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到養生
養生的市場在哪裡,其實養生市場是無限大的。首先你必須知道對人養生的這個{人}的結構是什麼,否則你就在瞎折騰,如掩耳盜鈴盲人摸象。人由三大件構成,身體、心智體、意識體。現代的養生關注的是身體的健康,其他兩體很陌生,當然心裡醫生屬於心智體方面的健康養生,意識體養生是最高境界,市面上很難接觸到專業人士,屬於開悟後的自我調息。
現在我們談的最多的是身體與心裡健康。身體養生也並沒有接觸到精髓,比如人體經絡與脈輪系統,不管怎麼調理它們都必須以一個整體的思想理解。如果你把它們劃分成豆腐塊進行模塊式調理,那是錯誤的想法,並不能達到理想的康復目的。{當然中醫比西醫更高明些是因為中醫引進了八卦陰陽模塊,更趨向與自然也是開發右腦的想像力。西醫是典型的模塊化設定,它違背了東方的整體觀思想,典型的左腦邏輯設定,把身體看成是部死板而愚蠢的機器,只有頭腦才是你的中心,古代人會說這些都是錯誤的觀點}。對養生人來說,尋求的是完整和諧健康陽光低成本的方法,那麼現代的中西醫已經不能勝任人們的期望了。所以重新選擇是你頭腦不錯的選項!
心裡養生其實也是比較重要的,比如瑜伽就很好,因為頭腦的思緒直接影響著身體的化學平衡,所以靜心就是清除頭腦中雜亂的思緒,使身體在清醒狀態下都可以進行自我修復。
所以認識你自己、了解你自己是如此的重要,是你今生必須知道的真理,沒有其他。
㈡ 如何進行養生
養生的七個小動作
在日常生活中,健身不一定需要多少投資,也無需太多的時間,只要我們加以留意,便有許多簡便易行的方法,甚至日常的習慣動作,都可以作為良好的健身手段。
1、梳頭
梳頭可以刺激頭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經常梳頭,可使人的面容紅潤,精神煥發。此外,梳頭還是治療失眠、眩暈、心悸、中風後遺症和青少年白發的輔助手段。平時每天可梳頭3~5次,每次不少於3~5分鍾,晚上睡前最好梳頭一次。
2、伸懶腰
伸懶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縮,使瘀積的血液被「趕」回心臟,從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所以,常伸懶腰在促進人體肌肉收縮和舒張、增進肌肉本身血液流動的同時,還可帶走肌肉中的代謝產物,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3、踮腳尖
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後下肢酸脹、乏力時,可採用踮腳尖的方法健身。人在踮腳時,由於雙側小腿後部肌肉的收縮擠壓,可促進下肢血液的迴流,加速血液循環,從而緩解下肢酸脹及防止下肢靜脈曲張和皮膚色素沉著。具體做法:雙足並攏著地,用力踮起腳跟,保持2~3秒,可重復多次。
4、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促進人的肺部排出濁氣,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環。
5、叩齒
每日三餐前保持全身放鬆,口唇輕閉,然後上下齒有節律地輕輕叩擊。每次叩4~8下,可使牙齒堅固,並能預防牙病的發生。
6、轉目
雙目從左向右轉14次,再從右向左轉14次,然後緊閉片刻,再迅速睜開眼睛。常年堅持,可使眼睛運轉靈活,去內障外翳,兼能矯正近視、遠視。
7、搓足心
每天晚上洗腳後、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鍾,對健足強身十分有益。這是因為,搓足底湧泉穴有改善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
簡言之,就是每天促成 頭、目、齒;肺、腰;腳、足這些器管的活動,對身體經絡的疏通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