中年人仍特別珍惜自己的容貌及性特徵,這種心理上的追求自有科學道理,凡是對生活充滿生機,在伴侶之間將更富有魅力;反之,生活懶散,不修邊幅,削弱自我形象,生活中每每失去歡樂,能直接影響夫妻間對性生活的興趣。另一點,中年人對自己性生活喜歡用「力不從心」這一字眼,事實上並非如此,務必不要為偶然的不成功而擔憂,擔憂只會增加心理壓力,這才是可怕的,因為40歲以後的男子最易患心理性陽萎。
但是也必須看到,50歲以後性生活的質量將會逐步降低,這與生殖器官的功能衰退是分不開的。諸如對性刺激所作反應速度變慢,陰莖硬挺及女子陰道潤滑不足,性反應高潮減弱,這些現象對平時房事不節者會過早地出現。唐代名醫孫思邈曾提出,年過四十可須注意「養性·房中補益」的觀點,強調夫婦雙方在性器官功能相對下降時仍保持性慾滿足所帶來的樂趣,但房中補益必須是以養性為前提,這一點做到並不像說的那末容易。我們可再回復到古代聖賢的論述中去尋找答案,這樣會幫助你真正明白個中情趣。《樂論》雲:「以道行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朱熹《論語集注》日:「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所以我們提醒中年人性生活的准則為四個字:「和諧適度」。
歡樂自尋怡養自得
毋庸諱言,中年人都必須首先為生存而工作,解決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食、衣、住、行等,當這些任務完成之後,他們的肢體和精神疲勞要尋求生理和心理的放鬆。在經濟結構新舊交替的今天,在中年人身上依然存在舊意識的烙印,一方面面處新潮流感到生活節奏緊張;另一方面又羨慕更多的生活方式現代化和更多的生活資料進入家庭,同時渴望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保持工作娛樂兩不誤,這就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們認為工作和娛樂是當代生活中創造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互補,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歡樂在生活中的意義。
古人雲:「有德則樂,樂則能久」,「養生莫如養性,養性莫若養德」。歷史上很多高壽長者,都有溫、良、恭、謙、讓的個性習慣。中年人在事業上更富有責任心,但不免時露驕傲;待人接物誠懇坦率,偶或又失之急躁,所以說戒驕戒躁是養性養德的經驗總結。人是有著復雜心理活動的社會成員,一個人的道德倫理觀念對其心理狀況起重大影響。道德高尚的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使其處於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中,對社會、同志、工作、困難,總以正確態度對待,助人為樂,養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自己也獲得精神滿足。陳從周先生贈我一幅對聯雲:「仁心留德。道純衍馨。」意義深長。
中年進補的學問
人至中年之後,氣血失衡,以致臟腑形體漸衰。進補的目的,是調理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各方面的不足,使機體恢復平衡,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補」是利用葯物的偏勝來糾正人體中陰陽氣血的不平衡,「衡」是中醫養生最基本的主體思想。由於人的體質各異,男女老少有別,人參補氣、洋參滋陰、鹿茸壯陽、阿膠養血,各有不同。如陰陽不辨,氣血不分,補其有餘、實其所實,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清代名醫徐靈胎曾說:「病未去而用人參,則非獨元氣不足而病遂固,諸葯罔治,終無愈期。」說的是不當補而補的為害。服補品當以辨證論治為綱領,根據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平其有餘。補其不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盲目求補者日眾,小病大補,孩提之輩也以服膏滋為尚,濫用吉林人參、綠毛楓斗和冬蟲夏草,只求價昂,不講氣血平衡,於事無補,多不足取。
《易經》目;「天行健,君子以自疆不息。」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人體也應像天體運行那樣氣血晝夜流行不息,則生命健而有力,不生疾患。中年人由於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減弱,排泄功能日益降低,廢物停留體內,勢必造成氣血流行阻滯,影響健康。因此,從另一個意義上講,促使機體氣血流暢,消除代謝產物,使臟腑、氣血恢復和維護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動態平穩,也是一種進補的方法。
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中,發現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不是「虛」,而是氣血失暢失衡,瘀血作祟的結果,所以主張以動養生。中年人除堅持適當運動,以促氣血流暢外,服一些調氣活血葯,也能強身防病。即使是虛象十分明顯的人也不宜濫施蠻補。補品性多粘膩,純補峻補每致壅滯氣血,反遭其害。臨床糾正之法凡二,一則將補葯與活血葯合於一方之內,二則參以運脾之味,動靜結合,補而不滯,既能消除補葯的粘膩之弊,又可充分發揮補葯的功效,有一舉兩得之妙。
鍛煉與身心方面
人到中年很需要鍛煉,但選擇鍛煉項目很重要。下面介紹幾類適合中年人鍛煉的內容。
第一類,著重增強心肺功能的鍛煉項目。比如,健身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這類鍛煉可增強中年人的心肺功能,是中年人保持心臟健康,推遲衰老的好方式。
第二類,主要增強肌肉力量的鍛煉項目。如俯卧撐、仰卧起坐、原地向上跳、跑步等,有助肌肉力量的增強。
第三類,娛樂性較濃的鍛煉項目。如保齡球等運動,就是娛樂性強而又適合中年人體力狀況的一項娛樂性體育活動;旅遊也是既能健身又富有娛樂性的項目;另外,釣魚、劃船、跳舞等也都是寓健身於娛樂之中的活動。
第四類,緩慢放鬆性的鍛煉項目。中年人工作比較重,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因此選擇一些放鬆性的有緩解精神及肌肉緊張的鍛煉項目是合適的。如太極拳、散步等。
第五類,有針對性的醫療保健體操。如「練功十八法」、「頸椎病防治操」、「降壓舒心操」等,這類練習多為針對某一類疾病而編制的。
中年人在鍛煉時間上可視情況合理安排。如早晨鍛煉半個小時,先慢跑10分鍾,做5-10分鍾拳操或肌肉力量練習,再步行或慢跑5-10分鍾。上下班可有意識步行1-2站路再乘車。晚飯後散步15分鍾。每周可進行一次活動量較大的鍛煉。
活動量要科學適當,可用心率掌握,一般40-49歲的人活動時心率標准,每分鍾在115-120次左右,50-59歲的人每分鍾在110次左右比較合適。
中年人各器官對運動負荷的適應能力不及年輕人,鍛煉要適量,要慢慢加大活動量,切忌操之過急。鍛煉時注意身體反應及自我感覺,量力而行。
F. 五十歲的女人應如何養生
如果可以,那我就從飲食上給您一些建議吧,但願能對你有幫助。 1、 補鈣專、防止骨質疏鬆。含鈣屬的食物如蝦皮、芝麻、豆類、牛奶等。2、 多吃高維生素的食物,特別是B族維生素,保護神經系統、改善睡眠、促進消化、預防頭暈、保持記憶 力。食物有糙米、小米、玉米、燕麥片、動物肝臟、蔬菜及水果。3、 節制飲食,因為這個階段基礎代謝降低了容易肥胖。少吃油炸、過甜的食物。5、注意限制鹽的攝入,水鹽代謝紊亂導致水鈉滯留容易引起浮腫。 其他的就是很普通大眾化一樣的飲食習慣就可以了。 適量運動、保持好的心態。
G. 50歲的女人應該如何養生
50歲的女人兒女大了
凡是看淡點
親人朋友之間多交流
參加一些健康活動
這樣有益健康
H. 50歲人怎麼養生,怎麼補好呢
50歲的男人,身體狀況已步入「多事之秋」。各種各樣的疾病都可能在這個階段發生。體檢應該查些什麼?健身有哪些側重點?怎樣補充營養?如何做好更年期的防護?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似是而非的話,那就來聽聽專家的提示吧。 平時多快走 閑時打太極 健身重點要偏柔 與30歲和40歲的男性相比,50歲左右的男性對爆發力已經沒有太高的要求。隨著年齡增大,肌肉水平會隨之下降,鍛煉時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鍛煉項目和強度,應著重加強提高耐力、力量、柔韌性、平衡感的練習。其中,提高耐力水平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等,有條件者可以練習蹬功率車和跑台階。力量練習可以選擇去健身房接受正規的健身指導,沒有條件的人也可以在家裡利用啞鈴、沙袋等進行訓練。其實,健身只要能達到效果,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在家裡完全也可以用裝大米的袋子替代沙袋進行練習,另外,力量練習也可以找一根自行車的內帶進行,這和拉力器的鍛煉效果相差不大。 增強柔韌性的練習主要體現在運動前的准備活動以及運動後的整理運動中。比如,鍛煉前拉拉韌帶、壓壓腿、拉拉肩關節等,整理運動主要就是指放鬆運動。50歲左右的人平時還應增加身體平衡度的練習,她推薦的運動是太極拳。因為打太極拳時,經常需要走貓步且單腳站立,這對身體的平衡性要求比較高。 消化代謝變慢 飲食應有忌口 吃得合理才健康 50歲的男人應控制進食量,因為這個年紀的人新陳代謝和器官運轉都會變得緩慢,各種內臟機能都有衰老跡象。建議低脂飲食,少吃油煎、油炸食物,盡量不去選擇高膽固醇食物,少吃動物內臟和各種蛋黃。糖也要少吃,因為白糖、紅糖以及精糖均可以使甘油三酯增高。但是,蜂蜜可以吃。 對於50歲的男人來說,沒有固定的營養食譜,應該根據身高、體重、工作強度的不同有所區別,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還是應該遵守的。比如,主食應該多吃粗糧,增加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增加腸蠕動,減少便秘和患腸癌的幾率。要多吃魚,因為魚不但脂肪含量少,而且蛋白質含量高。多吃豆製品,少吃豬、牛、羊肉,因為動物的肉裡面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 適度鍛煉 控制煙酒 心態平和 男性更年期應對策略 男性和女性一樣,也存在更年期綜合征的問題,通常將其稱為「亞健康綜合征」。主要症狀體現在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各個方面。可以表現為心慌、頭暈、便秘和腹瀉交替、失眠、多夢易醒、疲勞等,男性更年期還會有性慾方面的變化,表現為性慾過度或性冷淡。 男性更年期應該保持心態的平和,可以通過一些鬆弛
***50歲左右的女性已進入更年期,卵巢功能減退,易於激動或憂郁,眼瞼容易出現黑色的暈圈。眼睛的健美不僅給人增添神采,也是容貌美的標志之一。
消除煩人的「熊貓眼」,首先要增加營養。在飲食中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多吃瘦肉、牛奶、禽蛋和水產等。此外,還應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E的攝入量,因為維生素A和維生素E對眼球和眼肌有滋養作用。含維生素A多的食物有動物肝臟、禽蛋、胡蘿卜、杏等。含維生素E多的食物有芝麻、花生米、核桃、葵花子等。不要吸煙喝酒。除此之外,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不僅有利於防止黑眼圈的出現,更有利於身心健康。
I. 50歲的男人怎樣注意養生
經常會看到一些老年人晨練,晨跑。他們的身體顯得比現在的年輕人還健康。即使進入了知天命之年,很多老年人一樣注重養生。因為老年人的身體是很容易出現各種毛病的。
老年人的組織器官和生理功能慢慢衰退老化,稍不注意就會引起疾病。因此在炎熱的夏季,老年人更應注重養生保健。下面介紹一些老年人夏季養生注意事項,兒女們要多加註意哦。
1、晚睡早起
夏季日照時間延長,晝長夜短更明顯,老年人在這個季節的作息時間不妨順應自然界變化稍作調整,建議就寢時間在晚上10點之前,起床時間在早上6點左右左右。
每天午時小憩片刻,但要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小時為宜。午睡醒後不要立即起床,因為此時腦部供血量不足,會出現短暫的腦功能紊亂,使人感到頭昏腦漲,最好靜躺10分鍾後再起床。
2、飲食清淡
注意衛生夏季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差,所以飲食宜清淡,盡量多食容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新鮮食品,盡量避免或減少吃隔夜食品,飲食也要定時定量,有規律,不能過飽與過飢,餐間可吃些新鮮干凈的瓜果。夏季是胃腸病的高發季節,同樣也是瓜果上市較多的季節,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3、防暑避濕、謹防疾病
夏季暑熱濕盛,故高溫天老年人要避免或減少外出,確需外出時要戴草帽或掌陽傘,不要讓太陽直射頭部,特別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忌在烈日下走路或暴曬,以防中暑。
對汗濕了的衣服要勤換勤洗,常洗澡,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皮膚病,晚上還應多注意保暖,以免受涼而誘發疾病。
4、降溫適當
溫差適度屋裡屋外,溫差要適度,一般屋裡比屋外低5—8℃為宜,不宜長期用電風扇和空調,更不能將電風扇和空調對著老年人直吹,易引起空調病。電風扇與空調的風遠不如自然風柔和、舒適。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以保持空氣的新鮮。
5、增加消暑飲品,減少碳酸飲料
夏季天熱溫度高,出汗多,老年人可多喝些豆漿、牛奶、綠豆湯、蔬菜湯、冬瓜海帶湯、酸梅湯、菊花茶、金銀花等消暑食品與飲品,同時也要盡量避免或減少碳酸飲料、冷飲等對胃腸均有不良物理性刺激食品。
4、降溫適當
溫差適度屋裡屋外,溫差要適度,一般屋裡比屋外低5—8℃為宜,不宜長期用電風扇和空調,更不能將電風扇和空調對著老年人直吹,易引起空調病。電風扇與空調的風遠不如自然風柔和、舒適。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以保持空氣的新鮮。
5、增加消暑飲品,減少碳酸飲料
夏季天熱溫度高,出汗多,老年人可多喝些豆漿、牛奶、綠豆湯、蔬菜湯、冬瓜海帶湯、酸梅湯、菊花茶、金銀花等消暑食品與飲品,同時也要盡量避免或減少碳酸飲料、冷飲等對胃腸均有不良物理性刺激食品。
6、靜心養氣
夏天老人易感到煩躁不安,因此立夏養生要「養心」。一是「戒燥戒怒」,老人要盡可能保持精神安靜、心情舒暢。氣溫過高時,最好減少外出,避開中高強度的運動。二是飲食上少吃高脂厚味,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既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7、健脾除濕
夏天濕熱,老人容易脾虛,因此最好盡量少食過於寒涼的食物,否則會令脾胃受傷,助長「內濕」,不利於健康,建議每周吃一到兩次赤小豆排骨湯、紅豆薏仁粥等,可以改善脾虛導致的精神疲倦、食慾不振、大便溏泄等。
8、勤於鍛煉
炎夏不可遠途跋涉,應就近尋幽。鍛煉方式以步行為好,游泳、太極拳、健身舞、廣播操亦可,以簡單易重復容易堅持為原則。
9、冬病夏治
適合於「冬病夏治」的常見疾病有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過敏性鼻炎、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脾胃虛寒類疾病等。此外,夏天也是利於中葯外用的時節,如用中葯煎湯洗浴,可以防治多種皮膚病。
對於老年朋友來說,如果能順應時節做好夏季養生,不僅能夠順利度夏,還能增進健康、延年益壽哦。
J. 中年人要怎麼養生
1、要睡個好覺
充足的睡眠對於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晚上睡好覺,白天才有精力面對各種各樣的事情,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更應該多注意睡眠質量,如果睡不好,那麼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來改善睡眠。
2、喝點養生茶
中年人一般都會喝點茶,如果單單只是喝普通的茶飲,那麼不如試著喝一點養生茶。專家認為,中年人可以喝一些補氣、補虛的葯茶,建議用黃芪、西洋參加紅棗、枸杞等沖泡之後飲用,堅持喝一段時間能有養生的功效。
3、飲食要規律
中年女性可能會比較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但是許多中年男性對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並不在乎。專家認為,中年人的腸胃系統功能在慢慢減退,此時注意飲食規律是養護腸胃的一個重要方法,建議早餐要吃得營養充足,午飯要吃飽,而晚餐可以適量減少。
4、注意保護眼睛
中年上班族一天到晚都會需要面對電腦來工作,此時學會眼睛的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議在辦公桌上放一盆綠植,眼睛感到疲勞的時候可以看看綠色的植物來舒緩不適,或者讓眼睛看看遠方,遠眺也有保護眼睛的功效。
5、保護腰部和腿
上面我們有提到,中年上班族一坐也是一整天,這個時候腰部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腿部也會因為長期坐著而導致血液不通暢,緩解方法是,每隔1-2小時就要站起來活動一下腰腿,可以在辦公室扭扭腰,多走動走動。
6、學會情緒管理
人到中年,面對的壓力是比較大的,這個時候情緒也容易受到影響,特別是面對不聽話的小孩,很多家長都會表現出生氣、暴怒的情緒,這不僅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對大人本身的健康也有損傷。中年人一定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把工作上的不順利帶回家,也不把家庭里的不開心帶到工作上。
7、堅持健身和鍛煉
無論是中年男人還是中年女性,要處理的事情都是比較繁瑣的,此時人們把原本用在運動、鍛煉的時間拿來做別的事情,但是專家建議,中年人依舊要堅持健身,這樣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