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節日習俗的資料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至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吃時最講究吉祥。一般席上用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落花生(謂結子)、柑桔(謂大吉)、鯉魚(謂跳龍門)、豆腐(謂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的紅蘿卜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此外,中間上的大菜中,決不能少了「芋」和「魚」。溫州方言,芋的諧音為「余」和「裕」,意思是說,吃了芋頭,會使人明年家庭收支有餘,逐步富裕。吃魚,也是象徵「年年有餘」之意。席上第一個菜一定要是年糕,表示「年年高」(現在也有用「面條」,表示「長壽」),而最後一道菜必是「八寶飯」,象徵「發財進寶」。
② 哪裡產的柚子最好吃
1.廣西沙田柚,我想很多人一定都聽說過廣西沙田柚,哪怕你是一個不愛吃柚子的人。我們平時生活中吃到最多的柚子,應該就屬廣西沙田柚莫屬了,廣西沙田柚種植歷史非常的悠久,而且在古時候一直都是作為貢品水果,被譽為「柚中之王」。值得一提的是,沙田柚這個名字還是乾隆賜名的。廣西沙田柚色澤橙黃,外皮細薄,果肉脆嫩,味清香甜蜜,品嘗之後滿嘴留香,非常的不錯,而且相比之下,廣西沙田柚的營養價值也是特別的豐富,更為重要的,相比其它的柚子,廣西沙田柚價格也更加的便宜實惠,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5.湖北貢水白柚,貢水白柚產自「中國白柚之鄉」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宣恩山巒起伏,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終年溫潤,所有給白柚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相比其它的柚子,貢水白柚果大形美,甜酸適度,果肉脆嫩,而且相比其它的柚子,貢水白柚更好種植,產量也更加的大一些,但是貢水白柚的果皮比較厚,一般達到2釐米左右,有些甚至更厚。所有貢水白柚食用率並不是太高,但是貢水白柚的經濟價值更高一些,果肉可以做成果汁,白柚蜂蜜茶、柚子酒,果皮可提取果膠、芳香油,或製作果脯、果醬,非常的不錯。
③ 壯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有哪些
壯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除夕、「三月三」歌節、牛魂節、中元節。具體介紹以下幾個節日:
1、牛魂節
「牛魂節」,又稱「牛王節」、「開秧節」。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進行,有的地區固定於農歷四月初八進行,因為相傳這一天是牛王的誕辰。傳說牛王原來是一位天神,奉玉帝之命下凡幫助人們耕作。人們感激他的功勞,便在其誕辰祭祀牛魂。
2、中元節
農歷七月十四日的「中元節」,又稱「鬼節」、「敬祖節」,是僅次於春節的大節日,主要內容是祭祖和祀鬼。
這天,家家戶戶殺雞宰鴨(過去這個節日忌諱用雞作祭品,只能用鴨或鵝祭祀,尤以鴨為主,這個節日甚至因此也被稱為「鴨兒節」),蒸糕做饃,並用彩色紙裁成四季衣褲,以備祭祀之用。
3、「三月三」歌節
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三月三」歌節最為隆重。其早期歷史可追溯到氏族部落時期,源於先民們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和豐收的宗教活動,而後逐步演變成為青年男女定期聚集原野,「以歌代言」、「以歌擇偶」的一種社交活動,又進而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游樂節日。
4、春秋社日
社日節,又稱土地誕,是古老的傳統節日,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古時代的社日節期依據干支歷法來定,後來因歷法變動改用陰歷定節期。
5、春節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④ 最好吃的柚子品種
世界四大名柚文旦柚、坪山柚、沙田柚、暹羅柚。另外有強德勒柚、官溪蜜柚、龍都早香柚、北碚蜜柚及本地優良早熟品種東試早等。
沙田柚為我國傳統名柚之一,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史,是目前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強德勒柚又名強德勒紅心柚是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八十年代從美國引進的優良品種,經多點試驗觀察後推廣,生產表現良好,是目前推廣的最好的紅心柚品種,果汁含量高於原推廣的紅肉系列,主要優點是早果豐產,品質優,一般偏酸,貯藏後品質好。
龍都早香柚由四川自貢選出,納入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九五」農業部重點項目推廣品種,系官溪蜜柚無病毒後代,品質極佳,具結果早,豐產性強等優點,為柚中之珍品,於1998年在全國柚類評比中榮獲金杯獎。
沙 田 柚
沙田柚(金柚)原產廣西容縣沙田。樹勢強健,1~2年枝粗壯較直立,果實梨形或葫蘆形,單果重500~1500克,果肉脆嫩爽口,白色或蝦肉色,風味濃甜,品質上等。果實可食率為40~60%,果汁含量30~40%,每100毫升含總酸量0.3~0.6克、維生素c100~200毫克。果實10月上旬~11月中旬成熟。 沙田柚的類型頗多,目前栽培的多用軟枝和硬枝兩個類型。 軟枝型果實較小,梨形,果汁較多,品質優。該類型成熟期較早,豐產穩產。 硬枝型果實較大,葫蘆形,果汁較少,豐產,但較易出現大小年結果。
玉環文旦柚
原產浙江省玉環縣。生長勢強,果大,單果重1250~2000克,最大可達3500克以上,肉質脆嫩,有香氣。無核或少核,品質優。可食率為60~65%,100毫升果汁含酸量0.8~1.0克、維生素C50~60毫克,果實10月中旬~11月上旬成熟。 文旦柚有扁圓錐形和高圓錐形兩個類型。前者豐產,但裂果較重。後者果實中心柱小,幾乎不裂果。 該品種生長勢強,豐產性好,果大,色艷,有香氣,無核或少核,品質優。琯溪蜜柚 又名"平和拋",原產福建省平和縣琯溪。樹勢旺盛,果實大,單果重500~2000克,最大果重可達5000克,果肉柔嫩多汁,甜酸適口,化渣,有芳香味,品質優,無核。可食率為60~70%,100毫升果汁含總酸量0.6~1.0克、維生素C50~60毫克。果實10月中旬~10月下旬成熟。該品種生長勢旺,適應性強,栽培容易,結果早,品質優,豐產穩產。不足之處是不耐久貯,久貯易枯水或汁胞過分軟化。
金 村 柚
又名蔡家柚。產於江西省南康市潭口鄉下壩村。樹勢強健,果實梨形,單果重690克左右。果肉白色,味濃甜,肉質脆,品質上等,果實10月下旬成熟。 該品種適應性強,幼樹進入結果早,豐產穩產,一般株產600~800個果,最高株產860個。果實美觀,味甜肉脆,風味好,有微香。但缺點是種子較多。永嘉早香柚 是浙江省永嘉縣選出的早熟良種。樹熱強健,果實梨形,單果重800~1200克,果實脆嫩多汁,甜酸適口,有清香。品質優,果實9月下旬~10上旬成熟。
龍回早熟無核柚
系江西農業大學甜柚課題組和南康市農業局合作選出。樹勢強健,單果重1520克,最大果重2500克,果肉汁多,味甜帶微酸,風味佳,有濃香,無核,品質優。果實9月中旬成熟。
齋 婆 柚
原產江西省南康市,為昔日齋婆栽植的柚樹,故名齋婆柚,栽培歷史悠久,距今有1500多年,《南康縣志》有「齋婆柚表皮發香氣,甜而淡,風味極佳」的記載。清朝曾被列為貢品,一度暢銷省內外及港澳地區,久享盛譽。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是農家地方良種。樹勢較強,果梨形,得650克~1300克,香氣濃郁,肉質脆嫩,味甘甜,風味極佳。果實可食率59%,每100毫升果汁含總酸量0.33克、維生素C127~154毫克,固酸比42~48。果實10月下旬~11月上旬成熟。 該品種適應性強,較豐產,果實色艷,味美,肉質脆嫩,有濃香,品質優,耐貯運
江 壩 柚
原產江西南康市潭口鄉江壩村,為農家地方良種。樹勢中庸,果實圓錐形,單果重500~700克,果肉淡綠色,汁液中等,味濃甜,有香氣,品質特優。可食率50%,每100毫升果汁含總酸量0.44克,高糖低酸。唯種子偏多,平均210粒。果實9月中下旬成熟 ,系早熟品種
坪 山 柚
原產福建省華安縣,是我國名柚之一。生長勢強,果倒卵形,單果重1200克左右,果肉脆,品質優。果實9月上中旬成熟。 該品種早熟,品質優。果實耐貯運,可留到春節風味不變
金 沙 柚
樹勢強,果實卵圓形,肉質脆嫩,汁多,甜酸可口,風味濃。果實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 該品種較豐產,耐寒性較強,果實味濃,品質佳,成熟早,是中秋節的應節佳果!
⑤ 柚子有哪些品種,哪裡產的柚子最好吃,吃柚子有什麼好處
在漸漸寒冷的季節里,柚子備受青睞。常吃柚子可以解決秋冬季節里體重增加、血脂升高、乾燥咳嗽等問題。
柚子營養豐富、美容養顏、止咳化痰,還能減肥,柚子皮還是很好的葯材。除了直接吃,還可以做成柚子茶,能夠起到美容的作用,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水果。
在眾多的秋令水果中,柚子可算是個頭最大的了,一般都在1千克以上。它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左右成熟,皮厚耐藏,一般可存放三個月而不失香味,故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柚子外形渾圓,象徵團圓之意,所以也是中秋節的應景水果。更重要的是柚子的「柚」和庇佑的「佑」同音,柚子即佑子,被人們認為有吉祥的含義。
中醫認為,柚子味甘、酸,性寒,有健胃化食、下氣消痰、輕身悅色等功用。現代醫葯學研究發現,柚肉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類胰島素等成分,故有降血糖、降血脂、減肥、美膚養容等功效。經常食用,對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對肥胖者有健體養顏功能。
吃過柚子的人都知道,柚子之中帶有一種獨特的苦味,不要嫌棄它不好,這種苦味物質也就是柚皮素,對於身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柚皮素能夠有效的幫助治療糖尿病,能夠有效提高人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所以說,經常服用柚子能夠很好的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⑥ 沙田柚哪裡的最正宗
果實長得像梨,果頂中心微凹,有印環,
俗稱「金錢底」,色澤橙黃,果肉脆嫩,
味清香甜蜜,水分較少,入口難忘。
舌尖小清新,香如糯米飯
/ 融水糯米柚 /
融水苗族自治縣在桂北山區,
也是一個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區,
而且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相當適合柚子君的生長。
融水糯米柚種植歷史悠久,
據《融縣志》記載,
融水早在公元1755年(清乾隆19年)
就已種植有糯米柚。
丨地道產區丨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行政區域。
丨採收丨
在11月初開始採收,常溫下貯藏保質期為5個月。
丨顏值口感丨
它的外形與容縣沙田柚十分相似
(畢竟是一個自治區出產的親戚),
果肉呈蜜黃色——
似蒸熟的糯米飯晶瑩剔透般色澤,
皮薄,柔嫩,蜜甜清香。
2
四川 資陽通賢柚、廣安龍安柚
仙樹貢果,脆嫩清香
⑦ 求,廣西容縣沙田柚,容縣那個村或者鎮的沙田柚最好。價格是怎麼樣的。最好具體點。
容縣自良中平村3.5---4元一斤
⑧ 壯族都有什麼節日
春節、「三月三」、「七月十四」、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節、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節、重陽節、冬至日等節日是壯族比較隆重的節日。
拓展資料
壯族盛大節日簡介
1、春節
是最降重的節日。年三十吃過豐盛的晚餐,人們便圍著火塘守歲。子時一到,人們立即焚香點燭,在神台上供滿祭品。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著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新水」,討個吉利。青年們舉行歌圩或舞獅、打舂堂,聽壯戲,等等。文娛活動五彩繽紛,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2、陀螺節
在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舉行一次有名的體育盛會——陀螺節。時間是由舊歷年除夕前兩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歷時半個多月。陀螺,壯語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鵝蛋的,也有二三兩。
3、隴端節
是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以及附近的壯族人民的一個傳統節日。「隴端」(壯語,趕田壩之意),是壯語譯音,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聚。隴端節從農歷三月二十五日開始,歷時三天。
4、吃立節
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縣、憑祥市一帶壯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吃立」壯語意為「歡慶」。節日期間,人們舞獅子、耍龍燈、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5、婭拜節
雲南省富寧縣剝隘鎮者寧、索烏一帶的壯族,每年四月屬兔那一天,都要殺一頭牛、一口豬、兩只雞和四十八尾魚,到婭拜山去,奠祭壯族婦女婭拜(有傳說為儂智高母親)。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場,禮儀十分隆重。
6、三月三
是清明節,同時也是壯族的歌節。作為清明節是受漢族的影響。但也有的壯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過清明節掃墓的,與漢族大不相同。壯人對祭掃十分看重,屆時全家出動,帶上五色板、肉、香燭、紙幡到祖先墳上去供,行拜禮。不少地方的祭掃的同時,還要舉行盛大的歌圩,是為三月三歌節。近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把這一天定為壯族的節日。青年男女們通過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侶。
7、牛魂節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節,又叫做脫軛節。在壯人的意識里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間的一般牲口。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從天上下到凡間,保佑牛不瘟死因為是給牛過節,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勞動。主人用楓葉水泡糯米蒸飯,然後先捏一團給牛吃。牛欄外擺上供品,點香燭,祭祀牛魔王,人們還要唱山歌,歡慶牛的生日。
8、莫一大王節
每年六月初二為莫大一王節,是為紀念敢於反抗封建皇帝的壯族英雄莫一的。每年六月二日為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是各家宰雞殺鴨,焚香供祭,求他佑護壯家人安寧。大祭十分隆重,要在莫一大王廟舉行盛大的儀式。祭畢,將每道菜按全村戶數分份,每戶一人參加聚餐,禮成。
9、中元節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是壯人僅次於春節的大節。從七月初七就已經開始有節日的氣氛了。七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壯人認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來染布、做醋、煮葯,格外好,家家戶戶中午有人趕往河邊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當女兒節,出嫁的女兒不但不像織女那樣渡過鵲橋尋夫,反而離開夫家回到母親的懷抱。
10、霜降節
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節日,已經有360多年的歷史。這個節日流行在大新縣的下雷、雷平及寶圩一帶,但影響擴大到天等、靖西、德保等縣。正降日凌晨人們便帶糍粑、年米、肉、香燭等聚集玉音廟宇供祭。有演戲的,有唱山歌的,有舞獅的,等等。
⑨ 蘆笛岩洞內介紹
至於圖片你一個一個搜索吧,一般這些人家是不會專門公布的,都曝光了還怎麼吸引遊客,怎麼混飯吃,不過最近蘆笛岩又開辟的新洞了.好,慢慢背哈有規律的.
蘆笛岩位於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明山的南側山腰。洞口原長有一種蘆荻草,傳說可以做笛子,吹出悅耳動聽的聲音,蘆笛岩因此得名。蘆笛岩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年代,l0O萬年前這里原是一個古地下湖,由於地殼運動山體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湖變成了山洞。後來,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著山體中許許多多的破碎帶流動,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鈣,變成了含有碳酸根與鈣離子的溶液。當地下水從岩石縫隙流到洞中時,二氧化碳溢出;鈣離子就沉澱結晶,經過長年的積累形成千姿百態的鍾乳石,人們稱贊蘆笛岩是一座大自然的藝術之宮。
遠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來蘆笛岩游覽,蘆笛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跡,但歷代都沒有開發。蘆笛岩於1959年開始進行勘測與建設。1962年正式對遊人開放。自開放以來,蘆笛岩曾先後接待了鄧小平、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卡特;聯合國前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等80多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也曾前來參觀游覽。
蘆笛岩洞深240米,最寬處93米,最大高度18米,游覽路程約500米,游覽時間大約40分鍾。
1.獅嶺朝霞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由許多鍾乳石組成的壯麗圖景:有挺拔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還有濃陰遮天的千年古樹。每當太陽初升就有成群的獅子迎著朝陽在森林裡盡情地歡舞,使整個森林充滿了蓬蓬勃勃的朝氣。這里有一頭大獅子,這是頭部,這是身部,這是尾巴。它正看護著那邊的一群玩耍的小獅子,這個景叫「獅嶺朝霞」。
這些山峰、古樹、獅子都是由洞頂滴水形成的鍾乳石,含有鈣離子的水從裂縫中滴下來,經過上萬年以至幾十萬年的積累,結晶成懸掛在洞頂的石鍾乳;水滴到地上,形成從下往上長的石筍;經過漫長的年代,石筍和石鍾乳連接起來,形成了石柱。這一類由滴水形成的鍾乳石稱為滴石類次生化學沉積物。中國有句成語說「水滴石穿」,在蘆笛岩卻是水滴石長,只要有滴水活動,鍾乳石就會不停地生長。
2.紅羅寶帳
這像是一床圓頂蚊帳,這是帳頂,這是帳布,蚊帳的一半已經整齊地折疊起來了。帳頂叫穴盾,像古代兵器盾牌,國外叫它調色板。穴盾由從洞壁裂縫擠壓出來的滲透水形成。水流形成穴盾上下兩塊圓形盾板,兩塊盾板中間是空的,水從盾板夾縫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當石幔長達2—3米時,石盾和石幔合起來就形成了盾帳,在外形上宛如一床圓頂蚊帳。盾帳右下方有一隻美國火雞,火雞的尾巴上有一隻小駝鳥。
3.半首詩台
這里有個小平台,相傳是古代詩人觀景吟詩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詩人遠道而來,被蘆笛岩神奇的景色迷住了,不禁詩興大發,可是他只寫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適當的詩句了。這半首詩說:「天生蘆笛千般巧,欲寫奇岩下筆難。」後人便把它叫「半首詩台」。如果哪位遊客有興趣,請把後半首詩寫出來。
4.高峽飛瀑
請看這里有兩座綠樹疊翠的山峰,在兩座山峰之間,一條銀光閃閃水花四濺的瀑布飛瀉而下,那宏偉的氣勢,就像我國唐代詩人李白所描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個景叫「高峽飛瀑」。
瀑布附近的石鍾乳、石筍、石柱,是由滴水形成的,如果不是滴水,而是片狀流動的水,就會形成石瀑、石幔、石旗一類形態,這類鍾乳石叫流石類次生化學沉積物。這條石瀑布形成的年代較晚,含雜質少,結晶好,顯得格外潔白晶瑩。
5.塔松傲雪
這里有兩座奇特的石筍,一座像大雪人,這是頭部、身部,突出的地方是它的胳膊,由於天氣冷,它把手已經縮到口袋裡去了。另一座像一棵上尖下圓的塔形松樹,松樹的枝葉上蓋著一層厚厚的冰雪,屹立在林海雪原之中。俗話說:「雪壓青鬆鬆
更青」,白雪青松,更顯現出青松那不畏嚴寒、傲視風雪的堅強性格。沒有看過雪景的南方人在這里可以盡情欣賞北國風光,這個景叫「塔松傲雪」。蘆笛岩內氣溫常年在20攝氏度左右,沒有冰封雪飄的條件,這里的白雪是由含雜質很少的方解石結晶組成。
6.菇山傳奇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座蘑菇山,山上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磨菇。有一個老人進山來采蘑菇,蘑菇長得飛快,采一個,長一片。這是小蘑菇、大蘑菇,那邊還有一個特大的蘑菇王。你看,這個老人正抱著一個蘑菇下山來呢!
7.瓜菜豐收
這座山上有許多瓜果和蔬菜。這是蓮藕、豆角、高腳白菜、花菜、絲瓜、苦瓜、冬瓜、花生,山下還有西瓜與一個廣西特產田柚。這一帶是洞頂裂隙最豐富的地方,每逢雨季就會有大的流水、滴水,還有從高處落下濺散成霧狀的水珠,這些富含酸根與鈣離子的水形成以石煤為主的協同沉積,造就了這一幅豐收圖景。
8.黃楊木雕
我們眼前這座巨大的鍾乳石,很像一座精美的黃楊木雕。有人說它像海上的仙山——蓬菜。這上面長滿了各種奇花異草:有萬年不老的常青樹,有人參、當歸,珍貴的葯材靈芝草,還有采葯歸來的張國老。
9.盤龍寶塔
遠處那根柱狀石筍像一座寶塔,塔揣盤繞著一條青龍,彎彎曲曲,扭作幾層,人們叫它「盤龍寶塔」。龍揣上明顯的龍鱗是飛濺水沉積而形成。
10.鳥語花香
請看,手電筒照的是一隻白肚皮、黑羽毛的小燕子,它正歪著腦袋與半山洞內的貓頭鷹對歌。在山上有許多盛開的雞冠花。 在雞冠花的下面還有一朵含苞欲放的紅色花蕾,據說這朵花蕾是可以開放的,而且開放的時候特別鮮艷芬芳,今天這花蕾還沒有開放,等到花開的時候請各位再來觀賞。這個景叫「鳥語花香」。
11.雙柱擎天
這是一幅原始森林階壯麗圖景:這里有千年青松,萬年翠柏,密密層層,望不到邊。這許多密集高大的石柱組成了蘆笛岩中最壯觀的石林。
林中的這兩根石柱真有頂天立地的氣概,它們一樣高大,一樣粗細。仔細看又能看出它們不同的地方:右邊這根,看上去沒有與洞頂連接,其實頂部有幾根石絲已經連接起來了。左邊這根「石柱」,像是已經連接了,實際上還差一點沒有連接,它只不過是被一同色的石幔將柱頂給遮住了。真是「疑是 相接卻未接,像未相連卻已連」。嚴格地說起來,連接起來的一根才能叫石柱,未連接的,上面叫石鍾乳,下面叫石筍,不過它們都已沖破雲霄,直刺青天,人們叫它們「雙柱擎天」。據地質工作者研究,未連接的這根,只要還有滴水活動,總有一天也要連接起來。在桂林的岩洞中,因條件不同,鍾乳石生長的速度也不一樣,每一百年裡有的長幾毫米,有的長二三十厘米,究竟100年後它能不能連接上呢?祝大家健康長壽,100年後再來游覽。
12.簾外雲山
這里的石鍾乳、石筍、石柱、石幕、石幔,密集如林,這里又像是一個大窗框。一般人家的窗簾,是掛在窗子里邊的,惟有蘆笛岩的窗簾卻是掛在窗子外邊的,透過半卷的窗簾向外看,真是林海萬里,關山千重。
窗子的右上方,掛著一對玉米,一隻佛手瓜,一個菠蘿,那邊還有兩頂蚊帳,可見這屋子是有主人的,主人到哪裡去了呢?請看對面山上,一個老爺爺抱著他的小孫孫正在欣賞雲山美景哩!(窗外有石琴、食指峰等景)
13.水晶宮
這里是蘆笛岩最寬闊的地方,最寬處有93米,最高處18米,大廳的左上方懸掛著一盞巨大的宮燈,把整個大廳染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好像是神話故事裡東海龍王的水晶宮。
現在請大家到水晶宮去參觀……
走進這個大廳,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為什麼這里這么平整,空空盪盪,沒有密集的鍾乳石呢?有兩個原因:第一,這里的岩層平緩。古地下湖的湖水順著岩層溶蝕了整層岩石,留下的層面平平整整,成了這個大廳;第二,是因為這里的洞頂岩石比較完整、裂隙小,水不能滲透下來,所以鍾乳石也少。洞底更顯得平坦寬闊。
這里是古地下湖最深的地方,曾經是名副其實的水晶宮。相傳,這里是孫悟空大鬧龍宮的地方。孫悟空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猴,他為了得到這根定海神針,和龍王的蝦兵蟹將打了起來。看,這只水母在宮里飄來飄去,充當巡邏兵,那座鎮海塔被孫悟空打塌了半邊,鎮守大廳的大海螺也吃了孫悟空一棍,你看,螺殼被打爛了。那隻小海螺怪機靈的,遇到危險就趕快溜,老孫只吹了一口氣,就把它吹穿了一個窟窿。
這條大鯉魚見孫悟空這般厲害,嚇得忙往泥里鑽,只露出身子和尾巴。請注意,這條鯉魚原是根石柱。尾巴是石鍾乳部分,身部是石筍部分,連接成石柱後,由於根基黏土下沉,頂端被拉斷離開了洞頂,成了一條鑽入泥里的鯉魚。
龍王不是孫悟空的對手,鑽進龍池逃跑了。龍王三太子自以為有點本事,也被孫悟空打得手軟腳麻,獃獃地站在那裡。看了這么久,大家還不知道孫悟空在哪裡呢?你看,他勝利了,正騎在大海螺上哩!
14.遠望山城
那燈火輝煌的遠處,是一派錦綉河山,有人說它像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也有人說,它像是上海的外灘,但更多的遊人說,它再像不過的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桂林山水有四大特點: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請看那裡還有嶄新的樓房、金色的田野,真是:
奇山秀水添異彩,錦綉山河展新姿。這個景叫「遠望山城」。
15.葵花峽
我們來到了洞中小路,穿行在鍾乳石林之中。峽谷上有一朵金燦燦的大葵花,人們把這里叫做「葵花峽」。
16.幽境聽笛
這是個幽靜雅緻的小洞府。傳說,過去有一位歌手,常常帶著蘆荻做成的笛子到這里吹奏,笛聲清脆悠揚。這片褶皺狀的石幔像是蘆葦,最左邊帶有3個節的那根便是蘆笛。左邊的大壁虎,正從洞中爬出來,傾聽動人的笛聲;後方的小象甩著長鼻子,正伴著笛聲跳舞;這只猴子聽得人了神,手裡的香蕉也忘了吃;聖誕老人更是喜出望外,鬍子笑成了一朵花。這個景叫「幽境聽笛」。
這是蘆笛岩中最薄的一塊石旗,它薄得可以透光線。
17.寶鏡照娛蚣
這里有一面鏡子,鏡面上蒙著一層薄薄的紗。傳說只要把紗揭開,它便能射出雪白的光亮來,使一切妖魔鬼怪見了都害怕。你看,紗還未揭開,這條紫紅色的娛蚣就嚇得往石頭縫里鑽。岩洞中呈圓鏡、盾牌狀的鍾乳石叫穴盾,西方人叫它調色板。這塊寶鏡是因為穴盾含鐵錳元素而呈紫紅色。 這只貓頭鷹正在睡覺,它按自己的老習慣一隻眼睜著,一隻眼閉著。
18.舞台帷幕
這像是一座舞台,演出剛剛結束,剛才演出的是壯族彩調歌舞劇《劉三姐》。金絲絨帷幕正在慢慢關閉,這個景叫「舞台帷幕:。這種薄片狀的鍾乳石叫石帷幕,是由片狀流水形成的。
19.珍珠金魚
這是一條大金魚,這是它頭部大大的眼睛,這是身部,這是尾巴,它身上長著珍珠狀的鱗片,所以又叫珍珠金魚。
請看洞頂上方。這兒有一塊石旗,原本它是完整的,不知什麼時候下半部斷裂了。這一斷不要緊,便形成了一種廣西特產——中葯桂皮。
20.雄獅送客
蘆笛岩內游覽就要結束了,這個石筍像頭驕傲的雄獅,您看它昂首擺尾,熱情地向大家致意,嘴巴微微張開著,好像在說,再見!朋友們!歡迎以後有時間有機會再來蘆笛岩游覽。這是我們參觀的最後一景取名叫「雄獅送客」。蘆笛岩游覽到此結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祝大家旅途愉快。
⑩ 壯族的傳統節日是日期是來歷是
你可以去查查網路:http://ke..com/view/2381.htm#3
裡面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