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象牙肉是指豬身上哪個部位肉
豬脖肉、肩肉、脊肉。
豬肉,又名豚肉,是豬科動物家豬的肉。豬肉中的抗生素是牛肉的5倍,而禽類肉中的抗生素含量僅次於豬肉。 豬肉作為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因為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
豬又名豕、豚。因飼養簡易,又具有骨細筋少肉多的特點,為日常食用肉最多的一種。歷代醫家認為:「豬,為用最多,惟肉不宜多食,令人暴肥,蓋虛肌所致也。」「凡肉有補,惟豬肉無補。」「以肉補陰,是以火濟水,蓋肉性入胃便濕熱,熱生痰,痰生則氣不降,而諸症作矣。」所以對陰虛血虛患者多吃豬肉無益。
然而,據報道,日本琉球大學教授通過調查發現,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葯」。調查結果發現,某地八十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們幾乎每天都吃豬肉,主要由於烹調方法不同,豬肉煮的時間都很長,先將豬肉煮二三小時後,再加入海帶或蘿卜又煮一小時,做成一種湯菜食用。
經過化驗分析,豬肉經長時間燉煮後,脂肪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而膽固醇含量大大降低。豬肉雖是日常食品,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多食令人虛肥,大動風痰,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腸飽脹或腹脹腹瀉。對於脂肪肉及豬油,患高血壓或偏癱(中風)病者及腸胃虛寒、虛肥身體、痰濕盛、宿食不化者應慎食或少食之。一般入葯均為豬瘦肉。
同等重量下,豬肉的維生素B1含量是牛肉的4倍多,是羊肉和雞肉的5倍多。維生素B1與神經系統的功能關系密切,能改善產後抑鬱症狀,還能消除人體疲勞。
❷ 豬身上那個部位瘦肉最好
豬身上瘦肉部位最好的地方當然是屬於他的大腿上的肉了,因為他每天運動的時候都是運動腿上的肉,這里的纖維特別的細膩,口感特別的好。
❸ 豬身上的哪一塊肉最好吃
隔子肉。多數地方叫護心肉,也有的地方叫它隔倉肉、隔山肉、吊肝肉等。這塊肉之所以好吃,正好處於豬的腹腔和胸腔的分割處,其作用就是用老保護心臟,又要其時時刻刻都會隨著心臟的搏動而不斷的震動,所以這塊肉的肌肉纖維比較多,非常富有彈性,滑而不膩。
再加上一頭豬的身上也就幾兩,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平時一般都是吃不到,吃到了也吃不飽,所以才感覺非常的美味。這塊肉又要非常的稀少,一般都只有熟人才能買到。
豬肉分類
1、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3、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4、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
5、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質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制餡,制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豬肉
❹ 豬身上有哪些肉
豬身上全是寶,大致分為十幾種肉。1.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豬肉種類2.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3.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4.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5.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質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制餡,制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湯。6.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內夾肥,肉質較嫩,適於作米粉肉、燉肉用。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多熬油用。8.彈子肉位於後腿腿上,均為瘦肉,肉質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裡脊肉。9.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10.脖子肉又稱血脖,這塊肉肥瘦不分,肉者質差,一般多用來作餡。11.豬頭宜於醬、燒、煮、腌,多用來製作冷盤,其中豬耳、豬舌是下酒的好菜。12.鳳頭肉:這個部位肉質細嫩、微帶脆、瘦中夾肥。適宜做丁、片、碎肉末等。可用於炒、溜,或做湯等。13.眉毛肉:這是豬胛骨上面的一塊重約一斤的瘦肉,肉質與裡脊肉相似,只是顏色深一些,其用途跟裡脊肉相同。14.門板肉(又稱梭板肉、無皮坐臀肉):肥瘦相連,肉質細嫩,顏色白,肌纖維長。其用途跟裡脊肉相同。15.蓋板肉:連結秤砣肉的一塊瘦肉。肉質、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16.黃瓜條:與蓋板肉緊密相連。肉質、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17.腰柳肉:是與秤砣肉連結的呈條狀的肉條。肉質細嫩,水分較重,有明顯的肌纖維。適於制餡、切丁、條、肉末、制肉丸子等。宜做炒、炸、湯等。18.頸背肌肉(簡稱1號肉)指從第五、六肋骨中斬下的頸背部位肌肉。
❺ 豬身上的那塊護心肉在哪個位置
護心肉就是橫隔肌,用來隔斷胸腔跟腹腔的組織,伸縮的時候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拽著心臟的組織來保護心臟不會晃來晃去,護心肉也叫護心肢。
適合做下酒菜,因為有筋膜,吃起來有彈性有嚼頭。
❻ 豬身上的肉都分哪些部位
把豬去掉頭、蹄、下水後,可分為前槽、腰排和後秋三大部分。 具體可分為: 1、血脖:耳後的頸肉,肥瘦相混,宜制泥、茸,可做餡、炸丸子等用。 2、哈力巴:緊連扇面骨上部,質老,宜燉、燜、燒。 3、前肘:在前腿扇形骨上,質老、筋多,宜醬、鹵、燉、燜。 4、通脊:又叫外脊,在脊背處一條,質嫩發白,適於爆、炒、溜、炸。 5、腰排:也叫五花,肥瘦相間,五花三層。上部為硬五花,下部為軟五花。可氽、煮、燉、燒。 6、奶脯:也叫下踹,在腹部,質軟肥,多為泡狀。制餡、燒、扒均可。 7、裡脊:從腰子到分水骨的一條肉,呈長圓形,一頭粗,一頭細,質細嫩。可爆、炒、烹、溜、炸。 8、三岔:在胯骨和椎骨之間,質嫩、宜爆、炒。 9、拳頭肉:在底板肉上,形如拳頭,質嫩,宜爆、炒、烹。 10、底板:又名老肉胡,在臀部緊貼內皮的一塊長方形肉,質老,宜醬、鹵、燒等。 11、黃瓜肉:在底板的皮下脂肪處,呈長圓形,似黃瓜,質嫩,宜溜、炒。 12、臀尖:在後脂上部,如扇形,質嫩,宜溜、炒。 13、後肘:在後腿扇面骨上,質老、筋多,和前肘相似,宜醬、鹵、燉、燜、蒸、扒。 14、前蹄:筋多肉少,宜醬、鹵。 15、後蹄:筋多肉少,宜醬、鹵。16、上腦:頸後脊骨前旁側,質嫩,宜溜
❼ 豬身上最好的一塊肉是哪裡
豬身上這5個部位的肉最嫩最好吃
部位1:裡脊肉
一般來說,肉攤上的豬耳朵都是被一些店鋪預定走了,所以我們在肉攤上比較難得見到。豬耳朵應該不要多說了,那一條條的脆骨,加上外面很有嚼勁的皮,味道可真是非常鮮美啊。特別是喜歡喝酒的人,最愛用豬耳朵下酒了。
部位5:梅花肉
梅花肉在每隻豬身上的大約只有五六斤,有二十厘米長左右,橫切面瘦肉佔90%,其間有數條細細的肥肉絲縱橫交錯,所以吃的時候特別嫩而且香,更是一點也不油膩,其肉質鮮美可口,久煮不老。這塊肉在肉攤上也是很搶手的。不少人都會把這塊肉買回去給寶寶吃,因為非常容易咬爛,而且也容易消化。如果喜歡吃煎肉片的人,這塊肉煎起來可是非常的香嫩可口啊!
❽ 豬身上的活肉是指哪裡
活肉是指腮幫子肉,因為豬貪吃,活動最多的就是腮幫子肉。故名「活肉」,是福建的一道特色美食。因為這個部位經常運動,所以肉質更加勁道肥美,吃起來口感更好,每頭豬上只有一點這個部位,因此顯得非常珍貴。
當地最正宗的吃法是將生肉片燙熟,澆上生抽,最好再蘸上當地的特色黃椒,沒有過度烹飪,保留了它的原汁原味,這樣吃起來是最好的。
豬肉的營養價值:
在畜肉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豬肉含蛋白質較高,每100克可含高達29克的蛋白質,含脂肪6克。經煮燉後,豬肉的脂肪含量還會降低。豬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可以使身體感到更有力氣。豬肉還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
豬肉性味甘成,滋陰潤燥,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排滋陰,豬肚補虛損、健脾胃。
❾ 豬身上的哪部分的肉最好吃哪部分的肉最有營養
豬身上裡脊肉最好吃,最有營養
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級。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後肘。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吃豬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豬身上裡脊肉最嫩,後臀尖肉相對老些。炒著吃買前後臀尖;燉著吃買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餃子、包子的餡要買前臀尖。"
裡脊肉(Tenderloin),是指豬、牛、羊等脊椎動物的脊椎骨內側的條狀嫩肉。裡脊肉通常分為大裡脊和小裡脊,大裡脊就是大排骨相連的瘦肉,外側有筋覆蓋,通常吃的大排去骨後就是裡脊肉,適合炒菜用。小裡脊是脊椎骨內側一條肌肉,比較少,很嫩,適合做湯。
裡脊肉營養價值最高,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選購裡脊肉時,要求其色澤紅潤,肉質透明,質地緊密,富有彈性,手按後能夠很快復原,並有一種特殊的豬肉鮮味。裡脊的儲存方法:家庭如果需要保存裡脊肉,可把裡脊肉放在保鮮盒內,撒上少許紹酒,蓋上蓋,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貯藏1-2天不變質。如果需要長期保存,則需要把裡脊肉用保鮮膜包裹好,放冰箱冷凍室內冷凍保存,一般可保存一個月不變質。
營養元素含量(每100克)營養元素含量(每100克)能量155]千卡i]蛋白質20.2]克i]脂肪7.9]克i]碳水化合物0.7]克i]維生素A5]微克i]維生素E0.59]微克i]硫胺素0.47]毫克i]核黃素0.12]克i]膽固醇55]克i]鉀317]毫克i]鈉43.2]毫克i]鈣6]毫克i]鎂28]毫克i]鐵1.5]毫克i]錳0.03]毫克i]鋅2.3]毫克i]銅0.16]毫克i]磷184]毫克i]硒5.25]微克i]煙酸5.2]毫克i]葉酸8.3]微克i]。
❿ 精瘦肉是豬身上的哪部分肉
精瘦肉指的是不帶脂肪的,也叫「精肉」,是紅色的,都是肌肉組織。如果是肥肉則都是脂肪組織。簡單說就是純瘦肉。各種瘦肉所含營養成分相近且較肥肉易於消化。約含蛋白質20%,脂肪1-15%,無機鹽1%,其餘水分。
一般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都含飽和脂肪較高,禽肉、雞及兔肉中含飽和脂肪較少。 同時含無機鹽豐富,尤以含鐵(紅色瘦肉)、磷、鉀、鈉等較多,唯含鈣較少。瘦肉也是維生素B1、B2、B12、PP的良好來源,瘦豬肉中的維生素B1含量相當高,不過,含維生素A卻很少,幾乎不含維生素C。
瘦肉中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是合成人體一些激素和維護表皮健康必需攝取的一種氨基酸,但在一些酶類催化激活下,在熱理化處理過程中的蛋氨酸,會產生一種叫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機物。
現代醫學認為: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脈血管壁的內皮細胞,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質沉積並滲入動脈血管壁內,形成動脈粥樣斑塊,進而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食瘦肉過多,蛋氨酸就會增多,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也相應地增加,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