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光召與周有光先生什麼關系
這是兩位著名的先生,只是同姓,彼此沒有什麼關系。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生於湖南長沙,科學家、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2. 什麼輸入法推出的時間最早
在大陸正式用於民用的應是王永明的「王碼五筆」;而台灣的漢字輸入法(又是繁體的)可能不遲於「王碼五筆」吧?從中國專利局申請專利數量來看,有成千上萬件之多,而真正被廣浮應用的還不到十個。
雖然有那麼多的輸入法的問世,但都是針對使用漢語群體的。
這其中有一位值得推介的傑出人士,浙江海鹽的發明家------夏福明,他創建了一套涉外漢字輸入法體系,叫「部首編碼漢字輸入法」,據資材理論陳述,經過給使用各不同語系的《使用說明介紹》(約1小時左右),就能讓外國人漢字輸入,據說一是沒有記憶,二是達到或超過拼音速度,三是學用立竿見影。
這是其它輸入法所無法比似的。據說他被國家科技部特邀去北京人民大會堂開了三天兩夜會議,叫什麼「中國科學家論壇」,記得當時會議主席是周光召,副主席是路涌祥、徐匡迪,還有成思危、宋鍵等一批前沿科學家作了報告。
不知道是何種原因,那麼好輸入法至今好象還沒開發出來?聽說現在的大款都沒那「戰略眼光」,也怕風險,當然更不懂「高科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