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春天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春天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24 08:42:59

A. 春季養生要點有哪些

春季:萬物復甦、陽氣生發重養生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黃帝內經》

春季養生要點:春天的三個月,是啟陳發新的季節,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人要順應天地萬物,晚睡早起,讓體內的陽氣順應春天的氣息一起發出來,早上在庭院里寬緩地散步,以運動生陽之氣;頭發披下來,行動要和緩,頭發披下來,是疏通肝木之氣,肝屬木,是春的臟象,肝木的性質就是要疏達,不能郁結。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百花吐蕊,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們就應該藉助春天的生機,長養自己的生氣。多與大自然接觸,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十分有益。

祖國醫學認為,「人卧血歸於肝」,「人動則血流於諸經」,經過伸懶腰,血液循環加快,全身肌肉關節得到了活動,睡意皆無,頭腦清楚,並激發了肝臟功能,符合春季養肝之道。同時,伸懶腰時可使人體的胸腔器官對心、肺擠壓,利於心臟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能供給各個組織器官。由於上肢、上體的活動,能使更多的含氧血液供給大腦,使人頓時感到清醒舒適。五臟有了生氣,生命才能旺盛,人才有活力。

在寒冷的冬季里,人體的新陳代謝,藏精多於化氣,各臟腑器官的陽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後,應加強鍛煉。春天是體質投資的最佳季節。俗話說得好:「春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春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由此可見,春季運動在養生中的作用。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運動健身,既可補充冬季寒冷之氣所消耗的陽氣,又能供奉將要來臨的夏暑炎熱之氣消耗的陰津。春煉不應簡單選擇高強度的劇烈運動,以免由於過度活動反而損耗人體陽氣。散步,放風箏,釣魚都是比較好的運動項目。

春季的日出之後、日落之時是散步的大好時光,散步地點以河邊湖旁、公園、林蔭道或鄉村小路為宜,因為這些地方空氣中負離子含量較高,空氣清新。散步時衣服要寬松舒適,鞋要輕便,以軟底為好。散步時可配合擦雙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動作,以利於疏通氣血,生發陽氣。散步宜緩不宜急,緩步而行,全身鬆弛,手臂自然擺動,手腳合拍,利於呼吸和諧,心怡神悅。散步不拘形式,宜以個人體力而定速度快慢,時間的長短也要順其自然,應以勞而不倦,見微汗為度。

春天放風箏是一種集休閑、娛樂和鍛煉為一體的活動。放風箏時,通過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動,可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強身健體的目的。中老年人在放風箏時要注意保護頸部,頭頸不要長時間後仰,而應後仰與平視交替,以平視為主。放風箏最好2~3人一起,選擇平坦、空曠的場地。

在緊張工作之餘,離開嘈雜的城區,來到幽靜的曠野,屏息靜氣地拋鉤垂釣也是春季非常好的鍛煉方式。一邊呼吸著沁人心脾的新鮮空氣,一邊欣賞著青山綠水、白雲藍天的美好景色,不時還有魚兒上鉤,使人感到無比舒暢,悠哉樂哉。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認為垂釣能解除心脾燥熱,可以去除雜念,舒緩神經。釣魚時要求腦、手、眼配合,靜、意、動相助,置身於此,種種雜念均棄於九霄雲外。它對提高人的視覺敏感和頭腦反應的靈敏性都起到了積極作用。尤其是春天垂釣,有美麗的景色和新鮮的空氣相伴,是一種很好的自然療法。因此有人說「湖邊一站病邪除,養心養性勝葯補」。

B. 春天養生應注意什麼問題

中醫認為,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所以人應該順應天時的變化,通過飲食調養陽氣以保持身體的健康,總的飲食養生原則是:1.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2.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3.保證充足的維生素。

所謂高熱量的食物,是指除主食中米面雜糧外,適量加入豆類、花生等熱量較高的食物。所謂優質蛋白質,是指奶類、蛋類、魚肉、禽肉、豬牛羊瘦肉等。青菜及水果的維生素含量較高,如西紅柿、青椒等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是增強體質,抵禦疾病的重要物質。
春季的飲食調養可分為三個時期進行。

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氣溫仍然寒冷,人體內消耗的熱量較多,所以宜於進食偏於溫熱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並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除米面雜糧之外,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製品等。例如早餐:牛奶1袋(250毫升左右),主食100克,小菜適量。午餐:主食150克,豬牛羊瘦肉(或豆製品)50克,青菜200克,蛋湯或肉湯適量。晚餐:主食100克,蛋魚肉類(或豆製品)50克,青菜200克,豆粥1碗。

春季中期,為天氣變化較大之時,氣溫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可以參照早春時期的飲食進行。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

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所以宜於進食清淡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清淡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維生素,如飲食中應適當增加青菜。例如早餐:豆漿250毫升,主食100克,小菜適量。午餐:主食150克,魚蛋肉類(或豆製品)50克,青菜250克,菜湯適量。晚餐:主食100克,青菜200克,米粥1碗。

每日除三餐之外,還要多吃一些水果,因為水果中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增強體質有益。

C. 春季養生有什麼注意事項

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這個時節,人體之陽氣也要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所以,春季可說是凈化調養身體的最佳季節,那養生時必須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使其逐漸旺盛充沛,所以要盡量避免耗傷陽氣、阻礙陽氣升發的情況發生。
中醫認為,春季人體內的肝膽經脈旺盛活躍,在此時如果好好調養肝臟,便能增強免疫力。調養肝臟不僅要在飲食、生活上節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並預防外環境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D. 春天養生應注意哪些事項

春季養生應遵循「養陽防風」的原則。春季飲食要注意:營養平衡、養肝為主、養陽、多食甜少食酸、飲食清淡多喝水、多食蔬菜。春季養生常識:養肝、心情舒暢、起居規律、鍛煉、保暖、補水。這是大致的,詳細見下:
春季養生是指在春天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作者:
李穎
來源:
博文網
2
草長鶯飛,萬物復甦,溫暖的陽光喚醒了沉睡的河流和花朵,春天又如約而臨,是時候擺脫冬季的低迷和那些不良的健康習慣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春季養生的6大注意事項,讓身體和心靈在新的季節里重新充滿能量吧。

Photo courtesy of DOH.SD.gov
多吃一些綠葉蔬菜,既可以清腸胃,又能保持體形

注意事項一:春天是排毒的最佳時間
為什麼專家建議要在春天進行排毒呢?因為結腸和肝臟的清潔對保持健康體重和關節、肌肉、大腦的高功能運轉非常重要。特別當我們的日常飲食攝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劑後,春天的潤腸是將毒素排出體外的最好方式,同時也為身體在夏季的新生做好了准備。排毒也被自然療法的醫生看作是降低季節性過敏症狀的方式。此外,多喝普洱茶能夠降低膽固醇含量、促進消化、凈化血液,還能達到減肥的效果。
注意事項二:食用應季的蔬果
隨著天氣轉暖,農民開始為當地的菜市場供應新鮮的農產品。這是一年中食用新鮮蔬果的極好時機。春季飲食宜食用更多的綠色產品、蔬菜和色拉,這些食物中飽含著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物,可以為身體提供能量,促進免疫系統功能,並且有助於春季的排毒。綠葉蔬菜、苦味劑、草本植物是身體春季排毒和再生的最佳組合。而辛熱、升散、酸味的食物則不宜多食,特別是春季食用過多的酸食,會擾亂肝功能。讓牛肉燉湯和高脂魚類成為冬季的歷史吧,多食用應季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才是春季養生的硬道理。
注意事項三:精神上保持心胸開放
春天的時令特性屬於木相,與之相應的是肝臟,因而中醫有「春宜養肝」的說法。肝主疏泄,能夠調節精神情志,肝氣不暢則會導致精神抑鬱或煩躁易怒等不正常的狀態。因此春季養生應避免這些不良情緒,少動氣,保持舒暢的心情和樂觀的態度,從而達到疏肝氣、降肝火,使全身氣血舒暢條達的目的。

E. 春天養生正當時,春天養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遠離過敏

春天是過敏、呼吸系統疾病和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如果我們避免過敏,清潔是必不可少的。盡量選擇天氣好、空氣干凈的時候進行清潔。清潔前,打開窗戶通風,盡量用濕掃代替干掃,防止室內灰塵。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吸塵器,尤其是床下、沙發下、衣櫃下等衛生死角。被褥最好在室外晾乾,每次換季都要清洗地毯和窗簾。家裡要保證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另外,盡量避免去花粉多的地方。

5.小心胃腸疾病

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在春季容易發作,飲食應避免吃富含肌酸、嘌呤鹼等物質的肉湯、雞湯、魚湯、動物內臟和刺激性調味品,因為這些食物有很強的刺激胃液分泌或形成氣體產生腹脹,增加胃腸道負擔。

F. 春季養生應注意什麼

一、健康小常識之每日宜早卧早起,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
二、加強鍛煉。每天起床後堅持到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早鍛煉,持之以恆可精神飽滿、神清氣爽。
三、健康小常識之早餐要攝取較多的熱量 養成每天早餐攝取大部分熱量食物的習慣,以便供給人體充足的熱量。
四、健康小常識之平衡飲食。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以滿足春季因人體代謝旺盛而蛋白質需求的增加。
五、健康小常識之吃一些稍微有一些辛味的東西,如蔥、生薑、韭菜、蒜苗等;飲食要清淡,油膩的菜餚可使人飯後產生疲憊現象。
六、多吃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功能的胡蘿卜、菠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黃綠色蔬菜.
七、健康小常識之慢性氣管炎、支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健康小常識之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例如枇杷、梨、核桃、蜂蜜等有助於減輕症狀。
八、健康小常識之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既可中和體內酸性產物,又可補充維生素。例如葡萄乾,桔子,香蕉,蘋果中都富含這種礦物質。
46個不可不知的生活健康小常識

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4、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反正茶類不要喝就對了。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後吃。
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少吃,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南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清晨6點。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因為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睡前30分先服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發因素:熬夜,壓力,煙酒,香雞排。麻辣鍋。油膩食物。調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發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是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葯,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乾乾凈凈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卜素-A維他命的一種),會致癌,盡早戒煙。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後,更年期。
31、抽煙,關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口腔癌。
34、食物過於精細,缺乏纖維;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於粗糙,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亞硝酸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不拚久。不醉酒。
39、減少食用鹽腌。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五穀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不過量。
43、維持理想體重。不過胖。
44、保持規律的生活與運動。
45、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確飲食習慣: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G. 春天養生的注意事項

春季養生要注意以下幾項,一飲食要營養平衡從飲食的科學觀點來看,春季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二春季飲食養肝為先,按中醫觀點,春季養陽重在養肝。村為40隻手萬象更新之時,這個時節人體之陽氣也要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所以春季可說是凈化調養身體的最佳季節,那養生時必須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使其逐漸旺盛充沛,所以要盡量避免耗傷元氣,阻礙陽氣生發的情況發生。

H. 春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⒈飲食要營養平衡
從飲食科學的觀點來看,春季強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要保持相對比例,防止飲食過量、暴飲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礙和膽汁分泌異常。
⒉春季飲食養肝為先
按中醫觀點,春季養陽重在養肝。在五行學說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在春季萌發、生長。因此,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注意在春季養陽。且春季是細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臟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負擔最重,而且由於人們肝氣升發,也會引起舊病復發,如春季肝火上升,會使虛弱的肺陰更虛,故肺結核病會乘虛而入。中醫認為,春在人體主肝,而肝氣自然旺於春季。如果春季養生不當,便易傷肝氣。為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保持人體健康,在飲食調理上應當注意養肝為先。
⒊飲食要養陽
陽,是指人體陽氣,中醫認為「陽氣者,衛外而為」,即指陽氣對人體起著保衛作用,可使人體堅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春天在飲食方面,要遵照《黃帝內經》里提出的「春夏補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使人體陽氣充實,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風邪為主的邪氣對人體的侵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亦主張「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另一方面,由於腎陽為人體陽氣之根,故在飲食上養陽,還應包括溫養腎陽之意。春天時人體陽氣充實於體表,而體內陽氣都顯得不足,因此在飲食上應多吃點培補腎陽的東西。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較少食用外,蔥、蒜、韭等都是養陽的佳品。
⒋多食甜,少食酸
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中國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但春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有鑒於此,在春季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過於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葯、鍋巴等。
⒌飲食要清淡
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在動物食品上,應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為油膩的食物食後容易產生飽腹感,人體也會產生疲勞現象。胃寒的人可以經常吃點姜,以驅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點生薑蜂蜜水,以潤燥鎮喘;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溫大熱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傷身。
⒍平時要多喝水
飲水可增加循環血容量,有利於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補水還有利於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可有助於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郁滯疏散。而適量飲茶,還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貪冷飲。
⒎多食蔬菜
人們經過冬季之後,大多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因此,隨著春季的到來及各種新鮮蔬菜的大量上市,人們一定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8.春季養生 不宜盲目吃水果
水果是人人都愛的食物,但吃水果也有一定的講究,盲目的吃水果吃會損害自己的健康。就來告訴你吃水果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過量食用水果,會使人體缺銅,從而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因此不宜在短時間內進食水果過多。一些人認為,果皮中維生素含量比果肉高,因而食用水果時連皮一起吃。殊不知,水果發生病蟲害時,往往用農葯噴殺,農葯會浸透並殘留在果皮蠟質中,因而果皮中的農葯殘留量比果肉中高得多。

閱讀全文

與春天養生注意事項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500養老保險工資單位交多少 瀏覽:487
體檢口腔是檢查怎麼寫 瀏覽:385
小志願者看望敬老院老人 瀏覽:116
老年大學改企 瀏覽:724
新疆雇員體檢多久出結果 瀏覽:616
天台種什麼菜最好養老 瀏覽:187
基本的養老保險怎麼查 瀏覽:894
養生館熱療怎麼做 瀏覽:12
老人去世提燈籠是什麼講法 瀏覽:953
浦東新區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615
株洲縣養老院 瀏覽:587
南通市萬年青老年公寓 瀏覽:841
60歲未五保可低保 瀏覽:345
佛說孝順福德 瀏覽:486
合川菌王土雞養生湯在哪裡 瀏覽:452
義大利什麼島是士兵養老院 瀏覽:303
怎樣孝敬老人作文 瀏覽:989
重慶退休養老金調整 瀏覽:195
貴州省老年節活動簡報 瀏覽:565
從20歲到80歲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